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置物料的下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1024发布日期:2018-09-28 19:3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放置物料的下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革新,机械化操作越来越智能,加工中心的出现,使得机加工从手工加工到智能加工,手工加工,加工误差比较大,人员经验比较重要,上下料都是通过人工手动上下料,工序比较繁琐,工作量也比较大,加工中心,虽然能够对零部件进行自动加工,但是在上下料时还是需要人工手动上下料,比较费时费力,影响加工进度,加工中心加工好后的物料都会输送到物料箱内,但目前的物料箱基本都是一个框,物料都是杂乱的堆放在物料箱内,后期还要靠人工手动进行整理,增加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物料杂乱的堆放在物料箱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放置物料的下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放置物料的下架装置,包括机座,还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物料箱,物料箱内设有多道物料通道,机座上还安装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平台,平台上方安装有将物料推入到物料通道的推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箱内有多道物料通道,物料通道将物料分隔开,物料整齐有序的堆放在物料箱中,推动装置能够自动将物料推送到物料通道中,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减少劳力成本。

作为优选,机座上固定有用于输送物料箱的直线滑台,直线滑台包括固定座、丝杆、移动块和电机,固定座与机座固定连接,电机安装在固定座上,电机与丝杆连接并驱动其转动,移动块螺旋滑动在丝杆上,移动块上固定有输送物料箱的输送板。电机控制丝杆转动,实现移动块在丝杆上滑动,通过控制电机的进给,从而控制丝杆转动圈数,保证物料箱在移动过程中物料通道能够准确与推动装置对应,使得推动装置能够顺利将物料推到物料通道中,在直线滑台的作用下,物料能够有序的装满物料箱。

作为优选,还包括限位座,限位座包括固定板和凸条,凸条固定在固定板的上端面,凸条的数量至少为一根,固定板的下端面与输送板固定连接,物料箱底部固定有与凸条卡合连接的卡槽。物料箱通过其上的卡槽与限位座进行卡合连接,从而使得物料箱在直线滑台上移动时更加的稳定。

作为优选,物料箱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的三个侧面都固定有侧板,底板的底面固定有数量与凸条相同的限位条,卡槽设在限位条上。物料箱其中一侧不安装侧板,形成开口,方便物料进入到物料通道内,底板上安装限位条,卡槽设在限位条上,底板的厚度就可以减少,变成轻薄型,限位条一方面用于提高底板的强度,另一方面开槽方便其与凸条卡合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隔板,隔板的数量至少为一块,隔板固定在相对的两个侧板之间,隔板将物料箱分隔成多个物料通道。通过隔板将物料箱隔成多个物料通道,从而使得物料箱能够放置足够多的物料。

作为优选,物料箱的两端都安装有把手,把手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杆,两个相对的侧板上都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伸出侧板的端面,连接杆的两端都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把手提供着力点,方便人工或者机械对物料进行搬运。

作为优选,机座上固定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平台连接并带动平台上下移动,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伸缩在第一气缸内,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平台固定连接。升降装置上升用于接收机械手抓取的物料,机械手从加工中心运出时,升降装置中的平台同时上升到预定高度来接收物料,提升系统物料的下料速度,升降装置下降到预定位置,方便推动装置将平台上的物料推送到物料通道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与机座固定连接,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伸缩杆,第二气缸固定在支撑板上,第二伸缩杆伸缩在第二气缸内。

作为优选,平台上端面固定有用于限位物料的限位通道,推物料时,限位通道与物料通道连通。支撑板用于固定推动装置,推动装置能够将平台上的物料推移到物料通道内,从而实现物料自动装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箱内有多道物料通道,物料通道将物料分隔开,物料整齐有序的堆放在物料箱中,推动装置能够自动将物料推送到物料通道中,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减少劳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直线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中物料箱底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1—机座、12—物料箱、13—直线滑台、14—平台、15—推动装置、18—输送板、19—限位座、20—隔板、21—把手、22—升降装置、23—支撑板、24—限位通道、25—限位块、121—物料通道、122—卡槽、123—底板、124—侧板、125—限位条、131—固定座、132—丝杆、133—移动块、134—电机、151—第二气缸、152—第二伸缩杆、191—固定板、192—凸条、211—连接杆、212—支撑杆、221—第一气缸、222—第一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放置物料的下架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机座11,还包括用于存放物料的物料箱12,本实施例物料为加工好后的线性滑块本体,物料箱12内设有多道物料通道121,本实施例物料通道121的数量为十一道,每道物料通道121可以放置多个线性滑块本体,机座11上还安装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平台14,平台14上方安装有将物料推入到物料通道121的推动装置15。

机座11上固定有用于输送物料箱12的直线滑台13,直线滑台13包括固定座131、丝杆132、移动块133和电机134,固定座131与机座11固定连接,电机134安装在固定座131上,电机134与丝杆132连接并驱动其转动,通过控制电机134的转速来控制丝杆132的转动圈数,从而控制第一移动块133的进给量,同时也控制物料箱12移动量,移动块133螺旋滑动在丝杆132上,移动块133上固定有输送物料箱12的输送板18,第一移动块133与输送板18同步移动。

还包括限位座19,限位座19包括固定板191和凸条192,凸条192为长方体凸条,凸条192从固定板191的一端延伸到其另一端,凸条192固定在固定板191的上端面,凸条192的数量至少为一根,本实施例凸条192的数量为三根,固定板191的下端面与输送板18固定连接,物料箱12底部固定有与凸条192卡合连接的卡槽122。

物料箱12包括底板123和侧板124,底板123的三个侧面都固定有侧板124,底板123的底面固定有数量与凸条192相同的限位条125,卡槽122设在限位条125上,限位条125不仅可以增加底板123的强度,限位条125设置卡槽122,在保证底板123基本强度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减少其厚度,相邻限位条125之间形成通道,该通道可以供叉车使用,方便搬运。

还包括隔板20,隔板20的数量至少为一块,本实施例隔板20的数量为十块,十块隔板20将物料箱12隔成十一个物料通道121,隔板20固定在相对的两个侧板124之间,隔板20将物料箱12分隔成多个物料通道121,隔板20垂直固定在底板123上。

物料箱12的两端都安装有把手21,把手21为一体式把手,把手21包括连接杆211和支撑杆212,两个相对的侧板124上都安装有支撑杆212,支撑杆212与侧板124焊接连接,支撑杆212一端伸出侧板124的端面,连接杆211的两端都与支撑杆212固定连接,连接杆211与支撑杆212焊接连接。

机座11上固定有升降装置22,升降装置22与平台14连接并带动平台14上下移动,升降装置22包括第一气缸221和第一伸缩杆222,第一伸缩杆222的一端伸缩在第一气缸221内,第一伸缩杆222的另一端与平台14固定连接。

还包括支撑板23,支撑板23与机座11固定连接,推动装置5安装在支撑板23上,推动装置15包括第二气缸151和第二伸缩杆152,第二气缸151固定在支撑板23上,第二伸缩杆152伸缩在第二气缸151内,第二伸缩杆152伸出第二气缸151并将平台14上的物料推入到物料通道121中。

平台14上端面固定有用于限位物料的限位通道24,平台14上固定有至少两块限位块25,本实施例限位块25的数量为两块,相邻两限位块25形成限位通道24,限位通道24防止直线滑块在被推动装置15推动时发生左右偏移,推物料时,限位通道24与物料通道121连通。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平台14上端面的限位通道24为平台14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的。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