一种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7406发布日期:2019-01-02 22:5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类产品线成型机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七轴线成型机。



背景技术:

线类产品应用广泛,以弹簧为例,弹簧作为基本零部件,广泛应用在制造行业中。

成型汽车座椅座垫弹簧普通弹簧机设备可以自动成型的工序少。现有技术对金属丝的双头卷圈轧线只能采用手工弯,但一个弹簧需要7步手工折弯才能完成。现有的现在弯折设备一般只能自动成型一半的工序,另外一半折弯需要手工完成,或者手动调节进行多次弯折,对于一些多次或者连续重复弯折的线材结构则需要经过多次的手动调节弯折才能实现,加工成型效率低。7步手工折弯工序,造成产品热处理后的应力变形差异大,制程稳定性差,线材的弯折质量不理想。变形不平扭曲的不良高达20%。而对于适用于此类弹簧自动折弯一次性成型生产,所有动作通过一套数控系统控制机械的位移和夹持辅助等成型工艺的一系列连贯有序机械动作,现有线成型机不能实现一次成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产品质量和效率的双重追求下,为了改善旧工艺的、精度与效率问题,保证能高效率,降底变形。亟需开展对自动双头成型汽车座椅座垫弹簧专机的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了一种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改善旧工艺,操作运行简便,精准度高,稳定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双头七轴线成型机,包括机底架和设置其上的机架平台和设置在机架平台上的用于供料的盘料机构、用于拉直线材的直线机构1、用于切断线材的切断机构2、用于送料的送料机构4、用于调整线材角度的转线机构5、用于折弯线材的左成型机构6和右成型机构7、和用于从盘料机构拉出线材的拉线机构3,转线机构5与送料机构4相对设置在机架平台两侧,转线机构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右成型机构,转线机构5、送料机构4和左右成型机构7位于切断机构2和拉线机构 3中间。

所述转线机构,固定在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机架平台上,包括:用于支撑固定的固定座和分别连接固定座两侧设置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

电机和传动带、第一传动带轮、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安装在机架平台上,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一传动带轮传动连接;

传动齿轮、传动轴和夹线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带轮传动连接,传动齿轮与夹线齿轮齿轮传动连接,第一传动带轮带动传动齿轮运动,传动齿轮带动夹线齿轮;

卡线轴和卡环,与夹线齿轮配合,卡紧钢丝,夹线齿轮转动时带动钢丝转动,卡线轴设置有卡线槽口;

夹线气缸、钢丝固定轴和弹簧,所述钢丝固定轴中间设置卡线槽,卡线轴穿过钢丝固定轴中间的卡线槽;卡线轴的卡线槽口与钢丝固定轴上的卡线槽构成夹线结构,卡线轴的卡线槽口的侧面壁与钢丝固定轴上的卡线槽的一侧面壁构成夹线结构的夹线面,夹线气缸驱动推动钢丝固定轴夹线结构张开取出线材,夹线气缸松开后弹簧回弹钢丝固定轴压紧线材。

所述夹线齿轮的一端的外圆面上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轮齿,夹线齿轮上设有入线槽,入线槽与夹线齿轮的中空部位连通,夹线齿轮上还设有与其轴向方向相互垂直的轴孔,轴孔横向穿过夹线齿轮;所述钢丝固定轴的一端通过弹簧固定在夹线齿轮左侧壁上的轴孔,钢丝固定轴的中部设有卡线槽,所述夹线齿轮中空部位固定有卡线轴,卡线轴的轴向方向设有卡线槽口,钢丝固定轴的一端装有弹簧并通过封堵螺丝封堵,螺丝母锁在夹线齿轮的左侧壁的螺孔上;夹线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可伸入轴孔与钢丝固定轴接触;所述卡线轴固定在夹线齿轮的中心,夹线齿轮旋转时可带动卡线轴旋转转线;所述卡环和夹线齿轮均设有入线槽,用于置入钢丝。

所述卡线轴头部为3/4圆柱体状,尾部为1/4圆柱体状,卡线轴沿轴向方向成型有直角型口,卡线轴在夹线齿轮中心,卡入并穿过钢丝固定轴上的卡线槽,钢丝穿过直角型口,卡线槽侧向割有侧向卡槽,侧向卡槽形状为直角型口,用于卡住钢丝。

