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骨架的自动上料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8439发布日期:2018-10-12 21:4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的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继电器中线圈骨架的自动上料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继电器中包括有线圈骨架、轭铁和静触片,轭铁和静触片均安装在线圈骨架上,如图1所示,线圈骨架a1上绕设有线圈,轭铁a2呈l型设置,轭铁a2成半包围的插设在线圈骨架a1上,线圈骨架a1上设有供铁钉a3插接的插孔a11,轭铁a2的下端通过铁钉a3铆接在线圈骨架a1的下部位置,线圈骨架a1的上部位置上设有第一插槽a12和第二插槽a13,第一插槽a12位于第二插槽a13下方,静触片包括插设于第一插槽a12的第一静触片a4以及插设于第二插槽a13的第二静触片a5。一般装配上述的线圈骨架、轭铁和静触片都是通过人工操作,这样极大的增加了人力成本,加工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线圈骨架的自动上料装配装置,其可实现线圈骨架、轭铁和静触片的自动装配,加工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骨架的自动上料装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夹具机构、装配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夹具机构包括转盘,转盘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转盘的上端面沿其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可供线圈骨架放置的夹具体,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用于将轭铁送至夹具体的第一装配组件、用于将线圈骨架送至夹具体的第二装配组件,用于将铁钉送至夹具体的第三装配组件,用于铆压铁钉的第四装配组件、用于将第一静触片送至夹具体的第五装配组件以及用于将第二静触片送至夹具体的第六装配组件,第一装配组件、第二装配组件、第三装配组件、第四装配组件、第五装配组件和第六装配组件依次沿转盘的周向排布在转盘的四周,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一装配组件与第二装配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装配组件包括有骨架上料结构和骨架输送夹持结构,所述骨架上料结构包括有用于放置线圈骨架的物料盘和用于承载物料盘的物料平台,所述物料平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骨架输送夹持结构包括有用于传送线圈骨架的第一输送带以及可将第一输送带上的线圈骨架移至夹具体的第一机械爪,机架在物料平台处设有取料架,取料架与第一输送带相垂直,取料架上设有可将物料盘中的线圈骨架移送至第一输送带的第二机械爪,第二机械爪位于物料盘的上方,所述物料平台上设有可将物料盘推至取料架处的上料块,上料块可沿第一输送带的长度方向滑移的设置在物料平台上,物料平台上设有驱动上料块移动的第一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盘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其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间歇的步进转动,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夹具体,夹具体上设有可供线圈骨架安装的容置槽,容置槽与线圈骨架形状适配,线圈骨架置于容置槽内不易松动,转盘的四周分布有七个工位,转盘转动时可带动夹具体分别转至指定的工位处,其中第一个工位是第一装配组件将轭铁置于夹具体的容置槽内;第二个工位是第二装配组件将线圈骨架置于夹具体的容置槽内;第三个工位是第三装配组件将铁钉插入线圈骨架的插孔内;第四个工位是第四装配组件将铁钉进行铆压实现轭铁与线圈骨架的固定;第五个工位是第五装配组件将第一静触片插入线圈骨架的第一插槽内实现第一静触片的定位安装;第六个工位是第六装配组件将第二静触片插入线圈骨架的第二插槽内实现第二静触片的定位安装;第七个工位是下料机构将装配后的线圈骨架进行下料操作,转盘带动夹具体不断的移动,周而复始的进行装配,其可实现线圈骨架、轭铁和静触片的自动装配,加工效率高,其中线圈骨架置于物料盘内,并成若干行排布设置,第一气缸可驱动上料块移动,上料块可带动物料盘沿物料平台的上端面移动至取料架的下方,取料架上的第二机械爪可将物料盘中一行的线圈骨架夹送至第一输送带上,第一输送带传送线圈骨架,第一机械爪可将第一输送带上的线圈骨架移至夹具体,实现线圈骨架的自动上料操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物料平台的下端面沿第一输送带的长度方向设有导轨,所述上料块与导轨滑移配合,物料平台上沿第一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上料块插设于导向槽并可沿导向槽滑移,所述取料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取料架上设有驱动第一滑块移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位置连接有第一机械手架板,第二机械爪通过第三气缸安装在第一机械手架板上,第三气缸可驱动第二机械爪张开或夹紧,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第一输送带安装座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安装座上设有驱动第一输送带传送的第一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沿水平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一支撑架上设