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焊接粉的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5164发布日期:2018-12-18 22:0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焊接粉的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焊接粉的焊接模具。



背景技术:

焊接是实现金属之间牢固连接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焊接必须外接电源驱动设备方能工作,且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因此现在针对不同的焊接材料出现了各种焊接模具。

目前,公告号为CN10467071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焊粉包装结构,它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粉包装结构还包括有盖体,所述盖体密封地盖置在壳体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方便引火条插入的薄壁部,所述盖体与壳体均由金属铜制作而成;所述盖体为中部凹陷的盘形结构,盖体的周边以卷绕于壳体周边上而与壳体密封固定在一起;引火条在模盖与模体之间伸出,与点火的通电器相连接,点火后引燃焊接粉,包装结构内的焊接粉与壳体一起熔化的铜水将流入焊接模具底部内腔中的铜缆连接处,与铜缆焊接在一起;所述薄壁部为位于盖体中部的薄壁层;所述薄壁层的厚度为引火条端部一戳即破的厚度;所述薄壁部形状与引火条的端面相适配,薄壁部的宽度与长度为等于或略大于引火条的宽度与长度;所述壳体由上锥部和下锥部组成,上锥与下锥部为一次性冲压而成的一体结构;所述上锥部与下锥部连接处的夹角α为130~140度;所述壳体的下锥部的锥度为145~160度。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焊接模具的内腔可能残留熔融后凝固的焊接粉,严重时可能将模具内腔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焊接粉的焊接模具,其具有方便清理反应腔和引流槽内残留的焊接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焊接粉的焊接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左模与右模,左模与右模之间设有焊接腔和反应腔,反应腔用于装填焊接粉,反应腔位于焊接腔上方,反应腔与焊接腔之间连通引流槽,所述反应腔与引流槽内设有用于防止凝固的焊接粉残渣残留在反应腔和引流槽的的清洁构件,清洁构件可拆卸装设在反应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粉熔融后凝固在反应腔,只需将清洁构件进行更换,使用时方便简单。此外也可以避免引流槽被凝固的焊接粉堵塞,避免废弃整个模具。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洁构件包括套杯,所述套杯与反应腔内壁贴合,套杯底部连通有套管,套管穿过引流槽,套管外壁与引流槽内壁贴合,套杯与套管一体式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杯或者套管残留残渣时,打开左模与右模,取出套杯和套管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洁构件包括清洁杯,所述清洁杯与反应腔内壁贴合,清洁杯底部连通有清洁管,清洁管穿过引流槽,清洁管外壁与引流槽贴合,清洁杯顶部沿水平向外延伸有凸缘,凸缘搭靠在反应腔的顶部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杯通过凸缘搭靠在反应腔上,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反应腔的顶部边沿设有用于放置清洁杯凸缘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杯的凸缘放置在凹槽内,这样使得清洁杯在反应腔内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凹槽上设有贯通左模或者右模的缺口,缺口用于方便取下撬起清洁杯凸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取下清洁杯时,只需通过缺口将清洁杯凸缘撬起,这样拆卸清洁杯比较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模具本体顶部设有盖合在模具本体上的模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盖盖合在反应腔内,这样可以避免反应腔内高温焊接粉飞溅到工作人员身上,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进一步设置:所述模盖朝向模具本体一侧设有用于将点火条伸入反应腔的点火槽,点火槽连通外界与反应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火槽一方面方便点火条伸入反应腔内将焊接粉点燃,另一方面反应腔内反应时的高温气体也可以通过点火槽排出,保持反应腔内气压平衡。

进一步设置:所述模盖与左模和右模之间均连接有锁扣件,两个锁扣件分别位于模盖相对的两侧,所述锁扣件包括设置在模具本体侧壁上的锁座、与锁座铰接锁扣柄、转动地设置在锁扣柄上的锁扣环、与锁扣环相卡扣的锁扣座,所述锁扣环的一端设置在锁扣柄的中部,所述锁扣座设置在与锁座对应的模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锁扣环卡住锁扣座,然后按压锁扣柄将模盖与模具本体锁紧,这样可以避免高温气体冲开模盖,防止高温焊接粉飞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清洁构件,避免焊接粉的残渣残留在反应腔和引流槽内,使用方便,避免了废弃整个焊接模具;

