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制陶瓷产品的装置,该装置由本申请人设计,在本领域中由文献ep150048可知,其中,要压制的粉末材料以层的形式布置在支承平面上,该支承平面由连续传送带的上表面构成,该连续传送带可滑动地支承在压制部件或下部冲头上。通过插入连续的环形缠绕带(它的外部表面朝向连续传送带),利用压制部件或上部冲头来进行压制。
为了在周边界定压制区域,上部冲头设有向下凸出的框架。除了在周边界定所述压制区域之外,成形框架还有在压制之后产生最终压制产品的边缘的任务,该边缘的特征在于具有比框架内部的区域更大的压紧度或密度。
目前瓷砖和陶瓷板的市场要求能够制造多种形式变化。除了厚度和表面精加工的可变性之外,市场还要求改变要制造的板的尺寸。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有效的系统,用于能够只快速变化所述压制框架,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上部冲头。
压机的尺寸通常设置得用于实现具有预定尺寸的制成产品。尽管不可能实现尺寸大于预定尺寸的产品,但是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具有更小尺寸的产品。当减小产品的尺寸形式时,要压制的陶瓷材料层的整个表面也减小,从而使得冲头的外部区域没有陶瓷材料,同时仍然受到压制负载。这意味着在材料的压制步骤过程中,冲头外部的区域没有任何支座,且在充分的压制负载推力之后倾向于弯曲。这种弯曲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因为它在制成产品中产生非平面的表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形式补偿器和压制装置,该形式补偿器和压制装置能够消除当前可用的压制装置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形式补偿器的优点在于,它在压制具有更小尺寸形式的产品时防止或限制上部冲头和下部冲头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压制装置的另一优点在于,它降低了能够压制尺寸形式变化的产品所需的成本。
在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更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该实施例在附图中通过非限定实例来表示,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在包含前进方向(y)的竖直平面上看的示意剖视图;
图2以放大比例表示了图2的装置的区域;
图3表示了在压制步骤中的图2的区域;
图4表示了根据图1的平面a-a的剖视图;
图5表示了在压制步骤中的图4的装置;
图6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变化形式在与图1的平面a-a平行的截面上看时的视图;
图7表示了压制装置的部件的详细视图;
图8和9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包含前进方向(y)的竖直平面上看的剖视图。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压制装置包括:下部冲头(10),该下部冲头(10)设有面向上的压制表面(10a);以及上部冲头(11),该上部冲头(11)设有面向下的压制表面(11a)。这两个冲头是未详细示出的压机的部件,通过该压机,它们被驱动而往复地靠近和远离,以便对沉积成层的陶瓷材料负载(l)进行压制。例如,上部冲头(11)可以刚性地限制在压机上,而下部冲头(10)可以通过油动缸(90)的动作而运动。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可运动带(2),该第一可运动带(2)具有有效部分(3),该有效部分(3)设有面向上的支承表面。有效部分(3)至少局部布置在上部冲头(11)和下部冲头(10)之间。因此,第一可运动带(2)布置成使得它的有效部分(3)在下部冲头(10)上方并在上部冲头(11)下面。第一带(2)的有效部分(3)可沿前进方向(y)运动,用于将要压制的材料层(l)供给至在两个冲头(10、11)之间构成的空间中。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不详细介绍的方式而使得要压制的负载(l)在两个冲头的上游沉积在第一带(2)上。通过辊(r)来驱动第一带(2),该辊(r)相对于要跟随的通路来布置(以本领域已知的方式)。图中只示意表示了辊。
