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风扇叶轮全自动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270发布日期:2019-04-30 19:2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贯流风扇叶轮全自动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贯流风扇叶轮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贯流风扇叶轮全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贯流风扇叶轮已广泛地应用于空调领域中。现有相关贯流风扇叶轮的生产技术处于人工和半自动化的阶段。现有的贯流风扇叶轮生产过程大致是:先注塑成贯流风扇叶轮的中节,底顶和顶盖等组件,存储起来,然后通过料框盛装各组件,送入超声波焊接机成焊接贯流风扇叶轮产品,产品存储到一定数量后,操作人员利用钩子将产品一个个送入热处理炉内堆积进行集中热处理(因产品中存在一定的应力,需通过热处理来处理消除)。热处理完后将热处理炉降温,人工再取出炉内产品。最后再人工将产品一个一个放到动平衡机上进行检测和插配重片修正(因为在贯流风扇叶轮生产过程中,受工艺、加工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贯流风扇叶轮出现缺陷的情况,因此必须对贯流风扇叶轮进行动平衡检测和修正,以确保产品质量),才形成合格的贯流风扇叶轮产品。现有的这种贯流风扇叶轮的生产方法,由于热处理和动平衡检测修正都是依靠人工手动操作来实现,各工序衔接时间长,以致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又需占用大量储存空间,而且全部堆积在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产品受热不均匀,热处理效果不太好,再加上从热处理炉内每次取出时都要降温,取出后又要升温才能继续为下一批产品进行热处理,以致热处理时间长,所以难以满足广大生产厂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从贯流风扇叶轮组装到合格成品实现全自动流水线生产,无需要人工手动来一一操作,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产品品质好的贯流风扇叶轮全自动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贯流风扇叶轮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特点是:包括全自动组装机构、热处理机构、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工控机构、接驳输送机构,所述接驳输送机构包括能将全自动组装机构组装好的贯流风扇叶轮输送至热处理机构的入料输送部分、将热处理机构热处理后的贯流风扇叶轮输送至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上的出料输送部分。上述热处理机构位于全自动组装机构和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之间。

其中,上述全自动组装机构上连接有成品下料装置,该成品下料装置上放有料框,上述全自动组装机构将组装好的贯流风扇叶轮放入所述料框内并通过成品下料装置送至入料输送部分。

为使卸料后的料框(也叫空框)能自动返回为下一次装料备用,上述接驳输送机构还包括有能将贯流风扇叶轮卸料后的料框返回至成品下料装置的回框输送轨道。

上述入料输送部分包括与成品下料装置连接的传输升降机、连接所述传输升降机和热处理机构的入料输送轨道,所述传输升降机能将成品下料装置上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运送至入料输送轨道。所述入料输送轨道与上述回框输送轨道呈上下排列。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效率,上述热处理机构包括与上述入料输送轨道连接的热处理码垛机、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和热处理架、热处理炉及热处理出料卸料装置,上述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从入料输送轨道送至热处理码垛机处,通过热处理码垛机将料框按一定排列码放在热处理架后,再通过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将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热处理架送进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好后再通过热处理出料卸料装置将经过热处理的贯流风扇叶轮连同料框卸料至出料输送部分。为确保热处理效率和节省热处理的时间,上述热处理炉为具有多段不同温度的加热炉。该加热炉的底部设有运输轨道,上述热处理架能在所述运输轨道上移动。

为使卸料后的热处理架(也叫空处理架)能自动返回为下一次装料备用,即循环使用,上述热处理机构还包括将热处理出料卸料装置卸料后的热处理架返回热处理码垛机旁边的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处的回架输送机构。

为使热处理码垛机在结构简单的同时,又码垛效果好,上述热处理码垛机包括机架、装置于该机架上的取料送料装置和驱动所述取料送料装置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取料送料装置上设有能前后运动的料框夹爪,所述料框夹爪能将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从入料输送轨道上取料和送料码垛到热处理架上。上述热处理架包括至少具有二层料架的通风架、装置于所述通风架两边的隔热板,该通风架内设有左右两竖排。

