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剪切机的铰直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9784发布日期:2018-12-28 20:0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剪切机的铰直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剪切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剪切机的铰直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切断机是一种剪切钢筋所使用的一种工具。一般有全自动钢筋切断机和半自动钢筋切断机之分。它是钢筋加工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钢筋在制造完毕后,一般都会成卷收纳,以便运输和收置方便,所以在钢筋剪切前需要对钢筋进行铰直处理,从而方便钢筋剪切机能够方便剪切,也能够减少钢筋剪切的误差。经过铰直处理的钢筋需要拉直测量长度后才能够进入钢筋剪切机内进行剪切,根据钢筋使用长度不同,致使每次剪切钢筋都需要重新测量长度,所以每次测量长度时都消耗了大量了时间,减少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剪切机的铰直传送装置,其优点是在铰直传动的过程中,定量给钢筋标记长度,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重新测量钢筋长度的时间,间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筋剪切机的铰直传送装置,包括钢筋剪切机,设置于钢筋剪切机一侧用于铰直钢筋的铰直传送装置,所述铰直传送装置包括机架,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钢筋进料口、铰直机构以及钢筋出料口,所述钢筋进料口和钢筋出料口同轴心,所述钢筋出料口背离钢筋进料口一侧设置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用于标记钢筋移动长度的标记机构,所述标记机构包括用于给钢筋周面标记的划线单元以及用于比对钢筋移动长度的测距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剪切前需经过铰直传送装置,从而对钢筋进行铰直处理,在剪切时由于钢筋处于平直状态,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对钢筋进行处理,而且也方便对钢筋进行测距,标记机构的设置不仅使铰直传送装置能够对钢筋进行铰直处理,而且还可对铰直后的钢筋进行距离标记,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确定钢筋经铰直后的移出距离,节省了工作人员再次测距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划线单元包括设置于钢筋出料口背离钢筋进料口一侧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滚环,铰直后的钢筋从滚环圆心处穿过,所述滚环与钢筋出料口同轴心,所述滚环的周面上设置有与滚环滑移连接并指向滚环圆心的划线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铰直后的钢筋通过钢筋出料口处经滚环的圆心处传出,经过滚环的环形转动,通过划线组件的作用可在钢筋的周面上表刻上痕迹,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找到起始点,每隔固定的长度可通过划线组件的作用在钢筋的周面上留下标记,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长度通过简单的换算即可确定钢筋伸出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划线组件包括开设于滚环周面指向滚环圆心的通孔,设置于通孔内与滚环滑移连接的标记杆,设置于标记杆靠近滚环圆心的一端部并与标记杆转动连接的标记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要对钢筋的周面进行标记时,控制标记杆压向钢筋使标记珠抵触在钢筋上,通过滚环的转动,使标记珠在钢筋的周面上通过压力印刻下痕迹,从而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测距组件确定钢筋的移动距离,间接确定了剪切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记杆的周面设置有向穿过滚环圆心的钢筋周面标记的加压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压组件的设置代替了人工对钢筋表面进行标记处理,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间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标记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组件包括设置于通孔背离滚环圆心的一侧与滚环固定连接的挡板,所述标记杆贯穿于挡板,所述标记杆背离滚环圆心的一侧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片,所述标记杆的周面上设置有与标记杆滑移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挡板和支撑片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加压组件时,将标记杆远离滚环的圆心处,使钢筋在传送时不与标记珠发生碰触,若要进行标记时,松开标记杆,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将标记杆抵触在钢筋的周面上,转动滚环,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对钢筋表面进行加压处理,从而留下压痕,减少了人工操作的不便,提高了对钢筋周面进行标记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距组件包括设置于滚环背离钢筋出料口一侧与机架固定连接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滚环之间设置有与机架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刻度尺,所述限位环和滚环同轴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铰直的钢筋通过滚环的圆心处然后从限位环中穿出,由于限位环和滚环同轴设置,所以钢筋在滚环和限位环之间一直保持水平状态。