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支撑架锻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2591发布日期:2019-05-17 21:1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支撑架锻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支撑架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变速箱是车辆上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可以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变速箱也有了升级,从最初的手动变速箱,到现在无级变速箱,从无同步器到有同步器,操控越来越方便。变速箱性能的优劣是衡量工程机械动力性、经济性及驾驶性的关键。目前的变速系统主要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静液压传动。变速箱有人力换挡和动力换挡,结构有定轴式和行星式。

在变速箱中,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中的支撑架含有圆弧形状的结构,现有技术中,加工支撑架时,一般是先锻造出一个完整圆形的锻坯,再通过加工中心后续铣加工出圆弧形状,这种加工方式的加工时间长,材料耗费多;并且锻坯中飞边分布在圆弧中部,切边后有切边痕迹,直到后续加工都会存在,切边痕迹大会导致后续定位不准,或是无法定位,从而导致无法装夹,损坏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支撑架锻造模具,能够直接锻造出锻坯的弧形部分,节约材料,减少后续加工时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支撑架锻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顶部设置有上凸台,所述上模底部开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内连接有顶杆,所述上模的侧壁上设置有上定位面;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又包括圆槽、左弧形槽、右弧形槽和扇环状槽,所述圆槽位于下模的中部,所述左弧形槽和右弧形槽连接在圆槽的前端,且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扇环状槽连接在圆槽的后端,所述下模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圆槽连通,所述下模底部连接有下凸台,所述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定位面。

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杆为圆锥状结构,所述顶杆的底部倒有圆角,且圆角的半径为5mm。这样便于支撑架锻坯从锻造模具中脱模。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模分为上部和下部,其中上部为圆柱体结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结构,所述下模也分为上部和下部,其中上部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结构,下部为圆柱体结构。锥形结构方便上模和下模与工装的拆卸。

进一步限定,所述通孔的顶部设置有倒角,且倒角的大小为45°。这样便于支撑架锻坯从锻造模具中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锻造前,先将上模和下模安装到工装上,通过上定位面和下定位面使上模和下模定位。锻造时,上模的上凹槽加工出支撑架锻坯的圆环凸台,下模的下凹槽加工出支撑架锻坯的端部,上模的上凹槽和下模的下凹槽相配合加工出支撑架锻坯的飞边,上模中的顶杆加工出支撑架锻坯的后圆孔,工装上的顶杆加工出支撑架锻坯的前圆孔。锻造后的支撑架锻坯先经过切边工序将飞边切掉,然后再使用车床,从支撑架锻坯的后端面向前将切边痕迹车掉即可,这样切边痕迹可通过车加工消除,改善了后续装夹问题,使定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该专用模具能够直接锻造出支撑架锻坯端部的圆弧形结构,相比现有的铣削加工,不仅节约了材料成本,也减少了后续加工时间。

2、通过该专用模具锻造出的支撑架锻坯的飞边在端部后侧,相比现有的将飞边加工在端部圆弧的中部,切边痕迹可通过车加工消除,改善了后续装夹问题,使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锻造出的支撑架锻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锻造出的支撑架锻坯的结构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上模1、上凸台11、上凹槽12、顶杆13、上定位面14、下模2、圆槽21、左弧形槽22、右弧形槽23、扇环状槽24、通孔25、下凸台26、下定位面27、支撑架锻坯3、端部31、飞边32、后圆孔33、前圆孔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支撑架锻造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分为上部和下部,其中上部为圆柱体结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结构,上模1的侧壁上设置有上定位面14,下模2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定位面27,锻造前,先将上模1和下模2安装到工装上,通过上定位面14和下定位面27使上模1和下模2定位。

在上模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工装连接的上凸台11,上模1底部开设有上凹槽12,锻造时,上凹槽12加工出支撑架锻坯3的圆环凸台35;上凹槽12内连接有顶杆13,在本实施例中,顶杆13为圆锥状结构,顶杆13的底部倒有圆角,且圆角的半径为5mm。这样便于支撑架锻坯3从锻造模具中脱模。锻造时,顶杆13加工出支撑架锻坯3的后圆孔33。

下模2也分为上部和下部,其中上部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结构,下部为圆柱体结构。下模2底部连接有与工装连接的下凸台26,下模2顶部开设有下凹槽,下凹槽又分为四部分,包括位于下模2的中部的圆槽21、连接在圆槽21前端的左弧形槽22和右弧形槽23以及连接在圆槽21后端的扇环状槽24,其中左弧形槽22和右弧形槽23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下模2中部开设有通孔25,通孔25与圆槽21连通,通孔25的顶部设置有倒角,且倒角的大小为45°。这样便于支撑架锻坯3从锻造模具中脱模。锻造时,下模2的下凹槽加工出支撑架锻坯3的端部31,上模1的上凹槽12和下模2的下凹槽相配合加工出支撑架锻坯3的飞边32,工装上的顶杆加工出支撑架锻坯3的前圆孔34。

锻造后的支撑架锻坯3先经过切边工序将飞边32切掉,然后再使用车床,从支撑架锻坯3的后端面向前将切边痕迹车掉即可,这样切边痕迹可通过车加工消除,改善了后续装夹问题,使定位准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变速箱的支撑架锻造模具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