有驱动第二滑块滑移的第四气缸,第二滑块上沿竖直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二机械手架板,第二滑块上设有驱动第二机械手架板滑移的第五气缸,第一机械爪通过第六气缸安装在第二机械手架板上,第六气缸可驱动第一机械爪张开或夹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料块可将物料盘准确的推至取料架的下方,传动稳定,第二机械爪并排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输送带平行,当需要将线圈骨架移送至第一输送带时,第二气缸先驱动第一机械手架板向下移动,此时第三气缸驱动第二机械爪张开,直至第二机械爪靠近线圈骨架,然后第三气缸驱动第二机械爪夹紧线圈骨架,第二气缸再驱动第一机械手架板向上移动,驱动件为皮带轮与皮带的结构,并由电机驱动皮带传送,驱动件可带动第一滑块向靠近第一输送带的方向移动,直至线圈骨架移至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此时再由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控制,将线圈骨架置于第一输送带上,第一输送带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可将线圈骨架逐个传送至第二机械爪的下方,当需要将线圈骨架移送至夹具体时,第五气缸先驱动第二机械手架板向下移动,此时第六气缸驱动第一机械爪夹紧,直至第一机械爪靠近线圈骨架,然后第六气缸驱动第一机械爪张开抵压在线圈骨架上,第五气缸再驱动第二机械手架板向上移动,第四气缸驱动第二滑块向靠近转盘的方向移动,直至线圈骨架移至夹具体的上方,此时再由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控制,将线圈骨架置于夹具体的容置槽内,且线圈骨架与轭铁相适配,第一机械爪在夹具体与第一输送带之间来回移动,第二机械爪在物料盘与第一输送带之间来回移动,实现线圈骨架的自动上料,采用气缸能节省成本,控制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装配组件包括有第一振动盘、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三机械爪,第一振动盘和第一输送轨道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输送轨道的进料口与第一振动盘连接,第一输送轨道的出料口设置在第三机械爪的下方,第三机械爪可将第一输送轨道出料口的轭铁移至夹具体,机架上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沿水平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二支撑架上设有驱动第三滑块滑移的第七气缸,第三滑块上沿竖直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三机械手架板,第三滑块上设有驱动第三机械手架板滑移的第八气缸,所述第三机械爪通过第九气缸安装在第三机械手架板上,第九气缸可驱动第三机械爪张开或夹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振动盘可让轭铁逐个传送至第一输送轨道,第一输送轨道的下端连接有直线送料器,直线送料器可使轭铁逐个向第一输送轨道的出料口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第三机械爪的下方,当需要将轭铁移送至夹具体时,第八气缸先驱动第三机械手架板向下移动,此时第九气缸驱动第三机械爪张开,直至第三机械爪靠近轭铁,然后第九气缸驱动第三机械爪夹住轭铁,第八气缸再驱动第三机械手架板向上移动,第七气缸驱动第三滑块向靠近转盘的方向移动,直至轭铁移至夹具体的上方,此时再由第八气缸和第九气缸控制,将轭铁置于夹具体的容置槽内,第三机械爪在夹具体与第一输送轨道之间来回移动,实现轭铁的自动上料,采用气缸能节省成本,控制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三装配组件包括有进铁钉座,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三支撑架,所述进铁钉座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进铁钉座内设有供铁钉传送的通道,进铁钉座的侧面上开设有可供铁钉进入通道的铁钉进料口,进铁钉座的下端设有可供铁钉移出通道的铁钉出料口,铁钉出料口位于夹具体的上方,进铁钉座的上端还设有通孔,第三支撑架在对应通孔处设有可将通道内的铁钉推出通道的第十气缸,第十气缸的伸缩杆穿设于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铁钉可由铁钉进料口进入通道,由于铁钉进料口倾斜设置,铁钉进入通道时,其端部抵触在通道的内壁上,不会掉落,当第十气缸的伸缩杆伸入通孔并抵触铁钉时,铁钉才会从铁钉出料口处掉出,并直接插设于线圈骨架的插孔内,第十气缸能控制铁钉逐个掉出通道。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四装配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铆压座,所述铆压座在对应铁钉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分别沿竖直方向滑移的设置在铆压座上,铆压座的上端设有可驱动上压块滑移的第十一气缸,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下压块滑移的第十二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夹具体传送至铆压座时,第十一气缸可控制上压块抵压在铁钉的上端,第十二气缸可控制下压块抵压在铁钉的下端,通过上压块与下压块的相互配合,可对铁钉的下端进行铆压操作,实现轭铁与线圈骨架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五装配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振动盘和第二输送轨道,第二振动盘和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可供第一静触片传送的