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压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154发布日期:2019-09-29 14:1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压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级压榨系统。



背景技术:

压榨机是一种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油料进入压榨机榨膛内,随着榨膛旋转,压力增大。油料随着油脂的挤出不断挤紧,直接接触的油料粒子间相互产生压力而造成油料的塑性变形,尤其在油膜破裂处和粘合一体。这样在被挤出炸膛后,油料不在是松散体,而形成一种可塑体,称为油饼。压榨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双重作用,蛋白质会继续变质,继而影响榨料塑性,蛋白质变性程度适当才能保证最好的压榨出油效果。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榨油方式为单台压榨机独立工作,且常采用传统的人工上料模式,一方面上料工作强度大,人力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出油效率有限,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压榨系统,其能够提高出油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压榨系统,所述多级压榨系统包括第一压榨机、第二压榨机、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和鼓风机,所述第一上料装置与所述第一压榨机连接,所述第一压榨机设置有出料端,所述出料端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料装置与所述第二压榨机连接,所述鼓风机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旋风分离机、第一输料管路和第一上料容器,所述第一输料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机连接,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机与所述第一压榨机连接,且所述第一上料容器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机可选择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输料管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容置空腔与所述第一输料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上料容器可选择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容置空腔与所述第一上料容器可选择性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机还包括第一收集室,所述第一收集室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容置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机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机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吸附于所述第一上料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动轨道,所述第一滑动轨道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容器与所述第一滑动轨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包括鼓风机本体和空气室,所述空气室的一端与所述鼓风机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空气室的另一端。

一种多级压榨系统,所述多级压榨系统包括第一压榨机、第二压榨机、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鼓风机和储料容器,所述第一上料装置与所述第一压榨机连接,所述第一压榨机设置有出料端,所述出料端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料装置与所述第二压榨机连接,所述鼓风机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连通,所述储料容器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级压榨系统,通过将鼓风机设置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一上料装置连通,将鼓风机设置的第二出风口与第二上料装置连通,实现机械化上料,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将第一上料装置与第一压榨机连接,且将第一压榨机设置出料端,出料端与第二上料装置连接,并将第二上料装置与第二压榨机连接,将两台压榨机串联工作,实现多级压榨,提高出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的第一旋风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的第一旋风分离机的第一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的储料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多级压榨系统;2-第一压榨机;21-出料端;3-第二压榨机;4-第一上料装置;41-第一旋风分离机;411-第一壳体;412-第一容置空腔;413-第一收集室;414-第一支架;415-第一磁性件;42-第一输料管路;43-第一上料容器;44-第一滑动轨道;5-第二上料装置;6-鼓风机;61-第一出风口;62-第二出风口;63-鼓风机本体;64-空气室;7-储料容器;71-输料部;8-称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1的结构示意图。多级榨油系统主要应用于榨油设备,是一种可以控制工作节奏,提高榨油工作效率的系统。多级榨油系统一方面能够实现机械化上料,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多级压榨,提高出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多级压榨系统1包括第一压榨机2、第二压榨机3、第一上料装置4、第二上料装置5和鼓风机6,第一上料装置4与第一压榨机2连接,第一压榨机2设置有出料端21,出料端21与第二上料装置5连接,第二上料装置5与第二压榨机3连接,鼓风机6设置有第一出风口61和第二出风口62,第一出风口61与第一上料装置4连通,第二出风口62与第二上料装置5连通。

第一上料装置4包括第一旋风分离机41、第一输料管路42和第一上料容器43,第一输料管路42的一端与鼓风机6连接,第一输料管路42的另一端与第一旋风分离机41连接,第一旋风分离机41与第一压榨机2连接,且第一上料容器43与第一旋风分离机41可选择性连接。

需要说明地是,第一输料管路42为采用不锈钢、硬质合金和超硬材料等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并不作具体地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料管路42采用不锈钢作材质。其中,第一输料管路42由多个大致呈圆柱形的柱体连接而成,且中间为中空结构,允许油料的通过。

进一步地,鼓风机6包括鼓风机本体63和空气室64,鼓风机本体63用于进行高速运转,以带动叶片(图中未示出)高速运转,使空气能够吸入空气室64。空气室64的一端与鼓风机本体63连接,第一出风口61和第二出风口62设置于空气室64的另一端,空气室64起过渡作用,用于吸入空气并将空气压缩后排出。鼓风机6能够产生高速气流带动油料进入第一旋风分离机41,进行工艺。