所述成型机构,固定在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机架平台上,包括左成型机构和与之对称的右成型机构7,其特征在于,左成型机构6包括成型机构滑座和设置在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机架平台上的成型机构滑轨,设置在成型机构滑座上的丝杆和丝杆螺母驱动结构,成型机构滑座与成型机构滑轨匹配,通过丝杆螺母驱动结构驱动成型机构滑座沿成型机构滑座滑动,调节成型机构的位置;设置于连接垫板上的盖板和用于支撑固定盖板的盖板侧支撑板,盖板上用于安装传动机构;设置于盖板上的传动结构,包括电机、传动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两者传动连接,电机设置在连接垫板上,传动箱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电机带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折弯结构,设置于传动箱上,包括折弯轮、折弯头、钢线夹头、折弯头传动关节、轴转动关节锁、夹头旋转调节轴、调节轴固定套和折弯平台;折弯平台中部有安装孔,折弯头和钢线夹头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折弯平台中,折弯轮设置在折弯头中,轴转动关节锁和折弯头传动关节套着锁紧从动齿轮轴,折弯头与折弯头传动关节连接,折弯头传动关节将从动齿轮传动的动力传输到折弯头,折弯头带动锁在其上的折弯轮旋转角度;调节轴固定套镶嵌在电机固定座上,将夹头旋转调节轴和钢线夹头固定;固定的钢线夹头和旋转的折弯头和折弯轮形成力矩将钢线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左成型机构6还包括压线结构,包括压线杆、压线旋转气缸和压线气缸固定座;压线杆一端连接压线气缸,压线气缸固定在压线气缸固定座上,压线杆另一端设有压头,压头向下压住钢线;折弯时压线气缸将压力传至压线杆,压线杆压住钢丝,防止钢丝跳动。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机构滑座包括滑台、滑台座和丝杆螺母固定套,所述滑台座上设置有连接垫板,滑台座与连接垫板固定;连接垫板左右锁电机固定座侧支撑板;连接垫板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和用于连接固定丝杆螺母的丝杆螺母固定套;滑台有四个,四个滑台所在滑台座上;滑台底部有滑槽,滑槽有两条,平行设置在机架平台上,四个滑台两两平行设置且方向一致,与成型机构滑轨匹配。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上锁带有外螺纹的法兰;外螺纹法兰上锁带内螺纹的调节套,调节套通过螺距微调高低以实现调节位于其上的折弯头高低。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两侧设置固定板,通过固定板固定折弯平台侧支撑板;所述折弯平台固定在折弯平台侧支撑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压线旋转气缸通过压线气缸座设置在传动箱上,折弯时压线旋转气缸将压力传至压线杆,当需要压线时气缸旋转带动压线杆压线。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马达旋转传输动力至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将动力传输至折弯头传动关节,折弯头传动关节接收动力驱动折弯轮实现工艺折弯。进一步的,所述右成型机构7结构与左成型机构6对称,左右两成型机构分别设置在转线机构5两侧,通过转线机构5转线调整钢丝角度,左右两成型机构分别对相应位置的钢丝进行同时折弯。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两成型机构分别通过计算机数控系统控制。进一步的,所述折弯平台侧支撑板和折弯平台之间通过调节螺丝连接,通过调节螺丝调节平台的上下升降,调节螺丝分为向下调节的下调螺丝和向上支撑的上调螺丝,分别设置在折弯平台的四角位置,以调节并支撑折弯平台的高低。

所述直线机构包括直线机构底座,直线机构气缸、力臂和两个滚压轮结构;两个滚压轮结构并列连接,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直线机构底座上,滚压轮结构包括滚压轮底座、滚压轮、滚压轮滑块和滚压轮调节座;滚压轮和滚压轮滑块各若干,滚压轮通过螺丝固定在滚压轮滑块上,滚压轮滑块镶嵌在滚压轮直线机构底座上;滚压轮调节座固定在滚压轮直线机构底座上,滚压轮上下交错排成两列,其相对位置是通过锁在两侧滚压轮调节座上螺丝的螺距来调节;直线机构气缸输出端连接力臂的一端,力臂的另中间穿过旋转关节的轴上,旋转关节固定在压紧座上,力臂的尾端锁压紧镶件;滚压轮调节座设置在滚压轮直线机构底座侧,通过螺丝和滚压轮调节座调节滚压轮位置;两个滚压轮机构通过连接梁连接;滚压轮结构平面可旋转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滚压钢丝,滚压轮可以通过在Z 轴上下调整来调节滚压轮间隙。

