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工件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718发布日期:2018-12-11 21:2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工件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工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工件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今在工件的切割加工中,存在机械送料和人工送料两种送料方式。其中,机械送料是通过设置在切割装置旁的送料机构实现送料的,由于,送料机构具有一定的送料行程,在切割工件时,会使得代加工工件尾端留下较长的尾料,就无法移动到切割装置上,因此会导致较长的尾料大量浪费,也会导致企业的加工成本增大,现有的机械切割装置还存在结构复杂、安装麻烦、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使得企业的机械维护成本增大。且现今的企业还存在人工送料,人工送料会出现加工效率低,在切割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进行切割,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安全性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使企业的用人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金属工件切割系统,该金属工件切割系统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生产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且金属工件切割系统能大大减少尾料的产生,避免原料浪费,减少成本投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属工件切割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送料机构、固定平台、活动平台、第一压料组件、第二压料组件、锯片、驱动组件,其中送料机构与活动平台分别设置在固定平台两侧,并使送料机构输出端朝向固定平台,还使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形成有锯口,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活动平台侧旁,并使活动平台与驱动组件相驱动连接,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使活动平台做往复运动以远离或靠近固定平台,所述第一压料组件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方,所述第二压料组件设置在活动平台上方,并使第二压料组件与活动平台做同步的往复运动,所述锯片设置在锯口外侧,并使锯片能活动进出锯口。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送料机构的结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活动送料架、第三压料组件、动力输出组件,所述第三压料组件安装在活动送料架上,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设置在活动送料架侧旁,并使活动送料架与动力输出组件相驱动连接,以在动力输出组件的驱动下,使活动送料架做往复运动以远离或靠近固定平台。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第三压料组件的结构,所述第三压料组件由导杆、压料气缸、压料板构成,所述压料气缸呈竖向布置地固定在活动送料架上,所述导杆竖向穿置于活动送料架上,所述压料板分别与压料气缸的活动端、导杆相接,所述活动送料架上设有放料平台,并使压料板位于放料平台上方,还使放料平台与固定平台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前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两种动力输出组件的结构技术方案,它们分别为:第一种,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由第一驱动气缸、第一导轨构成,所述活动送料架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活动送料架侧旁,并使活动送料架与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动端相接,以在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下,使活动送料架做往复运动以远离或靠近固定平台。第二种,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由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与第一滑轨构成,所述第一丝杆设置在第一滑轨侧旁,所述活动送料架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并使活动送料架与第一丝杆相螺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活动送料架侧旁,并使第一丝杆与第一驱动电机相驱动连接,以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活动送料架做往复运动以远离或靠近固定平台。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的结构,所述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分别由导杆、压料气缸、压料板构成,所述导杆与压料气缸分别呈竖向设置,所述压料板分别与压料气缸的活动端、导杆相接。

