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520发布日期:2018-11-02 22: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2)、传送治具(3)、上料机构(4)、转盘(5)、覆膜机构(6)、焊接机构(7)及下料机构(8),其中,上述送料机构(2)沿直线方向设置于靠近机架(1)前侧边处,送料机构(2)的中部形成直线传送空间;上述传送治具(3)包括至少二块,传送治具(3)放置于送料机构(2)的直线传送空间内,并经送料机构(2)前后两侧的同步带支撑,同步带带动传送治具(3)运动,传送治具(3)上嵌放有待焊接的电源部件;上述转盘(5)设置于送料机构(2)的后侧,转盘(5)上设有上料工位、焊接工位及下料工位,其中,焊接工位包括至少二个,上料工位、焊接工位及下料工位处对应地设有焊接治具(51);转盘(5)通过连接于其下部的分割器及电机驱动而旋转运动,以便进行各工位切换;上述上料机构(4)跨设于送料机构(2)与转盘(5)的上料工位之间,以便将送料机构(2)上传送治具(3)上的电源部件搬运至上料工位处的焊接治具(51)上;上述覆膜机构(6)及焊接机构(7)均包括至少二个,覆膜机构(6)及焊接机构(7)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焊接工位的外侧;转盘(5)旋转,使焊接治具(51)带动电源部件移动至焊接工位处,经覆膜机构(6)在电源部件上覆盖保护膜后,焊接机构(7)下压焊接治具(51),并对电源部件进行焊接;上述下料机构(8)跨设于送料机构(2)的上方,且位于转盘(5)的下料工位的前侧,以便将焊接完成的电源部件从焊接治具(51)搬运至传送治具(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治具(3)包括治具座(31)及固定组件,其中,上述治具座(31)放置于送料机构(2)的同步带上,并经同步带带动而直线运动;上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二套,各固定组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于治具座(31)上;固定组件上固定有电源部件;电源部件包括电源线(01)及电源座(02);

上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35)、开合部件及测试座(36),其中,上述固定座(35)设置于靠近治具座(31)前侧部,固定座(35)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前侧及右侧开口,第一安装槽内嵌放有电源座(02);上述开合部件设置于固定座(35)的左前侧,开合部件将第一安装槽的前侧及右侧开口包裹,以便夹紧电源座(02);

上述开合部件包括开合座(32)、开合弹簧(33)及夹块(34),其中,上述开合座(32)设置于固定座(35)的左前侧,开合座(32)靠近固定座(35)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面;上述夹块(34)设置于开合座(32)的右后侧,并与开合座(32)间隔设置,夹块(34)靠近开合座(3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连接面平行的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与第一连接面之间连接有开合弹簧(33);夹块(34)靠近固定座(35)的一侧设有分别沿右侧及后侧延伸的夹紧平面;电源座(02)放入第一安装槽时,电源座(02)的前侧面及左侧面将夹块(34)向外顶,开合弹簧(33)压缩;电源座(02)完全放入第一安装槽后,夹块(34)的夹紧平面在开合弹簧(33)的反弹力左右下夹紧电源座(02)的前侧面及左侧面;

上述测试座(36)设置于固定座(35)的后侧部,测试座(36)的前侧部设有第二安装槽,电源线(01)的线扎竖直插设在第二安装槽内;测试座(36)的后侧部竖直设有导电插孔,电源线(01)的插头竖直插设在导电插孔内,并与测试座(36)电连接;导电插孔的两侧分别设有测试孔,测试孔与外设的测试装置连接,以便对电源进行上电测试;测试座(36)的底部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柱(37),以便插设在焊接治具(51)上,使测试座(36)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构(4)包括驱动组件及上料组件,其中,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1)上;上述上料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经驱动组件支撑,且驱动组件驱动上料组件在送料机构(2)与转盘(5)之间沿前后方向运动,以便将上料组件驱动至传送治具(3)及焊接治具(51)上方;且驱动组件驱动上料组件沿竖直方向上升降运动,以便上料组件将电源座(02)及测试座(36)从传送治具(3)上夹下,并放置在焊接治具(51)上;

