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型机床定位夹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731发布日期:2019-05-24 20:4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梅花型机床定位夹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通用型定位夹紧专用夹具,尤其是指一种梅花型机床定位夹紧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机械零部件都需要通过机械加工来完成。而在现有的机械加工过程中(特别是车、铣床加工),经常在加工之前,要对被加工零件在工作台上进行定位固定。而现存行业中的通用型的定位夹紧机构不仅结构复杂,通用性不强,精度低,尤其在加工中段退出工件,做品质检测或重复加工较为困难,甚至不能退出工件,给操作和提高生产效率带来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梅花型机床定位夹紧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梅花型机床定位夹紧器,由紧固件、压紧块、定位环扣、钢珠、主体、活塞杆、底板及弹性件组成,主体呈凸台状,其内部通过内环台阶分为上小下大的通孔,活塞杆由下而上穿过主体的内环台阶,其自由端凸伸在主体的凸台中间的孔中,压紧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活塞杆的自由端,压紧块的外缘呈对称的梅花型,与之相对应的主体的凸台中间的孔的内壁与压紧块的外缘相仿型,在主体的凸台的环壁上均匀布置有通孔,通孔的内侧的位置对应于压紧块2的每个凸起外缘的上的凹槽,中空的定位环扣卡掣在主体凸台的根部,定位环扣内孔底部呈八字型喇叭状,与主体的凸台根部的倾斜角相吻合,主体的凸台的环壁上通孔的外侧的位置对应于定位环扣内壁上的凹槽,钢珠可移动的设置在主体的凸台环壁上的通孔内,底板密封于主体的底部,使得主体下部由内环台阶、活塞杆及底板围合的空腔构成一密闭的腔体,该密闭的腔体通过内部的管道与外部的压力管路相连接;活塞杆的下部设有凹槽,弹性件设置在活塞杆的凹槽内,弹性件一端顶抵着主体的内环台阶5底面。

所述的压紧块的外缘为三个以上的光滑凸起。

所述的弹性件为碟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现有定心定位夹紧机构的结构。作为已改良的工作台,可多次拆卸和装夹固定工装夹具,无需重复对刀,本实用新型与定位基准相接触的元件,起定位和夹紧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之一;

附图5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3,梅花型机床定位夹紧器,由紧固件1、压紧块2、定位环扣3、钢珠4、主体5、活塞杆6、底板7及弹性件8组成,主体5呈凸台状,其内部通过内环台阶53分为上小下大的通孔,活塞杆6由下而上穿过主体5的内环台阶53,其自由端凸伸在主体5的凸台51中间的孔中,压紧块2通过紧固件1固定在活塞杆6的自由端,压紧块2的外缘呈对称的梅花型,与之相对应的主体5的凸台51中间的孔的内壁与压紧块2的外缘相仿型,在主体5的凸台51的环壁上均匀布置有通孔511,通孔511的内侧的位置对应于压紧块2的每个凸起外缘的上的凹槽23,中空的定位环扣3卡掣在主体5凸台51的根部,定位环扣3内孔底部呈八字型喇叭状,与主体5的凸台51根部的倾斜角相吻合,主体5的凸台51的环壁上通孔511的外侧的位置对应于定位环扣3内壁上的凹槽31,钢珠4可移动的设置在主体5的凸台51环壁上的通孔511内,底板7密封于主体5的底部,使得主体5下部由内环台阶53、活塞杆6及底板7围合的空腔构成一密闭的腔体,该密闭的腔体通过内部的管道52与外部的压力管路相连接;活塞杆6的下部设有凹槽,弹性件8设置在活塞杆6的凹槽内,弹性件8一端顶抵着主体5的内环台阶53的底面。

所述的压紧块2的外缘为三个以上的光滑凸起。

所述的弹性件8为碟形弹簧。

见附图1~5,当应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外部的压力管路向主体5下部的内部管道52注入液压油,由于内环台阶53、活塞杆6及底板7围合的空腔构成一密闭的腔体,液压将推顶活塞杆6上移,弹性件8被压缩;此时,卡掣在主体5的凸台51的环壁上通孔511与压紧块2的每个凸起外缘上的凹槽23之间的钢珠4被推出至外侧的位置对应于定位环扣3内壁上的凹槽31,固定在定位环扣3上的工装夹具A被松开;

当去除外部的压力,在弹性件8的回弹力作用下,活塞杆6下移,钢珠4被压紧块2的每个凸起外缘上的凹槽23推出至外侧的位置对应于定位环扣3内壁上的凹槽31,定位环扣3被卡掣,固定在定位环扣3上的工装夹具A被锁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