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外施力施加到连接元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9963发布日期:2018-11-24 10:2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其用于以外施力作用于连接元件,使得所述连接元件因力的施加而塑性变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操作此种装置的方法,以及所述装置作为电铆接机的用途,其皆是根据独立项的前言。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附接组件的常见做法是借助于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借助于变形而准许待附接元件之间的形状配合式接合。习惯上,使连接元件与待连接组件实现全面操作性连接。在塑性变形之前,此操作性连接是可拆卸的。连接元件的塑性变形导致产生组件的形状配合式接合连接。

一种借助于施加到连接元件的力来产生连接的常规方法是铆接。在铆接时,使用由金属、合金或塑料构成的连接元件,其在塑性变形之后并不返回到其原始形状。在铆接期间,铆钉插入到延伸穿过两个待接合元件的孔中。铆钉接着机械变形,以使得在铆钉借助于悬垂部而突出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个上,已发生塑性变形。通常,此产生铆钉的特征性“蘑菇头”。为获得特别稳定的铆钉,已表明以下情况是有用的:铆接机应描绘曲线,而非平直地施加力,此铆接机围绕铆钉头以圆形运动移动,其方式为使得铆钉头从所有侧面进行成型。此种径向铆接技术使得有可能通过平缓的力来实现良好的铆钉上部构造。

wo2005/007319a1(zemp,t.)描述如下方法,其中通过成型机完成组件连接,至少一个组件穿透所述组件连接。在铆接之前,确定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用来建立施加力的参数,例如成型路径、成型时间以及成型力。

通常,此类用于将力施加到连接元件的装置容纳在机床中。为实现此目的,必须以特别节省空间的方式容纳所述机器。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众多使用液压或气动驱动器来产生所需外施力的装置。现代的液压和/或气动驱动器可以适当的紧凑设计来生产,使得有可能容易地将其安装到大多数机床中。然而,液压机器驱动器的众所周知的缺点在于,存在工具室被液压流体污染的危险。特别是在医疗技术生产、无尘室和/或精密机构中,尤其不希望出现此类污染。

fr2660219(roslyj,w.等人)描述了一种特别紧凑的此类铆接装置。所述装置提供固定转向架框架,其容置液压驱动的柱塞,所述柱塞还操作性地连接到旋转装置。冲击轴在用于将力施加到可变形材料的冲头处终止。然而,此装置不适于安装在具有较高清洁度要求的机床中。

因此,存在对开始处所提及类型的装置的需要,其紧凑且准许使用在具有较高清洁度要求的工具室中。明确地说,应提供一种在开始处解释的类型的装置,其维护成本低且可容易地集成到机床中。

此目标利用根据独立项的特征部分的装置、方法和对应用途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以外施力作用于连接元件的装置。此外施力应作用于所述连接元件,使得其因力的施加而塑性变形。如由本发明所限定,此塑性变形可伴随其它成型过程。举例来说,可与其并行地发生对所述连接元件的加热,从而除因所述塑性变形而产生的所述形状配合式连接以外,还产生待接合元件之间的非形状配合式连接。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元件为由金属、金属合金和/或塑料构成的连接元件,其适合借助于塑性变形而采用不可逆的新形状而无需施加相当大的力。优选地,所述连接元件经设计以使得此新形状使得待接合到彼此的元件有可能相对于彼此机械地锁定。举例来说,此连接元件可呈铆钉的形式,其穿透待接合的两个元件,具有塑性变形的悬垂部。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具有机械加工头的可移动地安装的头部。所述机械加工头经调适以使得其能够接触所述连接元件。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所述装置可因此被称为具有远侧末端和近侧末端。所述远侧末端为在操作期间最接近于待作用于的所述连接元件的末端。所述装置的所述近侧末端为可操作性地连接到机床的末端。特别优选地,此操作性连接能传输电能和信号。在此实例中,所述机械加工头为所述装置的所述远侧末端的组件。所述机械加工头较佳由比待作用于的所述连接元件硬的材料构成。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加工头为冲头。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加工头为用于滚轧成形的滚轧元件。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滚轧元件具有多个选自由滚筒、圆锥、球体、圆筒形滚筒、针形滚筒、圆锥形滚筒及桶形滚筒组成的群组、用于作用于待机械加工的连接元件的滚轧体;明确地说,其包括两个与九个之间的滚轧体。呈滚轧体形式的机械加工头可用于实现连接元件的无切削塑形。任选地,所述球体和/或滚筒可具备转印到待成型的连接元件的表面结构,例如压型、沟槽和/或粗糙部。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以模块化方式设计,以使得所述头部为可更换的。因此,举例来说,有可能以头部设计为滚筒轴承的头部更换机械加工头设计为冲头的头部。当然,也有可能以相同类型的机械加工头更换头部。以此方式,举例来说,可更换所述机械加工头的口径,或相当简单地,可更换相同设计的头部。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包括用于操作性地连接且可逆地容纳机械加工头,明确地说冲头或例如滚轧头的滚轧元件的连接元件。

