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轧钢机轧辊挡圈。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钢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挡圈分为孔用挡圈和轴用挡圈,具有限位作用,可以防止其他零件轴向窜动,轧辊的品种和制造工艺随冶金技术的进步和轧钢设备的演变而不断发展。随着轧辊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技术方向也朝着如何让人们使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现有的轧辊挡圈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质量较重,不容易固定,拿与放不方便,并且在安装时容易将轧辊表面拉出毛刺,对轴身表面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需要使用工具进行安装于拆卸,费时费力,使用时间过长需要人工进行上油润滑与保养,并且对于不同规格与大小的轧钢机轧辊需要用到不同大小的挡圈,这样一来又提高了制造成本,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轧钢机轧辊挡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轧钢机轧辊挡圈,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轧钢机轧辊挡圈,包括轧辊主体与辊颈,所述辊颈固定连接在轧辊主体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辊颈的侧表面焊接有辊轴,所述轧辊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套,所述辊套的侧表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轧辊主体的侧表面设置有轧辊挡圈,所述轧辊挡圈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挡圈,所述上挡圈的内部侧表面开设有出油孔,所述上挡圈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挡圈,所述下挡圈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卡件,所述活动卡件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内部侧表面设置有断口,所述凸块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扣通孔,所述上挡圈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钢珠,所述活动钢珠的周围设置有吸油海绵。
优选的,所述辊轴通过辊颈贯穿连接在轧辊主体的中心处,所述辊轴的直径为轧辊主体直径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轧辊挡圈由上挡圈、下挡圈与活动卡件组成。
优选的,所述活动卡件的上端与上挡圈衔接处设置有高拉力弹簧,并且高拉力弹簧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断口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吸油海绵均匀覆盖在上挡圈的内部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钢珠的数量为若干组,且活动钢珠为均匀分布在上挡圈的内部,所述吸油海绵由多组独立的吸油孔组成。
优选的,所述上挡圈与下挡圈的形状均为半弧形,所述活动卡件由卡扣、凸块、断口与卡扣通孔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轧钢机轧辊挡圈,通过设有活动卡件、出油孔与吸油海绵,能够直接通过吸油海绵与出油孔,完成对轧辊挡圈部件的润滑与保养,无需人工定期的对轧辊拆卸进行上油与保养,省时省力,活动卡件能够自由的进行轧辊直径大小的调整,为适用于不同规格和大小的轧辊,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造成本,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轧钢机轧辊挡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轧钢机轧辊挡圈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轧钢机轧辊挡圈上挡圈的内部视图。
图中:1、轧辊主体;2、辊颈;3、辊轴;4、辊套;5、连接件;6、轧辊挡圈;7、上挡圈;8、出油孔;9、下挡圈;10、活动卡件;11、卡扣;12、凸块;13、断口;14、卡扣通孔;15、活动钢珠;16、吸油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轧钢机轧辊挡圈,包括轧辊主体1与辊颈2,辊颈2固定连接在轧辊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辊颈2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辊颈2的侧表面焊接有辊轴3,轧辊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套4,辊套4的侧表面设置有连接件5,连接件5的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孔,有效的固定了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轧辊主体1的侧表面设置有轧辊挡圈6,轧辊挡圈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挡圈7,上挡圈7的内部侧表面开设有出油孔8,能够通过出油孔8对零部件进行润滑和保养得作用,上挡圈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挡圈9,下挡圈9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卡件10,能够自由的进行轧辊直径大小的调整,适用于不同规格和大小的轧辊,活动卡件10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扣11,具有固定轧辊主体1的作用,卡扣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2,凸块12的内部侧表面设置有断口13,凸块12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扣通孔14,上挡圈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钢珠15,活动时会将吸油海绵16进行挤压释放出油性物质,活动钢珠15的周围设置有吸油海绵16,能够承载一定的油量,无需人工进行拆卸上油。
辊轴3通过辊颈2贯穿连接在轧辊主体1的中心处,辊轴3的直径为轧辊主体1直径的二分之一,辊颈2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辊轴3是锻造、粗车、调质热处理的工序。
连接件5的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孔,轧辊挡圈6由上挡圈7、下挡圈9与活动卡件10组成,通过对构件之间的交互规则的建模来实现构件之间的链接,限位孔的设置有效的固定了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
活动卡件10的上方与上挡圈7衔接处设置有高拉力弹簧,并且高拉力弹簧的数量为两组,高拉力弹簧的设置有效的对活动卡件10进行拉伸,调整与上挡圈7之间的大小,以配合不同规格的辊体。
断口1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吸油海绵16均匀覆盖在上挡圈7的内部侧表面,且吸油海绵16的宽度与上挡圈7的内直径是一致的,能够保证一定的储油功能。
活动钢珠15的数量为若干组,且活动钢珠15为均匀分布在上挡圈7的内部,吸油海绵16由多组独立的吸油孔组成,若干组活动钢珠15在活动时会对吸油海绵16进行挤压,才能够从出油孔8处渗出完成对零部件的润滑与保养作用。
上挡圈7与下挡圈9的形状均为半弧形,活动卡件10包括卡扣11、凸块12、断口13与卡扣通孔14,半弧形的结构组合成一个圆形的轧辊挡圈6,装置简单,能够自由调整,并且能够通过活动卡件10的零部件进行有效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轧钢机轧辊挡圈,在使用时,主要由轧辊主体1、辊颈2和辊轴3等几大部分组成,辊轴3通过辊颈2贯穿连接在轧辊主体1的中心处,辊颈2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活动卡件10的上方与上挡圈7的底端衔接处设置有高拉力弹簧,并且通过弹簧外侧设有的滑动杆进行伸缩移动,弹簧与滑动杆的设置有效的对活动卡件10进行拉伸,调整与上挡圈7之间的大小,以配合不同规格的辊体,卡扣11能够有效的固定轧辊挡圈6与辊体的连接,在使用时,上挡圈7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活动钢珠15,活动时会将吸油海绵16进行挤压从而释放出油性物质,对轧辊主体1的其他零部件起到润滑与保养得作用,无需人工进行保养,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