上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架、直线驱动部件、直线滑座(11)、升降驱动部件、升降滑座(14)、旋转汽缸(15)及旋转座(16),其中,上述支架沿前后方向跨设于送料机构(2)上方;上述直线驱动部件设置于支架上部,且直线驱动部件的输出端朝前后方向设置;上述直线滑座(11)的一端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嵌设在支架的横梁上,直线滑座(11)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架的一侧,且直线滑座(11)与直线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直线驱动部件驱动直线滑座(11)沿前后方向在送料机构(2)与转盘(5)的上料工位之间直线滑动;上述升降驱动部件设置于直线滑座(11)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升降滑座(14)水平设置于直线滑座(11)的下部,且与升降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升降驱动组件驱动升降滑座(14)升降运动;上述旋转汽缸(15)设置于升降滑座(14)的下部,并随升降滑座(14)运动,旋转汽缸(15)的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旋转座(16)水平连接于旋转汽缸(15)的输出端上,并经旋转汽缸(15)驱动而在水平面内旋转运动;

上述直线驱动部件包括直线电机(9)及直线模组(10),其中,上述直线电机(9)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支架上,且输出端朝后侧设置;上述直线模组(10)设置于直线电机(9)的后侧,且与直线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直线模组(10)的内部设有丝杆,丝杆与直线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丝杆上套设有丝杆座,丝杆旋转运动时,丝杆座沿丝杆方向前后滑动;上述直线滑座(11)可滑动地嵌设在直线模组(10)上,并与直线模组(10)内的丝杆座连接,直线电机(9)通过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直线滑座(11),沿前后方向直线运动;

上述升降驱动部件包括升降汽缸(12)及升降导杆(13),其中,上述升降汽缸(12)竖直设置于直线滑座(11)的上部,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升降导杆(13)包括至少二根,升降导杆(13)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插设在直线滑座(11)上;上述升降滑座(14)的顶部分别与升降汽缸(12)的输出端及升降导杆(13)的下端连接,升降汽缸(12)驱动升降滑座(14)升降运动,并经升降导杆(13)导向限位;

上述旋转座(16)为工字型板状体,旋转座(16)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支撑板;上述上料组件包括至少二组,各上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旋转座(16)左右两侧支撑板的下部,并随旋转座(16)运动,以便分别对应地将传送治具(3)上各固定组件的电源座(02)及测试座(36)夹取,并搬运至焊接治具(51)上;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汽缸(41)及上料夹爪(42),其中,上述上料汽缸(41)包括二个,两上料汽缸(41)竖直连接于支撑板底部,且分别靠近支撑板的前后两侧;上料汽缸(41)的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上料夹爪(42)设置于上料汽缸(41)的下部,并与上料汽缸(41)的输出端连接;上料时,位于支撑板前侧及后侧的上料夹爪(42)在上料汽缸(41)的驱动下分别将传送治具(3)上的电源座(02)及测试座(36)夹紧,并搬运至焊接治具(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5)为矩形板状结构;上料工位设置于转盘(5)的左前角处,下料工位设置于转盘(5)的右前角处;两焊接工位分别设置于转盘的左后角及右后角处;转盘(5)下部的分割器每次驱动转盘(5)旋转90°,以便进行各工位切换;焊接治具(51)分别固定设置于转盘(5)的上料工位、焊接工位及下料工位处,并随转盘(5)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治具(51)包括支板(511)及支撑组件,其中,上述支板(511)为L型板状结构,支板(511)的顶板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转盘(5)上;上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二套,支撑组件设置于支板(511)上,传送治具(3)的各固定组件上的电源座(02)及测试座(36)经上料机构(4)搬运至支撑组件上,经支撑组件支撑固定;