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第二输送轨道相垂直,第二输送轨道一端与第一导向槽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振动盘连接,第一导向槽的端部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设置在第一导向槽靠近夹具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块设有可供第一静触片穿设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导向槽上滑移的设置有第四滑块,第四滑块上设有供第一静触片放置的第一凹槽,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可将第一静触片推至第一定位块处的第十三气缸,第十三气缸的伸缩杆与第四滑块联动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可将第一静触片经第一定位孔推至夹具体的第一推杆,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可驱动第一推杆移动的第十四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振动盘可让第一静触片逐个传送至第二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的下端连接有直线送料器,直线送料器可使第一静触片逐个向第二输送轨道的出料口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第四滑块的第一凹槽处,此时第十三气缸可推动第四滑块移动至第一导向槽的端部,使得第一静触片对准第一定位块的第一定位孔,第十四气缸驱动第一推杆移动,此时第一定位孔正对于线圈骨架的第一插槽处,第一推杆可将第一静触片经第一定位孔推入第一插槽处,实现第一静触片的自动装配,然后再往复进行装配,采用气缸能节省成本,控制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六装配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三振动盘和第三输送轨道,第三振动盘和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机架上,第二安装座上设有可供第二静触片传送的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与第三输送轨道相垂直,第三输送轨道一端与第二导向槽连通,另一端与第三振动盘连接,第二导向槽的端部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设置在第二导向槽靠近夹具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块设有可供第二静触片穿设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导向槽上滑移的设置有第五滑块,第五滑块上设有供第二静触片放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安装座上设有可将第二静触片推至第二定位块处的第十五气缸,第十五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五滑块联动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可将第二静触片经第二定位孔推至夹具体的第二推杆,第二安装座上设有可驱动第二推杆移动的第十六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三振动盘可让第二静触片逐个传送至第三输送轨道,第三输送轨道的下端连接有直线送料器,直线送料器可使第二静触片逐个向第三输送轨道的出料口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第五滑块的第二凹槽处,此时第十五气缸可推动第五滑块移动至第二导向槽的端部,使得第二静触片对准第二定位块的第二定位孔,第十六气缸驱动第二推杆移动,此时第二定位孔正对于线圈骨架的第二插槽处,第二推杆可将第二静触片经第二定位孔推入第二插槽处,实现第二静触片的自动装配,然后再往复进行装配,采用气缸能节省成本,控制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有用于传送线圈骨架的第二输送带以及可将夹具体上的线圈骨架移至第二输送带上的第四机械爪,所述第二输送带通过第二输送带安装座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安装座上设有驱动第二输送带传送的第二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上沿水平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六滑块,第三支撑架上设有驱动第六滑块滑移的第十七气缸,第六滑块上沿竖直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四机械手架板,第六滑块上设有驱动第四机械手架板滑移的第十八气缸,第四机械爪通过第十九气缸安装在第四机械手架板上,第十九气缸可驱动第四机械爪张开或夹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输送带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可将装配完的线圈骨架逐个传送至第二输送带的出料端,进行下料操作,当需要将夹具体上装配完的线圈骨架移送至第二输送带时,第十八气缸先驱动第四机械手架板向下移动,此时第十九气缸驱动第四机械爪张开,直至第四机械爪靠近装配完的线圈骨架,然后第十九气缸再驱动第四机械爪夹住装配完的线圈骨架,第十八气缸再驱动第四机械手架板向上移动,第十七气缸驱动第六滑块向靠近第二输送带的方向移动,直至装配完的线圈骨架移至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此时再由第十八气缸和第十九气缸控制,将装配完的线圈骨架置于第二输送带上,第四机械爪在夹具体与第二输送带之间来回移动,实现装配完的线圈骨架的自动下料,采用气缸能节省成本,控制