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切断机构,切断机构设置在机架平台上,包括第一气缸,切断机构滑座和与切断机构滑座匹配的切断机构滑轨,设置于切断机构滑座上的刀把旋转座,设置于刀把旋转座上的伺服切刀,设置于切断机构滑座上的气缸旋转座和设置于气缸旋转座上的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切断机构滑座连接,用于调节切断机构2的位置,切断机构2通过切断机构滑轨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滑动,驱动伺服切刀达到切断工位;伺服切刀的前端背部通过轴承结构设置于刀把旋转座上,伺服切刀的前端上部为刀刃,伺服切刀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结构包括轴,轴承轴和轴承,伺服切刀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刀把上推,刀把沿轴旋转。所述伺服切刀刀把上镶嵌有刀把镶块和用于压紧固定刀把镶块的镶件压块,刀把镶块为仿形高硬度耐磨刀口;所述刀把旋转座上镶嵌有穿线镶块,穿线镶块为高硬度耐磨刀口,与刀把镶块形成剪切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机构滑座整体呈“Z”形,上端面装设刀把旋转座,下端面上装设气缸旋转座;第二气缸通过气缸旋转座设置在切断机构滑座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切断机构滑轨设置在机架平台上的一侧,与切断机构滑座同侧。进一步的,所述伺服切刀的前端背部通过轴承结构设置在刀把旋转座上,另一端通过销和连接关节与第二气缸连接。进一步的,伺服切刀刀背部有连接孔,轴承通过连接孔和刀把旋转座连接,连接孔外侧装有刀把挡块。进一步的,切断机构 2切断机构滑座上镶嵌有键,用于定位刀把旋转座,刀把旋转座通过键固定在切断机构滑座上。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于转线机构相对一侧的送料机构支架,送料机构支架包括竖直的支撑杆和垂直固定在支撑杆上端的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前后调节气缸,还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夹料装置,通过前后调节气缸使两组夹料装置沿横梁前后移动,前夹料装置和后夹料装置两者结构相同,夹料装置包括滑轨、滑座、上下调节气缸和夹爪气缸,滑轨竖直设置在横梁上,滑座上设置有夹爪气缸,通过上下调节气缸驱动滑座和气缸座上下运动,带动夹爪气缸上下运动;每个夹料装置上的夹爪气缸有2个,分别设置在气缸座的两端,气缸驱动夹爪气缸同时上下运动同时抓取钢丝的两端,夹爪气缸抓取钢丝后,前后调节气缸驱动夹料装置向前移动移动至转线机构进行下一工序。

所述拉线机构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承板上的拉线机构丝杆,拉线机构丝杆螺母,与拉线机构丝杆平行设置的拉线机构导轨和与导轨匹配的拉线机构滑座,拉线机构螺母固定套;还包括拉线机构马达,拉线机构从动齿轮和拉线机构主动齿轮;所述拉线机构主动齿轮和拉线机构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拉线机构从动齿轮与拉线机构丝杆连接,通过拉线机构马达驱动带动拉线机构丝杆转动,拉线机构丝杆螺母水平移动;

拉线机构丝杆螺母固定在拉线机构螺母固定套中,其上固定拉线机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夹紧气缸,压力套和夹头;夹紧气缸通过气缸座固定在底板上,压力套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压力套套设在夹头外圈,夹头锁在气缸的内螺纹;当气缸往后驱动气缸轴时,锁在气缸的夹头也随之往后退,固定的压力套挤压夹头,使夹头的穿线孔径变小,从而达到夹线的目的;反之当气缸往前驱动气缸轴时夹头回弹,孔径复原,夹线结构松开。

所述双头七轴线成型机通过数控系统控制程序控制完成,且独立驱动各机构的气缸或马达或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极大的提升了弹簧加工范围,可以把弹簧直线,左右边折弯同时做完,不需要手工折弯,同时完成钢丝两侧的折弯成型工序,精度准、性能稳。各机构独立可调。

切断机构的设置在七轴线成型机的直线机构1的后一工位,成型机构之前一工位,在七轴线成型机的后端的拉线机构3的作用下,将钢丝拉到一定位置,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驱动使切断机构到达相应位置和使刀把沿轴向上转动从而切断钢丝。通过设置切断机构滑座和切断机构滑轨,切刀左右调整切断位置更加精确,实现切刀左右间距调整,从而大大提升了切断动作的精准度,同时,配合前后工位的操作,更加方便且降低了成本、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制程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转线机构的设置精简合理,通过电机驱动传送带带动传动齿轮,通过传送齿轮带动夹线齿轮,通过夹线齿轮和其中的卡线轴带动卡入其中的钢丝转动角度,夹紧力较强,转线稳定,提升了转线动作的精准度,品质高。

