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408发布日期:2019-01-04 22:5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冲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汽车配件种类繁多,而一些高精度的汽车配件在制造的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冲压切割。在对汽车配件的原件进行冲压切割时,由于切割时在冲压模具内进行的,工作人员很难知晓,进行冲压的刀片或其他切割组件是否完成了整个工件的切割,而切割结果,只有开模的时候才知道;并且,在进行压模之前还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洗,工序复杂,耗时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冲压模具,能够在压模到位前自动清洁下模。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圆柱部和圆台部,圆台部的小端与圆柱部的下端完全重合,下模内设有腔体,所述下模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孔,所述下模的顶端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开口;

所述上模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侧壁开有贯穿下压板的横孔,下压板的顶壁开有与横孔连通的纵孔,所述纵孔为盲孔,下压板的底壁两侧分别开有与横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出料孔和纵孔之间;

所述横孔内设有可滑动的梯形块,纵孔内设有可滑动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底部为锥形端,锥形端的斜面与梯形块的斜面相抵;所述推动块的顶部与压力机连接,推动块的底部始终在纵孔内;

所述梯形块顶端朝向推动块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横孔上壁远离推动块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压簧;

所述第一固定块侧壁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摆杆,摆杆沿长度方向设有刀片;所述摆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伸出限位孔外。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本方案的汽车配件冲压模具时,首先将原件放到下模的腔体底部,原件的长度大于出料孔之间的距离。

注:原件,指未使用本模具进行冲压的工件;成件,指使用本模具进行冲压之后的工件。

而后将上模的下压板两端伸入下模,下压板的两端与下模圆柱部对应的腔体内壁相抵。在压力机的带动下,与压力机传动连接的推动块向下运动,由于推动块与梯形块斜面相抵,所以推动块向梯形块施加斜向下的推力,相应的圆柱部分的内壁也向梯形块提供了与推力相抵的支持力;推动块对整个下压板施加向下的力,该力使得下压板向下移动;

而后下压板运动到下模的圆台部分时,梯形块失去了上述支持力,在推力的作用下,梯形块逐渐伸出下压板的两端,而后与圆台部分的内壁相抵;由于梯形块伸出下压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距离变小,压簧被压缩;同时,由于摆杆的顶端与梯形块铰接,摆杆的底端伸出限位孔,所以摆杆从原先倾斜向外,逐渐向内摆动;

随着下压板的下移,摆杆逐渐竖直,而后在与压力机传动连接的推动块的推动下,摆杆与原件接触,摆杆上的刀片切割原件,从而将原件分为边角料和成件,完成对原件的切割。

而后在进行脱模时,压力机带动推动块向上移动,由于推动快的楔形端始终在下压板内,所以压力机能够带动整个下压板向上移动;梯形块失去推动快施加的向下压板两侧的推力,梯形块在压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下压板中间方向移动;同时随着下压板的上移动,圆台部的腔体内壁也对下压板施加向推动块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梯形块向推动块方向移动;

而摆杆的顶端是与梯形块铰接的,摆杆始终是伸出限位孔的,所以摆杆的顶端向推动块方向移动,摆杆整体从竖直状态又向下压板两侧摆动;随着摆杆的摆动,摆杆将边角料从成件处拨开,从而推动边角料进入出料孔,完成废料与成件的脱离。

同时,由于推动块推动整个下压板下压的过程中,梯形块始终与腔体内壁相接触,因此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类似于气缸的结构,下压板的向下移动,将下压板下方的空气从出料孔中挤出,下压板下方的风会带动腔体内的灰尘杂物从出料孔吹出,达到清洁腔体内壁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限位孔的下端设有滑块,所述摆杆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滑块能够在滑槽内滑动。

本方案中利用滑块和滑槽,限制摆杆始终与滑块接触,避免摆杆在限位孔中来回摆动。

进一步,所述梯形块远离推动块一侧的斜面与腔体的斜面相契合。

避免梯形块被推动块推动后撞击腔体的斜面,从而刮伤腔体斜面;同时增大梯形块与腔体斜面之间的接触面,增大梯形块与腔体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摩擦力能够与下压板的重力相抵消,避免下压板的坠落速度大于推动块下移的速度,即梯形块的下降速度大于推动块下移速度,梯形块与推动块不再相抵,推动块吊住下压板,梯形块在压簧弹力的作用下,想着推动快方向移动,进而摆杆倾斜,刀片切割完成的成件不合格,该冲压模具无法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纵孔的底部与推动块的锥形端相契合。

本方案中,增加了推动块的锥形端和纵孔底部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压强过大,锥形端磨损或者纵孔底部被撞坏。

