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带钢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盘剪。
背景技术:
在带钢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产品带钢的边部无毛刺、边裂等质量问题和精确的保证订货宽度,圆盘剪成了连退线不可缺少的设备。圆盘剪的主要功能是剪切带钢边部,使带钢边部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使带钢宽度满足客户订货要求。
现有技术中都是使用常规的圆盘剪对带钢进行剪压操作,但是在使用常规的圆盘剪对带钢进行剪压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生这样的状况:由于带钢的厚度过厚(如厚度大于2.0毫米)导致带钢的边部会因圆盘剪压而产生剪刃印,进而影响带钢表面质量。
因此,如何避免圆盘剪的剪刃擦伤带钢,防止带钢上产生剪刃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盘剪,能够避免剪刃擦伤带钢,防止带钢上产生剪刃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圆盘剪,所述圆盘剪包括:
上圆盘剪本体和下圆盘剪本体,所述上圆盘剪本体包括上圆盘压环、上圆盘剪刃和上圆盘液压螺母,所述下圆盘剪本体包括下圆盘剪刃;通过下圆盘液压螺母安装于所述下圆盘剪刃侧面的下圆盘压环;与所述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贴合、厚度均匀的防护套;其中,所述防护套将所述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完全覆盖。
可选的,所述防护套具体为厚度为0.8-1.0毫米的防护套。
可选的,所述防护套具体为橡胶防护套。
可选的,所述防护套具体为胶带缠绕而成的防护套。
可选的,所述防护套具体为与所述下圆盘剪刃尺寸相配合且紧贴所述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的防护套。
可选的,所述防护套通过所述下圆盘液压螺母压紧所述下圆盘压环固定于所述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上圆盘剪本体和所述下圆盘剪本体相连接,调节刀盘重叠量的调整机构。
可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上圆盘剪本体连接,驱动所述上圆盘剪本体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
与所述下圆盘剪本体连接,驱动所述下圆盘剪本体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
可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上圆盘剪本体和所述下圆盘剪本体相连接,调节所述上圆盘剪本体与所述下圆盘剪本体之间的距离的宽度调节机构。
可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上圆盘剪本体和所述下圆盘剪本体相连接的刀具切换机构。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圆盘剪,包括上圆盘剪本体和下圆盘剪本体,下圆盘剪本体包括:下圆盘剪刃;通过下圆盘液压螺母安装于所述下圆盘剪刃侧面的下圆盘压环;与所述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贴合、厚度均匀的防护套;其中,所述防护套将所述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完全覆盖。
由于在带钢剪压过程中,下圆盘剪本体的下圆盘剪刃与带钢接触并摩擦是产生剪刃印的的根本原因。因此本申请通过在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上设置防护套,避免下圆盘剪刃与带钢直接接触,而防护套与带钢不会产生剧烈的摩擦,故本申请能够避免圆盘剪的剪刃擦伤带钢,防止带钢上产生剪刃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圆盘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优选的圆盘剪的防护套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圆盘剪可以避免圆盘剪的剪刃擦伤带钢,防止带钢上产生剪刃印。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圆盘剪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可以包括:
上圆盘剪本体5和下圆盘剪本体;
在连退线上为了保证生产的带钢的边部无毛刺、边裂等质量问题以及符合带钢的宽度要求,通常利用圆盘剪对带钢进行剪压操作。本实施例提到的圆盘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上圆盘剪本体5与下圆盘剪本体的协调作用,通过调整上圆盘剪本体5与下圆盘剪本体之间的间隙和重叠量来实现切边功能。在剪压过程中,剪压带钢的宽度可以通过二级数据传输。当需要更换刀头时,可以通过宽度调节机构将圆盘剪开到最大位置,然后通过刀头旋转装置将备用刀头切换至工作位置并进行锁定,在生产时可以通过线性编码器调整两个工作刀头(即上圆盘剪本体5和下圆盘剪本体)之间的距离,满足订货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每一种钢种及规格都有其对应的特定参数,为了保证切边质量,可以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钢种以及规格设置圆盘剪的间隙及重叠量。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圆盘剪剪压带钢的过程中,上圆盘剪本体5位于靠近被修剪掉的废料的一侧,下圆盘剪本体位于远离被修剪掉的废料的一侧(即,靠近带钢成品的一侧)。故可以知道带钢是放置在下圆盘剪本体上进行剪压的,在剪压过程中只有下圆盘剪本体会对带钢成品造成剪刃印,即使上圆盘剪本体也能够对物料造成剪刃印,但由于上圆盘剪本体与被修剪掉的废料接触,因此在本方案中只需要考虑消除下圆盘剪本体对带钢造成的剪刃印即可。当然,在构造上上圆盘剪本体与下圆盘剪本体基本相同,上圆盘剪本体可以包括上圆盘压环、上圆盘剪刃和上圆盘液压螺母。