上述支撑组件包括定位插孔(512)、竖直滑轨(513)、竖直滑座(514)、支撑座(515)及缓冲弹簧(517),其中,上述定位插孔(512)开设于支板(511)的顶板上,定位插孔(512)的数量及在水平面内的位置与上述定位柱(37)对应设置;上述测试座(36)经上料夹爪(42)搬运至支板(511)上,且定位柱(37)插设于定位插孔(512)内,以使测试座(36)固定;上述竖直滑轨(513)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支板(511)的前侧壁上;上述竖直滑座(514)可滑动地嵌设在竖直滑轨(513)上;上述支撑座(515)设置于竖直滑座(514)的前侧,且与竖直滑座(514)固定连接,支撑座(515)通过竖直滑座(514)沿竖直滑轨(513)自由滑动;上述缓冲弹簧(517)竖直设置于支撑座(515)的侧部,缓冲弹簧(517)的下端及上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座(515)及支板(511)上;支撑座(515)上设有放置空间(516);上述电源座(02)经上料夹爪(42)搬运并嵌放在放置空间(516)内;焊接时,覆膜机构(6)将保护膜覆盖在电源座(02)的顶面,焊接机构(7)的焊接头抵住保护膜并下压电源座(02),对电源座(02)的上下盖合缝处进行焊接,缓冲弹簧(517)压缩,以便缓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机构(6)及焊接机构(7)设置于焊接工位处,其中,焊接机构(7)为超声波焊接机,覆膜机构(6)设置于焊接机构(7)的下方,以便在焊接机构(7)对电源座(02)进行超声波焊接之前将保护膜覆盖在电源座(02)表面,防止焊接过程中损坏电源座(0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机构(6)包括覆膜支架(61)、覆膜支板(64)、覆膜升降组件及覆膜组件,其中,上述覆膜支架(61)包括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连接板,两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弧形套口,以便可拆卸地套设固定在焊接机构(7)的立柱上;两连接板之间通过至少二根竖直设置的连杆(62)连接固定成整体的支撑结构;上述覆膜支板(64)水平设置于覆膜支架(61)的两连接板之间,且与连杆(62)可滑动地连接;上述覆膜升降组件设置于下侧的连接板上,且输出端朝上延伸,并连接在覆膜支板(64)上,以便驱动覆膜支板(64)升降运动;上述覆膜组件设置于覆膜支板(64)上,并随覆膜支板(64)升降运动,以便将保护膜覆盖于电源座(02)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升降组件包括覆膜汽缸(63)及连接筒(65),其中,上述覆膜汽缸(63)竖直设置于覆膜支架(61)下侧的连接板上,覆膜汽缸(63)的输出端连接于上述覆膜支板(64)的底部;上述连接筒(65)包括至少二个,连接筒(65)可滑动地套设在上述连杆(62)上;上述覆膜支板(64)与连接筒(65)固定连接,覆膜汽缸(63)驱动覆膜支板(64)升降运动时,经连接筒(65)及连杆(62)导向限位;

