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7528发布日期:2018-12-22 07:5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烟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

背景技术

冷镦机在对工件进行锻造过程中,需要用润滑油对冷墩成型模具进行冷却,润滑油受热挥发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因此,冷墩成型模具处为油烟最为集中的区域,这些油烟对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如何消除油烟的污染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油烟抽取设备是在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上部加一个冷镦成型机罩体,然后在罩体上开孔,将油烟管道接到该开孔上,利用油烟机进行抽油烟作业。

但是,现有技术中,开孔的位置较高,因此距离油烟区的距离较远,导致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抽油烟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抽油烟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所述冷镦成型机包括:冷镦成型机本体以及冷镦成型机罩体,其中,

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罩在所述冷镦成型机本体上;

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上还设有油烟机以及油烟管道,所述油烟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油烟机连接,所述油烟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伸入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内;且所述油烟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烟吸嘴连接;

所述油烟吸嘴位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内油烟区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油烟吸嘴位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内的冷镦模具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油烟吸嘴位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内的夹钳机构的上方10-50mm处。

可选的,所述油烟吸嘴为锥形,且所述锥形的锥形口朝向所述冷镦模具。

可选的,所述油烟吸嘴的锥形口不小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内设置冷镦模具的区域的轮廓尺寸。

可选的,所述油烟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段、第二管道段以及第三管道段,其中,

所述第一管道段的一端与所述油烟机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段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且所述第一管道段以及第二管道段为水平设置;

所述第三管道段竖直穿过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所述第三管道段的上端位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的外部与所述第二管道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段的下端与所述油烟吸嘴连接。

可选的,所述关节轴承为360度全向关节轴承。

可选的,所述第二管道段还通过单耳气缸连接到所述冷镦成型机本体上。

可选的,所述冷镦成型机本体上设有感应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开合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单耳气缸的开关联动,将所述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的打开与所述单耳气缸的收缩联动;将所述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的关闭与所述单耳气缸的舒张联动;

所述冷镦成型机本体上的控制面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开合对应的开关按钮。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油烟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冷镦成型机罩体伸入冷镦成型机罩体内;且油烟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烟吸嘴连接;油烟吸嘴位于冷镦成型机罩体内油烟区的上方,油烟吸嘴更靠近油烟区,进而可以提高抽油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非工作状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结构正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冷镦成型机包括:冷镦成型机本体100以及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其中,

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罩在所述冷镦成型机本体100上;

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上还设有油烟机300以及油烟管道400,所述油烟管道400的一端与所述油烟机300连接,所述油烟管道40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伸入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内;且所述油烟管道400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烟吸嘴500连接;

所述油烟吸嘴500位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内油烟区的上方。

当冷镦成型机本体100上的冷镦模具101对工件进行冷镦成型时,会产生油烟,由于冷镦成型机罩体200罩在冷镦成型机本体100上,因此,冷镦模具101位于冷镦成型机罩体200的内部。

当油烟机300工作时,油烟吸嘴500产生负压将油烟吸入,然后通过油烟管道400将油烟输送到油烟机300中。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油烟效果,可以在冷镦成型机罩体200的侧面高于冷镦模具101的位置开设进气孔201,气流从进气孔201流入,在油烟吸嘴500的作用下,经过油烟区,进而将油烟抽离。另外,在冷镦成型机罩体200的侧面高于冷镦模具101的位置开设进气孔201可以防止润滑油从进气孔201中溅出。

应用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油烟管道400的另一端穿过冷镦成型机罩体200伸入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内;且油烟管道400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烟吸嘴500连接;油烟吸嘴500位于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内油烟区的上方,油烟吸嘴500更靠近油烟区,进而可以提高抽油烟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油烟效果,所述油烟吸嘴500位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内的冷镦模具101的上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油烟效果,所述油烟吸嘴500位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内的夹钳机构的上方10-50mm处。

发明人发现,在油烟吸嘴500位于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内的夹钳机构的上方10-50mm处时,抽油烟效果最佳。

需要说明的是,夹钳机构是冷镦成型机中用于将冷镦模具101加工好的工件进行翻转操作的机构,其通常设置在冷镦模具101的上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扩大油烟吸嘴500的抽油烟区域,所述油烟吸嘴500为锥形,且所述锥形的锥形口朝向所述冷镦模具101。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油烟吸嘴500的抽油烟效果,所述油烟吸嘴500的锥形口不小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内设置冷镦模具101的区域的轮廓尺寸。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工作状态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抽油烟功能的多工位冷镦成型机的非工作状态俯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油烟管道400包括:第一管道段401、第二管道段402以及第三管道段403,其中,

所述第一管道段401的一端与所述油烟机300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段4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段402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405连接,且所述第一管道段401以及第二管道段402为水平设置;

所述第三管道段403竖直穿过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所述第三管道段403的上端位于所述冷镦成型机的外部与所述第二管道段40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段403的下端与所述油烟吸嘴500连接。

当需要抽油烟时,向第二管道段402施加拉力,将第二管道段402以关节轴承405为圆心在水平面内旋转,进而带动第三管道段403在水平面内移动,进而实现了调节油烟吸嘴500相对于冷镦模具101的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管道可以为伸缩管道,以方便调节油烟吸嘴500相对于冷镦模具101的位置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当使用不同的润滑油时,产生的油烟的密度可能会存在差别,当油烟的密度较小时,油烟区域的体积较大,油烟吸嘴500要离冷镦模具101稍远;若产生的油烟的密度可能会存在差别,当油烟的密度较大时,油烟区域的体积较小,油烟吸嘴500要离冷镦模具101稍近以提高吸力,因此,第三管道也可以为伸缩管道,以方便调节油烟吸嘴500相对于冷镦模具101的高度,进而使油烟吸嘴500适应不同的油烟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使第二管道段402可以在水平面内全向转动,所述关节轴承405为360度全向关节轴承405。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固定第二管道段402的位置,使其能够在固定的位置长时间工作,所述第二管道段402还通过单耳气缸406连接到所述冷镦成型机本体100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打开冷镦成型机罩体200时,避免油烟吸嘴500对用户操作设备的干扰,所述冷镦成型机本体100上设有感应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开合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单耳气缸406的开关联动,将所述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的打开与所述单耳气缸406的收缩联动;将所述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的关闭与所述单耳气缸406的舒张联动;

所述冷镦成型机本体100上的控制面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所述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开合对应的开关按钮。

当冷镦成型机罩体200打开时,会触发感应开关的打开开关,感应开关的打开开关会触发单耳气缸406的收缩开关,进而使单耳气缸406收缩,将第二管道段402以关节轴承405为圆心旋转,使其远离冷镦模具101。

当冷镦成型机罩体200关闭时,会释放感应开关的打开开关,即触发感应开关的舒张开关,感应开关的舒张开关会触发单耳气缸406的舒张开关,进而使单耳气缸406舒张,将第二管道段402以关节轴承405为圆心旋转,使其靠近冷镦模具101。

应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油烟吸嘴500的自动运动,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通过油烟管道的调整进而调整油烟吸嘴500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