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6728发布日期:2019-03-15 20:55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在转轴Ⅱ与外管之间间隙很小时会采用光滑的套管轴承套入之间作为轴承使用。

轴承外圈作为轴承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轴承需要在轴承外圈上加工滚花(也称为滚齿),使轴承外圈能够达到增大摩擦力的效果。在传统的轴承外圈滚花加工工艺中,加工设备只能对特定单一型号的轴承外圈进行滚花加工,而且需要工人花费较长时间对轴承进行固定且在加工中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只能采用一个滚花轮进行加工。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耗费的时间较长,同时操作较为复杂容易出错,生产效率无法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多种型号尺寸的轴承外圈进行滚花加工的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包括轴承外圈滚齿机构及轴承外圈固定机构;轴承外圈滚齿机构包括:壳体Ⅰ、中心齿轮、旋转动力部件、滚齿组件;轴承外圈固定机构包括:往复推拉动力部件、推杆、旋转套圈、挡位卡盘、膨胀卡紧圈、膨胀撑头、膨胀顶盘;

中心齿轮活动设置在壳体Ⅰ内,旋转动力部件设置在壳体Ⅰ上并与中心齿轮动力连接;滚齿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以上,设置在壳体Ⅰ上并以中心齿轮为中心周部均匀分布,滚齿组件包括:偏转齿轮、偏转臂、滚齿轮;偏转齿轮活动设置在壳体Ⅰ内并与中心齿轮啮合,壳体Ⅰ上开设有多个偏转口,偏转臂穿设偏转口且两端分别连接偏转齿轮、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滚花的滚齿轮;

旋转套圈活动套设在推杆上,旋转套圈与挡位卡盘连接,挡位卡盘与膨胀卡紧圈连接,膨胀卡紧圈套设在膨胀撑头上用于在其上套设轴承外圈对轴承外圈进行胀紧固定;膨胀撑头为具有弹性变形的环圈,其内侧面为锥面结构;膨胀撑头的锥面结构套设在膨胀顶盘上;推杆的一端穿过挡位卡盘与膨胀顶盘连接,另一端与往复推拉动力部件连接由往复推拉动力部件带动进行往复推拉运动。

进一步地,膨胀撑头为圆周封闭的环圈,在环圈上圆周设置有若干膨胀瓣,膨胀瓣的内侧面为圆弧锥面结构,膨胀顶盘的圆周面为与膨胀瓣的圆弧锥面结构相吻合的锥形。

进一步地,膨胀撑头、膨胀顶盘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膨胀撑头首尾分布设置,两个膨胀顶盘平行设置且均连接推杆。

进一步地,膨胀卡紧圈为多个圆弧型的单直段呈S型来回弯曲并形成首尾一体连接的圆筒状套管。

进一步地,挡位卡盘挡上对应膨胀卡紧圈S型折弯处的间隙位置圆周设置有凸台,凸台卡设在膨胀卡紧圈S型折弯处的间隙内。

进一步地,旋转动力部件包括:电机Ⅰ、转轴Ⅰ、蜗杆、两个耳部、蜗轮;转轴Ⅰ活动穿设在壳体Ⅰ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中心齿轮、蜗轮,两个耳部设置在壳体Ⅰ上,蜗杆活动安装在两个耳部上,电机Ⅰ设置在壳体Ⅰ上且与蜗杆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

进一步地,滚齿组件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偏转臂呈L型,偏转臂的一端连接偏转齿轮上未设置齿牙的圆弧面区域。

进一步地,旋转套圈上套设有同步带轮。

进一步地,往复推拉动力部件包括:壳体Ⅱ、电机Ⅱ、转轴Ⅱ、偏心转轮、轴承、偏转圈、连杆Ⅰ、连杆Ⅱ;轴承套设在偏心转轮上,偏转圈套设在轴承上,偏转圈为椭圆结构,壳体Ⅱ的一对角处各设置有凸出顶起结构,偏转圈容置在壳体Ⅱ内且偏转圈上椭圆结构的两长轴部分位于壳体Ⅱ的另一对角处,偏转圈上椭圆结构的两长轴部分分别铰接连杆Ⅰ、连杆Ⅱ的一端部,壳体Ⅱ的两个凸出顶起结构分别铰接连杆Ⅰ、连杆Ⅱ的一端部,推杆穿设壳体Ⅱ且其另一端与偏转圈连接;壳体Ⅱ上开设有长槽,电机Ⅱ与转轴Ⅱ连接,转轴Ⅱ穿设长槽后与偏心转轮偏心连接。