在前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两种驱动组件的结构技术方案,它们分别为:第一种,所述驱动组件由第二驱动气缸、第二导轨构成,所述活动平台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活动平台侧旁,并使活动平台与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动端相接。第二种,所述驱动组件由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与第二滑轨构成,所述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二滑轨侧旁,所述活动平台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并使活动平台与第二丝杆相螺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活动平台侧旁,并使第二丝杆与第二驱动电机相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能将金属工件准确地送到固定平台上,能更好的替代人工送料所带来的不便,还能提升工件加工效率。由于,固定平台侧旁还设有活动平台,且在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上方分别设置第一压料组件、第二压料组件,并且第二压料组件能与活动平台做同步的往复运动。这样金属工件两端能在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的作用下,更好地固定在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上,有助于提高切割质量,且在切割上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解决了人工切割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当剩余的金属工件较短且送料机构无法将需要的长度推送至切割位置时,可通过第二压料组件将金属工件端部压置于活动平台上,然后使活动平台与第二压料组件做同步远离固定平台的运动,这样就可拖动金属工件,使其切割位置移动至锯口处。这样该金属工件切割系统能够加工更短的金属工件,解决了现有送料机构不能把代加工工件尾段移到切割位置的问题,其能大大减少金属工件尾料的产生,从而避免材料的浪费,以节约企业的材料成本,该金属工件切割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还十分简单合理,其安装的便利性也十分好,并使得企业在日后的维护成本降低,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工件切割系统,包括送料机构1、固定平台2、活动平台3、第一压料组件4、第二压料组件5、锯片6、驱动组件7,其中送料机构1与活动平台3分别设置在固定平台2两侧,并使送料机构1输出端朝向固定平台2,还使活动平台3与固定平台2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活动平台3与固定平台2之间形成有锯口23,所述驱动组件7设置在活动平台3侧旁,并使活动平台3与驱动组件7相驱动连接,以在驱动组件7的驱动下,使活动平台3做往复运动以远离或靠近固定平台2,所述第一压料组件4设置在固定平台2上方,所述第二压料组件5设置在活动平台3上方,并使第二压料组件5与活动平台3做同步的往复运动,所述锯片6设置在锯口23外侧,并使锯片6能活动进出锯口23。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1能将金属工件准确地送到固定平台2上,能更好的替代人工送料所带来的不便,还能提升工件加工效率。由于,固定平台2侧旁还设有活动平台3,且在固定平台2与活动平台3上方分别设置第一压料组件4、第二压料组件5,并且第二压料组件5能与活动平台3做同步的往复运动。这样金属工件两端能在第一压料组件4与第二压料组件5的作用下,更好地固定在固定平台2与活动平台3上,有助于提高切割质量,且在切割上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解决了人工切割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当剩余的金属工件较短且送料机构1无法将需要的长度推送至切割位置时,可通过第二压料组件5将金属工件端部压置于活动平台3上,然后使活动平台3与第二压料组件5做同步远离固定平台2的运动,这样就可拖动金属工件,使其切割位置移动至锯口23处。这样该金属工件切割系统能够加工更短的金属工件,解决了现有送料机构不能把代加工工件尾段移到切割位置的问题,其能大大减少金属工件尾料的产生,从而避免材料的浪费,以节约企业的材料成本,该金属工件切割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还十分简单合理,其安装的便利性也十分好,并使得企业在日后的维护成本降低,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实际制造时,所述锯片6可通过气缸、电机或摆动臂带动其进出锯口23,从而实现锯料动作。上述三种对锯片6的推动结构十分常见,其具体结构就不多做说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选择。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将锯片6活动布置于第一压料组件4与第二压料组件5之间,并使锯片6能活动进出锯口23。这样在切割金属工件时,可通过第一压料组件4与第二压料组件5,对金属工件切割口两侧同时起到压紧定位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切割加工的可靠性。所述第一压料组件4、第二压料组件5能分别活动作用于固定平台2、活动平台3上,从而起到压紧工件的目的。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送料机构的结构,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活动送料架11、第三压料组件12、动力输出组件13,所述第三压料组件12安装在活动送料架11上,所述动力输出组件13设置在活动送料架11侧旁,并使活动送料架11与动力输出组件13相驱动连接,以在动力输出组件13的驱动下,使活动送料架11做往复运动以远离或靠近固定平台2。该送料机构1的整体结构十分简单可靠,有助于提高送料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从而可提高金属工件切割的精确性。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第三压料组件的结构,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三压料组件12由导杆10、压料气缸20、压料板30构成,所述压料气缸20呈竖向布置地固定在活动送料架11上,所述导杆10竖向穿置于活动送料架11上,所述压料板30分别与压料气缸20的活动端、导杆10相接,所述活动送料架11上设有放料平台111,并使压料板30位于放料平台111上方,还使放料平台111与固定平台2位于同一平面内。该第三压料组件12的结构设计十分简单可靠,有助于提高金属工件定位的可靠性,从而有助于提高金属工件的切割质量。

在前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两种动力输出组件的结构技术方案,它们分别为:第一种,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输出组件13由第一驱动气缸131、第一导轨132构成,所述活动送料架11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132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31设置在活动送料架11侧旁,并使活动送料架11与第一驱动气缸131的活动端相接,以在第一驱动气缸131的驱动下,使活动送料架11做往复运动以远离或靠近固定平台2。第二种,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输出组件13由第一驱动电机133、第一丝杆134与第一滑轨135构成,所述第一丝杆134设置在第一滑轨135侧旁,所述活动送料架1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135上,并使活动送料架11与第一丝杆134相螺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3设置在活动送料架11侧旁,并使第一丝杆134与第一驱动电机133相驱动连接,以在第一驱动电机133的驱动下,使活动送料架11做往复运动以远离或靠近固定平台2。上述两种动力输出组件13的结构都十分的可靠,有助于提高活动送料架11移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可提高金属工件加工的质量。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的结构,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压料组件4与第二压料组件5分别由导杆10、压料气缸20、压料板30构成,所述导杆10与压料气缸20分别呈竖向设置,所述压料板30分别与压料气缸20的活动端、导杆10相接。其中,第一压料组件4与第二压料组件5的结构设计十分简单可靠,有助于提高金属工件定位的可靠性,从而有助于提高金属工件的切割质量。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使第二压料组件5的压料气缸20与活动平台3相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电机或气缸驱使压料气缸20移动,即通过电机或气缸驱使第二压料组件5,使其与活动平台3保持运动同步。

在前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两种驱动组件的结构技术方案,它们分别为:第一种,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组件7由第二驱动气缸71、第二导轨72构成,所述活动平台3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72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71设置在活动平台3侧旁,并使活动平台3与第二驱动气缸71的活动端相接。第二种,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7由第二驱动电机73、第二丝杆74与第二滑轨75构成,所述第二丝杆74设置在第二滑轨75侧旁,所述活动平台3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75上,并使活动平台3与第二丝杆74相螺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设置在活动平台3侧旁,并使第二丝杆74与第二驱动电机73相驱动连接。上述两种驱动组件7的结构都十分的可靠,有助于提高活动平台3移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可提高金属工件加工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