当划线组件对钢筋周面进行标记后,随着钢筋的移动,钢筋周面的标记处移动到限位环处,再通过划线组件对钢筋周面进行标记,所以钢筋的周面上每隔一个定值都有一圈标记,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钢筋所需要的长度确定钢筋的剪切位置。刻度尺的设置使钢筋标记剪切的距离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将钢筋主动传输的动力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机构的设置能够主动的对钢筋进行传输,从而使钢筋主动的进行铰直处理,动力机构的设置提高了钢筋铰直的便携性,减少了人力成本,间接提高了剪切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于钢筋进料口背离钢筋出料口的一侧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用于夹持钢筋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以及驱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向钢筋进料口转动的分别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从而带动钢筋从钢筋进料口进入,经过铰直传送装置再从钢筋出料口传出,由于钢筋在铰直传送装置传送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挤压力从而将钢筋铰直,所以动力机构的设置极大的减少了劳动力的消耗,间接的提高了铰直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钢筋铰直过程中同时确定了剪切位置,由于标记机构的设置不仅使铰直传送装置将钢筋进行铰直处理,而且还可对铰直后的钢筋进行距离标记,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确定钢筋经铰直后的移出距离,节省了工作人员再次测距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减少了劳动力的消耗,通过动力机构的设置,由于钢筋在铰直传送装置传送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挤压力从而将钢筋铰直,所以动力机构的设置极大的减少了劳动力的消耗,间接的提高了铰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筋剪切机铰直传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铰直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划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细节A处的放大图;

图5是体现测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铰直传送装置;11、铰直机构;111、固定架;112、第一开口;113、第二开口;114、校正轮;12、机架;121、支撑板;13、钢筋出料口;131、第二圆孔;14、钢筋进料口;141、第一圆孔;15、动力机构;151、第一滚轮;152、第二滚轮;153、第一电机;154、第二电机;155、橡胶环;16、标记机构;161、划线单元;1611、滚环;16111、内环;16112、外环;16113、连接柱;1612、标记杆;1613、标记珠;1614、加压组件;16141、挡板;16142、支撑片;16143、弹簧;162、测距组件;1621、限位环;1622、刻度尺;2、钢筋剪切机;3、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钢筋剪切机的铰直传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平行放置的铰直传送装置1和钢筋剪切机2。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铰直传送装置1包括水平设置的铰直机构11,铰直机构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机架12将铰直机构11支撑于地面,铰直机构11靠近钢筋剪切机2的一侧与机架12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的钢筋出料口13,铰直机构11背离钢筋出料口13的一侧与机架12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的钢筋进料口14,钢筋进料口14和钢筋出料口13分别开设有容钢筋3穿过的同圆心的第一圆孔141和第二圆孔131。钢筋进料口14背离钢筋出料口13的一侧设置有与机架12固定连接用于输送钢筋3的动力机构15。上述钢筋出料口13背离钢筋进料口14的一侧设置有与钢筋出料口13转动连接的用于标记钢筋3移动长度的标记机构16。通过动力机构15将钢筋3从钢筋进料口14传送进铰直机构11中,通过铰直机构11的铰直作用,铰直后的钢筋3通过钢筋出料口13由标记机构16进行长度标记,从而再通过钢筋剪切机2对标记好的钢筋3进行剪切工作,减少了工作人员每次都需对钢筋3进行测量剪切的时间,间接提高了工作人员剪切钢筋3的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机架12背离钢筋剪切机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矩形的支撑板121。