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6553发布日期:2019-03-19 22:4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锻造成型模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金具(FITTINGS OF POLYMER INSULATOR)是复合绝缘子两端的金属端头,它是复合绝缘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合绝缘子由复合绝缘子金具、玻璃纤维引拔棒、硅橡胶组成。

对于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目前常用加工方法是直接用圆钢棒料加热后镦粗制坯,然后去飞边,车加工窝部和杆部外圆、铣直槽、铣窝腔和修磨窝腔部分圆角。镦粗制坯受材料锻打变径比的限制,且只能选用大规格的原材料,使余量大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增加加工难度;加工工序多,浪费人力物力产品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镦粗制坯受材料锻打变径比的限制,且只能选用大规格的原材料,使余量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进行加工时,加工工序多且需人工修磨窝腔圆角,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凹模、下凹模,上凹模上设有上模固定板,上凹模两侧设有导向套,且上凹模设在导向套内,上凹模、导向套的上表面分别与上模固定板连接,上凹模内设有第一凹模,上凹模下方设有下凹模,下凹模内设有第二凹模,下凹模下端设有下垫板,下凹模上端设在导向套内,下垫板内设有延伸出下垫板外的下顶杆,下凹模两侧设有下模座,下模座内设有限位块,下凹模两侧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工件上待挤压部分加热到始锻温度后,加热部分朝上放入下凹模内,这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镦粗制坯受材料锻打变径比的限制,然后上凹模和导向套随上模固定板向下移动,下凹模进入导向套内部,防止挤压过程中发生错模,这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进行加工时,加工工序多的问题。上凹模到达设定位置后完成挤压,开模,下顶杆将挤压完成的工件从下凹模中顶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镦粗制坯受材料锻打变径比的限制,且只能选用大规格的原材料,使余量大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进行加工时,加工工序多且需人工修磨窝腔圆角,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下模座内的限位块两端都延伸出下模座外。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下模座的形状为L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下顶杆的中心轴线与下凹模内的第二凹模的中心轴线为同一中心轴线,且下定杆的口径小于第二凹模的口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上凹模内的第一凹模与下凹模内的第二凹模连接成模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下垫板两端与下模座内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下凹模设在导向套与下模座的内侧,导向套与下凹模上端间隙配合,下凹模下端与下模座内侧连接,下模座设在导向套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镦粗制坯受材料锻打变径比的限制,且只能选用大规格的原材料,使余量大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进行加工时,加工工序多且需人工修磨窝腔圆角,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模座内的限位块两端都延伸出下模座外。下模座内的限位块两端都延伸出下模座外,除了能平衡下模座,还能能更好的限制下凹模向下,使下凹模的第二凹模和上凹模的第一凹模能形成封闭式的模具。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模座的形状为L形。下模座的形状为L形,能更好的使模具在对工件进行挤压时,保持模具的平衡。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顶杆的中心轴线与下凹模内的第二凹模的中心轴线为同一中心轴线,且下定杆的口径小于第二凹模的口径,在模具挤压好工件后,开模,下顶杆则方便将挤压完成的工件从下凹模中顶出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凹模内的第一凹模与下凹模内的第二凹模连接成模腔。上凹模内的第一凹模与下凹模内的第二凹模连接成模腔,才能更好的挤压工件并达到理想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通过垫板两端与下模座内侧连接。下垫板两端与下模座内侧连接,能保持模具在对工件挤压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7)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凹模设在导向套与下模座的内侧,导向套与下凹模上端间隙配合,下凹模下端与下模座内侧连接,下模座设在导向套的下方。导向套与下凹模上端间隙配合,才能使上限位槽内的第二凹模与下凹模内的第二凹模形成封闭的模腔;下凹模下端与下模座内侧连接,下模座设在导向套的下方,能防止挤压过程中发生错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凹模与第二凹模连接成模腔示意图。

其中,1下顶杆,2下垫板,3下模座,4下凹模,5第一凹模,6导向套,7上凹模,8上模固定板,9第二凹模,10限位块,1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凹模7、下凹模4,上凹模7上设有上模固定板8,上凹模7两侧设有导向套6,且上凹模7设在导向套6内,上凹模7、导向套6的上表面分别与上模固定板8连接,上凹模7内设有第一凹模5,上凹模7下方设有下凹模4,下凹模4内设有第二凹模9,下凹模4下端设有下垫板2,下凹模4上端设在导向套6内,下垫板2内设有延伸出下垫板2外的下顶杆1,下凹模4两侧设有下模座3,下模座3内设有限位块10,下凹模4两侧设有与限位块10相配合的限位槽11。