所述下圆盘剪本体包括:
下圆盘剪刃1;
一般情况下,下圆盘剪刃1是下圆盘剪本体中与带钢接触的部件。下圆盘压环2与下圆盘剪刃1配合,起到稳定下圆盘剪刃1的作用。
通过下圆盘液压螺母3安装于所述下圆盘剪刃1侧面的下圆盘压环2;
其中,液压螺母通常应用于需经常拆装的工件的锁紧场合,使用下圆盘液压螺母3将下圆盘压环2安装于下圆盘剪刃1的侧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与所述下圆盘剪刃1的外表面贴合、厚度均匀的防护套4;其中,所述防护套将所述下圆盘剪刃1的外表面完全覆盖。
其中,防护套4是一种具有防止擦伤或缓解擦伤作用的套,在下圆盘剪刃1的外表面设置完全覆盖的防护套4是本方案的关键,经过前面的论述可知,本申请所要消除的剪刃印产生的原因是下圆盘剪刃1与带钢直接接触造成连续擦伤。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护套4避免下圆盘剪刃1与带钢直接接触,消除了剪刃印。此处不对防护套4的材质、形状、厚度、均匀程度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能够将下圆盘剪刃1的外表面完全覆盖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提到的下圆盘剪刃1的外表面是指,下圆盘剪本体装配完毕后下圆盘剪刃1暴露于外界且用于剪切带钢的类似环形带的表面。
由于在带钢剪压过程中,下圆盘压环本体的下圆盘剪刃1与带钢接触并摩擦是剪刃印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上述实施例通过在下圆盘剪刃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护套,避免下圆盘剪刃1与带钢直接接触,故上述实施例能够避免下圆盘剪刃擦伤带钢,防止带钢上产生剪刃印。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具体为厚度为0.8-1.0毫米的防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具体为橡胶防护套。
其中,由于橡胶防护套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圆盘剪告诉的旋转而产生脱落现象。橡胶防护套还具有易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应用的普遍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具体为胶带缠绕而成的防护套。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下圆盘剪刃上缠绕胶带得到一层由胶带缠绕而成的防护套,这种方式简便易操作,更关键的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改变缠绕胶带的圈数以改变防护套的厚度,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具体为与所述下圆盘剪刃尺寸相配合且紧贴所述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的防护套。
在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的防护套是一种紧贴下圆盘剪刃的防护套,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防护套的形状是与下圆盘剪刃相配合的防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通过所述下圆盘液压螺母压紧所述下圆盘压环固定于所述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即防护套的一部分通过下圆盘剪刃与下圆盘压环夹紧的作用实现固定,防护套的另一部分与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贴合。其中,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优选的圆盘剪的防护套的拆分示意图。为了起到更好的固定、防脱落作用,可以采用能够将下圆盘剪刃的外表面覆盖且尺寸稍大的防护套,以便利用下圆盘压环将防护套比下圆盘压环外表面大的部分夹紧,以使防护套的固定更加稳定。也就是说,通过下圆盘压环和下圆盘液压螺母压紧将防护套固定于所述下圆盘压环的外表面;拆卸下圆盘液压螺母和下圆盘压环可以实现防护套的更换操作。
进一步的,该圆盘剪还包括:
与所述上圆盘剪本体和所述下圆盘剪本体相连接,调节刀盘重叠量的调整机构。
进一步的,该圆盘剪还包括:
与所述上圆盘剪本体连接,驱动所述上圆盘剪本体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
与所述下圆盘剪本体连接,驱动所述下圆盘剪本体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该圆盘剪还包括:
与所述上圆盘剪本体和所述下圆盘剪本体相连接,调节所述上圆盘剪本体与所述下圆盘剪本体之间的距离的宽度调节机构。
在生产时可以通过线性编码器调整两个工作刀头(即上圆盘剪本体和下圆盘剪本体)之间的距离,满足订货宽度。
进一步的,该圆盘剪还包括:
与所述上圆盘剪本体和所述下圆盘剪本体相连接的刀具切换机构。
当需要更换刀头时,可以通过宽度调节机构将圆盘剪开到最大位置,然后通过刀头旋转装置将备用刀头切换至工作位置并进行锁定。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更具本申请提供的基本方法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很多的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