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直工具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6457发布日期:2019-03-19 22:4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直工具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箱线缆整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直工具钳。



背景技术:

配电柜,服务器等电箱中排布着众多线缆,为了后续维修检查方便,同时也为了美观,提升观感,需要对电箱中的线缆进行统一拉直。然而电箱中的线缆的实际情况是线缆末端不顺直:电箱中的线缆接入接线端子电线的顺直度不好,经常出现弯曲、倾斜、内外翻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在对电箱中线缆进行拉直时,工作人员使用普通钳子,例如尖嘴钳把线缆掰直,或是直接用手捋直,又或是使用调直器械把线缆掰直。

总结上述现有技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使用钳子对线缆进行掰直时,需用钳子挤压并多次弯折调直后成型,这一过程不仅会在线缆的外表皮留下压痕或折痕,而且线缆经多次弯折挤压捋直后,线缆捋直部位更易破裂损坏,甚至造成漏电起火的严重后果,再者,多次挤压和弯折工作耗时久,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拉直工具钳,本实用新型能够既不会在线缆的外表皮留下压痕或折痕,进而不会使线缆在捋直部位破裂损坏,避免造成漏电起火的严重后果,并且操作简单,无需多次挤压和弯折调直,工作耗时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拉直工具钳,包括钳体一和钳体二,钳体一和钳嘴二均包括钳嘴段、钳柄段和位于钳嘴段和钳柄段之间的连接段,钳体一的连接段与钳体二的连接段铰接,钳体一的钳嘴段端部与拉直夹板一连接,钳体二的钳嘴段端部与拉直夹板二连接,拉直夹板一面向拉直夹板二的一面设有凹槽,拉直夹板二面向拉直夹板一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滚轮,滚轮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通过转轴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沿轴向设有通孔,转轴与通孔配合,滚轮绕转轴转动,转轴的两端均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与转轴键连接,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侧面为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拉直夹板一上设有一个凹槽,拉直夹板二上设有两个凹槽,每两个相邻凹槽内的转轴之间的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因为一种拉直工具钳的钳体一的钳嘴段端部与拉直夹板一连接,钳体二的钳嘴段端部与拉直夹板二连接,所以能够在钳体一和钳体二的钳嘴段夹紧时,拉直夹板一与拉直夹板二也夹紧,因为拉直夹板一面向拉直夹板二的一面设有凹槽,拉直夹板二面向拉直夹板一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内部与滚轮连接,滚轮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转动连接。所以,能够将线缆夹到拉直夹板一与拉直夹板二上的凹槽的滚轮中间,在沿着线缆的长度方向对线缆进行捋动时,线缆与滚轮是滚动接触,与使用钳子的滑动接触不同,线缆与滚轮的滚动接触,使得线缆与滚轮的接触面积更小,也更加均匀,避免在线缆的外表皮留下压痕或折痕,线缆捋直部位不会受到破坏,避免了造成漏电起火的严重后果;而且线缆在滚轮上滚动,节省了工作人员的用力程度,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直工具钳,结构简单,体积与普通尖嘴钳相近,能够满足对较短线缆的端头进行调直,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因为使用一种拉直工具钳对电箱中的线缆进行拉直,所以能够做到整齐划一,提高整体观感的统一度。

2、因为让滚轮通过转轴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连接,所以能够使滚轮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之间为转动连接,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替换。

3、通过在滚轮沿轴向设有通孔,转轴与通孔配合,转轴的两端均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固定连接,能够使滚轮与转轴出现相对转动,具体为,转轴固定在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上是不动的,滚轮通过与转轴的轴孔配合,滚轮在转轴上转动。这一设计,制造简单,使用零件少,降低成本。

4、通过将滚轮与转轴键连接,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拉直夹板一或者拉直夹板二连接,能够使滚轮与转轴一起转动,一方面便于安装和拆卸,另一方面增加滚轮的稳定性,不会出现滚轮沿转轴轴线的方向左右滑动的情形。

5、因为滚轮侧面为内凹的曲面,所以滚轮能够更贴合线缆。

6、因为设有三个凹槽,每两个相邻凹槽内的转轴之间的夹角为60°,所以能够使每两个滚轮之间面向线缆的夹角为60°,三个滚轮环绕在线缆的外周,既能够提高线缆与滚轮的滚动传送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使线缆在滚轮上更稳定,避免出现线缆从两个滚轮之间滑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拉直工具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拉直工具钳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钳体一,2-拉直夹板一,3-滚轮,4-转轴,5-拉直夹板二,6-钳体二,7-凹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拉直工具钳,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钳体一1和钳体二6,钳体一1和钳嘴二6均包括钳嘴段、钳柄段和位于钳嘴段和钳柄段之间的连接段,钳体一1的连接段与钳体二6的连接段铰接,钳体一1的钳嘴段端部与拉直夹板一2连接,钳体二6的钳嘴段端部与拉直夹板二5连接,拉直夹板一2面向拉直夹板二5的一面设有凹槽7,拉直夹板二5面向拉直夹板一2的一面设有凹槽7,凹槽7内设有滚轮3,滚轮3与拉直夹板一2或者拉直夹板二5转动连接。具体的,钳体一1的钳嘴段端部与拉直夹板一2焊接连接,钳体二6的钳嘴段端部与拉直夹板二5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3通过转轴4与拉直夹板一2或者拉直夹板二5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3沿轴向设有通孔,转轴4与通孔3配合,滚轮3绕转轴4转动,转轴4与滚轮3的轴线重合,位于拉直夹板一2上凹槽内的转轴4的两端与拉直夹板一2焊接连接,位于拉直夹板二5上凹槽内的转轴4的两端与或者拉直夹板二5焊接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3与转轴4通过平键连接,位于拉直夹板一2上凹槽内的转轴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拉直夹板一2连接,位于拉直夹板二5上凹槽内的转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拉直夹板二5连接。具体的,转轴4穿过滚轮3,转轴4与滚轮3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3侧面为内凹的曲面。既凹面背离滚轮3的轴线,能够使滚轮3更贴合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拉直夹板一2上设有一个凹槽7,拉直夹板二6上设有两个凹槽7,每两个相邻凹槽内的转轴之间的夹角为60°。因为设有三个凹槽7,每两个相邻凹槽7的槽壁夹角为240°,所以能够使每两个滚轮3之间面向线缆的夹角为60度,三个滚轮3环绕在线缆的外周,提高线缆与滚轮3的滚动传送的效率。

工作时:

工作人员手持一种拉直工具钳的钳柄段,对需要进行拉直的线缆进行拉直,具体的,将线缆夹到拉直夹板一2与拉直夹板二5上的凹槽7中,当上钳嘴1和下钳嘴6夹紧时,拉直夹板一2与拉直夹板二5也夹紧,在沿着线缆的长度方向对线缆进行捋直。在捋动时,线缆与滚轮3是滚动接触,与使用钳子的滑动接触不同,线缆与滚轮3的滚动接触,使得线缆与滚轮3的接触面积更小,也更加均匀,避免了滑动时对线缆的剐蹭,避免在线缆的外表皮留下压痕或折痕,线缆捋直部位不会受到破坏,避免了造成漏电起火的严重后果;而且线缆在滚轮3上滚动,节省了工作人员的用力程度,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直工具钳,结构简单,体积与普通尖嘴钳相近,能够满足对较短线缆的端头进行调直,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因为使用一种拉直工具钳对电箱中的线缆进行拉直,所以能够做到整齐划一,提高整体观感的统一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