进一步地,往复推拉动力部件还包括:固定套Ⅰ、固定套Ⅱ、平衡杆;固定套Ⅰ、固定套Ⅱ均固定设置,旋转套圈活动套设在固定套Ⅰ上,推杆活动安装在固定套Ⅰ内,平衡杆与推杆同一轴线设置;平衡杆穿设壳体Ⅱ且其一端与偏转圈连接,另一端活动套设在固定套Ⅱ上。

本实用新型的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由轴承外圈滚齿机构进行加工尺寸调节,圆周分布的滚齿轮可调节加工直径,同时由轴承外圈固定机构对套在膨胀卡紧圈的轴承外圈进行胀紧固定,实现对多种型号尺寸的轴承外圈进行滚花加工,且一个以上的滚齿轮可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另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轴承外圈滚齿机构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轴承外圈滚齿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剖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滚齿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膨胀顶盘未撑起时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膨胀顶盘未撑起时另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膨胀顶盘撑起时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膨胀撑头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膨胀卡紧圈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膨胀卡紧圈另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往复推拉动力部件一种状态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往复推拉动力部件另一种状态的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壳体Ⅰ;2、中心齿轮;3、推杆;4、旋转套圈;5、挡位卡盘;6、膨胀卡紧圈;7、膨胀撑头;8、膨胀顶盘;9、偏转齿轮;10、偏转臂;11、滚齿轮;12、偏转口;13、膨胀瓣;14、电机Ⅰ;15、转轴Ⅰ;16、蜗杆;17、耳部;18、蜗轮;19、同步带轮;20、壳体Ⅱ;21、电机Ⅱ;22、转轴Ⅱ;23、偏心转轮;24、轴承;25、偏转圈;26、连杆Ⅰ;27、连杆Ⅱ;28、长槽;29、固定套Ⅰ;30、固定套Ⅱ;31、平衡杆;32、轴承外圈;3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包括轴承外圈滚齿机构及轴承外圈固定机构;轴承外圈滚齿机构包括:壳体Ⅰ1、中心齿轮2、旋转动力部件、滚齿组件;轴承外圈固定机构包括:往复推拉动力部件、推杆3、旋转套圈4、挡位卡盘5、膨胀卡紧圈6、膨胀撑头7、膨胀顶盘8;

中心齿轮2活动设置在壳体Ⅰ1内,旋转动力部件设置在壳体Ⅰ1上并与中心齿轮2动力连接;滚齿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以上,设置在壳体Ⅰ1上并以中心齿轮2为中心周部均匀分布,滚齿组件包括:偏转齿轮9、偏转臂10、滚齿轮11;偏转齿轮9活动设置在壳体Ⅰ1内并与中心齿轮2啮合,壳体Ⅰ1上开设有多个偏转口12,偏转臂10穿设偏转口12且两端分别连接偏转齿轮9、用于对轴承外圈32进行滚花的滚齿轮11;

旋转套圈4活动套设在推杆3上,旋转套圈4与挡位卡盘5连接,挡位卡盘5与膨胀卡紧圈6连接,膨胀卡紧圈6套设在膨胀撑头7上用于在其上套设轴承外圈32对轴承外圈32进行胀紧固定;膨胀撑头7为具有弹性变形的环圈,其内侧面为锥面结构;膨胀撑头7的锥面结构套设在膨胀顶盘8上;推杆3的一端穿过挡位卡盘5与膨胀顶盘8连接,另一端与往复推拉动力部件连接由往复推拉动力部件带动进行往复推拉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中,由轴承外圈滚齿机构进行加工尺寸调节,圆周分布的滚齿轮11可调节加工直径,同时由轴承外圈固定机构对套在膨胀卡紧圈6的轴承外圈32进行胀紧固定,实现对多种型号尺寸的轴承外圈32进行滚花加工,且一个以上的滚齿轮11可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膨胀撑头7为圆周封闭的环圈,在环圈上圆周设置有若干膨胀瓣13,膨胀瓣13的内侧面为圆弧锥面结构,膨胀顶盘8的圆周面为与膨胀瓣13的圆弧锥面结构相吻合的锥形。

