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修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2862发布日期:2019-02-01 19:4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模具修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模具修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很过塑料模具的修补都是采用人工修补的方式来完成的,不仅修补效果差,并且耗时长,工作量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虽然部分模具修补装置能实现机械化的模具修补操作,但是普遍存在修补速度缓慢,质量差的问题,并且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检测系统,事先无法对缺陷位置进行探测,只能靠肉眼观察来进行模具缺陷的修补,这样不仅导致修补效率低,而且模具修补的质量也很差,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一种新型模具修补设备不能检测缺陷位置,修补效率低且质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模具修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新型模具修补设备,包括运动系统、检测系统、一级修补系统、二级修补系统,所述检测系统、一级修补系统、二级修补系统依次设置在运动系统一侧,

所述运动系统包括主轨道架、主行车、机械臂、抓手;所述主行车一端滑动设置在主轨道架的滑轨上,主行车另一端与机械臂连接,机械臂与抓手连接,所述抓手用于固定模具;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滑槽一、滑动架一、机械架、转动环、声波接收仪、声波发生器;所述滑动架一滑动设置在滑槽一上,所述机械架一端与滑动架一上端连接,所述转动环设置在机械架上部,所述机械架下部设有多个声波接收仪和声波发生器;

所述一级修补系统包括滑槽二、滑动架二、导轨一、滑动块一、滑柱、滑套、制冷板、液槽一、滑动块二、伸缩杆、加热机臂、加热环、修补模套、溢出口、导液管一;所述滑槽二设置在滑槽一一侧,所述滑动架二滑动设置在滑槽二上,所述导轨一设置在滑动架二上端,所述滑动块一滑动设置在导轨一下端的导轨上,所述滑动块一下端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上设置有滑套,滑套一侧连接有制冷板,所述液槽一设置在导轨一上端,所述滑动块二滑动设置在导轨一下端的导轨上,滑动块二下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加热机臂,加热机臂两端分别与加热环两侧连接,加热环内设有修补模套,修补模套上端设有溢出口,所述导液管一一端与液槽一连通,导液管一另一端与修补模套尾端连通;

所述二级修补系统包括滑槽三、滑动架三、液槽二、导液管二、滑动块三、喷涂管、导轨二、滑动块四、伸缩机臂、刮板、变向环;所述滑槽三设置在滑槽二一侧,所述滑动架三滑动设置在滑槽三上,所述液槽二设置在滑动架三上端,所述导轨二设置在液槽二一侧,所述滑动块三滑动设置在导轨二下端的导轨上,所述滑动块三下端连接有喷涂管,所述喷涂管通过导液管二与液槽二连通,所述滑动块四滑动设置在导轨二下端的导轨上,滑动块四下端连接有伸缩机臂,伸缩机臂下端连接有变向环,变向环与刮板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械臂上设置有垂直伸缩套,机械臂一端设有旋转关节。

进一步优化,所述抓手端部为锯齿形。

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架一上设置有垂直伸缩套,机械架上设置有水平伸缩套。

进一步优化,所述声波接收仪为两排,所述声波发生器为一排,声波发生器设置在两排声波接收仪之间,每排声波接收仪、声波发生器均为3~4个。

进一步优化,所述喷涂管上设置有旋转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修补设备修补质量高、修补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模具修补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修补设备通过检测系统对模具的缺陷位置进行检测,可方便后续的修补,实现快速、精准地对模具表面进行修补,修复效率高,修补质量好。

(3)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修补设备通过一级修补系统、二级修补系统依次对模具缺陷部位进行两级修复,可有效保证修补质量,并通过刮板对修补位置刮平整齐,大大提高模具内壁光滑度,有效保证修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级修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级修补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二级修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模具1、主轨道架2、主行车201、机械臂202、抓手203、滑槽一3、滑动架一301、机械架302、转动环303、声波接收仪304、声波发生器305、滑槽二4、滑动架二401、导轨一402、滑动块一403、滑柱404、滑套405、制冷板406、液槽一407、滑动块二408、伸缩杆409、加热机臂4010、加热环4011、修补模套4012、溢出口4013、导液管一4014、滑槽三5、滑动架三501、液槽二502、导液管二503、滑动块三504、喷涂管505、导轨二506、滑动块四507、伸缩机臂508、刮板509、变向环50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照图1~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模具修补设备,包括运动系统、检测系统、一级修补系统、二级修补系统,所述检测系统、一级修补系统、二级修补系统依次设置在运动系统一侧,

