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轴承的防尘盖固定是通过轴向挤压的方法,使防尘盖径向外端变形并固定在轴承外圈内侧的密封槽内,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并不牢固,尤其是产生振动的过程中,防尘盖容易松动。对比申请号201320151704.X的中国专利,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属于轴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轴承外圈固定防尘盖的内壁滚压一圈齿的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包括轴(4)和同轴安装在轴(4)前端部的滚齿轮(2),滚齿轮(2)呈圆柱齿轮状,周圈均布有多个尖锐的齿(201),在对外圈(1)淬火前进行滚压齿,外圈(1)内壁上加工一圈小齿后,防尘盖压入密封槽(101)时,防尘盖与外圈(1)内壁上的小齿咬合,使防尘盖与轴承外圈(1)固定更加牢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等优点。上述专利在对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容易造成震动,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包括轴承外圈、支撑板、滚齿轮、第一电动机、调节螺钉,所述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所述滚齿轮,所述支撑板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底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表面设置有所述调节螺钉,所述调节板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表面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支撑底板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后端设置有所述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后端设置有第一辊轮,所述第二辊轮一侧设置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轴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所述轴承外圈一侧设置有靠板,所述靠板底部设置有靠板支架。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轴承外圈放在所述第二辊轮与所述第一辊轮之间,推动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靠板相靠,调节所述调节板的位置并通过所述调节螺钉固定,打开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工作带动所述滚齿轮在所述轴承外圈内表面压齿,同时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辊轮与所述第一辊轮相对转动。
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的震动,提高稳定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的震动,提高稳定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底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所述调节螺钉连接。
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的震动,提高稳定性,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支撑架焊接,所述第二辊轮与所述滚轮轴焊接。
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的震动,提高稳定性,所述滚轮轴与所述第二电动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靠板支架与所述支撑架焊接。
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的震动,提高稳定性,所述靠板与所述靠板支架焊接,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滚轮轴焊接。
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的震动,提高稳定性,所述滚轮轴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轴承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的靠板可稳定轴承外圈一段,同时设置的定位孔可满足不同宽度的轴承外圈需求,设置的调节板与调节螺钉配合固定支撑板和调节滚齿轮的高度,降低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的震动,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轴承外圈;2、支撑板;3、滚齿轮;4、第一电动机;5、调节螺钉;6、调节板;7、定位孔;8、支撑底板;9、支撑架;10、第二辊轮;11、第二电动机;12、滚轮轴;13、靠板支架;14、靠板;15、第一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轴承外圈密封槽压齿装置,包括轴承外圈1、支撑板2、滚齿轮3、第一电动机4、调节螺钉5,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滚齿轮3,支撑板2用于设置滚齿轮3和第一电动机4,滚齿轮3用于给轴承外圈1内壁滚齿,支撑板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4,第一电动机4用于给滚齿轮3的旋转提供动力,第一电动机4底部设置有调节板6,调节板6用于调节支撑板2位置,调节板6表面设置有调节螺钉5,调节螺钉5用于固定调节板6,调节板6底部设置有支撑底板8,支撑底板8用于设置定位孔7和支撑调节板6,支撑底板8表面设置有定位孔7,定位孔7用于调节螺钉5固定,支撑底板8底部设置有支撑架9,支撑架9用于支撑第二辊轮10和第一辊轮15,支撑架9一侧设置有第二辊轮10,第二辊轮10用于和第一辊轮15配合带动轴承外圈1旋转,第二辊轮10后端设置有轴承外圈1,轴承外圈1后端设置有第一辊轮15,第一辊轮15用于和第二辊轮10配合带动轴承外圈1旋转,第二辊轮10一侧设置有滚轮轴12,滚轮轴12用于连接第二辊轮10和第二电动机11,滚轮轴12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11,第二电动机11用于给第二辊轮10的旋转提供动力,轴承外圈1一侧设置有靠板14,靠板14用于轴承外圈1依靠,靠板14底部设置有靠板支架13,靠板支架13用于支撑靠板14。
上述结构中,将轴承外圈1放在第二辊轮10与第一辊轮15之间,推动轴承外圈1与靠板14相靠,调节调节板6的位置并通过调节螺钉5固定,打开第一电动机4和第二电动机11,第一电动机4工作带动滚齿轮3在轴承外圈1内表面压齿,同时第二电动机11带动第二辊轮10与第一辊轮15相对转动。
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外圈内壁滚齿过程的震动,提高稳定性,支撑板2与第一电动机4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板2与支撑底板8滑动连接,调节板6与支撑底板8通过调节螺钉5连接,支撑底板8与支撑架9焊接,第二辊轮10与滚轮轴12焊接,滚轮轴12与第二电动机11通过联轴器连接,靠板支架13与支撑架9焊接,靠板14与靠板支架13焊接,第一辊轮15与滚轮轴12焊接,滚轮轴12与支撑架9通过轴承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