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谭子分割器和第三电机,所述谭子分割器通过第三安装座安装在机架上,第三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下端面上,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三安装座上,所述谭子分割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谭子分割器的输入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在对应第一皮带轮处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谭子分割器的输出轴与转盘联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凸轮分割器是输入轴上的空间立体凸轮与输出轴分度轮上的从动滚子无间隙啮合形成的机构,其特点是:凸轮基面为圆弧回转体,从动滚子轴线与输出轴垂直,并与凸轮轴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凸轮廓面的曲线段驱使分度轮转位,直线段使分度轮静止并自锁,通过该机构将连续的输入回转运动转化为间歇的步进输出运动,第三电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的结构先带动谭子分割器的输入轴转动,再由谭子分割器的输出轴带动转盘进行间歇的步进转动,使得夹具体不但能到达指定工位,还能停留一段时间保证装配。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物料平台上还设有可抬升物料盘的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二十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四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十一气缸,第二十一气缸的伸缩杆朝向物料盘设置,第二十一气缸的伸缩杆可伸至物料盘的把手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堆叠的物料盘需要逐个移至取料架时,第二十气缸驱动第四安装座向上移动,达到第二层物料盘的位置,第二十一气缸的伸缩杆伸至物料盘的把手的下方,第二十气缸继续驱动第四安装座向上移动,可将底层以上的物料盘抬起,便于上料块将底层的物料盘推至取料架处,便于第二机械爪进行取料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取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机械爪与第一输送带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六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转盘与驱动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铁钉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装配完整的线圈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线圈骨架上各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4所示,一种线圈骨架的自动上料装配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夹具机构2、装配机构和下料机构3,夹具机构2包括转盘21,转盘2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驱动转盘21转动的驱动机构,转盘21的上端面沿其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可供线圈骨架放置的夹具体22,夹具体22包括上夹具体221和下夹具体222,下夹具体222固定设置在转盘21上,上夹具体221固定设置在下夹具体222上,上夹具体221和下夹具体222之间构成可供线圈骨架a1放置的容置槽223,线圈骨架a1放置在容置槽223上不容易发生松动,装配机构包括用于将轭铁a2送至夹具体22的第一装配组件4、用于将线圈骨架a1送至夹具体22的第二装配组件,用于将铁钉a3送至夹具体22的第三装配组件6,用于铆压铁钉a3的第四装配组件7、用于将第一静触片a4送至夹具体22的第五装配组件8以及用于将第二静触片a5送至夹具体22的第六装配组件9,第一装配组件4、第二装配组件5、第三装配组件6、第四装配组件7、第五装配组件8和第六装配组件9依次沿转盘21的周向排布在转盘21的四周,下料机构3设置在第一装配组件4与第二装配组件之间,第二装配组件包括有骨架上料结构51和骨架输送夹持结构52,骨架上料结构51包括有用于放置线圈骨架a1的物料盘511和用于承载物料盘511的物料平台512,物料平台51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骨架输送夹持结构52包括有用于传送线圈骨架a1的第一输送带521以及可将第一输送带521上的线圈骨架a1移至夹具体22的第一机械爪522,机架1在物料平台512处固定设置有取料架513,取料架513与第一输送带521相垂直,取料架513上设有可将物料盘511中的线圈骨架a1移送至第一输送带521的第二机械爪514,第二机械爪514位于物料盘511的上方,物料平台512上设有可将物料盘511推至取料架513下方的上料块515,上料块515可沿第一输送带521的长度方向滑移的设置在物料平台512上,物料平台512上设有驱动上料块515移动的第一气缸516。