成型机构的设置在左右两个成型机构分别设置在转线机构的两侧,设计合理,同时完成钢丝两侧的折弯成型工序,且两侧可分别成型不同形状,工序步骤简化,成型折弯的不平和空间扭曲可以通过空间转换来调节。左右成型机构可以独立可调。缩短了折弯成型时间,配合前后工位的操作,更加方便且降低了成本、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压线结构的设置,折弯时压线气缸将压力传至压线杆,压线杆压住钢丝,能够防止钢丝跳动,成型时钢丝稳定,提高了产品质量。

送料机构设置合理,精简了移送路径,更快捷的送料,前后两个夹料装置夹爪气缸一取一装,减少操作,简化步骤,节省时间和资源。

成型机一体化设计,工序步骤简化,缩短了折弯成型时间,前后各工位的结构紧凑,紧密配合,调机简便易操作。在双头七轴线成型机工作过程中,电脑控制系统指挥和传递指令的输出,利用计算机控制多轴同时动作,由伺服电机和气缸来驱动联接传动装置完成相应指令操作,无需模具、调试简单、产品切换更快捷。所有动作通过一套计算机数控系统控制,通过编程把设备的成型工艺,机械的位移,夹持辅助等变成一套连贯有序机械动作,自动完成加工任务。能够实现一次性复杂线性的弯折操作,弯折效率高,制程稳定性好,弯折质量大大提高,更加方便且减少了人手操作误差,节省人力,降低了成本、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和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正视视图和府视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机构1的结构分解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机构1的结构组装图。

图3-3是图3-2的A-A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机构1传动原理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断机构2和拉线机构3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断机构2的传动原理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料机构4的结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料机构4的传动原理简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线机构5的结构分解图和示意图。

图10-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线机构5的夹线齿轮与钢丝固定轴关系图。

图10-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线机构5的钢丝固定轴与卡线轴关系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成型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成型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型机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和A-A面视图。

图14是图13的C-C面剖视图。

图15是图13的B-B面剖视图。

图16是图13的D部分放大图。

图17-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线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7-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线结构示意图。

图17-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线结构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双头七轴线成型机,包括机底架和设置其上的机架平台和设置在机架平台上的用于供料的盘料机构、用于拉直线材的直线机构1、用于切断线材的切断机构2、用于送料的送料机构4、用于调整线材角度的转线机构5、用于折弯线材的左成型机构6和右成型机构7、和用于从盘料机构拉出线材的拉线机构3。直线机构1在成型机的前端,拉线机构3在成型机的尾端,切断机构2在直线机构1的下一工位,转线机构5与送料机构4相对设置在机架平台两侧,转线机构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右成型机构,转线机构5、送料机构4和左右成型机构7位于切断机构2和拉线机构3中间。

如图3所示,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直线机构1,包括直线机构底座422,直线机构气缸404、力臂405和两个滚压轮结构。直线机构底座422通过支撑板420支撑设置在底座架423上,底座架423置于盘料机构和切断直线机构1之间。直线机构底座422上两侧边左轴承座一401和右轴承座二413,两轴承座401之间通过轴承一 402和轴一406、轴承二412和轴二411分别与两个滚压轮结构并列连接,滚压轮结构包括滚压轮底座407、滚压轮408、滚压轮滑块409和滚压轮调节座410。滚压轮 408和滚压轮滑块409各若干,滚压轮408通过螺丝固定在滚压轮滑块409上,滚压轮滑块409镶嵌在滚压轮直线机构底座407上。滚压轮调节座410固定在滚压轮直线机构底座407上,如此滚压轮上下交错排成两列,限制好左右前后的自由度。每组滚压轮和其相应的滑块都是独立作用,其相对位置是通过锁在两侧滚压轮调节座410上螺丝的螺距来调节。

直线机构气缸404通过直线机构气缸座403设置在直线机构底座422上,直线机构气缸输入端连接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控制其动作,直线机构气缸404输出端连接力臂405的一端,力臂405的另中间穿过旋转关节417的轴上,旋转关节417 固定在压紧座419上,力臂405的尾端锁压紧镶件416;当直线机构气缸404向上运动时,以旋转关节417的轴为支撑点,通过旋转力臂405的角度来压紧钢线。

如图4所示,滚压轮调节座设置在滚压轮直线机构底座侧,通过螺丝和滚压轮调节座调节滚压轮位置。两侧的滚压轮调节座410锁有螺丝,螺丝在滚压轮滑块409正上方,通过两侧滚压轮调节座410的螺距来调节滚压轮滑块409,以实现调节其上的滚压轮408。两个滚压轮结构,分别两端通过轴连接在轴承座上,两个滚压轮机构通过连接梁421连接。滚压轮结构平面可旋转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滚压钢丝,滚压轮可以通过在Z轴上下调整来调节滚压轮间隙。

