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3864发布日期:2018-12-25 20:1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分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片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对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成型加工方法。

目前的冲压工艺已经越来越多的使用自动化来完成,即通过机械完成快速冲压,这就要求提供一种能配合上述快速冲压的上料装置。

目前的上料装置对于例如铝薄片、铜片或软薄片等进行上料时,当吸取顶部的一片金属薄片时,因静电真空等原因,往往会带起多片或产生连片效应,即难以准确的一次取一片薄片,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片装置,能够准确的一次吸取一片薄片,不会产生连片效应,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分片装置,包括:

机架;

载料台,承载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叠放片材;

主吸取机构,用于吸取所述载料台上的顶部的片材;

辅助吸取机构,用于吸取所述顶部的片材并连续上下运动,使所述顶部的片材发生扭曲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震动敲打机构,所述震动敲打机构用于在所述主吸取机构吸取所述顶部的片材时敲打所述顶部片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吸取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吸盘,两个第一吸盘呈对角设置,分别用于吸附所述顶部片材的对角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吸取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吸盘,以及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吸盘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二吸盘呈对角设置,分别用于吸附所述顶部片材的对角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吸取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吸盘,所述辅助吸取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吸盘,所述辅助吸取机构还包括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第二吸盘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吸盘和两个所述第二吸盘合围成四边形吸取区域,两个所述第一吸盘沿所述四边形吸取区域的一个对角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吸盘沿所述四边形吸取区域的另一个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所述载料台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

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伸入所述载料台下方;

用于叠放片材的承载台;以及

驱动所述承载台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移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承载台能够携带片材滑动至所述载料台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载料台上升,以使所述片材从所述承载台上转移至所述载料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包括两个台体,两个台体之间形成通道,所述载料台呈“e”型设置,“e”型的载料台包括三个承载部,三个承载部形成两个具有开口的槽;所述载料台向下移动至承载台所在的水平面下方,所述承载台朝向所述载料台方向移动,所述承载台的两个台体从所述载料台的开口进入槽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载料台上升,以使所述片材从所述承载台上转移至所述载料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使叠放在所述承载台上的片材整齐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顶出气缸以及由所述顶出气缸驱动的挡板,所述顶出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挡板伸入所述第一导轨中部,也能驱动所述挡板退出所述第一导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移送机构和工作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立板;

设于所述立板上的第二导轨;

沿所述第二导轨滑移的支架;以及

驱动所述支架在所述载料台和所述工作台之间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所述主吸取机构和辅助吸取机构均设于所述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定位装置和至少两组对位装置,且两组所述定位装置和两组所述对位装置合围成四边形的存放区,其中一组定位装置和对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存放区的两个对边,其中一组定位装置和对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存放区的另外两个对边,所述定位装置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定位装置相对设置的对位装置用于推动存放在所述存放区的片材朝向与所述对位装置对应的所述定位装置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的主吸取机构和辅助吸取机构均吸附片材,然后主吸取机构相对于机架不动,辅助吸取机构相对于机架往复快速上下移动。由于片材比较软,辅助吸取机构上下移动时会使片材发生扭曲变形,从而使两片粘附在一起的片材之间的接触面减小,进而减小片材之间的吸附力,下方的片材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上方片材脱离。从而能够准确的一次吸取一片薄片,不会产生连片效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分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顶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吸取组件和移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限位装置和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送料机构;110、第一导轨;120、承载台;121、台体;122、通道;130、第二驱动装置;131、第二电机;132、第一主动带轮;133、第一从动带轮;134、第一皮带;200、顶料组件;210、载料台;211、承载部;212、槽;213、开口;220、第一驱动装置;221、丝杆;222、竖直导轨;223、第一电机;224、第三皮带;230、连接件;240、第二带轮;250、第一带轮;300、吸取组件;310、主吸取机构;311、第一吸盘;320、辅助吸取机构;321、第二吸盘;322、第一气缸;330、震动敲打机构;400、移送机构;410、立板;420、第二导轨;430、第三驱动装置;431、第三电机;432、第二主动带轮;433、第二从动带轮;434、第二皮带;440、支架;441、第一架体;442、第二架体;450、导向件;460、第二气缸;500、工作台;510、定位装置;520、对位装置;600、机架;700、限位装置;710、顶出气缸;720、挡板;730、侧定位机构;800、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公开内容的理解更佳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例如,一种分片装置包括机架600、载料台210、主吸取机构310和辅助吸取机构320。其中,载料台210承载于机架600上,用于叠放片材800;主吸取机构310设置在载料台210上方,用于吸取所述载料台210上的顶部的片材800;辅助吸取机构320设于所述载料台210上方,用于吸附顶部的片材800并连续上下运动,使所述片材800发生扭曲形变。上述的载料台210可以相对于机架600固定,依靠主吸取机构310和辅助吸取机构320上下移动从载料台210上吸取片材800;也可以使载料台210相对于机架600上下移动,主动的向主吸取机构310和辅助吸取机构320送片材800。上述的主吸取机构310和辅助吸取机构320均吸附片材800,然后主吸取机构310相对于机架600不动,辅助吸取机构320相对于机架600往复快速上下移动。由于片材800比较软,辅助吸取机构320上下移动时会使片材800发生扭曲变形,从而使两片粘附在一起的片材800之间的接触面减小,进而减小片材800之间的吸附力,下方的片材8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上方片材800脱离。