压制装置优选地包括第二可运动带(4),该第二可运动带设有有效部分(5),该有效部分(5)至少局部布置在第一可运动带(2)和上部冲头(11)之间。根据第一带(2)的有效部分(3),第二可运动带(4)的有效部分(5)可沿前进方向(y)运动。至少对于布置在冲头(10、11)处和局部在其上游和下游的部分,两个有效部分(3、5)都平行于前进方向(y)。第二带(4)也通过辊(r)来驱动,该辊(r)相对于要跟随的通路来布置(以本领域已知的方式)。图中只示意表示了辊。
在将负载(l)供给至压机(10、11)期间,可运动带(2、4)以可控制的速度运动。可运动带(2、4)优选地以同步方式以相同速度运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控制装置能够预先布置,以用于使可运动带(2、4)正确地相对定位。在该步骤中,冲头(10、11)分开更大距离,以便允许负载(l)进入在冲头之间的空间内。在该结构中,有效部分(3、5)相互平行并分开一定距离,该距离使得负载(l)能够进入,该负载(l)的厚度(即垂直于下部有效部分(3)的支承表面而测量的高度)小于有效部分(3、5)分开的距离。在压制步骤结束时,第二带(4)前进,以便使得有效部分(5)的、先前与负载(l)接触的部分间隔开一定距离,从而能够清洁它。同时,已经经过清洁操作的第二带(4)的连续部分代替先前的部分。
压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给定厚度(s)的补偿元件(7),该补偿元件(7)置于上部冲头(11)和下部冲头(10)之间,以便在压制过程中与冲头(10、11)相对地布置在没有由负载(l)占据的区域中。
补偿元件(7)能够布置成与冲头(10、11)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例如,补偿元件能够布置成与两个冲头中的一个直接接触,并能够通过可运动带(2、4)的一个或两个有效部分(3、5)的插入而布置成与另一个冲头接触。
因此,补偿元件(7)能够在压制步骤过程中在没有由要压制的负载(l)占据的区域中限定在两个冲头(10、11)之间的支座。实际上,这防止了两个冲头(10、11)在它的侧部区域中发生变形,特别是在负载(l)相对于冲头(10、11)的表面具有更小尺寸的情况下。换句话说,补偿元件(7)的存在使得模具的压制力能够更均匀地卸载在相对的压制表面(10a、11a)上,从而保持所压制的板的平面性,并有均匀的表观密度。
补偿元件(7)能够以多种方式来进行适应。
总体上,补偿元件(7)构成得至少局部占据冲头(10、11)的、没有负载(l)的区域。例如,在负载(l)沿相对于最大可压制力的所有侧面具有更小尺寸的的情况下,补偿元件(7)与框架一致,以便环绕负载(l)。另一方面,当负载(l)具有减小的宽度(沿与前进方向(y)垂直的方向测量)时,补偿元件(7)能够构成为彼此平行和平行于前进方向(y)的一个或两个元件的形式。当负载(l)具有减小的长度(沿前进方向(y)测量)时,补偿元件(7)能够构成为彼此平行并且垂直于前进方向(y)的一个或两个元件的形式。
补偿元件(7)优选地具有可变的厚度(s),以便能够适应负载(l)所希望的(即,在压制结束时的)最终厚度。应当理解,沿与两个冲头(10、11)的压制表面(10a、11a)垂直的方向测量厚度(s)。特别是,补偿元件(7)的厚度(s)必须根据用于实现它的材料的变形特征来确定。实质上,补偿元件(7)必须在压制步骤中提供与负载(l)相当的阻力。
在图7所示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补偿元件(7)包括多个条带(71),这些条带(71)能够以可变数量相互叠置,用于改变补偿元件的厚度(s)。显然还能够改变条带(71)的长度和/或宽度,用于补偿更多数量的、不同尺寸形式的负载(l)。
补偿元件优选地包括壳体(72),该壳体(72)构成得可拆卸地容纳条带(71),该条带(71)以可变数量相互叠置。壳体(72)可以是例如以柔性材料和/或弹性材料来实现的袋穴的形式。
在可行实施例中,补偿元件(7)置于上部冲头(11)和第二可运动带(4)的有效部分(5)之间,特别是如图1、2和4中所示。例如,补偿元件7能够与适用于上部冲头11的支承件61相连。特别是,壳体(72)以永久性或可拆卸的方式与支承件(61)相连。再有,支承件(61)与上部冲头(11)可拆卸地连接。这允许布置具有不同结构的多种补偿元件(7),这些补偿元件(7)可根据要压制的负载(l)的形式而很容易地相互替换。
在图1至6所示的实施例中,补偿元件(7)至少局部置于上部冲头(11)和第二可运动带(4)的有效部分(5)之间。补偿元件(7)包括平行于前进方向(y)的两个纵向元件(7a、7b)。补偿元件(7)对于压制宽度小于可由冲头(10、11)压制的最大宽度的负载(l)很有利。在该实施例中,负载(l)基本在两个纵向元件(7a、7b)的中间。
