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475发布日期:2019-06-26 00:3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电感(电感线圈)是用绝缘导线(例如漆包线、纱包线等)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电感线圈在制作完成后为散装状态,不便于客户的后期使用,因此,在行业内散装状态的电感一般会设置在一片材上形成片状结构,方便后续客户使用时实现自动化操作。现有技术中直线电感由散装制成片材状态的工序制作效率低,且需要经转多个工位,人力投入成本高且效率低,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实现了散装直线电感的自动组装成片材、自动裁切、自动上下料等一系列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在输送线上流转循环的工装、将所述工装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之间传递的工装传递单元、沿所述第一输送线设置的圆盘旋转供料单元、将电感从所述圆盘旋转供料单元上抓取到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电感取料机构、片材边框供料单元、将片材边框从所述片材边框供料单元中抓取到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边框取料机构、将电感与边框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机构、裁切单元、设置在所述裁切单元一旁的第三输送线、以及将焊接片材从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抓取到所述裁切单元上且将裁切好的产品从所述裁切单元上抓取到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抓取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散装直线电感的自动组装成片材、自动裁切、自动上下料等一系列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盘旋转供料单元和电感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感供料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感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片材边框供料单元和边框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裁切单元、第三输送线以及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装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101电感线圈;12矩形边框;

1第一输送线;2第二输送线;3工装,31底板,32定位柱,33承料槽, 34引线卡槽,35焊接避让口,36弧形凹槽,37定位孔;4工装传递单元;

5圆盘旋转供料单元,51分度盘,52电感供料治具,521底板,522导向杆,523活动板,53第一驱动件,54第一顶升杆;

6电感取料机构,61第二驱动件,62第一连接板,63第三气缸,64弹性支撑板,65弹性件,66吸头;

7片材边框供料单元,71第三驱动件,72第二顶升杆,73边框供料治具, 74底部支撑板;

8边框取料机构,81第四驱动件,82第二连接板;83第四气缸;84弹性吸附组件;

9焊接机构,91焊接单元,911第五驱动件,912第三连接板,913第五气缸,914第六气缸,915电焊棒,916支撑块,92步进移载单元,921第六驱动件,922第四连接板,923第七气缸,924第二压板;

10裁切单元,101上刀模,102下刀模;

11第三输送线;12工装定位机构,121第一气缸,122第一压板;

13抓取机构,131第八驱动件,132第五连接板,133第八气缸,134第六连接板,135吸附组件;14检测单元;15拨动机构,151第九气缸,152第七连接板,153第十气缸,154拨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0,本实施例为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100,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线1与第二输送线2、在输送线上流转循环的工装3、将工装3在第一输送线1与第二输送线2之间传递的工装传递单元4、沿第一输送线1设置的圆盘旋转供料单元5、将电感从圆盘旋转供料单元5上抓取到第一输送线1上的电感取料机构6、片材边框供料单元7、将片材边框从片材边框供料单元7中抓取到第一输送线1上工装3中的边框取料机构8、将电感与边框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机构9、裁切单元10、设置在裁切单元10一旁的第三输送线11、以及将焊接片材从第一输送线1上抓取到裁切单元10上且将裁切好的产品从裁切单元10上抓取到第三输送线11上的抓取机构13。

第一输送线1上对应于电感取料机构6、边框取料机构8、裁切单元10位置均设置有工装定位机构12。工装定位机构12包括固定在第一输送线1上的第一气缸121、受第一气缸12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压板122。工装定位机构12主要用于压紧工装3,防止工装3移动,保障电感、边框能够顺利的、精准的放入到第一输送线1上的工装3中,也保障了抓取机构13能够顺利的、准确的将焊接好后的片材从工装3中取出。

工装3包括底板31、排列设置在底板31上的且用于定位电感的若干定位柱32、围绕定位柱32设置的且用于承载电感的承料槽33、卡住电感两个引线的引线卡槽34、设置在承料槽33与引线卡槽34之间的焊接避让口35。底板31的两端面以及其中一个侧面均设置有弧形凹槽36,两端的弧形凹槽36 便于与拨动机构配合实现工装3的拨动,其侧面的弧形凹槽36便于配合第一输送线1上的定位机构实现工装3的定位。底板31上还设置有精准定位的定位孔37。

工装传递单元4包括连通第一输送线1与第二输送线2的工装通道(图中伟表示)、第二气缸、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沿所述工装通道移动且将工装3 在第一输送线1与第二输送线2中来回推动的推动板。

