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切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2597发布日期:2018-11-02 22:2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引线切除装置。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有个十分重要的源头工序——铆接。就是把电容器的两个主要材料铝箔和导针(引线),通过自动化铆接机铆接成一个导电体。在此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铆偏、翻花压平不良等各种刺铆不良品,此类不良品最大的问题一是在铆接位置铝箔容易断裂,二是铆花不良导致接触电阻超标,影响电性能,凡此种种,皆成严重的质量隐患。

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器铆接卷绕机并无类似不良品切除机构,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经常会有刺铆不良品产生,因无法及时剔除,铆接不良品会流入到下一道卷绕工序中,卷绕出的芯包无疑也是不良品,此不良品将一道道工序的流转下去,有的甚至将会流转到老炼测试阶段,个别甚至侥幸过关而混入良品中。在铝电解电容器生产行业中众所周知,铆接不良品是最不稳定的潜在的质量杀手,因此,如果能将铆接不良品在其源头及时剔除,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杜绝质量隐患的存在,对于提高企业的质量信誉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同时,及时从铆接工序的源头排除了此类铆接不良品,也将减少后续工序的材料浪费,比如电解液、铝壳、套管等等有形的成本,还有人工、电力等无形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生产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巧妙,功能实用的引线切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线切除装置,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包括上切刀,上切刀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切刀固定座上,上切刀固定座固定于切刀座固定块上,上切刀固定座后方的滑槽内安装有上压块,切刀座固定块固定于滑块上,滑块安装于模具组安装座的滑槽内,下部包括切断气缸,切断气缸与上部的滑块相连,切断气缸的上方设有废料盒放置台板,废料盒放置台板的上方设有废料盒,所述废料盒的后方设有放置待切断引线的下固定刀,下固定刀后方设有下定位座,下定位座的一端设有箔定位板。

进一步地,切断气缸通过上下运动的方式驱动上切刀。

进一步地,上压块和切刀座固定块之间通过弹簧进行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上切刀、上压块和下定位座形成切断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装置把刺铆不良的引线切断,采用气缸上下运动的方式驱动切刀滑块,达到瞬间将引线切断的目的,杜绝不良品继续流转到下个生产工序,既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也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结构简单轻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具组安装座,2、滑块,3、上切刀固定座,4、切刀座固定块,5、上切刀,6、上压块,7、下固定刀,8、下定位座,9、切断气缸,10、箔定位板,11、废料盒, 12、废料盒放置台板,13、待切断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引线切除装置,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包括上切刀5,上切刀5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切刀固定座上,上切刀固定座固定于切刀座固定块上,上切刀固定座3后方的滑槽内安装有上压块6,切刀座固定块4固定于滑块2上,滑块2安装于模具组安装座1的滑槽内,可以上下顺畅运动,各运动部件采用滑槽高精度配合的方式,其在切引线时能自动将该铆接部位定位并压紧,只切断刺铆不良的引线并不使切断部位有毛刺和弯曲现象产生,同时不使铝箔受损,下部包括切断气缸9,切断气缸9与上部的滑块2相连,切断气缸9的上方设有废料盒放置台板12,废料盒放置台板12的上方设有废料盒11,废料盒11的后方设有下固定刀7,下固定刀7的上端面设有待切断引线13,下固定刀7后方设有下定位座8,下定位座8的一端设有箔定位板10。

进一步地,切断气缸9通过上下运动的方式驱动上切刀5。

进一步地,上压块6和切刀座固定块4之间通过弹簧进行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上切刀5、上压块6和下定位座8形成切断位置。

工作原理:当铆接不良的引线运行到本切断装置时,当待切断引线13进入到切断位置,即在上切刀5、上压块6与下定位座8之间时,切断气缸9的电磁阀得到PLC的指令工作,拉动滑块2向下运动,与切刀座固定块4弹性连接的上压块6首先下压,在其压住待切断引线13及相连之铝箔后,由于行程未尽,滑块2继续向下运动,带动固定在其上刚性连接的上切刀5也继续向下运动,在下固定刀7的精密配合下瞬间切断引线,切断的废引线掉进下方的废料盒11,完成一个工作过程。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个被切断了引线的铝箔继续运行并到达卷绕位置,与铆接正常的铝箔一样进行卷绕,由于正负引线通常不会有同时不良被切断的可能,所以卷绕后的电容器芯包就成为了一支脚的废品,在卷绕机上通过相关检测装置检测到后即被丢入废品盒,不会继续流转到下道工序,达到了杜绝质量事故隐患和节省后道工序各项成本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