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枪管校直机及校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5777发布日期:2018-11-07 10:57阅读:17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枪管校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了一种新型枪管校直机及校直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枪管的生产加工,进行枪管校直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目前,枪管校直大多采用人工校直,但是这种方式校直效率很低,校直效果也不理想;而现有的自动校直机或者目前正在研究的枪管校直机均为单管校直机,这种校直方式虽然解决了校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但就校直效率而言相对较低。

可见发明一种既能保证枪管校直质量,同时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设备就显得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枪管校直机结构及校直工艺,用于保证枪管校直质量的同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校直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枪管校直机,包括校直机主体以及设置在校直机主体上的夹紧装置、动力及传动装置、校直装置和检验装置,校直机主体包括上箱体、主工作台和副工作台,上箱体位于主工作台上部,副工作台对称设置在主工作台两端,夹紧装置为对称设置在副工作台上的若干组四爪卡盘,四爪卡盘中部沿其轴向为贯通的中空结构;动力及传动装置包括控制柜、伺服电机、减速器和传动v带,控制柜能够操纵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带动减速器工作,减速器带动四爪卡盘转动,其中位于同侧副工作台上的若干组四爪卡盘间通过传动v带两两相连;校直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顶部连接有上液压杆,上液压杆固定在上箱体底部,下压板底部连接有下液压杆,下液压杆固定在主工作台的上部,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对称设置有与四爪卡盘相同组数的压枪模组;检验装置包括与压枪模组数量相同且能够在四爪卡盘中空结构内伸缩的激光传感器。

副工作台为抽拉式平台,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与主工作台固定连接,活动部能够在固定部范围内并相对于固定部做水平向的运动。

四爪卡盘通过轴承连接有支座板,支座板垂直固定在副工作台的活动部上。

上箱体与上压板间对应的四角位置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用于保证上压板相对于上箱体的垂直位移并对上压板起限位作用。

上压板与下压板间设置有起限位作用的导柱,导柱的数量为两根且导柱一端垂直固定在下压板上,导柱的另一端贯穿上压板。

上压板与下压板均设置有插槽,压枪模组分别与上压板及下压板插接后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

压枪模组上均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为标准枪管的一半,当上压板和下压板紧密接触时,枪管为校直工作完成状态。

激光传感器的探头外径介于枪管外径及四爪卡盘的中空结构内径之间。

一种新型枪管校直机校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多个压枪模组分别插入上压板和下压板并用内六角螺钉固定;

s2.将副工作台的活动部分别向外拉,将多根枪管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四爪卡盘间,并进一步将活动部复位;

s3.利用控制柜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传递动力并通过减速器减速后增大输出扭矩,减速器输出轴通过传动v带带动四组四爪卡盘实现同步旋转,四爪卡盘带动枪管旋转;

s4.待枪管转速稳定后,通过控制柜操纵液压控制系统,使得上液压杆和下液压杆分别驱动上压板和下压板做相向的垂直运动,当位于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压枪模组相互接触时开始对枪管施加压力,进行校直工作;

s5.操纵控制柜使上压板和下压板分离并恢复原位,同时停止伺服电机转动,进一步操作激光传感器,将激光传感器的探头插入到四爪卡盘所开中空结构区域进行检验工作,根据激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别枪管是否已校直;

s6.如确定校直,将激光传感器的探头退出四爪卡盘的中空结构区域,松开四爪卡盘夹紧的枪管,并进一步将副工作台的活动部向外侧拉动,取下已校直的枪管即可;若通过步骤s5检验枪管未达到校直标准,重复步骤s4和s5直至校直完成。

步骤s5中将激光传感器的探头插入到四爪卡盘所开中空结构区域进行检验工作,根据激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别枪管是否已校直,是指将激光传感器的探头插入一侧副工作台的四爪卡盘内且位于枪管外侧的中空区域内,激光传感器发射端发出激光束,激光束从枪管另一侧射出并照射成型,通过枪管校直和非直状态导致激光传感器接收端收到的激光信号不一样来进行判定,即:如果是规则的圆形,证明枪管已校直,否则枪管为非校直状态。