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如果头部连同所述机械加工头可沿着至少一个轴线移动,则可将所述头部视为可移动地安装。在本实例中,所述头部特别优选地沿着所述装置的纵向轴线以线性方式支撑,以使得所述可移动头部可沿着所述装置的所述纵向轴线执行平移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经调适以驱动所述头部在所述头部的所述纵向轴线上的平移。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经调适而以将外施力从所述机械加工头施加到所述连接元件的方式驱动此平移。所述第一驱动器优选地为线性驱动器。特别优选地,其经定位以使得其处于所述头部的前方。换句话说,所述第一驱动器优选地相对于所述头部定位在所述装置内部的近端。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经调适以驱动所述机械加工头,明确地说所述冲头,围绕所述纵向轴线的旋转。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纵向轴线可定义为所述装置的旋转的中心轴线。其大体上对应于施加力的轴线,且从所述装置的所述近侧末端纵向延伸到所述远侧末端。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器经设计以使得所述冲头能够描绘至少一条闭合曲线

在所述机械加工头具有至少一个滚轧体的特定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经设计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滚轧体可围绕所述装置的所述中心纵向轴线旋转,且明确地说,能够描绘闭合曲线。

在所述机械加工头具有至少一个滚轧体的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加工头包括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经调适以降低所述驱动器的旋转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和所述头部的壳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二驱动器是电驱动的,且同轴地布置。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同轴布置可替代地定义为例如配备有重合的旋转轴线。

在特定实施例中,无液压和/或气动组件容纳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多个部分构成。第一壳体部分可经设计以容纳所述第一驱动器,而第二壳体部分经设计以容纳所述头部连同所述第二驱动器。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器定位于所述头部中。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器以可移动方式支撑。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一个整体件构成。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多个部分构成,明确地说,由两个部分构成。在两部分壳体实施例中将驱动器容纳在单独壳体部分中的一个可能优点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模块化。在需要时,在所述第二驱动器所应实现的旋转图案方面或根据所述第一驱动器可供应的冲程距离或外施力,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模块化地配置适合于其的布置。

所述驱动器还可经设计以可独立于所述壳体部分进行更换。

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如果一布置具有至少一条重合的旋转轴线,则所述布置可定义为同轴。在本实例中,所述装置的所述纵向轴线为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所述旋转轴线。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外施力作用于连接元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相对较低的空间要求,且可以紧凑、细长的形式生产。此促进将所述装置集成到机床中。维护成本也有所减小,因为所有驱动相关元件皆容纳在所述壳体内部,且因此被保护免受污染或暴露。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外界隔绝。此可例如借助于密封唇缘实现,所述密封唇缘防止污物和灰尘渗入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所述两个部分之间,即所述头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为电线性驱动器。