直线机构1还包括与盘料机构之间的夹头,夹头在轴承座二413和盘料机构之间,通过固定在夹头座上与盘料机构相连通,盘料机构夹头用于夹住钢丝,钢丝依次穿过夹头414,轴二411的中心孔,两个滚压轮机构两列滚压轮408之间,轴一406的中心孔,尾端的拉线机构3拉出钢丝,通过滚压轮机构实现拉直钢丝的作用。可通过调节滚压轮之间的距离来调整需要加工的线材的线径。

如图5所示,一种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切断机构2,切断机构2设置在机架平台上,位于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直线机构1的后一工位,位于拉线机构3之前,在拉线机构3将钢丝拉直到一定位置。切断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101,伺服切刀 105,切断机构滑座114,与切断机构滑座114匹配的切断机构滑轨103,设置于切断机构滑座114上的刀把旋转座112,气缸旋转座115和第二气缸118。第一气缸101通过气缸座102与切断机构滑座114连接,用于调节切断机构2的位置,驱动设置于切断机构滑座114上伺服切刀105达到切断工位。切断机构2通过设置在机架平台上的切断机构滑轨103在机架平台上在第一气缸101的驱动下滑动。切断机构滑轨方向与拉线机构3拉线方向平行。私服切刀前端上部为刀刃,刀背部通过轴承结构设置在刀把旋转座112上,私服切刀的另一端通过销116和连接关节117与第二气缸118连接,第二气缸118通过气缸旋转座115设置在切断机构滑座114的一侧,通过第二气缸118驱动刀把上推,刀把沿轴旋转。

切断机构滑座114呈“Z”形,上端面装设刀把旋转座112,下端面上装设第二气缸118。轴承结构包括轴106,轴承轴107和轴承108。刀背部有连接孔,伺服切刀105通过轴承结构设置在刀把旋转座112上,连接孔外侧装有刀把挡块 104。

键113镶嵌在切断机构2切断机构滑座114上,用于定位刀把旋转座112;刀把镶块9为仿形高硬度耐磨刀口,镶嵌在刀把上;镶件压块110镶嵌在刀把上,用于压紧固定刀把镶块109;穿线镶块111为高硬度耐磨刀口,镶嵌在刀把旋转座上,其与刀把镶块109形成剪切作用,切断钢丝。刀把旋转座112通过键113 固定在切断机构滑座114上。

图6所示,拉线机构3119将钢丝拉出需要的长度,第一气缸101左右推动切断机构滑座114沿滑轨103滑动,调节好切断钢丝的位置,切断机构2将钢丝切断。第二气缸118驱动伺服切刀105,上推刀把,刀把沿前端的轴承轴107做圆周轨迹运动,刀刃旋转切断钢丝。

本实施例采用钢丝,也可以是其他金属线材,如铁线、铜线等。

拉线机构3设置在机架平台上的一端,在直线机构1延伸后端,直线机构1的前端连接用于供料的盘料机构,如图17所示,拉线机构3通过设置在机架平台上的拉线机构滑轨和拉线机构滑座在平台上滑动,拉线机构3设置在拉线机构滑座上,拉线机构3的滑座通过电机驱动与拉线机构滑轨平行设置的丝杆副,拉线机构3将钢丝从盘料机构中拉出,沿拉线机构导轨拉出所需长度,同时直线机构将穿过其中的钢丝压直,一定长度时,夹头夹住钢丝,切线机构进行切断,切断后由送料机构4夹取钢丝移送至转线机构5,转线机构5调整钢丝角度,左右成型机调整位置后对钢丝折弯,转线机构5根据产品要求设计计算机控制程序多次调整角度,多次折弯处理钢丝。

