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轴承座铸件多孔多平面精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3457发布日期:2018-09-18 18:4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型铸件的精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轴承座铸件多孔多平面精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大型零部件,尤其是经过铸造成型的大型不规则铸件,在铸造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多个面或者多个安装位置的精加工,以满足大型铸件对其局部的功能性和连接性等要求,但是对于不规则、表面形状较为复杂的大型铸件,在其精加工过程中,不管是定位,还是定位后的加工,操作均需要多人同时协同合作,并且每一个面和每一个局部的加工,都是要单独固定,使得其加工工期较长,浪费人力,在加工时,还会出现震刀现象,影响待加工的大型铸件的局部尺寸精度,严重的还会造成报废,并且定位的精确性也不好,并且每一次定位,可能会需要不同的夹具,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轴承座铸件多孔多平面精加工用夹具,其目的在于实现大尺寸轴承座的夹紧,便于对其进行多方位多平面的同时加工,并且减少铸件毛坯装夹时重复定位的麻烦,精确地确保了工件加工基准与毛坯基准的一致性,降低了夹具的铸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型轴承座铸件多孔多平面精加工用夹具,包括基座,提供与待加工轴承座的支撑面与压紧点;

所述基座的正面设有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第三压板用于待加工轴承座的压紧固定,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呈“品字形”布置;

所述基座的正面还设有与第一压板配合的第一活动顶杆,与第二压板配合的第二活动顶杆,与第三压板配合的第三活动顶杆,所述的第一、第二活动顶杆与第三活动顶杆夹持固定待加工轴承座。

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座的边缘设有向其正面延伸布置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拉杆,所述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及拉杆呈“品字形”布置;

所述的第一压板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顶部,第二压板设置在第二支撑座的顶部,第三压板设置在拉杆的顶部;

所述基座的正面还设有与第一支撑座间隔布置的靠山一、与第二支撑座间隔布置的靠山二,所述的第一活动顶杆设置在靠山一上,第二活动顶杆设置在靠山二上,且在介于第一、第二支撑座之间的基座上设有靠山三,所述的第三活动顶杆设置在靠山三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或第三压板上设有沿其板长方向延伸并贯穿板体的条行孔,螺栓穿过所述的条行孔并将第一压板或第二压板固定在相应的第一支撑座或第二支撑座上;

所述的第三压板的板长大于待加工轴承座的安装孔,所述的拉杆穿过待加工轴承座的安装孔及第三压板上的条行孔,并与螺母旋拧配合固定待加工轴承座。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撑座的侧部设有第一调正支点,第二支撑座的侧部设有第二调正支点,所述的第一调正支点与第一活动顶杆配合,第二调正支点与第二活动顶杆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轴承座的安装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调正支点或第二调正支点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侧部或第二支撑座侧部的侧顶杆,侧顶杆的杆身上设有外螺纹,并与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侧部或第二支撑座侧部的托撑座旋拧配合,旋拧侧顶杆使其杆身向第一活动顶杆或第二活动顶杆所在侧移动或远离,配合夹持待加工轴承座的安装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正对的基座上设有支撑点,所述的支撑点均为球头旋转支撑螺钉,所述球头旋转支撑螺钉的球头可自由旋转9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靠山一、靠山二和靠山三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孔长方向与基座的上表面平行且其孔腔内设有内螺纹,第一活动顶杆、第二活动顶杆或第三活动顶杆的杆身上设有外螺纹并与所述的螺纹孔旋拧配合,旋拧第一活动顶杆、第二活动顶杆或第三活动顶杆使其杆身向待加工轴承座所在侧移动或远离。

作为优选的,基座的反面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与轴承座的加工设备卡合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大型轴承座铸件中心孔精加工用夹具,采用三点压紧固定的方式限制待加工轴承座的平面度,同时配合活动顶杆限制待加工轴承座的移动,满足定位原理,提高了工件装夹的稳定性;

2、本发明中,各装夹基准在独立的面上,夹具一经加工完成,相应的固定位置不能变;同时,各支点采用可调正支点来控制装配尺寸,补偿其他部件的误差,确保了夹具的夹持精度,从而确保了待加工轴承座的加工精度;

3、本发明提供的加工用夹具,配件简答,装配与调试方便,维护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大型轴承座铸件中心孔精加工用夹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夹具与待加工轴承座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的球头旋转支撑螺钉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夹具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待加工轴承座,2-安装孔,3-安装部,10-基座,11-支撑点,12-定位销,21-第一压板,211-条行孔,22-第二压板,23-第三压板,24-第一活动顶杆,25-第二活动顶杆,26-第三活动顶杆,27-靠山三,30-第一支撑座,31-靠山一,32-第一调正支点,40-第二支撑座,41-靠山二,42-第二调正支点,50-拉杆,60-侧顶杆,70-托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结合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轴承座铸件多孔多平面精加工用夹具,包括基座10,提供与待加工轴承座的支撑面与压紧点;所述基座10的正面设有第一压板21、第二压板22和第三压板23用于待加工轴承座的压紧固定,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21、22、23呈“品字形”布置;所述基座10的正面还设有与第一压板21配合的第一活动顶杆24,与第二压板22配合的第二活动顶杆25,与第三压板23配合的第三活动顶杆26,所述的第一、第二活动顶杆24、25与第三活动顶杆26夹持固定待加工轴承座。