上述热处理出料卸料装置包括热处理运出小车组件、热处理卸料机,所述热处理卸料机将热处理架上的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卸料至出料输送部分上。上述出料输送部分包括一头与上述热处理卸料机连接的出料输送轨道,该出料输送轨道的另一头连接有动平衡上料机,上述回框输送轨道位于所述出料输送轨道下方,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动平衡上料机和成品下料装置,所述动平衡上料机在料框中的贯流风扇叶轮全部上料至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后,将卸空的料框通过回框输送轨道运回至成品下料装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一、实现了全自动组装机构、热处理机构、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等各设备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贯流风扇叶轮的注塑、组装、热处理、动平衡检测修正到最后的合格成品实现全自动流水线生产,减少中间人工手动操作、存储、输送等环节,整个流水线只需一人即可操作,真正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在操作室内即可完成对整个流水线的监督、控制,实现连续化生产。

二、热处理阶段是采用将多个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码放在热处理架上再运送至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所以热处理效率高。再加上热处理炉是采用多段不同温度的加热炉,该加热炉的底部又设有与热处理架配合的运输轨道。这样贯流风扇叶轮在加热炉内热处理完后,可连同热处理架一起沿运输轨道送出,而无需将整个加热炉降温后再拉出及重新升温,所以大大节省了热处理的时间。而且贯流风扇叶轮的热处理是处于恒温下完成,本实用新型这种独特的恒温效果,产品受热均匀,热处理效果好。

三、卸料后的空料框和空处理架又能自动返回原操作位循环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接驳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部分热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处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架输送轨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处理码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平衡下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贯流风扇叶轮全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全自动组装机构1、热处理机构2、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3、工控机构、接驳输送机构,所述接驳输送机构包括能将全自动组装机构1组装好的贯流风扇叶轮输送至热处理机构2的入料输送部分4、将热处理机构2热处理后的贯流风扇叶轮输送至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3上的出料输送部分5。上述热处理机构位于全自动组装机构和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之间。由于全自动组装机构、热处理机构、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等各设备之间通过接驳输送机构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使贯流风扇叶轮的组装、热处理、动平衡检测修正到最后的合格成品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减少了中间人工手动操作、存储、输送等环节,整个流水线只需一人即可操作,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连续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上述全自动组装机构1上连接有成品下料装置10,该成品下料装置10上放有料框6,上述全自动组装机构1将组装好的贯流风扇叶轮放入所述料框6内并通过成品下料装置10送至入料输送部分4,上述接驳输送机构还包括有回框输送轨道7,这样料框在贯流风扇叶轮卸料后就可通过回框输送轨道7又返回至成品下料装置10,再次用于盛装贯流风扇叶轮,为进一次的下料作好准备。

其中,上述入料输送部分4包括与成品下料装置10连接的传输升降机41、连接所述传输升降机41和热处理机构2的入料输送轨道42,所述传输升降机41能将成品下料装置10上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运送至入料输送轨道42。再通过入料输送轨道42送往热处理机构2。上述热处理机构2包括与上述入料输送轨道42连接的热处理码垛机21、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22和热处理架23、热处理炉24及热处理出料卸料装置25。上述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从入料输送轨道42送至热处理码垛机处21,通过热处理码垛机21将料框按一定排列码放在热处理架23后,再通过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22将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热处理架23送进热处理炉24内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好后再通过热处理出料卸料装置25将经过热处理的贯流风扇叶轮连同料框卸料至出料输送部分5。上述热处理炉24为具有多段不同温度的加热炉。该加热炉的底部设有运输轨道,上述热处理架能在所述运输轨道上移动。上述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22包括运输导轨、位于运输导轨上的运输小车、设置于运输小车上的推送机构、抓紧机构及驱动所述运输小车在运输导轨上移动的驱动组件,运输小车能在运输导轨上前后移动运送热处理架,同时也能将热处理架推进热处理炉内。