补偿元件(7)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横向元件(7c、7d),该横向元件(7c、7d)用于相对于可由冲头(10、11)压制的最大长度而补偿负载(l)长度的可能的减小。
横向元件(7c、7d)可以与纵向元件(7a、7b)一起与支承件(61)相连,如图8和9中所示。补偿元件(7)实质上可以采取框架的形式,该框架由牢固约束在支承件(61)上的纵向元件(7a、7b)和横向元件(7c、7d)来限定,该纵向元件(7a、7b)和横向元件(7c、7d)能够在它们的端部处相互连接,以便限定封闭的框架。
在图1至5所示的实施例中,补偿元件(7)包括两个横向元件(7c、7d),这两个横向元件(7c、7d)彼此平行并垂直于前进方向(y)。横向元件(7c、7d)能够与第二带(4)相连。特别是,多对的横向元件(7c、7d)能够与第二带(4)相连。在各压制步骤之前,第二带(4)能够定位得使各对横向元件(7c、7d)相对于要压制的负载(l)而定心。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定位装置能够用于定位第二带(4),以使得补偿元件(7)在压制步骤中处于环绕负载(l)的正确位置中。
为了方便第二带(4)绕过惰辊,各横向元件(7c、7d)能够包括具有更小宽度(垂直于前进方向(y))的两个或更多个横向元件。该横向元件彼此平行且位于侧面,但是彼此分离,以实现具有更大宽度(平行于前进方向(y)测量)的横向元件(7c、7d),该横向元件(7c、7d)能够与第二传送带(4)的惰辊滑动接触,而不会过度弯曲。当绕惰辊旋转时,具有更小宽度的横向元件彼此分开,没有过度弯曲。
因此,图1至5中所示的实施例有分布在两个支承件(支承件(61)和第二可运动带(4))上的补偿元件(7)。纵向元件(7a、7b)优选地与支承件(61)相连。而横向元件(7c、7d)与第二可运动带(4)相连,但是它们也可以与支承件(61)相连,如图8和9中所示。
在图6中示意表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补偿元件(7)置于第一和第二带(2、4)的有效部分(3、5)之间。在该实施例中,补偿元件(7)通过悬挂装置(70)而与上部冲头(11)相连,该悬挂装置(70)的结构并不干扰可运动带(2、4)。图6表示了悬挂装置(7)的可行结构,该悬挂装置(7)可以包括具有c形结构的两个或更多臂,该臂在第二可运动带(4)的有效部分(5)的外部延伸。
优选是,支承件(61)可以设有成形型面(6),该成形型面(6)用于至少局部界定一个压制隔腔。成形型面(6)像补偿元件(7)那样从上部冲头(11)的压制表面(11a)向下凸出。成形型面(6)的厚度小于补偿元件(7)的厚度。
如从图2和4能够很容易地推导以及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那样,在压制步骤中,成形型面(6)在该成形型面(6)下面的区域(lb)中产生负荷(l)的更大程度的压紧。这是因为在压制步骤中,在成形型面(6)的下表面与下部冲头(10)的压制表面(10a)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没有成形型面(6)的整个区域中在两个冲头(10、11)的压制表面(10a、11a)之间的距离。实际上,由成形型面(6)压制的材料获得更大的密度。
成形型面(6)总体界定了在生产循环结束时获得的产品(瓷砖或板)的边界。由成形型面(6)压制的产品的边界区域具有更大的密度和更大程度的压紧。这有利于在边界区域外部的材料分离,即没有由成形型面(6)压制的材料。外部材料的分离以已知方式通过剪切产品边缘的合适装置来进行。
成形型面(6)优选地呈框架形状,该框架在平行于冲头(10、11)的压制表面(10a、11a)的平面上限定了封闭的边界。例如,成形型面(6)能够限定矩形或正方形边界,但也能够是任何其它多边形形状,或是开口边界,或者只有边界的一些侧边。补偿元件(7)布置在成形型面(6)的外部,即,由补偿元件(7)界定的周边环绕所述成形型面(6)。
补偿元件(7)、支承件(61)和成形型面(6)(如果有的话)优选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可用于制造传送带等的类型。支承件61例如能够是柔性垫的形式,补偿元件7和(可能)成形型面(6)可以施加在该柔性垫上。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将支承件(61)固定在上部冲头(11)上能够通过多种性质的装置来实现。例如,支承件(61)能够通过可拆卸装置而可脱开地约束在上部冲头11的侧表面上,该可拆卸装置沿支承件61的周边或边界区域定位。支承件(61)的柔性将方便上部冲头(11)的安装和拆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