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平台512的下端面沿第一输送带521的长度方向设有导轨517,上料块515与导轨517滑移配合,物料平台512上沿第一输送带5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5121,上料块515插设于导向槽5121并可沿导向槽5121滑移,第一气缸516的伸缩杆与上料块515联动设置,取料架513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一滑块518,第一滑块518通过导轨与导槽的结构滑移的设置在取料架513上,取料架513上设有驱动第一滑块518移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皮带5191以及驱动皮带5191传送的驱动电机5192,皮带5191可带动第一滑块518向靠近第一输送带521的方向移动,直至线圈骨架a1移至第一输送带521的上方,当然驱动件也可直接设置为气缸,第一滑块518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51101,第二气缸51101的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气缸51101的伸缩杆的端部位置连接有第一机械手架板51102,第二机械爪514通过第三气缸51103安装在第一机械手架板51102上,第三气缸51103的伸缩杆伸出时可驱动第二机械爪514张开,第三气缸51103的伸缩杆缩回时可驱动第二机械爪514夹紧,从而对线圈骨架a1的上端部进行夹持,第一输送带521通过第一输送带安装座523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输送带安装座523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输送带安装座523上设有驱动第一输送带521传送的第一电机524,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525,第一支撑架525上沿水平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二滑块526,第一支撑架525上设有驱动第二滑块526滑移的第四气缸527,第二滑块526上沿竖直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二机械手架板528,第二机械手架板528通过导轨与导槽的结构滑移的设置在第二滑块526上,第二滑块526上设有驱动第二机械手架板528滑移的第五气缸529,第五气缸529的伸缩杆与第二机械手架板528联动连接,该联动方式可为紧配的插接配合,第一机械爪522通过第六气缸5210安装在第二机械手架板528上,第六气缸5210的伸缩杆与第一机械爪522联动,第六气缸5210的伸缩杆伸出时可驱动第一机械爪522张开,从而对线圈骨架a1的上端部进行撑开抵压便于移送线圈骨架a1,第六气缸5210的伸缩杆缩回时可驱动第一机械爪522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组件4包括有第一振动盘41、第一输送轨道42和第三机械爪43,第一振动盘41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本文中不进一步阐述,第一振动盘41和第一输送轨道4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输送轨道42的进料口与第一振动盘41连接,第一输送轨道42的出料口设置在第三机械爪43的下方,第三机械爪43可将第一输送轨道42出料口的轭铁a2移至夹具体22,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44,第二支撑架44上沿水平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三滑块45,第三滑块45通过导轨与导槽的结构滑移的设置在第二支撑架44上,第二支撑架44上设有驱动第三滑块45滑移的第七气缸46,第七气缸46的伸缩杆与第三滑块45联动连接,该联动方式可为紧配的插接配合,第三滑块45上沿竖直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三机械手架板47,第三机械手架板47通过导轨与导槽的结构滑移的设置在第三滑块45上,第三滑块45上设有驱动第三机械手架板47滑移的第八气缸48,第八气缸48的伸缩杆与第三机械手架板47联动连接,该联动方式可为紧配的插接配合,第三机械爪43通过第九气缸49安装在第三机械手架板47上,第九气缸49的伸缩杆与第三机械爪43联动,第九气缸49的伸缩杆伸出时可驱动第三机械爪43张开,第九气缸49的伸缩杆缩回时可驱动第三机械爪43夹紧,从而对轭铁a2的上端部进行夹持,第一输送轨道42的下方设置第一直线送料器410,第一直线送料器410可保证物料直线传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装配组件6包括有进铁钉座61,机架1上设有第三支撑架62,进铁钉座61固定设置在第三支撑架62上,进铁钉座61内设有供铁钉a3传送的通道611,进铁钉座61的侧面上开设有可供铁钉a3进入通道611的铁钉进料口612,进铁钉座61的下端设有可供铁钉a3移出通道611的铁钉出料口613,铁钉出料口613位于夹具体22的上方,进铁钉座61的上端还设有通孔614,第三支撑架62在对应通孔614处设有可将通道611内的铁钉a3推出通道611的第十气缸63,第十气缸63的伸缩杆穿设于通孔614。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装配组件7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铆压座71,铆压座71在对应铁钉a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压块72和下压块73,上压块72和下压块73分别沿竖直方向滑移的设置在铆压座71上,铆压座71的上端设有可驱动上压块72滑移的第十一气缸74,第十一气缸74的伸缩杆与上压块72联动连接,上压块72通过弹簧的结构自动复位,机架1上设有驱动下压块73滑移的第十二气缸75,第十二气缸75的伸缩杆与下压块73联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装配组件8包括第一安装座81、第二振动盘82和第二输送轨道83,第二振动盘82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本文中不进一步阐述,第二振动盘82和第一安装座81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安装座81上设有可供第一静触片a4传送的第一导向槽811,第一导向槽811与第二输送轨道83相垂直,第二输送轨道83一端与第一导向槽81