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4347发布日期:2018-12-25 21:10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指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



背景技术:

线切割机床(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属电加工范畴,线切割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前苏联,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

钼丝主要是指线切割加工时带有高压电场连续移动以切割工件的一种由钼等贵重金属制造而成的耗材,即线切割机床加工工件时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叫做电极丝(也叫电极),它可以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切割金属成型。钼丝规格一般为Φ0.02mm至Φ12.0mm。钼丝是规律缠绕在储丝筒上的,且较长一般长度都在200-300米之间。

每次更换钼丝的时候要将原先磨损的钼丝从储丝筒上抽出,再缠绕上新的钼丝,更换过程繁琐且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在操作过程中因为钼丝较细容易割伤作业人员的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抽丝以及上丝的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包括储丝筒、动力装置、上丝连接轴、抽丝连接轴以及废丝缠绕盘,所述储丝筒的一端设有转动接口,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上丝连接轴,所述上丝连接轴套接于所述抽丝连接轴内,所述抽丝连接轴套接于所述废丝缠绕盘内。

优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支承所述动力装置、上丝连接轴、抽丝连接轴以及废丝缠绕盘。

优选地,还包括L型固定装置,所述L型固定装置一侧设置所述动力装置,另一侧设置所述上丝连接轴、抽丝连接轴以及废丝缠绕盘。

优选地,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L型固定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变速器。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设置储物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生产中更换钼丝通过本实用新型来完成,无需人员手动抽丝、上丝。采用机械化的钼丝抽丝、上机构使得更换钼丝更加快速,而且避免了因钼丝过细割伤手指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的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的整体组装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的上丝组装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如下:

储丝筒1;动力装置2;电机21;变速器22;L型固定装置3;上丝连接轴4;抽丝连接轴5;废丝缠绕盘6;高度调节板7;底座8。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包括储丝筒1、动力装置2、上丝连接轴4、抽丝连接轴5以及废丝缠绕盘6,所述储丝筒1固定在机床(图未示)上,所述储丝筒1的一端设有转动接口,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21以及变速器22,所述变速器22连接所述上丝连接轴4,所述上丝连接轴4套接于所述抽丝连接轴5内,所述抽丝连接轴5套接于所述废丝缠绕盘6内。

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还包括底座8、L型固定装置3、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底座8内设置储物箱进行储物,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采用高度调节板7用螺栓(图未示)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底座8支承所述动力装置2、上丝连接轴4、抽丝连接轴5以及废丝缠绕盘6,所述L型固定装置3一侧设置所述动力装置2,另一侧设置所述上丝连接轴4、抽丝连接轴5以及废丝缠绕盘6,所述高度调节板7设置在所述底座8与所述L型固定装置3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操作步骤如下:

一、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过程

作业人员手动将废丝的一头缠绕在废丝盘上,按下电机21的启动开关,电机21匀速转动,将废丝从储丝筒1上抽离,抽完后将废丝盘和抽丝连接轴5取出,准备进行上丝过程。

二、一种线切割钼丝上丝过程

首先将电机21连同高度调节板7分离底座8后与储丝筒1放在一起,所述上丝连接轴4连接所述储丝筒1一端的转动接口;新的钼丝从钼丝盘中取出,将新的钼丝一端经机床自带的导向轮后缠绕在储丝筒1上,按下电机21的启动开关,电机21带动储丝筒1匀速转动上丝,当上到所需的钼丝量后,断开开关,剪断钼丝后,再将剪断一端的钼丝缠绕至储丝筒1刚开始缠绕钼丝的一端,最后将电机21连同高度调节板7放回底座8,重新把抽丝连接轴5与废丝缠绕盘6安装回一种线切割钼丝抽丝、上丝机构中,准备下一次抽丝。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