又如,参见图1,一种分片装置包括送料机构100、顶料组件200、吸取组件300、移送机构400以及工作台500。将片材800叠放在送料机构100上,送料机构100将片材800移动至顶料组件200内,顶料组件200使片材800上升并靠近吸取组件300,吸取组件300能够对片材800从顶料组件200内一片一片的吸取,吸取组件300吸取一片片材800后,移送机构400驱动吸取组件300整体运动至工作台500,吸取组件300将片材800放置在工作台500上,并返回顶料组件200处再次吸取下一片片材800。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送料机构100包括第一导轨110、承载台120和第二驱动装置130。所述承载台120用于叠放片材800。第一导轨110有两条且均固定安装在机架600上,第一导轨110一端伸入顶料组件200,参见图2,第一导轨110的右侧伸入顶料组件200。承载台120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110上,第二驱动装置130用于驱动承载台120滑入或滑出顶料组件200。第二驱动装置130包括第二电机131、第一主动带轮132、第一从动带轮133及第一皮带134。其中,第二电机131固定安装在机架600上,第一主动带轮132安装在第二电机131的输出轴上,第一从动带轮133安装在机架600上,第一主动带轮132和第一从动带轮133均设置在两条第一导轨110之间。第一皮带134套设在第一主动带轮132和第一从动带轮133上,该第一皮带134与承载台120固定连接。使用时,第二电机131转动并驱动第一皮带134运动,由于承载台120与第一皮带134固定连接,例如图2中,第一皮带134沿逆时针运动,第一皮带134的一个带面向前运动,承载台120固定在该带面上,应注意承载台120只能固定在第一皮带134的一侧带面上,进而承载台120能与第一皮带134同步运动。优选地,第二电机131采用伺服电机,从而方便控制转动角度,以控制承载台120在第一导轨110上的位置。该送料机构100具有传动速度快且运行平稳的优点。

参见图3,顶料组件200包括载料台210和驱动载料台210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220。上述的第一导轨110的一端伸入所述载料台210下方,所述承载台120能够携带片材800滑动至所述载料台210上方。载料台210呈“e”型设置,“e”型的载料台210包括三个承载部211,三个承载部211形成两个具有开口213的槽212。结合图2,承载台120包括两个台体121,两个台体121之间形成通道122,载料台210的槽212的开口213朝向承载台120的方向,承载台120朝向载料台210的方向移动,承载台120的两个台体121分别从开口213进入槽212内。容易想到,当承载台120上放置有片材800时,承载台120向右移动,也可以理解为“e”型的载料台210的三个承载部211中的位于中间的承载部211能够插入承载台120的通道122内,而另外两个承载部211则位于两个台体121两侧,当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载料台210上升时,片材800就可以从承载台120上转移到载料台210上。继续参阅图3,第一驱动装置220包括丝杆221、竖直导轨222、第一电机223及第三皮带224。其中,丝杆221有两个,且沿竖直方向转动安装在机架600上,且两个丝杆221位于载料台210两侧(图3中为左右两侧),每个丝杆221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竖直导轨222,载料台210的位于两侧的承载部211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30,连接件230与对应的竖直导轨222滑动连接且与对应的丝杆221螺纹连接,第一电机223固定在机架600上且位于载料台210底部,第一电机223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二带轮240,两个丝杆221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带轮250,第三皮带224绕设第一带轮250和两个第二带轮240。第一电机223转动,通过第三皮带224带动两个丝杆221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件230沿竖直导轨222滑动,从而使载料台210上下滑移。由于片材800一般比较薄,而顶料组件200每次顶料时需要严格的保证顶料精度,采用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220,能够精确的保证顶料高度,且运行平稳,保证载料台210平稳的上下移动。

参见图4,示出了一种吸取组件300以及一种移送机构400的结构。

参见图4,移送机构400包括立板410、第二导轨420、第三驱动装置430及支架440。其中,第三驱动装置430包括第三电机431、第二主动带轮432、第二从动带轮433及第二皮带434。立板410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机架600上,第二导轨420有两条,且沿竖直方向分别固定安装在立板410上,两个第二导轨420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三电机431固定安装在立板410上,第二主动带轮432安装在第三电机431的输出轴上,第二从动带轮433安装在立板410上,第二主动带轮432和第二从动带轮433均设置在两条第二导轨420之间。且支架440与两条第二导轨420滑动安装。第二皮带434套设在第二主动带轮432和第二从动带轮433上,该第二皮带434与支架440固定连接(例如图4中,支架440与第二皮带434下带面固定连接)。使用时,第三电机431转动从而驱动第二皮带434运动,由于支架440与第二皮带434固定连接,进而支架440能与第二皮带434同步运动。结合图1,第三驱动装置430驱动所述支架440在吸取组件300和工作台500之间往复移动。

