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更换钻头的角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0195发布日期:2018-12-11 21:0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方便更换钻头的角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更换钻头的角钻。



背景技术:

角钻又叫角向钻、角向手电钻,其工作头短、角边距小,可在一般电钻难以作业的位置轻松操作,为空间狭窄的作业地点提供完美钻孔效果。

角钻在实际使用时经常需要拆装或更换钻头,而现有角钻的钻头通过如下组件与传动机构连接,如图1所示,钻头组件包括用于安装钻头的钻夹头05以及驱动钻夹头05工作的驱动结构总成,该驱动结构总成包括与钻夹头05相连的第一驱动轴01、固定装配于第一驱动轴01上的第一齿轮02、与传动机构相连的第二驱动轴03、固定装配于第二驱动轴03上的第二齿轮04,所述第一齿轮02和第二齿轮04啮合。如此在角钻工作时,传动机构依次传递动力至第二驱动轴03、第一驱动轴01最终至钻头;反之,在拆卸钻头时,钻头的旋转会导致驱动结构总成随之旋转,因此在拆卸更换钻头时,需一手固定驱动结构总成,另一只手旋转拆卸钻头,操作不便且相当费力,甚至需要两个人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拆卸钻头时驱动结构总成不会随之转动的方便更换钻头的角钻。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更换钻头的角钻,包括用于安装钻头的钻头组件和控制钻头组件工作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组件通过单向锁定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相连,所述单向锁定机构包括:

制动圈;

主动件,连接于传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主动件具有至少两个向前延伸并周向间隔设置的凸块;

从动件,与钻头组件相连接,所述从动件包括插装部和成型于插装部前端的止动部,所述插装部插装于主动件内,且插装部与主动件之间留有供二者相对转动一定角度的转动间隙;

所述止动部位于制动圈内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分为若干周向分布的楔形区,所述楔形区包括两侧的小径端和位于两个小径端之间的大径端,所述小径端的宽度小于大径端的宽度,每个楔形区内容置有一个滚柱或一个所述凸块,所述滚柱和凸块交替间隔设置,所述滚柱的直径大于小径端的宽度而小于大径端的宽度;在主动件相对从动件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凸块部分进入相邻的楔形区内遮挡住小径端,在从动件相对主动件转动的状态下,所述滚柱卡入小径端。

所述止动部的周缘轮廓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每个侧面与制动圈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的楔形区,止动部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

为使凸块能够推动滚柱同步转动,所述主动件上设有供插装部置入的腔部,所述插装部的外周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爪部,所述腔部的周壁上凸设有与所述爪部相匹配间隔设置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爪部对应插设于凹槽内且二者之间具有所述的转动间隙。

为防止制动圈产生周向转动或轴向位移,所述制动圈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凸设有能置于角钻的键槽内的键,以使制动圈固定设置于角钻的外壳内。

所述钻头组件包括安装钻头的钻夹头、与钻夹头相连的驱动机构总成,所述驱动机构总成包括与钻夹头相连的第一驱动轴、固定装配于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与从动件相连的第二驱动轴、固定装配于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机构的动力经主动件、从动件最终传递至钻头,而旋转钻头时,因从动件受到滚柱的限制不能转动,故驱动结构总成不会转动,以方便拆卸钻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向锁定机构,使钻头组件与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通过单向锁定机构传递,如此传动机构可传递动力至钻头组件,而钻头组件不能反向传递动力至传动机构,从而在拆卸钻头时,钻头组件的驱动结构总成不会随钻夹头转动,使钻头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钻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单向锁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图4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4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7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方便更换钻头的角钻包括用于安装钻头的钻头组件1和控制钻头组件1工作的传动机构,钻头组件1通过单向锁定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相连。钻头组件1包括安装钻头的钻夹头15、与钻夹头15相连的驱动机构总成,该驱动机构总成包括与钻夹头15相连的第一驱动轴11、固定装配于第一驱动轴11上的第一齿轮12、与从动件4相连的第二驱动轴13、固定装配于第二驱动轴13上的第二齿轮14,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4啮合。

如图4~7所示,单向锁定机构包括制动圈2、主动件3和从动件4,制动圈2固定设置于角钻的外壳内,制动圈2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凸设有能置于角钻的键槽71内的键21,键槽71开设于角钻外壳的齿轮箱7的内周壁上。

主动件3连接于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从动件4与第二驱动轴13相连接。

从动件4包括插装部41和成型于插装部41前端的止动部42,插装部41插装于主动件3的腔部32内,插装部41的外周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五个爪部411,腔部32的周壁上凸设有与爪部411相匹配间隔设置的凸部321,相邻凸部321之间形成有凹槽322,爪部411对应插设于凹槽322内且爪部411和凸部321之间具有转动间隙。在转动间隙内,主动件3和从动件4之间能相对转动一定角度。

主动件3具有五个向前延伸并周向间隔设置的凸块31,该凸块31位于腔部32的前端。止动部42位于制动圈2内且止动部42和制动圈2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分为若干周向分布的楔形区5,每个楔形区5包括两侧的小径端51和位于两个小径端51之间的大径端52,小径端51的宽度d1小于大径端52的宽度d2。

每个楔形区5内容置有一个滚柱6或一个凸块31,滚柱6和凸块31交替间隔设置,滚柱6的直径大于小径端51的宽度d1而小于大径端52的宽度d2。

本实施例的角钻的工作过程为:角钻工作时,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至主动件3使主动件3相对从动件4转动,凸块31也随之转动并部分进入其原来所处位置的相邻的楔形区5内,此时凸块31遮挡住小径端51;当主动件3旋转过转动间隙后(即此时爪部411和凸部321之间转动间隙消失,爪部411和凸部321接触),凸块31与滚柱6接触,此时,从动件4在主动件3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滚柱6也在凸块31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滚柱6始终处于楔形区5的大径端52。

从动件4转动带动第二驱动轴13旋转,第二齿轮14随之旋转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12旋转,第一驱动轴11随之旋转并带动钻夹头15转动。

当拆卸角钻时,钻夹头15转动经第一驱动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4、第二驱动轴13最终传递动力至从动件4,使从动件4相对主动件3转动,在从动件4转动的过程中,滚柱6所处的位置由楔形区5的大径端52变为楔形区5的小径端51,当从动件4转过转动间隙时,滚柱6被卡死在小径端51处,从而限制从动件4的继续转动。此时,继续旋转钻头,驱动结构总成因从动件4的限制,而不会随钻头继续转动,如此可方便的拆卸钻头。

本实施例中,止动部42的周缘轮廓为多边形,多边形的每个侧面421与制动圈2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区5,该止动部42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