在本实施例中,将工件上待挤压部分加热到始锻温度后,加热部分朝上放入下凹模4内,这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镦粗制坯受材料锻打变径比的限制,然后上凹模7和导向套6随上模固定板8向下移动,下凹模4进入导向套6内部,防止挤压过程中发生错模。这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进行加工时,加工工序多的问题。上凹模7到达设定位置后完成挤压,开模,下顶杆1将挤压完成的工件从下凹模4中顶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镦粗制坯受材料锻打变径比的限制,且只能选用大规格的原材料,使余量大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模具对球窝金具进行加工时,加工工序多且需人工修磨窝腔圆角,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实施例2:

参见图1~2,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凹模7、下凹模4,上凹模7上设有上模固定板8,上凹模7两侧设有导向套6,且上凹模7设在导向套6内,上凹模7、导向套6的上表面分别与上模固定板8连接,上凹模7内设有第一凹模5,上凹模7下方设有下凹模4,下凹模4内设有第二凹模9,下凹模4下端设有下垫板2,下凹模4上端设在导向套6内,下垫板2内设有延伸出下垫板2外的下顶杆1,下凹模4两侧设有下模座3,下模座3内设有限位块10,下凹模4两侧设有与限位块10相配合的限位槽11。

下模座3内的限位块10两端都延伸出下模座3外。下模座3内的限位块10两端都延伸出下模座3外,除了能平衡下模座3,还能能更好的限制下凹模4向下,使下凹模4的第二凹模9和上凹模7的第一凹模5能形成封闭式的模具。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下模座3的形状为L形。下模座3的形状为L形,能更好的使模具在对工件进行挤压时,保持模具的平衡。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2,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凹模7、下凹模4,上凹模7上设有上模固定板8,上凹模7两侧设有导向套6,且上凹模7设在导向套6内,上凹模7、导向套6的上表面分别与上模固定板8连接,上凹模7内设有第一凹模5,上凹模7下方设有下凹模4,下凹模4内设有第二凹模9,下凹模4下端设有下垫板2,下凹模4上端设在导向套6内,下垫板2内设有延伸出下垫板2外的下顶杆1,下凹模4两侧设有下模座3,下模座3内设有限位块10,下凹模4两侧设有与限位块10相配合的限位槽11。

下顶杆1的中心轴线与下凹模4内的第二凹模9的中心轴线为同一中心轴线,且下定杆的口径小于第二凹模9的口径,在模具挤压好工件后,开模,下顶杆1则方便将挤压完成的工件从下凹模4中顶出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参见图1~2,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凹模7、下凹模4,上凹模7上设有上模固定板8,上凹模7两侧设有导向套6,且上凹模7设在导向套6内,上凹模7、导向套6的上表面分别与上模固定板8连接,上凹模7内设有第一凹模5,上凹模7下方设有下凹模4,下凹模4内设有第二凹模9,下凹模4下端设有下垫板2,下凹模4上端设在导向套6内,下垫板2内设有延伸出下垫板2外的下顶杆1,下凹模4两侧设有下模座3,下模座3内设有限位块10,下凹模4两侧设有与限位块10相配合的限位槽11。

上凹模7内的第一凹模5与下凹模4内的第二凹模9连接成模腔。上凹模7内的第一凹模5与下凹模4内的第二凹模9连接成模腔,才能更好的挤压工件并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参见图1~2,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凹模7、下凹模4,上凹模7上设有上模固定板8,上凹模7两侧设有导向套6,且上凹模7设在导向套6内,上凹模7、导向套6的上表面分别与上模固定板8连接,上凹模7内设有第一凹模5,上凹模7下方设有下凹模4,下凹模4内设有第二凹模9,下凹模4下端设有下垫板2,下凹模4上端设在导向套6内,下垫板2内设有延伸出下垫板2外的下顶杆1,下凹模4两侧设有下模座3,下模座3内设有限位块10,下凹模4两侧设有与限位块10相配合的限位槽11。

下垫板2两端与下模座3内侧连接。垫板两端与下模座3内侧连接,能保持模具在对工件挤压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参见图1~2,一种复合绝缘子球窝金具直槽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凹模7、下凹模4,上凹模7上设有上模固定板8,上凹模7两侧设有导向套6,且上凹模7设在导向套6内,上凹模7、导向套6的上表面分别与上模固定板8连接,上凹模7内设有第一凹模5,上凹模7下方设有下凹模4,下凹模4内设有第二凹模9,下凹模4下端设有下垫板2,下凹模4上端设在导向套6内,下垫板2内设有延伸出下垫板2外的下顶杆1,下凹模4两侧设有下模座3,下模座3内设有限位块10,下凹模4两侧设有与限位块10相配合的限位槽11。

下凹模4设在导向套6与下模座3的内侧,导向套6与下凹模4上端间隙配合,下凹模4下端与下模座3内侧连接,下模座3设在导向套6的下方。导向套6与下凹模4上端间隙配合,才能使上限位槽11内的第二凹模9与下凹模4内的第二凹模9形成封闭的模腔;下凹模4下端与下模座3内侧连接,下模座3设在导向套6的下方,能防止挤压过程中发生错模。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