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弯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7398发布日期:2019-07-31 22:1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冷弯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弯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冷弯装备在弯制工件前,需要根据所弯制工件的弯曲半径调整弯制模具至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外部动力使工件弯制成所需半径,弯制模具调整的精度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所弯制工件精度和质量。

传统的冷弯装备弯制模具的弯曲半径在调整时,大都是通过经验值大致逐个进行调整,难以保证弯制模具弯曲半径调整的精度和统一性,对工件弯制的精度和质量影响较大,反复调整不仅费时费工,也不利于工程项目整体进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弯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装置,有效解决冷弯装备弯制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不精确问题,改善弯制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精度不一致现象,提高工件弯曲质量,减少调整块磨损及维修频次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冷弯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弯制模具、弯制模具楔形块、弯制模具楔形块支撑杆、调整楔形块、调整楔形块底板、调整丝杆底板、调整丝杆、指针杆、标尺和指针;

所述调整楔形块底板竖直设置,其上端横向连接调整丝杆底板,所述调整楔形块背靠调整楔形块底板一侧放置,所述调整丝杆下端穿过调整丝杆底板并连接在调整楔形块上部,所述指针杆固定在调整楔形块上部且指针杆上端设有指针,在指针的正前方设有标尺且该标尺固定在调整丝杆底板上,所述弯制模具楔形块与调整楔形块两者之间斜面配合,所述弯制模具固定弯制模具楔形块上并随弯制模具楔形块一起左右移动,所述弯制模具楔形块的底部设有支撑杆。

所述的冷弯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丝杆通过丝杆螺母固定在调整丝杆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所有弯制模具调整块上设有刻度尺,通过计算机自动计算各个调整楔形块数据后,操作人员直接将每个弯制模具调整块调整至相应刻度即可,不仅有效解决了弯制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精度不够和不统一的问题,也提高了工件的弯制质量和精度,同时降低了调整块维修频次和生产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本装置填补了行业内该项技术的空白,具有较高的长期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冷弯模具的弯曲半径调整装置,它包括弯制模具1、弯制模具楔形块2、弯制模具楔形块支撑杆3、调整楔形块4、调整楔形块底板5、调整丝杆底板6、调整丝杆8、指针杆9、标尺10和指针11;

所述调整楔形块底板竖直设置,其上端横向连接调整丝杆底板,所述调整楔形块背靠调整楔形块底板一侧放置,所述调整丝杆下端穿过调整丝杆底板并连接在调整楔形块上部,所述指针杆固定在调整楔形块上部且指针杆上端设有指针,在指针的正前方设有标尺且该标尺固定在调整丝杆底板上,所述弯制模具楔形块与调整楔形块两者之间斜面配合,所述弯制模具固定弯制模具楔形块上并随弯制模具楔形块一起左右移动,所述弯制模具楔形块的底部设有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丝杆通过丝杆螺母7固定在调整丝杆底板上。

调整楔形块背靠调整楔形块底板,通过调整丝杆吊挂连接;调整丝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带动调整楔形块上下移动,可达到需要调整的位置;调整丝杆底板固定在调整楔形块底板上,用于固定调整丝杆螺母和标尺;调整螺母固定在调整丝杆底板下端,便于调整丝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调整楔形块的顶部设置有指针杆,指针杆的顶部设有指针,指针杆固定在调整楔形块上,随之一起升降;在指针的正前方设有标尺,标尺固定在调整丝杆底板上,便于操作人员实时观察调整数据;弯制模具楔形块与调整楔形块两者之间斜面配合,从而实现弯制模具左右移动,达到所需弯曲半径;弯制模具固定在弯制模具楔形块上,与其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左右移动;在弯制模具楔形块的底部设有支撑杆,用于支撑调整完毕后的弯制模具楔形块;本装置是根据控制系统输入冷弯工件管径、壁厚、材质、弯曲半径等数据后,自动计算各个弯制模具所需的不同数值,然后操作人员通过调整丝杆将调整楔形块上升或下降至需要的位置,对照标尺即可得知是否调整到位,各个调整楔形块调整到位后,对应的各个弯制模具楔形块和弯制模具相应也达到所需的弯曲半径。

本装置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调整楔形块4升降行程参数,加工标尺10,要求刻度数字要清晰可见,便于操作人员查看;

第二步:根据调整楔形块4升降行程参数,加工指针杆9和指针11,要求具备一定的刚性,便于能准确读取刻度;

第三步:将加工后的标尺10安装于调整丝杆底板6上,要求一定要垂直于调整丝杆底板6,且不能有晃动现象;

第四步:将加工后的指针杆9穿过调整丝杆底板6,并安装固定在调整楔形块4顶部,使指针杆9随调整楔形块4同时升降,并且与调整丝杆底板6无干涉现象;

第五步:将加工后的指针11安装固定在指针杆9顶部,指针11的指尖部位对准标尺10刻度,能清晰读取标尺10上的刻度数字,便于操作人员知晓是否调整到位,指针11升降时必须稳定、牢靠;

第六步:根据冷弯工件尺寸、弯曲半径等参数,控制系统自动计算1#~23#弯制模具1参数,提示操作人员各个调整楔形块4的调整数值,操作人员通过调整丝杠8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通过观察标尺10上的数值来判断是否达到所需弯曲半径;

第七步:放入冷弯工件,启动压紧油缸,将冷弯工件压紧,然后启动弯制油缸,将冷弯工件一侧全部紧贴弯制模具1即可完成冷弯。

当冷弯工件的弯曲半径发生变化时,只需按步骤六来调整即可,这样可避免操作人员调整的弯制模具为大致数据,而且每个弯制模具的调整数据均有控制系统计算机自动计算得知,操作人员只要按照控制系统提示的数据调整即可,保证了弯制模具的统一性,降低了操作人员反复调整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弯曲质量和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