特别有利的是,在装置内部放弃使用液压流体准许所述装置用于无尘室中。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中空轴电机,特别优选地包括永磁中空轴电机。此腔体可适应带螺纹主轴的冲程,且使得有可能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更紧凑设计。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还包括选自由以下各者组成的群组的蜗杆驱动器:滚筒驱动器、滚珠驱动器或行星滚筒蜗杆驱动器。特别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用于执行所述头部的前移移动的行星滚筒蜗杆驱动器。此使得有可能供应特别强大的力且同时供应小实施例。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带螺纹主轴,所述带螺纹主轴具有5mm或小于5mm的主轴螺距。此准许实现高动力学且同时实现紧凑的设计。在行星滚筒蜗杆驱动器中,行星齿轮可利用以平行方式布置的凹槽滚轧。主轴螺母实现所述行星齿轮的旋转。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在特定实施例中,此第二驱动器直接容纳在所述头部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器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定位于远侧。

明确地说,所述第二驱动器经调适以产生与所述机械加工头(明确地说,所述冲头)的操作性连接,且将所述机械加工头设置成旋转移动。同步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速度可以无级方式加以控制。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孔口,经由所述孔口,有可能使所述头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远侧末端处移动。明确地说,所述头部可按照冲程移动。在特定实施例中,此冲程大体上对应于所述中空轴沿其纵向轴线的维度。可以短时间间隔对所述冲程进行向上和向下的双向控制。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冲程被引导。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孔口具有密封唇缘。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测量所述外施力且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下游。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上游。借助于此布置,所述力可在其发生点处直接进行测量。结果,可很大程度上在其来源处对所述第一驱动器的线性接触压力进行检测。所述力传感器还可经设计以检测反馈,即所述头部的阻力。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力传感器为压电力传感器。或者,可使用应变筒体、扭转筒体或弹簧来测量对应接触压力。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所述头部的平移移动的引导件。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具有关于所述头部的旋转防止件。所述旋转防止件可以形成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壁上的单件式组件的形式提供。或者,所述旋转防止件可为可装配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壁的对应导轨中的单独旋转防止件。特别优选地,所述旋转防止件经设计以使得所述头部在所述壳体内的平移移动被引导,但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旋转被所述旋转防止件防止。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防止件体现为所述壳体内部的楔形件。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关于所述驱动器的间接力测量的构件。在特定实例中,可借助于电机电流来确保此间接力测量。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从所述头部延伸到第一壳体部分且借助于导槽支撑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中。此槽防止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旋转。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集成式缆线引导件,所述集成式缆线引导件经调适以将电流和信号传达到所述冲头。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在所述壳体中的确切地说设计为弹簧线圈的集成式缆线引导件。此弹簧线圈可经调适以补偿所述头部的冲程,而不致使力施加在所述缆线引导件上。