拉线机构3包括:夹头605,夹紧气缸601,气缸座603,轴承602,滑座614,垫板615,底板616,丝杆610,丝杆螺母612,螺母固定套613,导轨607,轴承609,轴承座608,轴承620,轴承座618,从动齿轮619,主动齿轮621,马达固定板623,马达垫板624,马达625等。支撑板626锁在底板616上,底板616上锁支撑梁606,导杆607固定在支撑梁606,轴承座608和618固定在支撑板611,丝杆610镶在轴承 609和620,马达固定板623锁在底板611下面,垫板624锁在马达625和马达固定板 623之间,主动齿轮621设置在马达625的传动轴上,从动齿轮619设置在丝杆610 上,马达接收到伺服控制系统发出命令后传动主动齿轮621,主动齿轮通过传动皮带将动力传到从动齿轮;从动齿轮618带动丝杆,驱动丝杆螺母达到移动夹线气缸的目的;底板616设置在两个滑台614上,垫板615设置在底板616上,垫板615 上设有垫板镶键617,垫板镶键617用于定位气缸座603。轴承602设置在压力套604 上;夹头605锁在气缸601的内螺纹。如图17-3,当气缸往后驱动气缸轴626时,锁在气缸的夹头605也随之往后退,而固定的压力套604挤压夹头604,使夹头604 的穿线孔径变小,从而达到夹线的目的;反之当气缸往前驱动气缸轴626时夹头回弹,孔径复原,夹线结构松开。夹线拉线机构3在设备中的功能是:钢线穿过直线机构1,拉线机构3夹紧钢线,然后通过马达驱动丝杆,带动滑台,以实现夹头拉线的功能,当线拉到合适的长度后切断机构2切断钢线,马达停止气缸601 松开夹头,完成拉线任务。

如图7所示,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送料机构4,包括垂直设置于转线机构5相对一侧的送料机构支架,送料机构支架包括竖直的支撑杆和垂直固定在支撑杆上端的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前后调节气缸503,还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夹料装置,通过前后调节气缸503使两组夹料装置沿横梁前后移动,前夹料装置和后夹料装置两者结构相同,两者通过气缸座505固定连接,气缸座505与前后调节气缸503 连接,前后调节气缸503驱动气缸座503前后移动,夹料装置包括滑轨、滑座、气缸和夹爪气缸,滑轨竖直设置在横梁上,滑座下端设置有夹爪气缸,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滑座下端,通过上下调节气缸502驱动滑座和气缸座506上下运动,带动夹爪气缸507上下运动。每个夹料装置上的夹爪气缸有2个,分别设置在气缸座506 的两端,气缸驱动夹爪气缸507上下运动抓取钢丝,夹爪气缸507抓取钢丝后,前后调节气缸503驱动夹料装置向前移动移动至转线机构5进行下一工序。

如图8所示,送料机构4传动原理是:切断机构2将材料切断后,送料机构4 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驱动后夹料装置的夹爪气缸抓取钢丝,向上夹起,此时切断机构2切断状态,转线机构5的气缸压紧弹簧。前后调节气缸3往前移动将钢丝送至转线机构5上方位置,上下调节气缸2向下运动将钢丝放进转线机构5夹紧。上下调节气缸502复位,后夹料装置的夹爪气缸再次夹紧带送料钢丝,此时转线机构5的气缸松开弹簧,前夹料装置的夹爪气缸夹紧已完成转线工序的钢丝,向上夹起。前夹料装置夹爪气缸取出已完成转线工序的钢丝,后夹料装置夹爪气缸再次向下运动将钢丝再次放入转线机构5夹紧。前后两个夹料装置夹爪气缸一取一装,减少操作,简化步骤。

如图9所示,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转线机构5设置在七轴线成型机的机架平台上,左成型机构6和右成型机构7之间相同侧,与送料机构4相对设置。转线机构5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固定的固定座212和分别连接固定座212两侧设置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三者固定在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机架平台上。电机202和传动带216、第一传动带轮9、第二传动带轮218,传动齿轮214、传动轴213和夹线齿轮208,卡线轴10和卡环206,转线夹线气缸203、钢丝固定轴204和弹簧 205。左右两支撑板相对设置,两者之间设置有电机202和电机固定座217,电机202固定座212固定在机架平台上,电机202设置在电机202固定座212内,电机202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带轮218,通过传动带216与第一传动带轮9传动连接,第一传动带轮9通过传动轴213与传动齿轮214传动连接,传动齿轮214 与夹线齿轮208齿轮传动连接;第一传动带轮209带动传动齿轮214运动,传动齿轮214带动夹线齿轮208转动。

夹线齿轮208的一端的外圆面上设有与传动齿轮214相啮合的轮齿,夹线齿轮208中空,夹线齿轮208上设有入线槽,入线槽与夹线齿轮208的中空部位连通,夹线齿轮208上还设有与其轴向方向相互垂直的轴孔,轴孔横向穿过夹线齿轮208。

夹线气缸203设置在夹线气缸座201上,夹线气缸座201为长条形板,夹线气缸座201通过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固定连接呈直立状态,且夹线气缸座201 的下侧边固定在电机固定座217上。