所述运动系统包括主轨道架2、主行车201、机械臂202、抓手203;所述主行车201一端滑动设置在主轨道架2的滑轨上,主行车201另一端与机械臂202连接,机械臂202与抓手203连接,所述抓手203用于固定模具1;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滑槽一3、滑动架一301、机械架302、转动环303、声波接收仪304、声波发生器305;所述滑动架一301滑动设置在滑槽一3上,所述机械架302一端与滑动架一301上端连接,所述转动环303设置在机械架302上部,所述机械架302下部设有多个声波接收仪304和声波发生器305;

所述一级修补系统包括滑槽二4、滑动架二401、导轨一402、滑动块一403、滑柱404、滑套405、制冷板406、液槽一407、滑动块二408、伸缩杆409、加热机臂4010、加热环4011、修补模套4012、溢出口4013、导液管一4014;所述滑槽二4设置在滑槽一3一侧,所述滑动架二401滑动设置在滑槽二4上,所述导轨一402设置在滑动架二401上端,所述滑动块一403滑动设置在导轨一402下端的导轨上,所述滑动块一403下端连接有滑柱404,所述滑柱404上设置有滑套405,滑套405一侧连接有制冷板406,所述液槽一407设置在导轨一402上端,所述滑动块二408滑动设置在导轨一402下端的导轨上,滑动块二408下端连接有伸缩杆409,伸缩杆409下端连接有加热机臂4010,加热机臂4010两端分别与加热环4011两侧连接,加热环4011内设有修补模套4012,修补模套4012上端设有溢出口4013,所述导液管一4014一端与液槽一407连通,导液管一4014另一端与修补模套4012尾端连通;

所述二级修补系统包括滑槽三5、滑动架三501、液槽二502、导液管二503、滑动块三504、喷涂管505、导轨二506、滑动块四507、伸缩机臂508、刮板509、变向环5010;所述滑槽三5设置在滑槽二4一侧,所述滑动架三501滑动设置在滑槽三5上,所述液槽二502设置在滑动架三501上端,所述导轨二506设置在液槽二502一侧,所述滑动块三504滑动设置在导轨二506下端的导轨上,所述滑动块三504下端连接有喷涂管505,所述喷涂管505通过导液管二503与液槽二502连通,所述滑动块四507滑动设置在导轨二506下端的导轨上,滑动块四507下端连接有伸缩机臂508,伸缩机臂508下端连接有变向环5010,变向环5010与刮板509连接。

所述机械臂202上设置有垂直伸缩套,机械臂202一端设有旋转关节。

所述抓手203端部为锯齿形,有利于模具1的抓取固定。

所述滑动架一301上设置有垂直伸缩套,机械架302上设置有水平伸缩套。

所述声波接收仪304为两排,所述声波发生器305为一排,声波发生器305设置在两排声波接收仪304之间,每排声波接收仪304、声波发生器305均为3~4个。

所述喷涂管505上设置有旋转喷头,实现喷涂管505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待修补模具1通过抓手203抓住其两外侧壁固定在机械臂202上,模具1通过主行车201在主轨道架2上来回滑动实现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机械臂202上的垂直伸缩套和旋转关节从而控制模具1实现高度和方向调整。首先,模具1随着主行车201滑动至机械架302的正下方,通过控制滑动架一301上的垂直伸缩套和机械架302上的水平伸缩套从而控制声波接收仪304和声波发生器305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以到达模具1内部中心位置为宜,声波发生器305发出声波,声波接收仪304检测声波,若是模具1的侧壁上有缺陷则声波接收仪304接受到声波与正常情况下不同,从而达到缺陷检测的目的。检测完成后,模具1随着主行车201滑动至修补模套4012下方,通过滑动滑动块二408将修补模套4012滑动至模具1的缺陷位置,通过伸缩杆409调节修补模套4012的高度,加热机臂4010由内置在伸缩杆409的电机提供热能并对加热环4011进行加热从而使得修补模套4012导热,修补液如硅胶放置在液槽一407内并通过导液管一4014输送到修补模套4012内,通过修补模套4012加热并贴合涂抹在模具1的内壁缺陷位置,同时制冷板406贴合在模具1缺陷处的外壁上,同时对模具壁进行冷却从而使得修补液能及时凝固,一级修补完成后通过溢出口4013抽出多余修补液,通过控制滑动块一403滑动调整制冷板406的位置。随后模具1由主行车201带动至喷涂管505下方,喷涂管505通过滑动块三504调整位置,喷涂管505对准模具缺陷位置再次喷涂修补液,然后刮板509对已经修补后的模具内壁刮动平整从而进一步提高修补效果。喷涂管505由液槽二502通过导液管二503提供修补液,刮板509通过变向环5010实现方向变化,通过伸缩机臂508实现高度调节,通过滑动块四507实现位移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