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条铝基板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输入轨道可调式多组多刀分板机。
背景技术:
分板机是用于将大块的板材切割成符合要求的条状板条的一种加工设备,应用在多个加工领域中,例如,在LED灯条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分板机裁切后可获得相应大小的长条形LED灯条。
常用的分板机是在机台上沿着工件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三个分割机构,每个分割机构均设有一个上切刀和一个下切刀,通过上切刀和下切刀的运动将块状的板材分割成板条状;采用传统的该种分板机分切块状板材时,一般情况下会存在若干的质量缺陷:一则每次仅能从板材中分割出一条板条,一块板材需要经过多次重复分割才能完成加工,因此存在加工效率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二则大块状的板材在输入设备进行分切的时候,经常出现对位不准,往往需要人工辅助对位输送板料进入设备,因此存在损坏板材的风险;三则由于条状LED灯条的宽度较窄,相邻条状LED灯条同时分切加工时,由于分切时会产生较强的剪切应力,会对条状LED灯条的产品品质造成较为严重影响的问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多组多刀分板机的切割设备,其采用多组刀具同时进行分切并且在分切时尽量避免剪切应力的问题,一次性将一整块的LED板分切完成,此种多组多刀分板机的设计是一个很有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入轨道可调式多组多刀分板机;该设备具有自动调节定位、剪切应力小和一次性分割出多条板条等特点,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和加工质量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入轨道可调式多组多刀分板机,具有一机架;所述机架上沿着待分切板件行进方向依次设有输入机构、并排双组分切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输入机构根据待加工块状板件规格自动调节两输入轨道之间的间距后将块状板件输入至并排双组所述分切机构,经并排双组所述分切机构的错位分切,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剪切应力,再通过所述输出机构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较佳地,所述输入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第一滚珠丝杆、第二滚珠丝杆、第一组导杆、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固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和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上设有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正反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正反向旋转,使得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和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上设有的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沿着所述第一组导杆左右移动;从而自动调节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之间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块状板材的剪切。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还设有一方杆和第二电机,所述方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组皮带轮,所述方杆与所述第二电机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设有第一组滑轮,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所述方杆正反向旋转带动所述第一组皮带轮正反向旋转,促使设置在第一组皮带轮和第一组滑轮上的皮带前后运动;从而实现块状板材的自动输入至所述分切机构或者由于所述分切机构未精确对准块状板材的V-CUT键槽时块状板材返回。
较佳地,所述分切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两安装架、设于该两安装架之间的上多刀分切件及下多刀分切件和分别设于该两安装架上的第一组轴承及相对该安装架可相对滑动的第一组滑移块;所述下多刀分切件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组滑移块上分别设有第二组轴承,所述下多刀分切件穿过所述第一组轴承,所述上多刀分切件穿过所述第二组轴承,并排双组所述分切机构中的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链条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带动两所述下多刀分切件同步正、反转动;实现所述分切机构对块状板材的分切。
较佳地,两所述安装架上外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板且该两安装架之间还设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阶梯卡槽,所述第一组滑移块上还挖有第一组定位孔,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第一组定位孔且所述阶梯卡槽卡接在所述支撑板上,通过转动所述调节杆,使得所述第一组滑移块可相对所述安装架上进行位置的调节,实现对所述上多刀分切件和所述下多刀分切件之间间隙的调节。
较佳地,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一组滑移块之间设有一弹簧,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一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作用在所述弹簧上,通过所述弹簧作用在所述第一组滑移块上,使得所述上多刀分切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的一具体位置上,其目的是在所述分切机构分切过程中,使得所述上多刀分切件处于压紧状态下,并且处于具有一个缓冲的效果。
较佳地,所述输出机构为一传送带,可以使得该设备无缝衔接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并排双组所述分切机构,该分切机构分别设有所述上多刀分切件和所述下多刀分切件,块状板材穿过所述上多刀分切件和所述下多刀分切件之间的间隙,并且针对该间隙可进行调节,从而一次性就可以将诸多厚度的板件分切成符合要求的板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免去了在分切时的人工移板,操作人员只需将板件放置所述输入机构上,板件可在所述分切机构中自动移动并完成分切,从而大大地减低了劳动强度,也可避免一些因人工操作失误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所述上多刀分切件和所述下多刀分切件的错位分切,相比较一般的单组多刀一次分板作业,通过双组相临前后错开切割,有效的解决了多连板同时切割产生的应力,避免PCB板表面贴装的零件断裂、脱焊、变形等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入轨道可调式多组多刀分板机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入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切