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取气缸端盖的多位抓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7988发布日期:2019-01-02 21:3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取气缸端盖的多位抓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气缸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夹取气缸端盖的多位抓具。



背景技术:

气缸端盖是气缸的重要组成部件,气缸端盖的加工质量对气缸最终的性能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在实际生产中,工业机器人通过其上的夹具抓取气缸端盖工件,然后放置到加工机床上的夹具内加工。但是这种方式下,夹具抓取气缸端盖的稳定性较差,在与机床上的夹具匹配时,装夹精度低且难以保证气缸端盖紧靠在机床夹具上,致使气缸端盖装夹的稳定性和最终加工质量差,同时工业机器人在抓取气缸端盖容易附带有铁渣,严重影响气缸端盖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夹取气缸端盖的多位抓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夹取气缸端盖的多位抓具,包括法兰安装板,所述法兰安装板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板,每个安装板上均排布有若干个夹爪机构,所述安装板上靠近任一个夹爪机构处均设有将气缸端盖贴紧在夹爪机构上的拨料杆,所述安装板上均成排设有斜向上的吹气细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爪机构在安装板设为两排且每排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爪机构包括气动卡盘、固定在气动卡盘上的Y型板、固定在Y型板上且沿气动卡盘的轴向设置的滑柱、安装在滑柱上的浮动板、套装在滑柱上且位于浮动板和Y型板之间的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卡盘为三爪气动卡盘,所述Y型板的每个伸出端均设置在气动卡盘上相邻的两个卡爪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柱为三个且分别设置在Y型板的三个伸出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板包括环形框、等间隔环设在环形框上且与滑柱配合的安装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结合浮动机构的设计,能够提高抓取气缸端盖时的稳定性,确保气缸端盖紧贴在机床夹具上,提高工件装夹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增设吹气管有效去除抓取过程中的铁渣等杂质,减少加工干扰,还能够实现对多个机床的上下料,整个装置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装夹性能更优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夹取气缸端盖的多位抓具,包括法兰安装板1,所述法兰安装板1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板2,每个安装板2上均排布有若干个夹爪机构3,所述安装板2上靠近任一个夹爪机构3处均设有将气缸端盖贴紧在夹爪机构3上的拨料杆4,所述安装板2上均成排设有斜向上的吹气细管5。吹气细管5将气缸端盖上的铁渣等多余的杂物吹除干净,拨料杆4则将气缸端盖拨正并贴紧在夹爪机构3上。

所述夹爪机构3在安装板2设为两排且每排为四个。

所述夹爪机构3包括气动卡盘31、固定在气动卡盘31上的Y型板32、固定在Y型板32上且沿气动卡盘31的轴向设置的滑柱33、安装在滑柱33上的浮动板34、套装在滑柱33上且位于浮动板34和Y型板32之间的弹簧35。采用这种方式,在气动卡盘31张开时工件紧贴在Y型板32上,并靠弹簧35将气缸端盖压入加工机床内,浮动板34能够保证放料后气缸端盖靠紧在机床夹具上。

所述气动卡盘31为三爪气动卡盘,所述Y型板32的每个伸出端均设置在气动卡盘31上相邻的两个卡爪之间。

所述滑柱33为三个且分别设置在Y型板32的三个伸出端上。

所述浮动板34包括环形框341、等间隔环设在环形框341上且与滑柱33配合的安装块342。采用这种方式,环形框341与气缸端盖具备足够大的接触面,确保气缸端盖装夹时稳定性更高。

使用时,将该抓具通过法兰安装板1连接在工业机器人的末端,工业机器人抓取气缸端盖时,通过机器人自身的控制器启动气动卡盘31,能够一次抓取八个气缸端盖,并通过工业机器人自身的旋转自由度实现对多个机床的上下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合浮动机构的设计,能够提高抓取气缸端盖时的稳定性,确保气缸端盖紧贴在机床夹具上,提高工件装夹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增设吹气管有效去除抓取过程中的铁渣等杂质,减少加工干扰,还能够实现对多个机床的上下料,整个装置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装夹性能更优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