在特定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连接元件的至少一个触觉传感器。例如可如wo2005/007319a1中所设计的那样使用此触觉传感器。在特定替代实施例中,可借助于所述力传感器的反馈启用此触觉传感器。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触觉传感器包括电容性传感器。同样可设想使用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连接元件。还有可能通过使用应变计或压电式传感器发现关于外施力的额外信息。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装置连接到机床的连接件。此连接件可设计有额外密封件,以便防止污物和灰尘渗入到所述装置的内部中。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作用于连接元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通用方式使用,且准许简单地集成到现有机床中,同时具有较低维护成本和高操作动力学。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当然所有所描述的实施例可实施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中,限制条件为其不互斥。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冲头设计为可更换的。所述冲头可包括适于待产生的连接元件的形状的经限定冲头轮廓。所述冲头轮廓的形状可选自由以下各者组成的形式:扁平、圆锥形、浅弧形、带凸缘、翻出、加宽、圆筒形、深弧形和/或带内缘。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经设计以使得其能够执行0与500mm之间的总冲程且能够执行0.01与100mm之间的工作冲程。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过载保护件以便限制力在特定轴线上的作用。优选地,过载保护件定位于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一驱动器之间,以使得力在朝向所述壳体部分的方向上在所述驱动器上的作用受到限制。优选地,此种过载保护件设计为可弹性变形元件,明确地说弹簧,其施加对抗所产生的力的恢复力。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多个过载保护件;明确地说,其包括第一过载保护件和第二过载保护件,其定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与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之间以使得作用于所述驱动器或壳体部分的非预期力由所述过载保护件限制于特定范围。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在驱动器无电力的情况下使驱动器移动的手动旋转装置。优选地,所述手动旋转装置经安装以使得其可从壳体的外部致动。此可如下实现:所述手动旋转装置经由轴从壳体外部延伸到壳体内部中,且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驱动器。因此,有可能在无电力的情况下移动驱动器、第一驱动器的主轴和头部。此可尤其有助于维护。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手动旋转装置包括在其近侧末端处的手柄区,其准许最优地将力传动至壳体的内部和驱动器。特别优选地,所述手动旋转装置的手柄区设计为环形,以使得所述手柄区还可用作针对起重装置的锚点,从而促进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运输。此手柄区的简单性还使得有可能放弃使用用于手动操作所述装置的专用工具。用于使所述装置,尤其是使头部移动的构件和方法可从外部借助于所述手动旋转装置在驱动器上执行,这进一步促进所述装置的维护和保养。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开始处描述的类型的装置的用途,其用作用于施加力并使连接元件变形的电铆接机。特别优选地,此用途包括所述装置用作摆动/径向铆接机的用途。在此情况下,旋转驱动器,即第二驱动器,经设计以使得其可执行菊花形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用途包括相对于所需力选择装置大小。所述大小也由待机械加工的连接元件的直径和铆钉轴决定性地确定。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合适的装置尺寸,以便获得所需铆接结果。可将所示装置用于大小在0.1到200mm的范围内的连接元件。特别优选地,本发明的装置使用于必须满足较高精度要求的铆接。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用于介于0.1与200kn之间的铆接力。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铆接力可以无级方式加以控制。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用途包含用作滚轧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操作所述装置的方法,其中使用机床,其将控制信号和电流传输到所述装置。合适机床可为具有对应电气连接和控制连接的常规工作台。所述机床还可为生产线或生产设施的部分。或者,其还可为无尘室或无菌室的部分。所述机床还可包括用于额外先前或后续工序的其它装置。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机床为全自动机械加工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包括将所述头部下降,以使得产生与连接元件的操作性连接的步骤。此操作性连接可但不必导致头部经由冲头与连接元件的物理接触。头部的此下降可包含如上文所解释的越过一冲程。在另一步骤中,驱动所述冲头以执行圆形移动。在另一步骤中,驱动所述冲头以执行平移撞击运动。此步骤可在执行圆形移动的同时发生,和/或相对于所述圆形移动以循环方式发生。

在特定实施例中,借助于触觉传感器对连接元件进行检测,且依据所检测到的连接元件来选择施加力的参数。特别优选地,基于反馈选择并调适所述参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包含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机床。所述机床可为生产线的部分或可为机器人单元。为使得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连接到所述机床,可提供呈紧固单元形式的配接器,其可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装置,且准许所述装置安装到所述机床的控制台。所述紧固单元还可为所述装置的壳体的一体式组件,例如呈所述壳体上,确切地说第一壳体部分或第二壳体部分上的对应结构构型的形式,或可在连接所述两个壳体部分的过程中形成。

下文将基于各图和具体示范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在各图中,类似组件已用相同附图标号提供,除非另外明确指出。

附图说明

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图式示意性地描绘以下:

图1a展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外部视图;

图1b展示处于延伸冲程的图1a的装置;

图2a展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纵向横截面;

图2b展示处于延伸冲程的图2a的纵向横截面;