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杆上阶梯卡槽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机架、200—输入机构、210—第一固定板、211—第二固定板、220—第一输送轨道、221—第二输送轨道、222—第一组滑轮、230—第一滚珠丝杆、231—第二滚珠丝杆、240—第一组导杆、250—第一电机、260—方杆、261—第一组皮带轮、270—第二电机、300—分切机构、310—安装架、311—支撑板、312—调节杆、313—阶梯卡槽、314—调节件、320—上多刀分切件、321—下多刀分切件、322—第一齿轮、330—第一组轴承、340—第一组滑移块、341—第二组轴承、342—第一组定位孔、350—第三电机、360—弹簧、400—输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输入轨道可调式多组多刀分板机,具有一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沿着待分切板件行进方向依次设有输入机构200、并排双组分切机构300和输出机构400;所述输入机构200根据待加工块状板件规格自动调节两输入轨道之间的间距后将块状板件自动输入至并排双组所述分切机构300,经并排双组所述分切机构300的错位分切,通过并排双组所述分切机构300的错位分切,相比较一般的单组多刀一次分板作业,通过双组相临前后错开切割,有效的解决了多连板同时切割产生的应力,避免PCB板表面贴装的零件断裂、脱焊、变形等质量问题再通过所述输出机构输送到下一道工序;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机构400为一传送带,可以使得该设备无缝衔接下一道工序,增强该设备在流水线上的起到的自动化作用。
参照图2所示,所述输入机构200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固定板210及第二固定板211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1之间的第一输送轨道220、第二输送轨道221、第一滚珠丝杆230、第二滚珠丝杆231、第一组导杆240、第一电机25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20固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10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20对其所述分切机构300的一端,便于所述分切机构300的刀具对准板件的V-CUT键槽;所述第一滚珠丝杆230和所述第二滚珠丝杆231上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21,所述第一滚珠丝杆230与所述第一电机250通过链条(图中未画出)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杆230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231通过链条(图中未画出)连接,实现同步运转,所述第一电机250带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230正反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231正反向旋转,使得所述第一滚珠丝杆230和所述第二滚珠丝杆231上设有的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21沿着所述第一组导杆240左右移动;根据待加工板件的尺寸规格自动调节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20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21之间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块状板材的剪切,增强该设备的通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2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1之间还设有一方杆260和第二电机270,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杆260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1之间,所述第二电机270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1其中之一上;所述方杆260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组皮带轮261,所述方杆260与所述第二电机270通过链条(图中未画出)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20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21上均设有第一组滑轮222,所述第二电机270控制所述方杆260正反向旋转带动所述第一组皮带轮261正反向旋转,促使设置在第一组皮带轮261和第一组滑轮222上的皮带前后运动;从而实现块状板材的自动输入至所述分切机构300或者由于所述分切机构300未精确对准块状板材的V-CUT键槽时块状板材返回;本实用新型免去了在分切时的人工移板,操作人员只需将板件放置所述输入机构上,板件可在所述分切机构300中自动移动并完成分切,从而大大地减低了劳动强度,也可避免一些因人工操作失误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参照图3所示,所述分切机构300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的两安装架310、设于该两安装架310之间的上多刀分切件320及下多刀分切件321和分别设于该两安装架310上的第一组轴承330及相对该安装架可相对滑动的第一组滑移块340;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多刀分切件321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322,所述第一组滑移块340上分别设有第二组轴承341,所述下多刀分切件321穿过所述第一组轴承330,所述上多刀分切件320穿过所述第二组轴承341,并排双组所述分切机构300中的所述第一齿轮322通过链条(图中未画出)与第三电机350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50通过所述第一齿轮322带动两所述下多刀分切件321同步正、反转动;实现所述分切机构300对块状板材的分切。
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两所述安装架310上外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板311且该两安装架310之间还设有一调节杆312,所述调节杆31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阶梯卡槽313,所述第一组滑移块340上还挖有第一组定位孔342,所述调节杆312穿过所述第一组定位孔342且所述阶梯卡槽313卡接在所述支撑板311上,通过转动所述调节杆312,使得所述第一组滑移块340可相对所述安装架310上进行位置的调节,实现对所述上多刀分切件320和所述下多刀分切件321之间间隙的调节,以适应对不同厚度板材的自动分切,从而一次性就可以将诸多厚度的板件分切成符合要求的板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310和所述第一组滑移块340之间设有一弹簧360,所述安装架310上设有一调节件314,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314作用在所述弹簧360上,通过所述弹簧360作用在所述第一组滑移块340上,使得所述上多刀分切件320固定于所述安装架310上的一具体位置上,其目的是在所述分切机构300分切过程中,使得所述上多刀分切件320处于压紧状态下,并且处于具有一个缓冲的效果,延长所述上多刀分切件320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