动力机构15包括水平设置于支撑板121上方与支撑板121转动连接用于夹持钢筋3的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支撑板1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53和第二电机154,第一电机153和第二电机154的输出轴贯穿于支撑板121并分别与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的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环155,当第一电机153和第二电机154启动时,夹持钢筋3的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带动钢筋3向钢筋进料口14的方向滚动,由于橡胶环155的设置增加了第一滚轮151,第二滚轮152和钢筋3之间的摩擦力,使钢筋3更容易发生移动,而且橡胶环155的设置减少了第一滚轮151、第二滚轮152和钢筋3的硬性接触避免了钢筋3表面产生刮痕,以免与标记机构16工作冲突,影响工作人员观察。

如图1和图2所示,铰直机构11包括固定在机架12上环状的固定架111,固定架111对向的两侧贯穿有容钢筋3通过的圆形的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固定架111其余的两个内侧交错排列与固定架111转动连接的六个校正轮114。当第一电机153和第二电机154启动后钢筋3从第一圆孔141进入固定架111内经由六个校正轮114的校正作用,使弯曲的钢筋3趋近于直线,从固定架111的第二开口113穿出铰直机构11,经由铰直机构11的钢筋3趋近于直线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钢筋3进行测量和剪切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标记机构16包括设置于钢筋出料口13背离钢筋进料口14一侧与钢筋出料口13转动连接的划线单元161以及设置于划线单元161远离钢筋出料口13一侧用于比对钢筋3移动长度进行标记的测距组件162。

如图2和4所示,划线单元161(此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钢筋出料口13背离钢筋进料口14一侧与钢筋出料口13转动连接的滚环1611,滚环1611包括与钢筋出料口13同圆心与钢筋出料口13转动连接的内环16111以及设置于内环16111周面与内环16111同圆心的外环16112,上述内环16111和外环16112之间通过四个连接柱16113固定连接。滚环1611的周面上贯穿有指向滚环1611圆心与滚环1611滑移连接的圆柱型的标记杆1612,标记杆1612靠近滚环1611圆心的一端成圆锥设置,并在标记杆1612靠近滚环1611圆心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球状的标记珠1613。当铰直后的钢筋3从内环16111的圆心处穿过后,通过测距组件162(此处如图1所示)的测距后通过转动滚环1611使标记珠1613与钢筋3周面接触,从而在钢筋3的周面上留下环状刻印,方便工作人员对长度数据进行标记比对。标记杆1612的周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向穿过内环16111钢筋3周面方便标记的加压组件1614,从而减少人工的对标记杆1612施加作用力,从而使标记珠1613在钢筋3的周面留下印记。加压组件1614包括设置于外环16112周面与外环16112固定连接的C型的挡板16141,上述标记杆1612将挡板16141贯穿并与挡板16141滑移连接,标记杆1612的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圆形的支撑片16142,所述支撑片16142处于外环16112和挡板16141之间。标记杆1612的周面上套设有弹簧16143,上述弹簧16143的一端抵触在挡板16141的一侧,弹簧16143的另一端抵触在支撑片16142靠近挡板16141的一侧。当钢筋3通过内环16111时,可抬升标记杆1612,使标记球远离内环16111的圆心容钢筋3通过,若需要对钢筋3表面进行划线时,将动力机构15停止,松开标记杆1612,在弹簧16143的作用下,使标记杆1612与滚环1611滑移运动,使标记球抵触在钢筋3的周面上,弹簧16143的弹性力全部施加在标记球上,此时转动滚环1611使钢筋3表面留下环状的印记,不仅减少了人为对标记杆1612施加作用力,而且也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印记来比对钢筋3的长度。

如图4和图5所示,测距组件162包括设置于滚环1611背离钢筋出料口13一侧与机架12固定连接的限位环1621,限位环1621的圆心与内环16111的圆心同轴,从而保证钢筋3同时穿过内环16111和限位环1621处于平直状态,限位环1621与滚环1611之间设置有与机架12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长度为一米的刻度尺1622,当钢筋3的起始位置铰直后通过限位环1621时,将动力机构15(此处如图1所示)停止工作,控制滚环1611转动通过加压组件1614的作用,使标记珠1613在钢筋3的表面上印刻下环状标记,由于滚环1611和限位环1621之间的距离是一米,从而确定了此时铰直后的钢筋3长度,启动动力机构15(此处如图1所示)当钢筋3周面的印记通过限位环1621时,停止动力机构15(此处如图1所示)再通过划线单元161在钢筋3的周面留下印记,从而又确定了一米的距离,所以钢筋3在铰直后就可直接确定钢筋3的长度,也可根据钢筋3的使用长度,在最后一米处通过刻度尺1622进行比照划线,提高剪切的精度,再通过钢筋剪切机2进行剪切工作,减少了工作人员再次进行测量的时间,减少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过程:启动动力机构15带动钢筋3从钢筋进料口14进入铰直机构11中,铰直后的钢筋3从钢筋出料口13传出,当钢筋3的端部经过限位孔内时,停止动力机构15,通过划线单元161对钢筋3周面进行划线,确定钢筋3一米的距离,再启动动力机构15,当划线区域经过限位孔内时,再停止动力机构15,再次进行划线,由此确定两米的长度,周而复始,可确定钢筋3的移动距离,根据所需通过钢筋剪切机2将确定的长度剪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