本发明中,采用呈“品字形”的第一压板21、第二压板22和第三压板23对待加工轴承座1进行压紧固定,同时采用与对应的压板配合的活动顶杆对于待加工轴承座1进行夹持固定,对应调节待加工轴承座1的相对位置,从而确保待加工轴承座1被精确的固定,确保了加工的精度。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基座10的边缘设有向其正面延伸布置的第一支撑座30、第二支撑座40和拉杆50,所述的第一支撑座30、第二支撑座40及拉杆50呈“品字形”布置;所述的第一压板21设置在第一支撑座30的顶部,第二压板22设置在第二支撑座40的顶部,第三压板23设置在拉杆50的顶部;

所述基座10的正面还设有与第一支撑座30间隔布置的靠山一31、与第二支撑座40间隔布置的靠山二41,所述的第一活动顶杆24设置在靠山一31上,第二活动顶杆25设置在靠山二41上,且在介于第一、第二支撑座30、40之间的基座10上设有靠山三27,所述的第三活动顶杆26设置在靠山三27上。

上述第一支撑座30、第二支撑座40及拉杆50的位置经设计、加工完成后即保持不变,该三点位置的确认形成了一个面,即待加工轴承座1的固定大致位置,限制了待加工轴承座1的平面度;而第一、第二支撑座30、40位置及高度的限制确定了一条线,即限制了待加工轴承座1工件的直线度;而拉杆50的确认限制了待加工轴承座1的可移动范围,满足了夹具的六点定位原理。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压板21、第二压板22或第三压板23上设有沿其板长方向延伸并贯穿板体的条行孔211,螺栓穿过所述的条行孔211并将第一压板21或第二压板22固定在相应的第一支撑座30或第二支撑座40上;条行孔211的设置可以调节所述的第一压板21、第二压板22在待加工轴承座1上的压紧面积,从而确保对不同装配尺寸轴承座的有效压紧固定。

所述的第三压板23的板长大于待加工轴承座1的安装孔2,所述的拉杆50穿过待加工轴承座1的安装孔2及第三压板23上的条行孔211,并与螺母旋拧配合固定待加工轴承座1上。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支撑座30的侧部设有第一调正支点32,第二支撑座40的侧部设有第二调正支点42,所述的第一调正支点32与第一活动顶杆24配合,第二调正支点42与第二活动顶杆25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轴承座1的安装部3,第一、第二调正支点32、42设置目的在于控制装配尺寸,用于补偿其他部件的误差提高夹具的装配精度,从而确保待加工轴承座1的加工精度,此处应予说明的是,由于视角的问题,此处的第二调正支点42在图1、2中不可见,所述的第二调正支点42是设置在第二支撑座40上的,具体的设置位置与第一调正支点32的位置对称。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调正支点32或第二调正支点42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座30侧部或第二支撑座40侧部的侧顶杆60,侧顶杆60的杆身上设有外螺纹,并与设置在第一支撑座30侧部或第二支撑座40侧部的托撑座70旋拧配合,旋拧侧顶杆60使其杆身向第一活动顶杆24或第二活动顶杆25所在侧移动或远离,配合夹持待加工轴承座1的安装部3。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21、22、23正对的基座10上设有支撑点11,所述的支撑点11均为球头旋转支撑螺钉,所述球头旋转支撑螺钉的球头可自由旋转9度。该支撑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夹具整体与待加工轴承座1的表面的贴合度。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作为第一、第二、第三活动顶杆24、25、26与对应的靠山的连接方式,所述的靠山一31、靠山二41和靠山三27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孔长方向与基座10的上表面平行且其孔腔内设有内螺纹,第一活动顶杆24、第二活动顶杆25或第三活动顶杆26的杆身上设有外螺纹并与所述的螺纹孔旋拧配合,旋拧第一活动顶杆24、第二活动顶杆25或第三活动顶杆26使其杆身向待加工轴承座1所在侧移动或远离。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结合图4所示,基座10的反面设置有定位销12,所述的定位销12与轴承座的加工设备卡合定位。如此,完成夹具与待加工轴承座1的装配后,可以快速的实现夹具与加工设备的定位固定,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夹具,配件简单,装配和调试方便,减少了制造配件的劳动量和降低了加工费用,便于夹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具体的,用于制造配件的材料经热处理调质和淬火处理,增强了耐磨性能,提高了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