继续参见图4,吸取组件300包括安装在支架440上的主吸取机构310和辅助吸取机构320。其中,所述主吸取机构310包括两个第一吸盘311,所述辅助吸取机构320包括两个第二吸盘321,所述辅助吸取机构320还包括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第二吸盘321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322,两个所述第一吸盘311和两个所述第二吸盘321合围成四边形吸取区域,两个所述第一吸盘311沿所述四边形吸取区域的一个对角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吸盘321沿所述四边形吸取区域的另一个对角设置。例如一种使用方式,顶料组件200将片材800顶升至被吸取组件300吸取后,顶料组件200向下回移一段距离。第一吸盘311吸住片材800不动,第一气缸322驱动第二吸盘321上下移动,例如,两个第二吸盘321可以同步上下移动,两个第二吸盘321也可以交替上下移动,进而使片材800发生扭曲变形,从而使两片粘附在一起的片材800之间的接触面减小,进而减小片材800之间的吸附力,下方的片材8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上方片材800脱离。

继续参阅图4,支架440包括第一架体441和第二架体442,其中第一架体441与两条第二导轨420滑动安装,第二架体442可相对于第一架体441上下移动。且第二架体442和第一架体441之间设置有导向件450,通过设置导向件450使第二架体442相对于第一架体441上下移动时,能够沿导向件450的导向方向稳定移动。第一架体441上安装有第二气缸460,第二气缸460的输出端朝下设置且固定在第二架体442上,通过第二气缸460驱动第二架体442相对于第一架体441上下移动。吸取组件300整体固定安装在第二架体442上。例如一种使用方式,顶料组件200将片材800顶升一段距离,第二气缸460驱动第二架体442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待吸取组件300吸住片材800之后,第二气缸460驱动第二架体442上移。然后第一吸盘311吸住片材800不动,第一气缸322驱动第二吸盘321上下移动。进而使片材800发生扭曲变形,下方的片材8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上方片材800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4,吸取组件300还包括震动敲打机构330,震动敲打机构330例如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二架体442上,也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一架体441上,当然,第二敲打机构也可以直接安装在机架600上。震动敲打机构330例如可以采用震动气缸。震动敲打机构330用于在所述主吸取机构310吸取所述顶部的片材800时敲打所述顶部片材800。通过震动敲打机构330快速的对片材800进行震动敲打,配合吸取组件300的使片材800发生扭曲变形,进一步的使下方的片材800更容易与被吸取的片材800脱离。大大提高了分片效率。

参见图1和图5,所述机架600上设有用于使叠放在所述承载台120上的片材800整齐叠放的限位装置700。所述限位装置700包括顶出气缸710以及由所述顶出气缸710驱动的挡板720。具体地,顶出气缸710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送料机构100两侧,且顶出气缸710的输出端均朝向送料机构100设置。使用时,启动顶出气缸710,两个顶出气缸710驱动各自对应的挡板720相对运动,将片材800叠放在送料机构100上且与挡板720靠齐,这样能够保证叠放的片材800在竖直方向整齐。再次启动顶出气缸710,两个顶出气缸710驱动各自对应的挡板720向背运动,使挡板720退出送料机构100运动的区域,这样送料机构100可以携带片材800向顶料组件200运动。进一步地,机架600上还设置有侧定位机构730,所述侧定位机构730设置在送料机构100移动方向的左右两侧,侧定位机构730固定在机架600上,且侧定位机构730与片材800相贴,用于使叠放的片材800两侧整齐。

参见图1和图5,工作台500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定位装置510和至少两组对位装置520。下面以两组定位装置510和两组对位装置520为例进行说明。两组定位装置510和两组对位装置520合围成四边形的存放区。其中一组定位装置510和对位装置520设置于所述存放区的两个对边,另一组定位装置510和对位装置520设置于所述存放区的另外两个对边。所述定位装置510固定于所述工作台500,与所述定位装置510相对设置的对位装置520用于推动存放在所述存放区的片材800朝向与所述对位装置520对应的所述定位装置510移动。对位装置520例如可以采用第三气缸,定位装置510例如可以采用销钉。使用时,移送机构400将片材800放置在工作台500上,对位装置520启动将片材800向定位装置510的方向推移,使片材800的侧边与定位装置510贴合,从而实现了对片材800的精确定位,为后续的自动化提供精确的位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