本发明具有的特定技术特征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新型枪管校直机及校直工艺采用了液压冲压塑形技术,充分吸收了以往枪管校直机的优点,采用多枪管同时校直的基本模式,抛弃了传统校直机需要逐一校直的弊端,可提高枪管校直的效率100%~200%,极大地节约了枪管校直的时间。同时,保留了传统校直机的高精度优点,可大幅减少枪管的生产加工时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枪管校直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枪管校直机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副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压板,2-上压板,3-上液压杆,4-上箱体,41-主工作台,5-活塞杆,6-校直机主体,7-控制柜,8-伺服电机,9-减速器,10-传动v带,11-四爪卡盘,12-副工作台,13-枪管,14-下液压杆,15-导柱,16-激光传感器,17-内六角螺钉,18-压枪模组,19-支座板,20-固定部,21-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对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新型枪管校直机,包括校直机主体6以及设置在校直机主体6上的夹紧装置、动力及传动装置、校直装置和检验装置。

校直机主体6包括上箱体4、主工作台41和副工作台12,上箱体4位于主工作台41上部,副工作台12对称设置在主工作台41两端,夹紧装置为对称设置在副工作台12上的若干组四爪卡盘11,四爪卡盘11中部沿其轴向为贯通的中空结构,四爪卡盘11通过轴承和固定板与侧工作台12相连,固定在侧工作台12的上表面,四爪卡盘11夹紧枪管13并带动其旋转。

动力及传动装置包括控制柜7、伺服电机8、减速器9和传动v带10,控制柜7能够操纵伺服电机8转动,伺服电机8带动减速器9工作,减速器9带动四爪卡盘11转动,其中位于同侧副工作台12上的若干组四爪卡盘11间通过传动v带10两两相连。其中,减速器9与伺服电机8通过带有键的轴相连,且两轴中心线保持一致,减速器9与四爪卡盘11通过传动v带10相连,减速器9输出轴与四爪卡盘11的传动比1:1,相邻的四爪卡盘11之间也通过v带10相连,传动比同样为1:1。

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8和其控制柜7,伺服电机8固定在副工作台12上表面,控制柜7固定在校直机主体6的侧面,伺服电机8与控制柜7通过电线相连,控制柜7可以控制伺服电机8的启停和运转速度。

校直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压板2和下压板1,上压板2顶部连接有上液压杆3,上液压杆3固定在上箱体4底部,下压板1底部连接有下液压杆14,下液压杆14固定在主工作台41的下部,上压板2和下压板1上对称设置有与四爪卡盘11相同组数的压枪模组18。

检验装置包括与压枪模组18数量相同且能够在四爪卡盘11中空结构内伸缩的激光传感器16。

校直装置由上压板2、下压板1、压枪模组18、内六角螺钉17、活塞杆5、上控制箱4、导杆15、上液压杆3和下液压杆14构成,压枪模组18通过内六角螺钉17固定在上压板2和下压板1上,上压板2通过活塞杆5与上箱体4下表面相连,保证上压板2的平移和限位,导柱15保证上压板2的运动轨迹,上液压杆3与上压板2相连接,提供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动力,下压板1通过下液压杆14与校直机主体6上表面相连,保证下压板1的平移和固定,液压杆14由外部独立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利用本发明一种新型枪管校直机进行校直加工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多个压枪模组18分别插入上压板2和下压板1并用内六角螺钉17固定;

s2.将副工作台12的活动部21分别向外拉,将多根枪管13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四爪卡盘11间,并进一步将活动部21复位;

s3.利用控制柜7启动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传递动力并通过减速器9减速后增大输出扭矩,减速器9输出轴通过传动v带10带动四组四爪卡盘11实现同步旋转,四爪卡盘11带动枪管13旋转;

s4.待枪管13转速稳定后,通过控制柜7操纵液压控制系统,使得上液压杆3和下液压杆14分别驱动上压板2和下压板1做方向相反的垂直运动,当位于上压板2和下压板1的压枪模组18接触枪管13时开始对枪管13施加压力,进行校直工作;

s5.操纵控制柜7使上压板2和下压板1分离并恢复原位,同时停止伺服电机8转动,进一步操作激光传感器16,将激光传感器16的探头插入到四爪卡盘11所开中空结构区域进行检验工作,根据激光传感器16的输出信号判别枪管13是否已校直;

s6.如确定校直,将激光传感器16的探头退出四爪卡盘11的中空结构区域,松开四爪卡盘11夹紧的枪管13,并进一步将副工作台12的活动部21向外侧拉动,取下已校直的枪管13即可;若通过步骤s5检验枪管13未达到校直标准,重复步骤s4和s5直至校直完成。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专利新型枪管校直机采用多枪管同时校直模式,与现有校直方式相比,省去了大部分枪管的校直时间,提高枪管校直效率100%~200%,极大地节约了枪管校直的时间。同时,本发明设置在上下压板的压枪模组18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更换不同的压枪模组18便可针对不同枪管进行校直,在保证了校直精度的同时大大节省了校直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