图3展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旋转防止件;

图4展示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的大体示意性设计;

图5展示具有过载保护件的特定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最简单的实施例。图4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具有筒体形式,其具有纵向跨度和纵向轴线l,所述纵向轴线l还大体上构成中心旋转轴线。外部结构是通过设计为套筒的壳体3、4形成。壳体3、4有利地由铝构成。在其近侧末端,壳体3、4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供连接件2延伸穿过,所述连接件用以将机床的电信号传输到装置1的内部。从此近侧末端开始,在壳体3、4的内部上,定位有第一线性驱动器13,其刚性地安装于壳体3、4中。此线性驱动器13经设计以准许沿着活塞或主轴的纵向轴线移动。此启动头部16,在线性驱动器13的冲程完全缩回的状态下,所述头部几乎完全被壳体3、4的套筒封闭。轴承15支撑头部16,以使得其能够相对于壳体3、4相对于纵向轴线l以平移方式移动。然而,优选地,头部16旋转固定,即相对于围绕纵向轴线l的旋转来说固定。在头部16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器8,其设计为旋转驱动器。此第二驱动器8启动连接销8.4,所述连接销能够围绕纵向轴线执行圆形移动。此连接销8.4可操作性地连接到用于对连接元件进行机械加工的机械加工头7。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13和第二驱动器8两者皆未设计为气动或液压驱动器。此外,两个驱动器8、13布置为与装置1的纵向轴线l同轴。

此简单布置实现用于借助于冲头作用于连接元件的装置1,所述装置紧凑且准许用在具有较高清洁度要求的室中。

机械加工头可设计为冲头。所述冲头由此优选地由比待机械加工的连接元件硬的材料构成,例如硬化工具钢。已证实可以使用钢制冲头。取决于应用领域,此冲头还可具备额外涂层,所述涂层改善其耐磨性和耐磨损性。习惯上,金刚石化合物和陶瓷特别适合于此类目的。

图1a和1b中还清楚地展示所述紧凑设计。这些图展示处于缩回状态(图1a)和完全延伸冲程状态(图1b)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壳体3、4由两部分构成。第一套筒形壳体部分3具有开口,以供用于电流和信号供应的连接件2延伸穿过。此第一壳体部分3例如借助于卡销连接器连接到馈入孔口4.1中的第二壳体部分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部分4旋拧到3。

处于完全延伸冲程的图1b展示头部壳体5和头部孔口5.1。在此头部孔口5.1内部,安装有作用于连接元件的机械加工头,例如冲头(未展示)。在操作期间,此头部孔口5.1放置在待机械加工的连接元件之上。在特定实施例中,此孔口(未展示)还可设计有传感器元件,所述传感器元件检测在力不施加到连接元件时和在力施加到连接元件时两种情况下连接元件的尺寸。举例来说,此孔口可设计有电容性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hallsensor)。然而,所述装置还可简单地配备有力传感器。

