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5791发布日期:2019-05-21 20:5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它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厚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

当钢板弹簧安装在汽车悬架中,所承受的垂直载荷为正向时,各弹簧片都受力变形,有向上拱弯的趋势。这时,车桥和车架便相互靠近。当车桥与车架互相远离时,钢板弹簧所受的正向垂直载荷和变形便逐渐减小,有时甚至会反向。

主片卷耳受力严重,是薄弱处,为改善主片卷耳的受力情况,常将第二片末端也弯成卷耳,包在主片卷耳的外面,称为包耳。为了使得在弹性变形时各片有相对滑动的可能,在主片卷耳与第二片包耳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有些悬架中的钢板弹簧两端不做成卷耳,而采用其他的支撑连接方式,如橡胶支撑垫。

扁平长方形的钢板呈弯曲形,以数片叠成的底盘用弹簧,一端以梢子安装在吊架上,另一端使用吊耳连接到大梁上,使弹簧能伸缩。目前适用于中大型的货卡车上。

目前汽车典型的后钢板弹簧结构中,要加工一套钢板弹簧中卷耳以卷耳外侧的几层包裹层(包耳)时,由于每层簧片曲率不同,需要多个不同尺寸的工装。而且卷耳外侧的几层弯曲包裹层,第一层弯曲包裹层将卷耳包裹在里面,第二层弯曲包裹层将第一层弯曲包裹层包裹在里面。但是由于每个工件曲率唯一且固定,制造出来的卷耳或包耳不够平滑贴合,会出现第一层包裹层与第二层包裹层之间存在较大间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一种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包括:芯棒外壳和芯棒,芯棒安装在芯棒外壳内部;芯棒的截面为椭圆形,其表面曲率连续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芯棒的截面为椭圆形,其表面曲率连续变化,使得该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可以在一定曲率区间内的任意曲率进行加工。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具有同轴安装和非同轴安装两种模式,进一步增加了加工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加工出来的簧片更为贴合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在同轴装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在非同轴装配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包括:芯棒外壳1和芯棒2,芯棒2安装在芯棒外壳1内部。芯棒2的截面为椭圆形,其表面曲率连续变化。

芯棒与芯棒外壳有两种安装形式,一种是芯棒与芯棒外壳同轴安装(如图1),还有一种是芯棒与芯棒外壳不同轴安装(如图2)。不同轴安装时芯棒与芯棒外壳的轴线距离偏差多大由加工工件厚度决定。

工作时芯棒的左右弯曲部分用来折弯钢板弹簧上面需要弯曲的部分,当加工工装弯曲角度较大时(例如卷耳),可采用芯棒与芯棒外壳同轴的状态加工。

当加工卷耳外的各层包裹层时采用(如图2)所示的芯棒与芯棒外壳不同轴的状态。当不同轴时,芯棒与芯棒外壳内部距离较小的一侧可加工上卷度数不大的卷耳外面的包裹层。

加工时,芯棒与芯棒外壳两者之间的主动件的芯棒,工件放入芯棒外壳之中,芯棒向下或者向左施加力,将工件压弯。

本实用新型由于芯棒2的截面为椭圆形,其表面曲率连续变化,使得该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可以在一定曲率区间内的任意曲率进行加工。

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后钢板弹簧加工工装具有同轴安装和非同轴安装两种模式,进一步增加了加工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加工出来的簧片更为贴合紧密。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