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钻孔偏心防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97463发布日期:2019-04-03 04:32阅读:1275来源:国知局
轴钻孔偏心防错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轴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轴钻孔偏心防错方法。



背景技术:

齿轮轴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齿轮轴是汽车传动中不可缺少的零件,齿轮轴与汽车其他部件连接时,通常需要在齿轮轴上进行钻深孔。在钻孔过程中,由于钻孔的夹具夹持不紧或工装精度不够,导致齿轮轴上的深孔出现偏心现象,影响其在汽车变速箱上的装配。目前,对于齿轮轴的钻孔设置单独的检测环节,采用游标卡尺或者三坐标进行抽样检测,不能实现全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轴钻孔偏心防错方法,无需增加单独的检测工序,且可以实现全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轴钻孔偏心防错方法,s1:基面对准:首先将齿轮放置在水平基面上,水平基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台基面,齿轮的外侧与凸台基面的内侧相贴合,水平基面的中间设有第一通孔;

s2:齿轮轴配合:在齿轮的中心插入轴,轴的下端插入第一通孔内;

s3:防错检测:采用压盖扣合在轴的上端,压盖的下端面设有竖向外层和检测杆,检测杆位于压盖的中部;当压盖的检测杆能够插入轴的中心孔内时,该轴钻孔未偏心,可进行下一步的压装工序;当压盖的检测杆无法插入轴的中心孔内时,该轴钻孔偏心,将该轴挑选出来,不进行压装工序。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没有设置单独的检测工序,利用现有齿轮轴的压装环节,将齿轮的下端面与基座的水平基面相贴合,轴的下端插入第一通孔内,齿轮的两侧与凸台基面的内侧相贴合,对齿轮轴进行放平。之后将压盖插入轴的上端孔内,利用压盖的竖向外层内侧与检测杆之间的距离作为标准,用于判断轴上的孔是否偏心,如果齿轮轴的钻孔偏心,压盖的检测杆无法放入轴上的孔内,很容易发现零件的不良,可及时挑出,无需进行下一步的压装工序。由于该装置在齿轮轴压装过程中进行,所以可以实现对齿轮轴钻孔的偏心全检。同时,可以防止总成报废,在压装前发现齿轮轴钻孔偏心问题,可快速分选出次品,降低了产品的报废成本。

进一步,步骤s3中,还包括排气环节,检测杆中部开设有竖向通孔,压盖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竖向通孔处于同一中轴线,齿轮和轴之间接触面的空气沿着第一通孔、竖向通孔和第二通孔排出。

压盖在压装过程中,不仅用于检测钻孔偏心情况,并且当压机下压齿轮轴时,可以避免压机直接磨损齿轮轴的端部,保证齿轮轴的质量。同时,在压装过程中,齿轮和基座的接触面存在空气层,使得齿轮轴不能处于水平固定状态,容易影响检测结果。并且齿轮和轴之间接触面存在空气层,造成两者之间压装效果不佳,为此,设置竖向通孔与第二通孔处于同一中轴线,齿轮与基座之间的空气、齿轮与轴之间的空气均依次沿着第一通孔、齿轮轴的孔、竖向通孔和第二通孔,最终将空气排出。

进一步,步骤s3中,还包括除杂环节,检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杂片,除杂片刮除轴钻孔内壁的毛刺。由于齿轮轴内钻孔结束,齿轮轴的孔内壁带有部分毛刺,容易影响检测杆的插入。在检测杆的端部设置除杂片,可将齿轮轴的孔内壁的毛刺清除,使得检测结果较准确。

进一步,步骤s1中,还包括除气环节,水平基面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将齿轮与水平基面之间的空气排出。由于在压装检测过程中,齿轮和水平基面的接触面存在空气层,使得齿轮轴不能处于水平固定状态,所以通过设置第三通孔,消除齿轮与水平基面之间的空气层,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

进一步,竖向外层的下部内侧设有圆弧倒角,便于将压盖与齿轮轴的端部进行配合,安装较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钻孔偏心防错方法采用的工装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座1、水平基面101、凸台基面102、压盖2、齿轮3、轴4、第一通孔5、竖向外层6、检测杆7、竖向通孔8、除杂片9、第一弹簧10、第三通孔11。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轴钻孔偏心防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面对准:首先将齿轮放置在水平基面101上,水平基面1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台基面102,齿轮3的外侧与凸台基面102的内侧相贴合,水平基面101的中间设有第一通孔5;还包括除气环节,水平基面10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1,将齿轮3与水平基面101之间的空气排出。

s2:齿轮轴配合:在齿轮3的中心插入轴4,轴4的下端插入第一通孔5内;

s3:防错检测:采用压盖2扣合在轴4的上端,压盖2的下端面设有竖向外层6和检测杆7,检测杆7位于压盖2的中部;当压盖2的检测杆7能够插入轴4的中心孔内时,该轴4钻孔未偏心,可进行下一步的压装工序;当压盖2的检测杆7无法插入轴4的中心孔内时,该轴4钻孔偏心,将该轴4挑选出来,不进行压装工序;还包括排气环节,检测杆7中部开设有竖向通孔8,压盖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竖向通孔8处于同一中轴线,齿轮3和轴4之间接触面的空气沿着第一通孔5、竖向通孔8和第二通孔排出;还包括除杂环节,检测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杂片9,除杂片9刮除轴4钻孔内壁的毛刺。

采用轴钻孔偏心防错方法的工装,包括基座1和压盖2,压盖2位于基座1的上方,基座1上放置有齿轮3和轴4,轴4的下端插入齿轮3内,基座1的中心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5,轴4的下端插入第一通孔5内,轴4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5的直径。基座1的上端面设有放置齿轮3的水平基面101,水平基面101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凸台基面102,凸台基面102的高度大于水平基面101的高度。压盖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压盖2的下端面外侧一体成型有竖向外层6,压盖2的下端面中部一体成型有检测杆7,检测杆7中部开设有竖向通孔8,压盖2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竖向通孔8处于同一中轴4线,检测杆7与竖向外层6之间的距离等于轴4上端的壁厚。竖向外层6的下部内侧设有圆弧倒角,检测杆7的竖向通孔8从上至下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一体成型,第一段的内径小于第二段的内径。

检测杆7的端部两侧分别铰接有除杂片9,除杂片9与检测杆7的端部通过第一弹簧10连接。基座1内开设有l形的第三通孔11,第三通孔11的一端位于水平基面101的上端面,第三通孔11的另一端位于凸台基面102的左侧。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齿轮3放置在基座1的水平基面101上,齿轮3的外侧与凸台基面102的内壁相贴合,将轴4沿着齿轮3的中心孔插入,轴4的下端插入基座1的第一通孔5内,齿轮3与基座1之间的空气层从第三通孔11处排出。在压装齿轮3和轴4之前,将压盖2的检测杆7插入轴4的孔内,当轴4的孔偏心时,检测杆7将无法插入至轴4的孔内,将该不符合产品挑选出来,无需进行下一步的压装工序。当压盖2的检测杆7能够插入轴4的孔内时,该轴4的钻孔不存在偏心情况,属于合格的产品,可进行下一步的压装工序。

当检测杆7的下端插入轴4的孔内时,除杂片9在轴4的孔内壁作用下,除杂片9向远离轴4的孔内壁方向运动,除杂片9的端部去除孔内壁的毛刺,避免检测杆7卡住。保证整个检测工序的正常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