图1a和1b中所示的装置1的内部在图2a和2b中分别展示为处于缩回状态(图2a)和延伸状态(图2b)。两个壳体部分3、4设计为套筒形且连接到彼此。在远侧末端处,第一壳体部分具有开口,以供连接件2穿过,所述连接件通向内部上的缆线引导件2.1,用于将电力供应到装置1的驱动器和传感器。在本实例中,连接件2经包覆,以便更好地耐受机床的条件。连接件2还可针对所需标准进行调适,以便容纳在对应机器人中。在本实例中,第一驱动器13为中空轴驱动器。在中空轴13.1内部,设置有主轴13.4,围绕所述主轴放置有转子13.3与定子13.2的布置,其封闭中空轴13.5。所述主轴由螺纹螺母13.6引导,且直接通到压力传感器10,所述压力传感器又操作性地连接到头部壳体5。旋转驱动轴8.2借助于旋转机构8.1操作性地连接到机械加工头7。在本实例中,机械加工头7设计为铆接机冲头,且大体包含冲头7.2和头部轴7.1。所述冲头经驱动,使得其能够借助于旋转机构8.1围绕纵向轴线l执行圆形移动。在此描述中,此通过用于机械加工头的连接销8.4得以确保,所述连接销描绘为相对于纵向轴线偏移且能够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旋转驱动轴8.2与第一驱动器的主轴13.4沿着工具的纵向轴线同轴布置。头部孔口5.1保护机械加工头7,且促进将所述装置引导到待机械加工的连接元件。在头部5与将所述头部包围的第二半壳体4之间安装有密封唇缘6。电线的布线完全容纳在壳体3、4内部。为了适应头部的对应平移,缆线引导件设计为缆线引导弹簧线圈12。为了防止借助于第二驱动器8在壳体3、4内部所引起的旋转传动到第一驱动器13,在杆轴中定位有杆9,其以相对于装置1的纵向轴线旋转固定的方式支撑在具有立式止推轴承的旋转防止器11中。

机械加工头7不必由两部分构成。在当前情况中,头部轴7.1设计有衬套以容纳机械加工头的连接销8.4。

在图2a和2b中,在旋转驱动器8与旋转机构8.1之间定位有传动齿轮装置8.3。可使用此传动齿轮装置来减小旋转驱动器的旋转速度,例如在机械加工头7为滚轧头(未展示)的情况下。此传动齿轮装置是任选的,且对于将冲头7.2作为机械加工头7的布置来说并非必需的。

将再次基于图3更详细地解释旋转防止件的实施例,图3展示具有孔口4.1(底部)的第二壳体部分4的示意性透视图。杆9在第二壳体部分4的大部分上延伸,所述部分配备有额外具有立式止推轴承的旋转防止器11,其以旋转固定方式容纳在第二壳体部分4中。头部的螺钉14在第二壳体部分4与第一壳体部分(在此描述中未展示)之间的整个连接部位上延伸且以旋转固定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

图5以类似于图4的方式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但其具有额外有利实施例。在沿着装置1的中心旋转轴线l的其近侧末端处,铝壳体3.4具有开口,以使手动旋转装置18可用来直接对轴和第一线性驱动器13施加手动旋转力。此装置1还具有定位于壳体3.4与第一驱动器13之间的过载保护件17.1、17.2。第一过载保护件以弹簧布置17.1的形式形成于壳体3.4的近侧末端处,其关于第一驱动器相对于壳体3.4的近侧末端的平移移动限制作用于第一驱动器13上的任何力。此种第二弹簧布置17.2中的第二过载保护件同样借助于壳体3.4的内部上的突片(其可为壳体3.4的一体式组件)操作性地连接到驱动器13,使得作用于驱动器13上的平移力同样受此弹簧布置17.2限制。两个过载保护件17.1、17.2保护线性驱动器13免于受力,因此提高所述装置的稳固性。然而,此实施例完全是任选的,且作为对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补充修改而提供。

当然,所展示的实例仅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标的一个实施例。如果个别实施例不互斥,则可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将其以任何组合加以联合,而这样做不会限制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标记列表

1装置

2连接件

2.1缆线引导件

3第一壳体部分

4第二壳体部分

4.1孔口

5头部壳体

5.1头部孔口

6密封唇缘

7机械加工头

7.1头部轴

7.2冲头

8旋转驱动器

8.1旋转机构

8.2旋转驱动轴

8.3传动齿轮装置

8.4用于机械加工头的连接销

9杆

10压力传感器

11具有立式止推轴承的旋转防止器

12缆线引导弹簧线圈

13第一驱动器

13.1中空轴

13.2第一驱动器的定子

13.3第一驱动器的转子

13.4第一驱动器的主轴

13.6螺纹螺母

14连接螺钉

15头部轴承

16头部

17.1向下的过载保护件

17.2向上的过载保护件

18手动提升和转弯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