第一上料装置4还包括第一滑动轨道44。需要说明地是,第一滑动轨道44由金属或其它具有较高强度的材料制成,是一种可承受、固定、引导移动装置或设备并减少其摩擦的装置。第一滑动轨道44用于直线往复运动,且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具体地,第一滑动轨道44与第一旋风分离机41连接。且第一滑动轨道44可与第一榨油机连接,也可以与第一榨油机分离,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需第一滑动轨道44位于第一榨油机的上方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上料容器43大致呈圆柱形,且不限于圆柱形,还可以是棱柱形或圆台形等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需具有存储空间,用于装载油料即可。第一上料容器43与第一滑动轨道44滑动连接,当第一上料容器43中油料的量到达一定程度时,第一上料容器43能够与第一旋风分离机41分离,且滑动至第一榨油机的上方,将油料导入第一榨油机内部,以进行榨油工艺。

需要说明地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料装置4与第二上料装置5整体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1的第一旋风分离机41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旋风分离机41包括第一壳体411,第一壳体411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腔412,第一壳体411与第一输料管路42连接,以使第一容置空腔412与第一输料管路42连通,第一壳体411与第一上料容器43可选择性连接,以使第一容置空腔412与第一上料容器43可选择性连通。

第一旋风分离机41还包括第一收集室413,第一收集室413大致呈长方体形,且不限于长方体形,还可以为圆柱形,不作具体限定,只需内部为中空结构即可。第一收集室413与第一壳体411连接,并与第一容置空腔412连通,用于收集油料中的杂质。

第一旋风分离机41还包括第一支架414,第一支架414与第一壳体411连接。第一旋风分离机41由于内部会产生旋风,震动较大,安装第一支架414对第一旋风分离机41整体进行稳固,避免第一旋风分离机41倾倒,造成生产事故的危险情况发生。其中,第一支架414的数量不作限制,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414数量为两个。第一支架414可以绕第一壳体411周向设置且对称分布,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411的一侧,不作具体限制,只需能够起到稳定作用即可。

第一旋风分离机41还包括第一磁性件415(如图3所示,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1的第一旋风分离机41的第一磁性件415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磁性件415大致呈圆环形,可以为任意形状。第一磁性件415与第一壳体411连接,第一磁性件415吸附于第一上料容器43。当第一上料容器43中油料的量到达一定程度时,第一上料容器43能够脱离第一磁性件415的吸附,与第一旋风分离机41分离,并经由第一滑动轨道44滑动至第一压榨机2的上方,将油料导入第一压榨机2内部,以进行榨油工艺。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1的储料容器7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4。

其中,多级压榨系统1还包括储料容器7,储料容器7与第一上料装置4连接,储料容器7与称量器8贴合。

需要说明地是,称量器8可以是台秤,还可以是电子秤,不作具体限定,只需具有称量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称量器8为电子秤。称量器8用于称量初始投入油料的量,与最后榨油得出的油量通过计算,能够得出油料的出有效率。

需要说明地是,储料容器7大致呈圆柱形,且不限于圆柱形,还可以是棱柱形或圆台形等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需具有存储空间,用于装载油料即可。储料容器7包括输料部71,输料部71的一端与第一输料管道连通,输料部71的另一端与储料容器7连通。输料部71用于导出储料容器7内部所存储的油料,使油料进入第一输料管路42内部,再由第一输料管路42所连接的鼓风机6的第一出风口61吹入高速气流,使油料进入第一旋风分离机41进行工艺。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中的多级压榨系统1的组装过程:

通过将第一上料装置4与第一压榨机2连接,并将第一压榨机2与第二上料装置5连接,且将第二上料装置5与第二压榨机3连接;将鼓风机6的第一出风口61与第一上料装置4连通,鼓风机6的第二出风口62与第二上料装置5连通;将储料容器7与第一上料装置4连接。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级压榨系统1的工作原理:

油料经储料容器7进入第一输料管路42,经由与第一输料管路42连接地鼓风机6通过高速气流带动,流入第一旋风分离机41中,再进入第一上料容器43内,经由第一滑动轨道44传送后,进入第一压榨机2内,再流向第二上料装置5,最终进入第二压榨机3内,进行压榨工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级压榨系统1,通过将鼓风机6设置的第一出风口61与第一上料装置4连通,将鼓风机6设置的第二出风口62与第二上料装置5连通,实现机械化上料,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将第一上料装置4与第一压榨机2连接,且将第一压榨机2设置出料端21,出料端21与第二上料装置5连接,并将第二上料装置5与第二压榨机3连接,将两台压榨机串联工作,实现多级压榨,提高出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