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1890发布日期:2018-12-22 08:1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平台,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设备、智能设备等应用领域,为了实现对物料的精确拾取、精密装配,往往需要配备导向机构。绝大多数的导向机构都是采用轴-孔、刚性连接来实现导向过程,但对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一些大负载、高精度的装配导向,一般刚性导向部件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装配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刚性连接的导向平台不能很好地完成装配作业。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包括置物台和顶升装置,所述置物台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销,所述顶升装置位于置物台的下方;还包括传力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传力机构包括连接板、传力筒、弹性件和传力板,所述连接板套设于导向销上,并位于置物台下方;所述传力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均为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筒体,内筒套设在导向销的下端,内筒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顶片,所述外筒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弹性件设于内筒与外筒间,并位于顶片下方,所述传力板设置于外筒上端,并位于置物台下方;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架和支撑体,所述固定架与置物台连接,并与传力板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体位于固定架上;所述顶升装置为柔性顶升装置。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顶升装置为气囊或空气弹簧。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柔性连接件和设置在其上的直线驱动单元,所述柔性连接件为弹簧或万向节,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导向孔内设有第一导向套,所述导向销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套内,所述内筒套设在第一导向套上。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置物台下端面对应于传力机构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柱,所述外筒上端设有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二导向套套设在导向柱上。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减震元件。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减震元件为聚氨酯块、橡胶块或缓冲器。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顶片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挡壁,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挡壁与内筒体之间。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所述支撑体为气动支撑件、液压支撑件或电动支撑件。

本发明技术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柔性顶升装置与传力装置、支撑装置配合抬升待装配部件,在抬升导向的过程中,通过恒力导向控制,柔性顶升装置自适应调整,以便导向销精准地进行导向,满足装配精度要求;该装置特别适用于大负载、高精度的零部件装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力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配作业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5为装配作业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6为装配作业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其包括置物台1、传力机构2、支撑机构3和顶升装置4。

所述置物台1上设有导向孔(图中未标注),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销5,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导向销5进行导向定位。

参阅图2,所述传力机构2包括连接板21、传力筒22、弹性件23和传力板24。所述连接板21套设于导向销5上,并位于置物台1下方。所述传力筒22包括内筒221和外筒222,所述内筒221与外筒222均为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筒体。内筒221套设在导向销5的下端,且其位于连接板21的下方,内筒221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顶片223。所述外筒222通过螺栓或其他方式与连接板21连接;所述弹性件23设于内筒221与外筒222间,并位于顶片223下方。弹性件23用以缓冲导向销5所受到的向下的力,并将该力传递给外筒222,因而弹性件23可选用弹簧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此外,在工作过程中,为避免弹性件23移位导致其失去相应功能,在顶片223远离导向销5的边缘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的挡壁224,所述弹性件23位于该挡壁224内,挡壁224可以是连续设置,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只要其能够将弹性件23限制在顶片223下方即可。所述传力板24设置于外筒222的上端,并位于置物台1的下方。

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固定架31和支撑体32,所述固定架31与置物台1下端面连接,并与传力板24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体32位于固定架31上。支撑体32具有恒压、可压缩的特性,其可以选用气缸类气动支撑体、液压缸类液压支撑体、电动推杆类电动支撑体等,只要其能够在调节件(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压力即可,这里的调节件根据具体支撑体选用稳压阀、泄流阀或带有控制装置的压力传感器等。当然,此处对于可调节压力的气囊、空气弹簧也是可以使用并达到相同效果的。

所述顶升装置4为柔性顶升装置。具体地,所述的柔性顶升装置可以是气囊、空气弹簧,也可以是组合式的顶升装置。所谓组合式顶升装置包括柔性连接件41和直线驱动单元42。所述柔性连接件41可以选用弹簧、万向节、气囊等,所述直线驱动单元42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等。参阅图3,当该组合式顶升装置由气囊与气缸构成时,气囊置于地面,气缸设置在气囊上端,并且气缸的伸缩杆与置物台1下端面连接,在不同受力状况下,气囊可以对伸缩杆的方向进行微调。其他方式的组合亦是可以的,只要其在顶升、导向的过程中,随着受力的改变,顶升方向能够随之发生相应调整即可。

参阅图4为装配作业初始状态示意图,图中包括本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装配对象6、装配物体7。

所述装配对象6上设置有基准孔61,该基准孔61为常规盲孔。装配前,所述支撑体32处于初始伸长状态,所述顶升单元4处于压缩状态,装配物体7位于置物台1上,导向孔与基准孔61基本对齐。

装配时,顶升装置4持续向上顶升。导向销5开始导向,在导向的过程中,利用顶升单元的柔性特性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导向销5进入基准孔61内。

导向销5的顶端为锥面,在其进入基准孔61的过程中,初始时若导向销5与基准孔不完全同轴,则需要利用导向销5的锥面使其完全进入到基准孔61内。此时因导向销5与基准孔61间的位置偏差、导向销5自身的锥度等原因,使得导向销5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该外力经导向销5、内筒221、弹性件23、外筒222和传力板24,最终将力传递给支撑体32。在此过程中,由于弹性件23的预紧力、支撑体32的预压力不同,会出现一定的压缩。

弹性件23的预紧力、支撑体32的预压力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可以使支撑体32的刚度较弹性件23大,如此,在锥面导向过程中,弹性件23首先出现压缩,随着压缩量增大,其反作用力也随之增大,并最终使支撑体出现压缩。反之亦可。

参阅图5,当导向销5顺利进入基准孔61内,其与基准孔61同轴,此时锥面受力骤减,弹性件23和支撑体32的压缩亦消失,两者均回到初始状态。

随着顶升装置4的持续顶升,导向销5的顶端到达基准孔61的底部,装配物体7尚未到达最终装配位置。在继续装配的过程中,基准孔61底部对导向销5施加反作用力,该力最终传递至支撑体32上,使得支撑体32受到的压力增大,此时通过调节件来调整支撑体32泄压,直至其达到压缩状态。与此同时,导向销5相对地向下回缩,弹簧亦处于压缩状态,对于支撑体32而言,其一直处于恒压恒力的状态,直至装配物体7完全到达预定位置,最终效果如图6所示。

在上述作用过程中,弹性件23、支撑体32均根据装配物体7的重量、自身可允许的压缩量等因素选定,对于支撑体32的刚度及韧性,其需要在初始导向的过程中能够支持整个导向销5的锥面的自适应调整,在后续导向销5抵达基准孔61底部后,能够达到泄压、缩回的效果,以便完成导向工作。

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向孔内设有第一导向套8,所述导向销5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套8内,所述内筒221套设在第一导向套8上,该第一导向套8的长度依据基准孔61的深度、装配物体7的高度等因素进行确定。所述置物台1下端面对应于传力机构2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柱11,所述外筒222上端设有第二导向套25,所述第二导向套25通过衬套26套设在导向柱11上。

所述连接板24上设置有减震元件9。该减震元件9的设置目的在于减震限位,其可以使用聚氨酯、橡胶等自制件,或市售的标准缓冲器。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的自适应柔性导向装配平台的置物台1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拉线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自动感知元件,以便对整个装置进行闭环控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