进一步,所述出料孔倾斜向外开设。

相比竖直的出料孔而言,倾斜设置的出料孔更容易引导切割产生的边角料进入,而后沿着倾斜的内壁滑出。

进一步,所述腔体底部两端设有缓冲件。

本方案中,利用缓冲间提供给下压板缓冲力,避免下压时,缓冲板被损坏。

进一步,所述推动块的侧壁下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与横孔上壁相抵。

本方案中利用限位块,限定推动块的底部始终在下压块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度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推动块1、限位块2、梯形块3、压簧4、限位孔5、摆杆6、原件7、出料孔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说明:原件,指未使用本模具进行冲压的工件;成件,指使用本模具进行冲压之后的工件。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种高精度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

下模包括圆柱部和圆台部,圆台部的小端与圆柱部的下端完全重合,下模内设有腔体,下模的壁厚均匀且固定;下模的顶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开口,该开口用于上模的塞入;下模的底部开设两个与腔体连通的出料孔8,出料孔8分别位于下模的左右两端,出料孔8倾斜向外设置,便于引导切割产生的边角料进入出料孔8滑出下模;下模的后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料口,用于原件7的投入;下模的前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出料口,用于成件的运出。

上模包括下压板,下压板的侧壁开有左右贯穿的横孔,下压板的顶壁中部开有与横孔连通的纵孔,纵孔为盲孔,下压板的底壁两侧分别开有与横孔连通的两个限位孔5,这两个限位孔5位于下压板的左右两侧,且左侧的限位孔5均位于左侧的出料孔8和纵孔之间;右侧的纤维孔位于右侧的出料孔8和纵孔之间。

横孔内设有两个可水平滑动的梯形块3,纵孔内设有可竖直滑动的推动块1,这两个梯形块3分别位于推动块1的左右两侧,推动块1底部为锥形端,锥形端的斜面能够与梯形块3的斜面相抵;推动块1的顶部与压力机传动连接,推动块1的侧壁下部设有限位块2,限位块2的大小保证限位块2能够与横孔的上壁相抵;

左侧梯形块3顶壁的右部设有第一固定块,右侧梯形块3的顶壁的左部也同样设有第一固定块;横孔上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块,左侧的第一固定块和左侧的第二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压簧4,右侧的第一固定块和右侧的第二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压簧4;

第一固定块的前壁设有水平向前的固定杆,固定杆上套接有可摆动的摆杆6,摆杆6沿长度方向设有刀片;摆杆6的下端伸出限位孔5外。

本方案的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在使用时具有以下几个状态:

(1)使用前

将原件7从下模的进料口处投入,使得原件7的大部分位于两个出料孔8之间。

(2)使用时

将上模的下压板两端伸入下模,下压板的两端与下模圆柱部对应的腔体内壁相抵。在压力机的带动下,与压力机传动连接的推动块1向下运动,由于推动块1与梯形块3斜面相抵,所以推动块1向梯形块3施加斜向下的推力,相应的圆柱部分的内壁也向梯形块3提供了与推力相抵的支持力;推动块1对整个下压板施加向下的力,该力使得下压板向下移动。

当下压板运动到下模的圆台部分时,梯形块3失去了上述支持力,在推力的作用下,梯形块3逐渐伸出下压板的两端,而后与圆台部分的内壁相抵;由于梯形块3伸出下压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距离变小,压簧4被压缩;同时,由于摆杆6的顶端与梯形块3铰接,摆杆6的底端伸出限位孔5,所以摆杆6从原先倾斜向外,逐渐向内摆动;

随着下压板的下移,摆杆6逐渐竖直,而后在与压力机传动连接的推动块1的推动下,摆杆6与原件7接触,摆杆6上的刀片切割原件7,从而将原件7分为边角料和成件,完成对原件7的切割。

同时,由于推动块1推动整个下压板下压的过程中,梯形块3始终与腔体内壁相接触,因此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类似于气缸的结构,下压板的向下移动,将下压板下方的空气从出料孔8中挤出,下压板下方的风会带动腔体内的灰尘杂物从出料孔8吹出,达到清洁腔体内壁的效果。

(3)压模完成后的脱模

压力机带动推动块1向上移动,推动块1两侧的限位块2与横孔内壁相接触,从而压力机带动整个下压板向上移动;梯形块3失去推动快施加的向下压板两侧的推力,梯形块3在压簧4弹力的作用下向下压板中间方向移动;同时随着下压板的上移动,圆台部的腔体内壁也对下压板施加向推动块1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梯形块3向上模中心移动;

而摆杆6的顶端是与梯形块3铰接的,摆杆6始终是伸出限位孔5的,所以摆杆6的顶端向推动块1方向移动,摆杆6整体从竖直状态又向下压板两侧摆动;随着摆杆6的摆动,摆杆6将边角料从成件处拨开,从而推动边角料进入出料孔8,完成废料与成件的脱离;而成件最终从出料口中运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