在膨胀顶盘8外周套有膨胀撑头7,膨胀撑头7材质具有弹性变形特性,膨胀撑头7的前端部位是截面为矩形的圆周封闭的环圈,在环圈的后端面上圆周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膨胀瓣13,膨胀瓣13内侧面为前薄后厚的圆弧锥面结构设计,由于膨胀瓣13内侧面的圆弧锥面设计使得圆周组合的膨胀瓣13内径渐渐小于膨胀顶盘8外周面的外径。当膨胀撑头7位置固定不动且推杆3带动膨胀顶盘8向后拉动时,膨胀顶盘8拉动至膨胀撑头7的膨胀瓣13内侧面处,将膨胀撑头7的膨胀瓣13顶至向外侧撑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膨胀撑头7、膨胀顶盘8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膨胀撑头7首尾分布设置,两个膨胀顶盘8平行设置且均连接推杆3。采用两个膨胀撑头7的目的在于能够将膨胀卡紧圈6轴向距离的区域统一顶起,不会出现膨胀卡紧圈6一端顶起一端未顶起的情况出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膨胀卡紧圈6为多个圆弧型的单直段呈S型来回弯曲并形成首尾一体连接的圆筒状套管。

在膨胀撑头7外周套有膨胀卡紧圈6,膨胀卡紧圈6整体由前后方向为多个呈圆弧型的单直段在整体上呈S型来回弯曲并最终形成首尾一体连接的圆筒状套管。膨胀卡紧圈6的单端截面为矩形,且膨胀卡紧圈6圆周S型所形成的相邻单段之间的间距一致。膨胀卡紧圈6的圆周环状S型结构设计使得膨胀卡紧圈6能够进行圆周增大的弹性变形,当膨胀撑头7位置固定不动且推杆3带动膨胀顶盘8向后拉动时,膨胀撑头7的膨胀瓣13顶至向外侧撑起,膨胀瓣13处于向外膨胀状态时,膨胀撑头7可以将膨胀卡紧圈6整体顶起至圆周增大变形,使得膨胀后的膨胀卡紧圈6可以将套在外周的轴承外圈32胀紧固定,在膨胀卡紧圈6后方的固定套Ⅰ29上卡有旋转套圈4,旋转套圈4可以相对于固定套Ⅰ29进行旋转但不能相对于固定套Ⅰ29进行轴向移动,在旋转套圈4前端端头的外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挡位卡盘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挡位卡盘5挡上对应膨胀卡紧圈6S型折弯处的间隙位置圆周设置有凸台,凸台卡设在膨胀卡紧圈6S型折弯处的间隙内。

挡位卡盘5的前端面对应膨胀卡紧圈6S型折弯处的间隙位置圆周均匀设置有凸起的凸台,凸台厚度略厚于膨胀卡紧圈6的间隙厚度,使得当挡位卡盘5的凸台卡入膨胀卡紧圈6的间隙处可以将膨胀卡紧圈6固定卡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旋转动力部件包括:电机Ⅰ14、转轴Ⅰ15、蜗杆16、两个耳部17、蜗轮18;转轴Ⅰ15活动穿设在壳体Ⅰ1上且两端分别连接中心齿轮2、蜗轮18,两个耳部17设置在壳体Ⅰ1上,蜗杆16活动安装在两个耳部17上,电机Ⅰ14设置在壳体Ⅰ1上且与蜗杆16连接,蜗杆16与蜗轮18啮合。

轴承外圈滚齿机构设置有壳体Ⅰ1,壳体Ⅰ1为圆盘状,在壳体Ⅰ1 靠外侧端面圆心位置贯穿有转轴Ⅰ15,转轴Ⅰ15外侧端头处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18,蜗轮18啮合有蜗杆16,蜗杆16同轴固定连接有电机Ⅰ14,电机Ⅰ14固定于壳体Ⅰ1外端面,蜗杆16中心轴两端通过耳板固定于壳体Ⅰ1外端面上,转轴Ⅰ15延伸至壳体Ⅰ1内的端头同轴固定有中心齿轮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滚齿组件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偏转臂10呈L型,偏转臂10的一端连接偏转齿轮9上未设置齿牙的圆弧面区域。

