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机的压紧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321发布日期:2019-01-02 21:2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焊接机的压紧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焊接机的压紧模块。



背景技术:

EI型硅钢片又称壳型或日型硅钢片,它的主要优点是初、次级线圈共同一个线架,有较高的窗口占空系数(占空系数Km:铜线净截面积和窗口面积比);硅钢片对绕组形成保护外壳,使绕组不易受到机械伤损伤;同时硅钢片散热面积较大,变压器磁场发散较少。EI型硅钢片,包括E形体和I形体,E形体两边梁与I形体焊接在一起组成EI铁芯,但是在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E形体和I形体之间与缝隙,而且不齐平,会出现拱起的问题,严重影响变压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焊接机的压紧模块,消除E形体和I形体之间的缝隙,并且能使E形体和I形体连接处齐平,不会出现拱起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焊接机的压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围板、移动夹紧板和下压板,所述固定围板固设在所述底座右端,所述移动夹紧板设置在底座左端,并可向固定围板方向移动,所述固定围板和移动夹紧板对称设置,所述下压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围板和移动夹紧板上方,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限位条,所述底板的两条长边上各设有一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高度大于所述底板;所述固定围板和移动夹紧板包括一个长边围板和两个短边围板,所述短边围板设置在长边围板两侧;所述移动夹紧板还连有一推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铰接架、手柄和滑动底座,所述手柄末端与铰接架铰接,所述铰接架固设在所述滑动底座上,所述铰接架末端与移动夹紧板的长边围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架包括外套和内芯,所述手柄末端设有互相平行的连接片,两个连接片夹设在内芯外部,所述外套包围住两个所述连接片。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板为工字形状,所述下压板四角均设有定位孔,所述下压板通过定位孔与固定围板上的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板右端两个角上均设有两个并列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板还设有与之配合的压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接座、推杆、套环和压杆,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围板顶端,且在下压板右侧,所述连接座固接在固定座上方,所述推杆末端与连接座铰接,所述套环铰接在推杆左侧,所述压杆顶端穿设在套环内部,其末端抵住下压板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末端设有分叉口,所述套环与分叉口内部的固定片铰接,固定片铰接在分叉口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杆顶端设有螺栓,底部设有底盘,所述套环套设压杆的一端两边都设有缺口,使所述螺栓两边缘能分别抵住两边缺口的上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焊接工作开始前,把E形体和I形体放置于压紧模块中,E形体叠放在移动夹紧板一侧的底板上,I形体叠放在固定围板一侧的底板上,通过推动推动装置带动移动夹紧板向固定围板方向滑动,使得E形体和I形体紧靠在一起,消除缝隙,再翻转压紧装置,使得压杆抵住下压板,下压板中心应该正对E形体和I形体的中心,防止E形体和I形体连接处拱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压紧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左视图;

图3为推动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压紧装置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焊接机的压紧模块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焊接机的压紧模块,包括底座1、固定围板2、移动夹紧板3和下压板4,所述固定围板2固设在所述底座1右端,所述移动夹紧板3设置在底座1左端,并可向固定围板2方向移动,所述固定围板2和移动夹紧板3对称设置,所述下压板4设置在所述固定围板2和移动夹紧板3上方,其中: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限位条12,所述底板11的两条长边上各设有一限位条12,所述限位条12的高度大于所述底板11;所述固定围板2和移动夹紧板3包括一个长边围板31和两个短边围板32,所述短边围板32设置在长边围板31两侧;所述移动夹紧板3还连有一推动机构5。

如图3所示,所述推动机构5包括铰接架51、手柄52和滑动底座53,所述手柄52末端与铰接架51铰接,所述铰接架51固设在所述滑动底座53上,所述铰接架51末端与移动夹紧板3的长边围板31相连;所述铰接架51包括外套511和内芯512,所述手柄52末端设有互相平行的连接片521,两个连接片521夹设在内芯512外部,所述外套511包围住两个所述连接片521。

如图1所示,所述下压板4为工字形状,所述下压板4四角均设有定位孔41,所述下压板4通过定位孔41与固定围板2上的连接柱21连接;所述下压板4右端两个角上均设有两个并列的定位孔41,这样可以根据E形铁芯和I形铁芯的连接位置对下压板4的中心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下压板4的中心位置正对E形铁芯和I形铁芯的连接位置。

如图1、图4所示,所述下压板4还设有与之配合的压紧装置6,所述压紧装置6包括固定座61、连接座62、推杆63、套环64和压杆65,所述固定座61设置在固定围板2顶端,且在下压板4右侧,所述连接座62固接在固定座61上方,所述推杆63末端与连接座62铰接,这样能够调节压杆65与下压板4的相对位置,因为下压板4也会根据E形体和I形体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所述套环64铰接在推杆63左侧,这样能够调节压杆65与下压板4的相对位置,因为下压板4也会根据E形体和I形体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所述压杆65顶端穿设在套环64内部,其末端抵住下压板5顶面,所述推杆63末端设有分叉口631,所述套环64与分叉口631内部的固定片632铰接,固定片632铰接在分叉口631上部;所述连接座62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定位孔621;所述压杆65顶端设有螺栓651,底部设有底盘652,所述套环64套设压杆65的一端两边都设有缺口641,使所述螺栓651两边缘能分别抵住两边缺口641的上边缘。

综上所述,焊接工作开始前,把E形体和I形体放置于压紧模块中,E形体叠放在移动夹紧板3一侧的底板11上,I形铁芯叠放在固定围板2一侧的底板11上,通过推动推动装置5带动移动夹紧板3向固定围板2方向滑动,使得E形体和I形体紧靠在一起,消除缝隙,再翻转压紧装置6,使得压杆65抵住下压板4,下压板4中心应该正对E形体和I形体的中心,防止E形体和I形体连接处拱起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