2、通过在模盖与模具本体之间设置锁紧件,锁紧件模盖与模具本体锁紧在一起,防止高温气体冲开模盖,避免飞溅的焊接粉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焊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图1的A部分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左模与右模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模盖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清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本体;11、左模;12、右模;2、模盖;21、点火槽;3、反应腔;31、凹槽;4、焊接腔;5、引流槽;6、锁扣件;61、锁座;62、锁扣柄;63、锁扣环;64、锁扣座;7、清洁构件;71、套杯;72、套管;73清洁杯;74、清洁管;75、凸缘;8、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用焊接粉的焊接模具,如图1和3所示,包括矩形结构的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顶部设有盖合在模具本体1的模盖2。模具本体1包括左模11与右模12,左模11与右模12之间设有反应腔3和焊接腔4,反应腔3与焊接腔4之间设有引流槽5,反应腔3与焊接腔4之间通过引流槽5连通。左模11与右模12之间设有夹具8,左模11与右模12通过夹具8张开或者闭合。

如图1和 2所示,模盖2与左模11和右模12之间均设有锁扣件6,两个锁扣件6分别位于模盖2相对两侧。锁扣件6包括设置在模具本体1侧壁上的锁座61、与锁座61铰接的锁扣柄62、转动设置在锁扣柄62上锁扣环63、与锁扣环63相卡扣的锁扣座64,锁扣环63的一端设置在锁扣柄62的中部,锁扣座64设置在与锁座61对应的模盖2侧壁上。当需要将模盖2锁紧在模具本体1上时,锁扣环63卡住锁扣座64,按压锁扣柄62将模盖2与模具本体1锁紧,如此设置可避免高温气体冲开模盖2,防止高温焊接粉飞溅。

如图3和4所示,模盖2朝向模具本体1一侧设有点火槽21,点火槽21连通至反应腔3内,当需要点燃焊接粉时,点火条通过点火槽21伸入反应腔3内,从而点燃焊接粉。此外,反应腔3内的高温气体也可通过点火槽21排出,保持反应腔3内外气压平衡。

如图3所示,反应腔3底部凹陷呈半圆形,引流槽5设置在反应腔3底部最低点。这样熔融态下的焊接粉可顺势流进焊接腔4内。

如图3所示,反应腔3与引流槽5内设有用于防止凝固的焊接粉残渣残留在反应腔3内的清洁构件7,清洁构件7可拆卸地装设在反应腔3内。清洁构件7包括套杯71,套杯71与反应腔3内壁贴合,套杯71底部设有套管72,套管72与套杯71连通,且两者一体成型。套管72穿过引流槽5,套管72外壁与引流槽5内壁贴合。当套杯71内的残渣较多或者套管72被堵塞,只需将其更换即可,简单方便。

具体实施过程:使用时,将需要焊接的导线放置于焊接腔4内,使用夹具8将左模11与右模12闭合,在反应腔3内放置焊接粉,盖上模盖2并通过锁紧件将模盖2与模具本体1锁紧,点火条通过凹槽31伸入反应腔3内,将焊接粉点燃。焊接好后,通孔夹具8打开左模11与右模12,取出焊接好的导线即可。

实施例2:一种用焊接粉的焊接模具,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清洁构件7包括清洁杯73,清洁杯73与反应腔3内壁贴合,清洁杯73底部连通有清洁管74,清洁管74穿过引流槽5,清洁管74外壁与引流槽5内壁贴合。清洁杯73顶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凸缘75,反应腔3的顶部边沿设有用于防止凸缘75的凹槽31,这样使得清洁杯73放置在反应腔3内更加稳定。凹槽31上设有贯穿左模11的缺口,缺口用于方便撬起清洁杯73的凸缘75,这样使得清洁杯73的拆卸更加方便。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