在中心齿轮2外周上圆周方向均匀呈120度啮合有三个规格一致的偏转齿轮9,三个偏转齿轮9通过圆心位置均铰动连接于壳体内部,当中心齿轮2发生转动时,可以统一带动三个偏转齿轮9同步同转速同转向转动。由于蜗轮18蜗杆16的连接关系使得此处机构具有自锁的效果,中心齿轮2能够在电机Ⅰ14关闭后保持即时自锁。在偏转齿轮9上与中心齿轮2啮合的区域设置有若干齿轮齿,在偏转齿轮9上若干齿轮齿另一侧的圆弧面区域中心处固定连接有L型的偏转臂10,偏转臂10上端的L型折弯段朝向后端方向,在偏转臂10的折弯段的端头铰动连接有滚齿轮11。滚齿轮11圆圆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锥形尖齿,相邻尖齿之间的间距根据所需要的轴承外圈32的齿槽圈的规格来选定。

在壳体Ⅰ1圆周面对应L型偏转臂10的位置设置有长圆形的偏转口12,偏转口12的长度长于L型偏转臂10的外径,使得偏转臂10具有偏转角度,可以对外径不同的轴承外圈32进行齿槽圈加工。当电机Ⅰ14打开后带动蜗杆16转动,蜗杆16带动蜗轮18转动使得中心齿轮2转动,中心齿轮2带动三个圆周均匀分布的的同转速的偏心齿轮同步转动,带动滚齿轮11以各自对应的偏心齿轮的圆心进行转动,使得三个圆周均匀分布的滚齿轮11同步对应的圆周向内收缩,从而达到对外径不同的轴承外圈32进行齿槽圈加工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旋转套圈4上套设有同步带轮19。

在旋转套圈4靠后端区域外周上同轴固定套有同步带,同步带轮19与外界作为驱动力的同步带轮19传动连接,使得可以通过同步带轮19转动带动旋转套圈4转动,再通过挡位卡盘5带动膨胀状态的膨胀卡紧圈6进行同步转动,最终带动被膨胀卡紧的轴承外圈32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轴承外圈32的外周凸台在滚齿轮11上旋转时使滚齿轮11对其进行滚齿。挡位卡盘5的另一作用是当推杆3向后拉动带动膨胀顶盘8向后同步轴向移动时,轴向保持静止的挡位卡盘5顶住膨胀撑头7使其不能向后移动,从而使得膨胀顶盘8可以将膨胀撑头7顶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往复推拉动力部件包括:壳体Ⅱ20、电机Ⅱ21、转轴Ⅱ22、偏心转轮23、轴承24、偏转圈25、连杆Ⅰ26、连杆Ⅱ27;轴承24套设在偏心转轮23上,偏转圈25套设在轴承24上,偏转圈25为椭圆结构,壳体Ⅱ20的一对角处各设置有凸出顶起结构,偏转圈25容置在壳体Ⅱ20内且偏转圈25上椭圆结构的两长轴部分位于壳体Ⅱ20的另一对角处,偏转圈25上椭圆结构的两长轴部分分别铰接连杆Ⅰ26、连杆Ⅱ27的一端部,壳体Ⅱ20的两个凸出顶起结构分别铰接连杆Ⅰ26、连杆Ⅱ27的一端部,推杆3穿设壳体Ⅱ20且其另一端与偏转圈25连接;壳体Ⅱ20上开设有长槽28,电机Ⅱ21与转轴Ⅱ22连接,转轴Ⅱ22穿设长槽28后与偏心转轮23偏心连接。

电机Ⅱ21固定于固定板33上,固定板33固定不动,使得电机Ⅱ21保持固定状态,电机Ⅱ21 的转轴Ⅱ22固定连接于偏心转轮23的端面的靠边缘区域。在偏心转轮23的外周套有轴承24,轴承24外周套有偏转圈25。使得偏心转轮23与偏转圈25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偏转圈25外周轮廓设计为类似椭圆形状,其中一个方向的两端类似于长轴,与其垂直方向的两端为短轴。在偏心转轮23外周水平套有矩形的壳体Ⅱ20,在壳体Ⅱ20前后端面的顶角处设置为凸出顶起结构,在壳体Ⅱ20前端面的上端设置为对称凸出的两个顶角,在壳体Ⅱ20后端面的下端设置为对称凸出的两个顶角,在同高度左右面顶角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铰接有两根连杆Ⅰ26,连杆Ⅰ26的另一端与偏转圈25同侧的长轴区域铰接,根据连杆Ⅰ26的长度将偏转圈25上连杆Ⅰ26铰接端拉至壳体Ⅱ20的上侧靠后侧位置。