在夹线齿轮208的轴孔安装有钢丝固定轴204,钢丝固定轴204的中部设有卡线槽,在夹线齿轮208中空部位固定有卡线轴210,卡线轴210的轴向方向设有卡线槽口,钢丝固定轴204的一端装有弹簧205并通过封堵螺丝封堵,钢丝固定轴204的另一端位于夹线齿轮208的轴孔内且与轴孔沿留有距离,夹线气缸203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可伸入轴孔与钢丝固定轴204接触,夹线气缸203伸入轴孔内时,钢丝固定轴204移动,使弹簧205压缩,钢丝处于松开状态,此时夹线齿轮208不可转动;夹线气缸203脱离轴孔内时,在弹簧205的作用下,钢丝固定轴204移动,钢丝处于夹紧状态,此时夹线齿轮208可转动。其中卡线轴210 的卡线槽口与钢丝固定轴204上的卡线槽构成夹线结构,其中卡线轴210的卡线槽口的侧面壁与钢丝固定轴204上的卡线槽的一侧面壁构成夹线结构的夹线面,在两夹线面的底部设有半圆夹线凹槽。

两个卡环206分别设置在夹线齿轮208两侧,固定于左右两支撑板上部;卡环206设有入线槽。

送料机构4将钢丝通过入线槽置入夹线结构内。

如图10所示,更加详细的构造有:卡线轴210头部为3/4圆柱体状,尾部为1/4圆柱体状,卡线轴210沿轴向方向成型有直角型口,卡线轴在夹线齿轮 208中心,卡入并穿过钢丝固定轴204上的凹槽,钢丝穿过直角型口,凹槽侧向割有90°的侧向卡槽,侧向卡槽形状为直角型口,用于卡住钢丝。卡线轴210 固定在夹线齿轮208(同心)上,夹线齿轮208旋转时可带动卡线轴210旋转达到转线目的。当产品加工完成不需要夹线旋转时线齿轮8旋到直角型口向上的位置后,夹线气缸203往前推顶钢丝固定轴204,使其松开产品。转线机构5运作时,电机202驱动第二传动带轮218,通过传送带216带动第一传送带轮209,带动与通过传动轴213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214,带动与传动齿轮214齿轮传动连接的夹线齿轮208。

如图10所示,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转线夹线气缸203,转线夹线气缸 203夹紧时,钢丝固定轴204凹槽未卡住钢丝,此时可取出钢丝。当转线夹线气缸203松开时,弹簧205回弹使钢丝固定轴204偏离中心,钢丝固定轴204侧向卡槽压紧钢丝,钢丝可随夹线齿轮208旋转角度。

如图11、图12所示,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成型机构设置在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切断机构2的下一工序,左右两个成型机构分别设置在转线机构5的两侧,包括左成型机构6和与之对称的右成型机构7,以左成型机构6进行说明。左成型机构6包括成型机构滑座和设置在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机架平台上的成型机构滑轨,设置在成型机构滑座上的丝杆315和丝杆螺母322驱动结构;设置于成型机构滑座上的盖板和用于支撑固定盖板的盖板侧支撑板316,设置于盖板上的传动结构、压线结构和折弯结构。成型机构滑座包括滑台320、滑台座319和丝杆螺母固定套318,滑台320有四个,四个滑台320所在成型机构滑座319上;滑台320底部有滑槽,滑槽有2条,平行设置在机架平台上,四个滑台320两两平行设置且方向一致,与成型机构滑轨匹配。滑台座319上设置有连接垫板,滑台座319与连接垫板通过键321定位再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垫板左右锁电机固定座侧支撑板317;盖板左右锁盖板支撑板,然后再锁在连接垫板上。

连接垫板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312和用于固定丝杆螺母的丝杆螺母固定套 318,丝杆螺母和与之匹配的丝杆315设置在丝杆螺母固定套318中,丝杆315 动力是伺服马达M(图13),伺服马达设置在机架平台平面下方,输出端传动连接丝杆螺母带动丝杆运动,成型机构滑座在成型机构滑轨上的移动通过丝杠和丝杆螺母传动带动运动。丝杆螺母固定套318设置在连接垫板的一侧,用于固定丝杆螺母,丝杆315与丝杆螺母传动连接,通过丝杆315左右旋转和丝杆螺母配合实现其轴向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成型机构滑座在成型机构滑轨上左右移动。丝杆螺母322锁在丝杆螺母固定套318上;丝杆螺母固定套318通过其自身的桥梁锁在连接垫板323上,当丝杆315旋转时便可传动整个成型机构。

传动结构:包括电机、传动箱311、主动齿轮330和从动齿轮308。主动齿轮330和从动齿轮308两者传动连接,传动箱311关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308。电机固定设置电机固定座312上,电机带动传动箱311的主动齿轮,传动箱311 的主动齿轮带动与之传动连接从动齿轮308。

