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手枕上下盖上下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0585发布日期:2019-07-27 10:2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手枕上下盖上下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手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央手枕上下盖上下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手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电汽车手枕制造过程上,汽车手枕的上盖和下盖,通常是采用手工操作,使用机械对汽车手枕上下端盖进行手工压入,再将压好端盖的汽车手枕送到其它检测设备,进行汽车手枕功能性检测。

现有技术中,通过手工压装汽车手枕的上、下端盖,压力控制不一致,电机产品的操作质量一致性差,而且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用工多人工成本高。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中央手枕上下盖上下压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手枕上下盖上下压合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中央手枕上下盖上下压合装置,包括上压合气缸、下压合气缸、控制器、移动气缸、气泵、滑块、上压合板、下压合板、滑动架、夹持机械手、第一支持架和第二支持架,所述第二支持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持架,所述滑动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下压合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持架,所述下压合气缸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下压合板,所述上压合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持架,所述上压合气缸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上压合板,所述滑动架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夹持机械手固定于所述滑块,所述移动气缸固定于所述滑架,所述移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滑块,所述控制器固定于第二支持架,所述移动气缸、上压合气缸和下压合气缸均连通于所述气泵,所述气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上压合气缸、下压合气缸、控制器、移动气缸、气泵、滑块、上压合板、下压合板、滑动架、夹持机械手,上压合气缸和上压合板实现下压动作,下压合气缸和下压合板可实现上压动作,移动气缸可使得夹持机械手沿滑动架横向移动,气泵为移动气缸提供气源,夹持机械手可将中央手枕夹持至下压合板上,控制器控制气泵、上压合气缸和下压合气缸可提高压合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合板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夹持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压力传感器可感应上压合板压合过程中的压合压力,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作出反馈指令,控制上压合气缸的驱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合板包括第三压板、第四压板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板固定于所述第四压板,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夹持在第三压板与第四压板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二压力传感器可感应下压合板压合过程中的压合压力,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作出反馈指令,控制下压合气缸的驱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械手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手抓,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手抓。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多个转动杆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使得手抓实现多轴向,多角度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手抓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滑块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第三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转动杆之间采用步进电机联动,这样使得转动杆运动更为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合气缸的下部与第一支持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持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滑轮。

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支持架的下部设置有万向滑轮,万向滑轮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械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压合板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压合板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1、第一支持架;2、第二支持架;3、上压合气缸;4、下压合气缸;5、上压合板;6、下压合板;7、支撑架;8、控制器;9、滑动架;10、滑轨;11、滑块;12、移动气缸;13、夹持机械手;14、万向滑轮;15、第一步进电机;16、第一转动杆;17、第二转动杆;18、手抓;19、第二步进电机;20、第一压板;21、第二压板;22、第一压力传感器;23、第三压板;24、第四压板;25、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至图4所示,一种中央手枕上下盖上下压合装置,包括上压合气缸3、下压合气缸4、控制器8、移动气缸12、气泵、滑块11、上压合板5、下压合板6、滑动架9、夹持机械手13、第一支持架1和第二支持架2,所述第二支持架2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持架1,所述滑动架9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1,所述下压合气缸3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持架1,所述下压合气缸4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下压合板6,所述上压合气缸3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持架2,所述上压合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上压合板5,所述滑动架9设置有滑轨10,所述滑块1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10,所述夹持机械手13固定于所述滑块11,所述移动气缸12固定于所述滑动架9,所述移动气缸12的输出端固定于所述滑块11,所述控制器8固定于第二支持架2,所述移动气缸12、上压合气缸3和下压合气缸4连通于所述气泵,所述气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上压合气缸3、下压合气缸4、控制器8、移动气缸12、气泵、滑块11、上压合板5、下压合板6、滑动架8、夹持机械手13,上压合气缸3和上压合板5实现下压动作,下压合气缸4和下压合板6可实现上压动作,移动气缸12可使得夹持机械手13沿滑动架9横向移动,气泵为移动气缸12提供气源,夹持机械手13可将中央手枕夹持至下压合板6上,控制器8控制气泵、上压合气缸3和下压合气缸4可提高压合效率。

优选地,所述上压合板5包括第一压板20、第二压板2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2,所述第一压板20固定于所述第二压板2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2夹持在第一压板20与第二压板21之间,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2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压力传感器22可感应上压合板5压合过程中的压合压力,并反馈至控制器8,控制器8作出反馈指令。

优选地,所述下压合板5包括第三压板23、第四压板2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5,所述第一压板20固定于所述第二压板21,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5夹持在第三压板23与第四压板24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8。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二压力传感器25可感应下压合板5压合过程中的压合压力,并反馈至控制器8,控制器8作出反馈指令。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械手13包括第一转动杆16、第二转动杆17和手抓18,所述第一转动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11,所述第一转动杆1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17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杆1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手抓18。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多个转动杆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使得手抓18实现多轴向,多角度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杆16与第二转动杆17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15,所述第二转动杆17与手抓18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19;所述第一转动杆16与滑块11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第三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15和第二步进电机19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8。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转动杆之间采用步进电机联动,这样使得转动杆运动更为灵活。

优选地,所述下压合气缸4的下部与第一支持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第一支持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滑轮14。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第一支持架1的下部设置有万向滑轮14,万向滑轮14便于移动。

其中控制器型8号为YT26/YLD-6402WG,移动气缸12、上压合气缸3、下压合气缸4的型号为SCJ50X100-50-S-FA,第一压力传感器2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5的型号为20D201K,气泵的型号为YB-307,第一步进电机15和第二步进电机19的型号为DC28-48。

工作原理:启动控制器8、移动气缸12、夹持机械手13、上压合气缸3和下压合气缸4开始工作,夹持机械手13将中央手枕27夹持至下压合板6上,上压合气缸3的输出轴向下运动,使得上压合板5下压中央手枕27,下压合气缸4输出轴向上运动,使得下压合板6上压中央手枕27,实现中央手枕27的上下压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