在壳体Ⅱ20下端靠后侧的顶角上同样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铰接有两根连杆Ⅱ27,连杆Ⅱ27的另一端铰动连接于偏转圈25的另一侧长轴区域上。在壳体Ⅱ20相对于电机Ⅱ21的端面水平设置有端面贯通的长槽28,电机Ⅱ21的转轴Ⅱ22位于长槽28内,因为转轴Ⅱ22不会发生移动,所以长槽28可以通过转轴Ⅱ22对壳体Ⅱ20起到导向的作用,当电机Ⅱ21打开带动转轴Ⅱ22进行同步转动时,因为转轴Ⅱ22与偏心转轮23属于偏心固定连接,所以在转轴Ⅱ22的作用下偏心转轮23进行偏心转动,因为偏转圈25与偏心转轮23之间套有轴承24,所以偏心圈不会跟随偏心转轮23进行自转,偏转圈25以电机Ⅱ21的转轴Ⅱ22为圆心进行圆周公转,因为连杆Ⅰ26和连杆Ⅱ27铰接于偏转圈25的长轴和壳体Ⅱ20顶角上,当偏转圈25进行圆周公转时,在连杆Ⅰ26与连杆Ⅱ27的铰接作用和壳体Ⅱ20导向槽的作用下,使得壳体Ⅱ20进行前后循环往复的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往复推拉动力部件还包括:固定套Ⅰ29、固定套Ⅱ30、平衡杆31;固定套Ⅰ29、固定套Ⅱ30均固定设置,旋转套圈4活动套设在固定套Ⅰ29上,推杆3活动安装在固定套Ⅰ29内,平衡杆31与推杆3同一轴线设置;平衡杆31穿设壳体Ⅱ20且其一端与偏转圈25连接,另一端活动套设在固定套Ⅱ30上。

在壳体Ⅱ20的前端和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推杆3和平衡杆31,在推杆3靠后区域上套有固定套Ⅰ29,在平衡杆31上套有固定套Ⅱ30,固定套Ⅰ29与固定套Ⅱ30固定静止不动,固定套Ⅰ29与固定套Ⅱ30对推杆3往复推拉机构整体起支撑导向作用,在推杆3的前端区域同轴固定有两个膨胀顶盘8,且两个膨胀顶盘8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膨胀顶盘8的圆周面为锥形设计。当电机Ⅱ21转动时,可以通过推杆3带动膨胀顶盘8进行循环往复的前后移动。

当需要对轴承外圈32进行加工时,此时膨胀撑头7套在膨胀顶盘8上且膨胀撑头7处于未被顶起的正常状态,将膨胀卡紧圈6卡在挡位卡盘5对应的凸台上使得膨胀卡紧圈6相对于凸台固定,然后将轴承外圈滚齿机构移动至指定位置,此时三组圆周均匀分布的L型滚齿臂角度处于圆周最大状态,此时打开电机Ⅱ21,电机Ⅱ21通过转轴Ⅱ22带动偏心转轮23进行偏心转动,因为偏转圈25与偏心转轮23之间套有轴承24,所以偏心圈不会跟随偏心转轮23进行自转,偏转圈25以电机Ⅱ21的转轴Ⅱ22为圆心进行圆周公转,因为连杆Ⅰ26和连杆Ⅱ27铰接于偏转圈25的长轴和壳体Ⅱ20顶角上,当偏转圈25进行圆周公转时,在连杆Ⅰ26与连杆Ⅱ27的铰接作用和壳体Ⅱ20导向槽的作用下,使得壳体Ⅱ20带动推杆3向后移动,此时膨胀撑头7因为挡位卡盘5的限位不能向后移动,膨胀顶盘8跟随推杆3向后移动至膨胀撑头7的膨胀瓣13内侧面处,将膨胀撑头7的膨胀瓣13顶至向外侧撑起,处于向外膨胀状态的膨胀撑头7可以将膨胀卡紧圈6整体顶起至圆周增大变形,使得膨胀后的膨胀卡紧圈6可以将套在外周的轴承外圈32胀紧固定。

