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凹陷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7680发布日期:2019-01-18 23:2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表面凹陷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凹陷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金属冲压件会发生凹陷,在需要修复时因为本身的形状或安装状态造成修复困难,如车辆发生轻微碰撞,使其金属表面覆盖零件出现凹陷后,一般采用将零件拆卸修复,使用钣金锤敲打零件凹陷处的背面,使零件恢复形状;对于不易拆卸的零件,往往采用介子机等设备,在凹陷处焊接金属环,再使用滑锤等工具牵拉凹陷部位使其恢复原来形状的修理方式。

目前的修理方式均存在一些问题:

1.需要拆卸的零件较多,修复过程操作复杂。

2.介子机虽然不需要拆卸零件,但焊接辅助的牵拉环导致金属表面因为修理而产生二次破坏。

3.修理过程对金属表面的油漆产生二次破坏。

4.维修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表面凹陷修复装置,该表面凹陷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利无创伤等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表面凹陷修复装置,包括具有开口式内腔的罩壳,一体形成或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罩壳的开口侧的裙环,所述的裙环由橡胶制成,所述的罩壳上设置有贯通的抽气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罩壳为半球形且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裙环的接触面上形成有环凹槽,所述的环凹槽与所述的罩壳的内腔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裙环的外侧边上形成有缺口以提高对不同曲面的适应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裙环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凹窝以构成吸盘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罩壳为橡胶材质,在所述的罩壳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以提高其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裙环内部设置有多块磁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罩壳为橡胶材质,所述的罩壳的壳壁内设置有金属壳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裙环的厚度为1-3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裙环的上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或多个凹槽并在其中嵌装磁铁。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表面凹陷修复装置,尤其是汽车表面凹陷修复装置,利用裙环与待修复的表面相接触,然后通过罩壳构造出一个将待修复凹陷包容其中的独立腔室,然后通过抽真空装置对该腔室进行抽真空,利用金属板材内外的压强差对其进行修复,因为裙环为柔性材质,改变传统钣金维修手段,采用真空吸引方式恢复零件形状,对零件不产生二次损伤,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表面凹陷修复装置的使用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表面凹陷修复装置的另一种使用态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裙环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抽气管,2:罩壳,3:金属板,4:密封胶,5:裙环,6:磁铁。8:吸盘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表面凹陷修复装置,包括具有开口式内腔的罩壳2,一体形成或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罩壳的开口侧外侧的裙环5,所述的裙环由橡胶或其他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制成,所述的罩壳2上设置有贯通的抽气管1,还包括与所述的抽气管连通的抽真空装置,如真空泵等。其中,所述的罩壳为半球形且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当然,所述的罩壳也可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制成。实际使用中可用听声音或以真空表来监测修复修复情况。

本发明的表面凹陷修复装置,利用裙环与待修复的表面相接触,然后通过罩壳构造出一个将待修复凹陷包容其中的独立腔室,然后通过抽真空装置对该腔室进行抽真空,利用金属板材内外的压强差对其进行修复,因为裙环为柔性材质,改变传统钣金维修手段,采用真空吸引方式恢复零件形状,对零件不产生二次损伤,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维修效率。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为提高裙环与板材的连接稳固性,所述的裙环的接触面上形成有环凹槽51,所述的环凹槽与所述的罩壳的内腔相连通。如,通过数个通孔将所述的环凹槽与内腔连通,连通后裙边内部与外部在抽真空时也产生压力差,即可保证很好地贴覆性,防止发生滑动或者脱离,而且,因为接触面相对变小,当去掉真空后,更容易取下。

优选地,为适应不同的板材形状,所述的裙环的外侧边上形成有缺口以提高对不同曲面的适应性,而且,为提高初步定位的便利性,所述的裙环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凹窝以构成吸盘结构进行初步定位,如在所述的缺口构成的裙环的凸脚上设置凹槽,产生吸盘吸附作用,这样可以便捷将其定位。

实施例三

为便于与金属板材的定位,所述的裙环内部设置有多块磁铁6,所述的磁铁采用多块设计,可以使裙环具有很好地形状适应性,将磁铁与裙环直接一体式设计,减少操作步骤,当然,也可在裙环上设置环凹槽或者多个凹槽,然后将磁铁嵌装其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实施例三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罩壳为橡胶材质,在所述的罩壳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以提高其强度。整体采用橡胶材质,加工简单,而且避免使用时的磕碰,加强筋的设置有效提高罩壳强度,避免抽真空时罩壳发生形变,影响凹陷修复,同时,所述的罩壳到壳壁内还可一体设置有金属壳架,所述的金属壳架的直接设置,整体强度提升,外表面均为橡胶,使用安全性高,所述的金属壳架优选为框架式结构以减小整体重量和成本。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表面凹陷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的表面凹陷修复装置的罩壳扣在凹陷区,使裙环与凹陷区环周密封接触;

2)对所述的罩壳内部抽真空并观察凹陷区域恢复状态;

3)停止抽真空并取下所述的罩壳完成修复。

同时,为提高密封效果,还包括在裙环外侧涂覆密封胶的步骤。

本发明的修复方法,操作简单,使用便利,无需拆卸过多的零件,尤其是对汽车等的凹陷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且利用裙边的贴合效果,可适应不同曲面的待处理板材,利用不同大小的罩壳,还可对凹陷区进行有效定位,提高修复效率和精准度,并且整体修复过程对被修复零件,如板体表面无损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修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维修操作简单。只需要使用本组设备将被修复零件表面罩住即可。

2.对被修复表面的油漆不产生二次破坏。

3.维修成本低。

4.可实现快速维修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