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振动盘82连接,第一导向槽811的端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块84,第一定位块84设置在第一导向槽811靠近夹具体22的一侧,第一定位块84设有可供第一静触片a4穿设的第一定位孔841,第一定位孔841对应线圈骨架a1上的第一插槽a12,第一导向槽811上滑移的设置有第四滑块85,第四滑块85上设有供第一静触片a4放置的第一凹槽851,第一安装座81上设有可将第一静触片a4推至第一定位块84处的第十三气缸86,第十三气缸86的伸缩杆与第四滑块85联动设置,可为紧配插接的方式,第一安装座81上设有可将第一静触片a4经第一定位孔841推至夹具体22的第一推杆87,第一推杆87通过第一推杆座88设置在第一安装座81上,第一推杆座88通过导轨与导槽的结构滑移的设置在第一安装座81上,第一安装座81上设有可驱动第一推杆87移动的第十四气缸89,第十四气缸89的伸缩杆与第一推杆座88联动连接,当然第十四气缸89的伸缩杆可直接与第一推杆87联动连接,可推动第一静触片a4即可,第二输送轨道83的下方设置第二直线送料器810,第二直线送料器810可保证物料直线传送。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装配组件9包括第二安装座91、第三振动盘92和第三输送轨道93,第三振动盘92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本文中不进一步阐述,第三振动盘92和第二安装座9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二安装座91上设有可供第二静触片a5传送的第二导向槽911,第二导向槽911与第三输送轨道93相垂直,第三输送轨道93一端与第二导向槽911连通,另一端与第三振动盘92连接,第二导向槽911的端部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块94,第二定位块94固定设置在第二导向槽911靠近夹具体22的一侧,第二定位块94设有可供第二静触片a5穿设的第二定位孔941,第二定位孔941对应线圈骨架a1上的第一插槽a13,第二导向槽911上滑移的设置有第五滑块95,第五滑块95上设有供第二静触片a4放置的第二凹槽951,第二安装座91上设有可将第二静触片a5推至第二定位块94处的第十五气缸96,第十五气缸96的伸缩杆与第五滑块95联动设置,第二安装座91上设有可将第二静触片a5经第二定位孔941推至夹具体22的第二推杆97,第二推杆97通过第二推杆座98设置在第二安装座91上,第二推杆座98通过导轨与导槽的结构滑移的设置在第二安装座91上,第二安装座91上设有可驱动第二推杆97移动的第十六气缸99,第十六气缸99的伸缩杆与第二推杆座98联动连接,当然第十六气缸99的伸缩杆可直接与第二推杆97联动连接,可推动第二静触片a5即可,第三输送轨道93的下方设置第三直线送料器910,第三直线送料器910可保证物料直线传送。

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机构3包括有用于传送线圈骨架的第二输送带31以及可将夹具体22上的线圈骨架移至第二输送带31上的第四机械爪32,第二输送带31通过第二输送带安装座33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输送带安装座33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第二输送带安装座33上设有驱动第二输送带31传送的第二电机34,第二电机34通过带动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输送带31传送,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支撑架35,第三支撑架35上沿水平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六滑块36,第六滑块36通过导轨与导槽的结构滑移的设置在第三支撑架35上,第三支撑架35上设有驱动第六滑块36滑移的第十七气缸37,第十七气缸37的伸缩杆与第六滑块36联动连接,第六滑块36上沿竖直方向滑移的设置有第四机械手架板38,第时机械手架板38通过导轨与导槽的结构滑移的设置在第六滑块36上,第六滑块36上设有驱动第四机械手架板38滑移的第十八气缸39,第十八气缸39的伸缩杆与第四机械手架板38联动,第四机械爪32通过第十九气缸310安装在第四机械手架板38上,第十九气缸310的伸缩杆伸出时可驱动第四机械爪32张开,第十九气缸310的伸缩杆缩回时可驱动第四机械爪32夹紧,从而对完成装配的线圈骨架的上端部进行夹持进行下料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谭子分割器b1和第三电机b2,谭子分割器b1通过第三安装座b3安装在机架1上,第三安装座b3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下端面上,第三电机b2固定设置在第三安装座b3上,谭子分割器b1包括输入轴b11和输出轴b12,谭子分割器b1的输入轴b11上联动设置有第一皮带轮b4,第三电机b2的输出轴在对应第一皮带轮b4处联动设置有第二皮带轮b5,第一皮带轮b4和第二皮带轮b5通过皮带b6传动,谭子分割器b1的输出轴b12与转盘21联动连接,谭子分割器b1的输出轴b11带动转盘21进行间歇的步进转动,使得夹具体22不但能到达指定工位,还能停留一段时间保证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平台512上还设有可抬升物料盘511的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二十气缸531,第二十气缸531的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十气缸531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四安装座532,第四安装座53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十一气缸533,第二十一气缸533的伸缩杆朝向物料盘511设置,第二十一气缸533的伸缩杆5331可伸至物料盘511的把手处。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