上述覆膜组件包括上支架(66)、下支杆(67)、第一卷筒(68)、覆膜电机(69)及第二卷筒(610),其中,上述上支架(66)及下支架(67)为U型结构,上支架(66)及下支架(67)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连接于覆膜支架(61)的内侧,且延伸至支撑座(515)上的电源座(02)上方;上支架(66)与下支架(67)之间的间隙形成穿膜空间;上述第一卷筒(68)可转动地连接于覆膜支架(61)一侧,并朝内侧方向延伸,第一卷筒(68)上卷绕有保护膜;上述覆膜电机(69)连接于覆膜支架(61)的另一侧,且覆膜电机(69)的输出端朝内侧方向延伸;上述第二卷筒(610)连接于覆膜电机(69)的输出端上;保护膜从第一卷筒(68)上拉出,穿过上述穿膜空间后,连接在第二卷筒(610)上;覆膜时,覆膜汽缸(63)驱动覆膜支板(64)下降,使上支架(66)与下支架(67)之间的保护膜压覆在电源座(02)的顶面;覆膜完成后,换膜时,覆膜电机(69)驱动第二卷筒(610)旋转运动时,第二卷筒(610)将保护膜拉出,以便使新保护膜穿插于穿膜空间内,并将用过的保护膜卷绕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括下料机构(8)包括驱动组件及下料组件,其中,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1)上;上述下料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经驱动组件支撑,且驱动组件驱动下料组件在转盘(5)与送料机构(2)之间沿前后方向运动,以便将下料组件驱动至传送治具(3)及焊接治具(51)上方;且驱动组件驱动下料组件沿竖直方向上升降运动,以便将电源座(02)及测试座(36)从焊接治具(51)上取下,并放置在送料机构(2)的传送治具(3)上;

上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架、直线驱动部件、直线滑座(11)、升降驱动部件、升降滑座(14)、旋转汽缸(15)及旋转座(16),其中,上述支架沿前后方向跨设于送料机构(2)上方;上述直线驱动部件设置于支架上部,且直线驱动部件的输出端朝前后方向设置;上述直线滑座(11)的一端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嵌设在支架的横梁上,直线滑座(11)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架的侧部,且直线滑座(11)与直线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直线驱动部件驱动直线滑座(11)沿前后方向在送料机构(2)与转盘(5)的下料工位之间直线滑动;上述升降驱动部件设置于直线滑座(11)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升降滑座(14)水平设置于直线滑座(11)的下部,且与升降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升降驱动组件驱动升降滑座(14)升降运动;上述旋转汽缸(15)设置于升降滑座(14)的下部,并随升降滑座(14)运动,旋转汽缸(15)的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旋转座(16)水平连接于旋转汽缸(15)的输出端上,并经旋转汽缸(15)驱动而在水平面内旋转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化组装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驱动部件包括直线电机(9)及直线模组(10),其中,上述直线电机(9)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支架上,且输出端朝后侧设置;上述直线模组(10)设置于直线电机(9)的后侧,且与直线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直线模组(10)的内部设有丝杆,丝杆与直线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丝杆上套设有丝杆座,丝杆旋转运动时,丝杆座沿丝杆方向前后滑动;上述直线滑座(11)可滑动地嵌设在直线模组(10)上,并与直线模组(10)内的丝杆座连接,直线电机(9)通过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直线滑座(11),沿前后方向直线运动;

上述升降驱动部件包括升降汽缸(12)及升降导杆(13),其中,上述升降汽缸(12)竖直设置于直线滑座(11)的上部,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升降导杆(13)包括至少二根,升降导杆(13)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插设在直线滑座(11)上;上述升降滑座(14)的顶部分别与升降汽缸(12)的输出端及升降导杆(13)的下端连接,升降汽缸(12)驱动升降滑座(14)升降运动,并经升降导杆(13)导向限位;

上述旋转座(16)为工字型板状体,旋转座(16)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支撑板;上述下料组件包括至少二组,各下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旋转座(16)左右两侧支撑板的下部,并随旋转座(16)运动,以便分别对应地将焊接治具(51)上各支撑组件的电源座(02)及测试座(36)夹取,并搬运至传送治具(3)上;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汽缸(81)及下料夹爪(82),其中,上述下料汽缸(81)包括二个,两下料汽缸(81)竖直连接于支撑板底部,且分别靠近支撑板的前后两侧;下料汽缸(81)的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下料夹爪(82)设置于下料汽缸(81)的下部,并与下料汽缸(81)的输出端连接;下料时,位于支撑板前侧及后侧的下料夹爪(82)在下料汽缸(81)的驱动下分别将焊接治具(51)上的电源座(02)及测试座(36)夹紧,并搬运至传送治具(3)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