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凝土顶板下向上钻孔专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2933发布日期:2018-09-18 18:36阅读:16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混凝土上钻孔的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在混凝土顶板上垂直向上钻出植筋底孔的专用工装,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筋连接是一种将钢筋后端用结构胶锚固在建筑结构上的连接技术,植筋前先要在混凝土墙体或岩石等基材上钻出植筋底孔,然后注入高强度植筋胶,再插入钢筋,高强度植筋胶固化后将钢筋与基材粘接出一体。垂直向上植筋的成孔工艺比水平植筋成孔工艺复杂,工人施工困难,效率低。如在隧道顶板进行垂直植筋的钻孔时,工人站在或蹲在操作平台上对板底仰面进行向上钻孔施工,施工时需要工人双手握住冲击电钻高举向上进行近距离仰面操作,钻孔时落下的灰渣容易伤害工人眼睛,工人双手除了要克服笨重的冲击电钻向下的重力外,还需要极大的体力向上将钻头顶在顶板上钻孔,极易疲劳,且冲击电钻容易晃动,成孔质量较差,施工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孔质量好、施工效率高的在混凝土顶板下向上钻孔专用工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在混凝土顶板下向上钻孔专用工装,包括冲击电钻、支承平台和冲击电钻升降装置,冲击电钻钻头朝上地垂直固定在支承平台上,支承平台固定在冲击电钻升降装置的顶端上;冲击电钻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两根承插母管和驱动机构,两根承插母管垂直固定在底板上,升降架可移动地插在两根承插母管上,位于两根承插母管一侧的驱动机构支撑杆垂直固定在底板上,使两根承插母管和驱动机构支撑杆成三角形布置;驱动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支撑杆和升降架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平台呈角尺形,包括平台底板、立板、上横板、限位板和抱箍,上横板中部垂直固定在立板的上端,立板下端与平台底板中部一侧垂直固定连接,呈槽形的限位板槽口向上地固定在平台底板中部上,平台底板两端和上横板两端之间分别通过斜筋杆固定连接;冲击电钻的把手嵌在限位板的槽口中,冲击电钻的直杆部垂直向上,抱箍中部包容住冲击电钻的直杆部,抱箍两端与上横板两端固定连接,将冲击电钻上端垂直定位固定在支承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包括两根升降圆钢管和数根横杆,两根平行升降圆钢管与上下间隔设置的数根横杆两端固定连接成框架结构的升降架,支承平台下侧固定在升降架顶端上,升降架两侧的升降圆钢管可移动地插在对应的两根承插母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手摇钢丝绳绞车、钢丝绳、定滑轮和挂钩,手摇钢丝绳绞车固定在驱动机构支撑杆中部上,定滑轮悬挂在驱动机构支撑杆顶端的悬挂板下,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手摇钢丝绳绞车的卷筒上,钢丝绳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向下与挂钩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托轮设置在定滑轮的下侧,挂钩下端钩住升降架底部的横杆中部上的吊环。钢丝绳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再经过托轮外缘向下与挂钩上端连接。

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人操作驱动机构垂直向上钻孔时,冲击电钻钻孔时的反作用力通过三角形布置的本发明传递到支撑座上,钻孔过程稳定性好,冲击电钻不会发生晃动。本发明的驱动机构通过手摇转动钢丝绳绞车的卷筒来收紧钢丝绳,从而使得垂直固定在支承平台上的冲击电钻缓慢向上进给钻孔,并能保证钻头保持直线进给完成植筋底孔的成孔,降低了植筋底孔的垂直度误差,提高了植筋底孔的成孔质量。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植筋底孔的成孔效率。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冲击电钻1、支承平台2和冲击电钻升降装置3,冲击电钻钻头12朝上地垂直固定在支承平台2上,支承平台2固定在冲击电钻升降装置3的顶端上。支承平台2呈角尺形,包括平台底板21、立板22、上横板23、限位板24和抱箍25,上横板23中部垂直焊接固定在立板22的上端,两者焊接成T字形;立板22下端与平台底板21中部一侧垂直焊连。呈槽形的限位板24槽口向上地焊接固定在平台底板21中部上,限位板24槽口的内侧距离与冲击电钻1的把手11宽度匹配。平台底板21两端和上横板23两端分别通过斜筋杆26焊接固定,提高了上横板23的稳定性。冲击电钻1的把手11嵌在限位板24的槽口中,其直杆部13垂直向上,抱箍25中部包容住直杆部13,抱箍25两端与上横板23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27固定连接,将冲击电钻1上部垂直定位固定在支承平台2上,这样,冲击电钻1的上下部均得到了定位和固定,提高了植筋底孔的钻孔精度。

冲击电钻升降装置3包括升降架31、两根承插母管32和驱动机构33,两根承插母管32垂直焊接固定在底板34上,升降架31为框架结构,包括两根升降圆钢管311和三根扁钢制成的横杆312,两根平行升降圆钢管与上下间隔设置的三根横杆312两端焊接成框架结构的升降架31,提高了升降架31的强度与刚度。支承平台2下侧焊接固定在升降架31顶端上,升降架31两侧的升降圆钢管311可移动地插在对应的两根承插母管32上,便于升降架31在两根承插母管32导向下升降。

驱动机构支撑杆4位于两根承插母管32的一侧,垂直固定在底板34上;两根承插母管32和一根驱动机构支撑杆4成三角形布置在底板34上,且两根承插母管32底部通过一对夹板313焊接固定,提高了升降架31升降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斜杆41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支撑杆4右侧和底板焊接形成三角形的结构,提高了驱动机构支撑杆4的稳定性。

驱动机构5设置在驱动机构支撑杆4和升降架31之间,包括手摇钢丝绳绞车51、钢丝绳52、定滑轮53、托轮54和挂钩55,手摇钢丝绳绞车51通过安装板511固定在驱动机构支撑杆4中部上,定滑轮53悬挂在驱动机构支撑杆4顶端的悬挂板42下,托轮54设置在定滑轮53的下侧,引导钢丝绳52进入手摇钢丝绳绞车51的卷筒512上。钢丝绳52一端固定在卷筒512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53后再经过托轮54外缘向下与挂钩54上端连接,挂钩54下端钩住升降架31底部的横杆312中部上的吊环314。

使用本发明时,工人先将冲击电钻1垂直定位固定在支承平台2中,冲击电钻1的钻头朝上对准顶板钻孔的孔位,接着一手按下冲击电钻1的启动按钮,冲击电钻1上端夹持的钻头12开始旋转;另一手摇动手摇钢丝绳绞车51的手柄,卷筒512转动收纳钢丝绳52,钢丝绳52另一端的挂钩54通过吊环313拉着升降架31缓慢上升进给,钻头11边旋转边进给钻进顶板,就可轻松地完成植筋底孔的成孔。在某隧道的改造施工中,使用本发明每天可以完成80cm长的成孔近200个,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