此时电机Ⅱ21关闭,打开电机Ⅰ14,电机Ⅰ14同步带动蜗杆16转动,蜗杆16带动啮合的蜗轮18转动,蜗轮18带动中心齿轮2转动,中心齿轮2带动圆周均匀分布的偏转齿轮9同步转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L型偏转臂10进行同步圆周偏转,并最终圆周缩小并夹紧至轴承外圈32的凸起外圈上,将电机Ⅰ14关闭,此时旋转套圈4上同轴固定连接的同步带轮19通过外界的同步带轮19转动传动使得同步带轮19转动,从而通过旋转套圈4带动挡位卡盘5同步转动,挡位卡盘5带动膨胀卡紧圈6转动,最终带动轴承外圈32进行同步转动,此时滚齿轮11与轴承外圈32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滚齿轮11转动,滚齿轮11渐渐对轴承外圈32的凸起进行滚齿最终形成滚齿槽。

当轴承外圈32的滚齿槽加工完成后,打开电机Ⅱ21,电机Ⅱ21继续带动推杆3往复推拉机构向前移动,使得膨胀顶盘8脱离膨胀撑头7的膨胀瓣13内侧面,膨胀撑头7恢复至正常状态。膨胀卡紧圈6同样恢复至正常状态,轴承外圈32不在处于膨胀卡紧状态。此时电机Ⅰ14打开反向转动,蜗轮18蜗杆16带动中心齿轮2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偏转齿轮9与L型偏转臂10反向偏转圆周使滚齿轮11组成的圆周扩大脱离轴承外圈32。移开轴承外圈滚齿机构,将轴承外圈32从膨胀卡紧圈6上取出,然后重新换上待加工的轴承外圈32,重新进行上述操作对轴承外圈32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及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偏心转轮23外周通过轴承24套有偏转圈25,当偏心转轮23发生偏心自转时带动偏转圈25发生公转运动,偏转圈25的公转运动通过铰接在对角方向的连杆Ⅰ26与连杆Ⅱ27和长槽28驱动壳体Ⅱ20与推杆3发生轴向循环往复运动,方便快捷,同时结构稳定。

2.膨胀卡紧圈6采用S型循环往复弯折的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套筒状,在保证圆周强度的同时使得膨胀卡紧圈6能够具备圆周弹性膨胀的特性,能够有效的对轴承外圈32进行膨胀卡紧。

3.膨胀撑头7固定连接有圆周均匀分布的膨胀瓣13,膨胀瓣13的内侧面为带有圆弧面锥度的前薄后厚的结构设计,同时膨胀撑头7采用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材质,能够通过膨胀顶盘8向内侧顶起膨胀对膨胀卡紧圈6进行膨胀固定。采用两个膨胀撑头7的目的在于能够将膨胀卡紧圈6轴向距离的区域统一顶起,不会出现膨胀卡紧圈6一端顶起一端未顶起的情况出现。

4.通过蜗轮蜗杆结构连接中心齿轮2带动中心齿轮2转动,能够将电机Ⅰ14较快的转速通过蜗轮18蜗杆16较大的转速比降低至较低的转速,同时采用蜗轮蜗杆结构可以产生稳定的较大的推力,从而使得偏转臂10上铰动连接的滚齿轮11对轴承外圈32实施较大的夹紧力,能够有效的进行滚齿加工。

5.中心齿轮2圆周均匀分布啮合有三个规格一致的偏转齿轮9,偏转齿轮9上连接有L型偏转臂10,能够使得当偏转齿轮9转动时带动偏转臂10同步进行偏转运动,使得三个滚齿轮11的圆周同步扩大与缩小,能够对外径不同的轴承外圈32凸起外圈进行滚齿加工,而且采用多个L型偏转臂10的目的是使得多个状态始终同步的滚齿轮11同时对轴承外圈32进行滚齿加工,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增加滚齿加工效果的稳定性。

6.挡位卡盘5上设置有与膨胀卡紧圈6间隙对应的凸台对膨胀卡紧圈6进行固定,使得当挡位卡盘5转动时能够带动膨胀卡紧圈6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轴承外圈32同步转动进而达到滚齿加工的目的。

7.推杆3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膨胀顶盘8,能够同步对两个膨胀撑头7进行顶起。

8.旋转套圈4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19,通过传动带动同步带轮19转动,使得挡位卡盘5同步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