图14、图15所示,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用于钢线折弯,设置于折弯平台301 上,包括折弯轮302、折弯头303、钢线夹头304、折弯头传动关节305、轴转动关节锁306、夹头旋转调节轴307、调节轴固定套325和折弯平台301。折弯平台301中部有安装孔,折弯头303和钢线夹头304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折弯平台 301中,折弯轮302设置在折弯头303中。夹头旋转调节轴307底端通过调节轴固定套325固定,顶端与钢线夹头304固定。轴转动关节锁306和折弯头传动关节305套着锁紧从动齿轮308轴,折弯头303与折弯头传动关节305连接,轴转动传动关节305将从动齿轮308传动的动力传输到折弯头303,折弯轮302有2 个,分别设置在折弯头303上,折弯头303带动锁在其上的折弯轮302旋转角度。调节轴固定套325镶嵌在电机固定座312上,将夹头旋转调节轴307和钢线夹头 304固定住。固定的钢线夹头304和旋转的折弯头303和折弯轮302形成力矩将钢线折弯,如图17所示。

如图16所示,折弯轮302数量为左边成型机构2个,右边成型机构2个。电机324带动传动箱311的主动齿轮330;传动箱311的主动齿轮330带动从动齿轮308;轴转动关节锁306和折弯头传动关节305锁紧从动齿轮308轴;折弯头传动关节305将动力传输到折弯头303,折弯头303带动锁在其上的折弯轮302 旋转角度。

电机固定板12上锁传动固定从动齿轮308和主动齿轮的传动箱311,传动板再锁两块固定板329;传动箱311上锁带有外螺纹的法兰310;外螺纹法兰 310上锁带内螺纹的调节套309,调节套309通过螺距微调高低以实现调节位于其上的折弯头高低;固定板329锁折弯平台301侧支撑板314;折弯平台侧支撑板314上锁折弯平台301。

左成型机构6还包括压线结构,压线旋转气缸327设置在传动箱311上,压线结构包括压线杆328、压线旋转气缸327和压线气缸固定座326。折弯时压线旋转气缸327将压力传至压线杆328,压线结构用于压住钢丝,防止钢丝跳动。压线杆328一端连接压线气缸327,压线气缸327固定在压线气缸固定座326上,压线杆328另一端设有压头,压头向下压住钢线;最后压线机构通过压线气缸座锁在传动箱311上。当需要压线时气缸旋转带动压线杆328压线。

左、右成型机构传动原理是:丝杆左右旋转和丝杆螺母配合实现其轴向移动,传动丝杆螺母将其轴向动力传至滑台320实现左右运动,调节成型机构的位置。电机的马达旋转传输动力至主动齿轮330,从动齿轮308将动力传输至折弯头传动关节305,折弯头传动关节305接收动力驱动折弯轮302实现工艺折弯。折弯时压线气缸将压力传至压线杆328,压线杆328压住钢丝,防止钢丝跳动。

图13所示,左右两成型机构分别设置在转线机构5两侧,转线机构5对面设置送料机构4,送料机构4将钢丝送至转线机构5,通过转线机构5调整钢丝角度,通过左右成型机构7同时对钢丝的左右两侧进行折弯。右成型机构7与左成型机构6 对称,分别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左右两边成型机构的控制系统分开,即:左右成型机构7可做同样的对称动作生产出左右对称的产品,也可以分开动作生左右两边不对称的产品。在转线机构5调整好角度固定钢丝后,利用折弯头与夹头的扭力使产品折弯成型,适用于左右两边同时成型左右不同或左右相同的产品。

折弯平台301的调节:折弯平台301通过调节螺丝331(如图14和15示) 调节平台的上下升降,分别包括平台四角设置的向下调节的4枚M5的螺丝和4 枚M8螺丝向上支撑,以简单的实现调节折弯平台301的高低。

如图13所示,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送料机构4向其相对侧的转线机构5送料,转线机构5对待加工线材角度调整夹持,同时左右两侧的左右成型机构7通过成型机构滑轨滑动到待折弯位置,左右两侧折弯可以同时折弯,且分别由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折弯,折弯成型可以不一致。

如图8所示,双头七轴线成型机的出料机构既是送料机构4,在转线成型工序完成后,前夹料装置的夹爪气缸抓取产品,转线机构5松开,气夹平移,气夹松开弹簧,弹簧落下接料盘。

本实施例中钢丝也可以是铁丝等各种金属线形产品。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