如图6所示,上述热处理码垛机21包括机架211、装置于该机架211上的取料送料装置212和驱动所述取料送料装置212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213,所述取料送料装置212上设有能前后运动的料框夹爪,所述料框夹爪能将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从入料输送轨道42上取料和送料码垛到热处理架23上。上述热处理架23包括至少具有二层料架的通风架231、装置于所述通风架231两边的隔热板232、位于通风架231底部的滚轮,所述料架上设有料框固定架233和卸料结构。热处理架可设置二层或三层料架,根据物料的不同可以调整存物料的数量。因热处理架23的两边有隔热板保温,中间又通风顺畅,便于热处理,且热处理效果好。该通风架231内一般是设有左右两竖排。上述热处理码垛机21机架的下方设有导轨214,并通过设置的横向驱动件215驱动在导轨214上左右移动。这样热处理码垛机21可以在导轨上左右移动来对通风架231的左右两竖排进行料框码放。上述热处理出料卸料装置25包括热处理运出小车组件251、热处理卸料机252,所述热处理卸料机252将热处理架23上的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卸料至出料输送部分5上。上述热处理运出小车组件251的结构与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为使卸料后的热处理架(也叫空处理架)能自动返回为下一次装料备用,即循环使用,上述热处理机构2还包括将卸料后的热处理架23返回热处理码垛机21旁边的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22处的回架输送轨道机构26。上述回架输送轨道机构26包括回架输送导轨、能在导轨上运动的输送小车、设置于所述输送小车上的热处理架夹紧结构及输送小车驱动装置。上述出料输送部分5包括一头与上述热处理机构2连接的出料输送轨道51,该出料输送轨道51的另一头连接有动平衡上料机52,上述回框输送轨道7位于所述出料输送轨道51下方,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动平衡上料机52和成品下料装置10,所述动平衡上料机52在料框中的贯流风扇叶轮全部上料至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3后,将卸空的料框通过回框输送轨道7运回至成品下料装置10处。上述动平衡上料机52包括底架521、装置于所述底架521上的左右移动机构522、支撑架523、能前后移动地装置于所述支撑架523上的旋转取料机构524,该旋转取料机构524还连接有能驱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525。为更进一步的提高贯流风扇叶轮的生产效率,上述全自动组装机构1包括贯流风扇叶轮组件注塑机11、组装焊接机12、流水线输送机构13,所述贯流风扇叶轮组件注塑机11生产的贯流风扇叶轮组件通过流水线输送机构13送至组装焊接机12进行组装焊接形成贯流风扇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贯流风扇叶轮组件注塑机11注出的中节产品通过流水线输送机构13送至组装焊接机12进行组装焊接,再焊接端盖形成贯流风扇叶轮产品,组装好的贯流风扇叶轮放入成品下料装置10上的料框6中,装满一料框后,传输升降机41将该料框连同贯流风扇叶轮一起送至入料输送轨道42(也叫入料流水线),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从入料输送轨道42送至热处理码垛机处21,通过热处理码垛机21将料框按一定排列码放在热处理架23后,再通过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22将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热处理架23送进热处理炉24内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好后再通过热处理出料卸料装置25将经过热处理的贯流风扇叶轮连同料框卸料至出料输送轨道5(也叫出料流水线)上。卸料完成后,由热处理运出小车组件和输送小车将空的热处理架通过回架输送导轨送回热处理码垛机21旁边的热处理运进小车组件22处,为下一次的工作作准备。卸至出料输送轨道51上的装有贯流风扇叶轮的料框输送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处时,先通过设置的出料流水线升降机将料框送至动平衡上料机52上,再将料框中的贯流风扇叶轮上料至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检测修正。而上完料后的空料框又可通过位于所述出料输送轨道51下方的回框输送轨道7(也叫回框流水线)返回至成品下料装置10处。修正好后的贯流风扇叶轮再经动平衡下料机送出包装。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全自动组装机构、热处理机构、动平衡检测修正机构等各设备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贯流风扇叶轮的组件注塑、产品组装、热处理、动平衡检测修正到最后的合格成品实现全自动流水线生产,减少中间人工手动操作、存储、输送等环节,整个流水线只需一人即可操作,真正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在操作室内即可完成对整个流水线的监督、控制,实现连续化生产。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