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圆底铝壳的拉深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7451发布日期:2018-11-23 19:40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圆底铝壳的拉深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圆底铝壳的拉深模具。



背景技术:

拉深,也称拉延、拉伸、压延等,是指利用模具,将冲裁后得到的一定形状平板毛坯冲压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或将开口空心毛坯减小直径,增大高度的一种机械加工工艺。用拉深工艺可以制造成筒形、阶梯形、锥形、球形、盒型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壁零件。与翻边、胀形、扩口、缩口等其他冲压成形工艺配合,还能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零件。因此在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仪表、电子等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拉深工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拉伸模具对铝材进行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对圆底结构进行加工,模具与加工零件之间的贴合力度较大,而且铝材质的压力黏附作用,会导致不及时分离会导致分离后产生毛刺,在移动电源的组装中,毛刺会刺破电池的隔离层,导致爆炸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及时的自动化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圆底铝壳的拉深模具,在每次拉深加工之后将加工后零件与模具本体分离。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圆底铝壳的拉深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底部设有固定台,所述模具本体中部插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固定于电动伸缩杆顶端,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于第一活塞顶部,所述固定台底端通过支撑杆固定于第一活塞顶部,所述第一活塞在顶端开口的液压缸内上下运动,所述第一活塞底端抵接第一弹簧,液压缸底部侧壁连通传动筒,所述传动筒内部设有左右移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液压缸底部内部的突出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传动筒与控制筒连通,所述控制筒上部两端设有C形的支架,所述支架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活动抵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插接于控制筒侧壁,所述控制筒内部设有左右滑动且与活动板底端抵接的导体摩擦块,所述导体摩擦块通过第三弹簧连接至第二活塞,所述控制筒右端开口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体块和第二导体块;

所述第一导体块和第二导体块分别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和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摩擦块包括纵向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插接有轴柄,所述轴柄与套筒内的第四弹簧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开口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柄与活动板底端的抵接端固定有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弹簧为均径螺旋弹簧,其外径等于套筒内径的五分之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为均径螺旋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收益效果是:

当对零部件拉深操作之后,由于压力的作用,第一活塞下移,液压缸内的突出部推动传动筒中的第二活塞右移,由于导体摩擦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第三弹簧的传动会迟滞,导体摩擦块缓缓向右移动并且最终接通第一导体块和第二导体块,电源对电动伸缩杆供电,将顶杆上移,分离加工零件与模具本体,旋转螺杆,能够改变活动板与导体摩擦块之间摩擦力,即能够改变电路接通响应时间,根据产线的实际需要调整。

在每次拉深加工之后将加工后零件与模具本体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深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导体摩擦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深模具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00-模具本体,200-固定台,210-支撑杆,300-顶杆,310-电动伸缩杆,400-第一活塞,500-液压缸,510-突出部,6001-传动筒,610- 第二活塞,620-第二弹簧,700-控制筒,710-支架,720-螺杆,730- 活动板,740-导体摩擦块,741-套筒,742-轴柄,743-橡胶层,744- 第四弹簧,750-第三弹簧,760-第一导体块,770-第二导体块,800- 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圆底铝壳的拉深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00,模具本体100底部设有固定台200,模具本体100中部插接有顶杆300,顶杆300底端固定于电动伸缩杆310 顶端,电动伸缩杆310固定于第一活塞400顶部,固定台200底端通过支撑杆210固定于第一活塞400顶部,第一活塞400在顶端开口的液压缸500内上下运动,第一活塞400底端抵接第一弹簧600,液压缸500底部侧壁连通传动筒6001,传动筒6001内部设有左右移动的第二活塞610,第二活塞610与液压缸500底部内部的突出部510通过第二弹簧620连接,传动筒6001与控制筒700连通,控制筒700上部两端设有C形的支架710,支架710螺接有螺杆720,螺杆720底端活动抵接有活动板730,活动板730插接于控制筒700侧壁,控制筒700内部设有左右滑动且与活动板730底端抵接的导体摩擦块740,导体摩擦块 740通过第三弹簧750连接至第二活塞610,控制筒700右端开口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体块760和第二导体块770;

第一导体块760和第二导体块770分别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310 和电源800。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导体摩擦块740包括纵向设置的套筒741,套筒741插接有轴柄742,轴柄742与套筒741内的第四弹簧 744抵接。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套筒741开口向上。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轴柄742与活动板730底端的抵接端固定有橡胶层743。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第四弹簧744为均径螺旋弹簧,其外径等于套筒741内径的五分之四。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项为,第一弹簧600、第二弹簧620和第三弹簧750为均径螺旋弹簧。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当对零部件拉深操作之后,由于压力的作用,第一活塞400下移,液压缸500内的也有推动传动筒6001中的第二活塞620右移,由于导体摩擦块740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第三弹簧750的传动会迟滞,导体摩擦块740缓缓向右移动并且最终接通第一导体块760和第二导体块770,电源800对电动伸缩杆310供电,将顶杆300上移,分离加工零件与模具本体100,旋转螺杆720,能够改变活动板730与导体摩擦块740之间摩擦力,即能够改变电路接通响应时间,根据产线的实际需要调整。

上述操作中,相比较传统方式,在每次拉深加工之后将加工后零件与模具本体分离。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