圆盘旋转供料单元5包括进行旋转的分度盘51、等角度设置在分度盘51 上的若干电感供料治具52、靠近第一输送线1位置设置的第一驱动件53、受第一驱动件53驱动将电感供料治具52中的电感向上顶起的第一顶升杆54。电感供料治具52包括底板521、固定竖直设置在底板521上的若干组导向杆 522、位于底板521上的且可沿导向杆522上下活动的活动板523,第一顶升杆54穿过底板521驱动活动板523实现上下运动。每组导向杆522设置有两根导向杆,其中一根实现对电感的定位,另一根实现对电感引线的定位。

电感取料机构6包括第二驱动件61、受第二驱动件61进行水平移动的第一连接板62、固定在第一连接板62上的第三气缸63、受第三气缸6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弹性支撑板64、通过弹性件65设置在弹性支撑板64上的吸头 66。通过第二驱动件61与第三气缸63的驱动作用,吸头66将电感从电感供料治具52上吸取一组电感到第一输送线1上的工装3中。

片材边框供料单元7包括第三驱动件71、受第三驱动件7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二顶升杆72、设置在第二顶升杆72上方的边框供料治具73。本实施例中,边框供料治具73设置在一底部支撑板74上,底部支撑板74上设置有滑槽,边框供料治具73沿所述滑槽一端卡入滑槽内实现定位与固定。边框供料治具73结构与电感供料治具52结构设置原理相同,且包括底板(图中未标识)、固定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竖向导向块(图中未标识)、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受第二顶升杆72驱动沿所述竖向导向块上下运动的活动板(图中未标识)。片材边框供料单元7还设置有检测边框供料治具73中片材边框高度的感应装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片材边框供料单元7还可以是伺服直接驱动堆叠状态的片材边框进行上下运动。

边框取料机构8包括第四驱动件81、受第四驱动件81驱动进行水平一端的第二连接板82、固定在第二连接板82上的第四气缸83、受第四气缸8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弹性吸附组件84。

焊接机构9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线1两侧的焊接单元91与步进移载单元 92,本实施例中焊接单元91设置有两个,同时对两个工装3上的电感与边框进行焊接操作。焊接单元91包括第五驱动件911、受第五驱动件911驱动垂直于第一输送线1运动的第三连接板912、固定在第三连接板912上的第五气缸913和位于第五气缸913下方的两个第六气缸914、受第五气缸91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电焊棒915、受第六气缸914驱动进行上下运动两个支撑块916。通过电焊棒915与支撑块916的相对运动,将电感的两根引线焊接在片材边框的支撑脚上。步进移载单元92包括第六驱动件921、受第六驱动件921驱动平行于第一输送线1运动的第四连接板922、固定在第四连接板922上的第七气缸923、受第七气缸92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二压板924以及固定在第二压板924上且插入工装3对应孔内的定位柱(图中未标识)。

裁切单元10包括第七驱动件(图中未标识)、受所述第七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上刀模101以及与所述上刀模101配合裁切的下刀模102。

抓取机构13包括第八驱动件131、受第八驱动件131驱动垂直于第一输送线1运动的第五连接板132、固定在第五连接板132上的第八气缸133、受第八气缸13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六连接板134以及固定在第六连接板 134上的两组吸附组件135。

本实施例为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100中,第一输送线1上位于电感取料机构6工位与边框取料机构8工位之间、裁切单元10工位的下游位置均设置有检测工装3内电感是否有缺颗或工装3内是否有产品残留的检测单元14。

第一输送线1上的首端还设置有将工装3向前推动的拨动机构15,拨动机构15包括第九气缸151、受第九气缸151驱动平行于第一输送线1运动的第七连接板152、固定在第七连接板152上的第十气缸153、受第十气缸15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且插入工装3边缘凹槽中的拨动柱154。

本实施例为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设备100的工作原理为:空载工装3从第一输送线1的首端进入,电感取料机构6从圆盘旋转供料单元5的电感供料治具52上取一组电感放置在工装3内;然后经过第一输送线1向前输送,经过检测单元14检测是否有缺颗后移动至下一工位;若没有缺颗的话,边框取料机构8从片材边框供料单元7的边框供料治具73上取一边框放置到工装3内,然后移动至焊接机构9工位;到位后,步进移载单元92中的第二压板924压住工装3,且所述定位柱插入工装3内,在第六驱动件921的驱动作用下,工装3带着电感与边框逐步的向前移动,同时两个焊接单元91同步的对相邻两个工装3内的每个电感与对应的边框支撑脚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工装3移动至裁切单元10位置,抓取机构13中的其中一个吸附组件135 将焊接好后的片材从工装3中抓取到裁切单元10的下刀模中,同时另一个吸附组件135将裁切好后的产品从下刀模中抓取到第三输送线11上并输出;此时,空的工装3继续沿着第一输送线1上经过检测单元14检查是否有物料残留,若有残留或者在上一检测单元14检测出有缺颗情况的,则被剔除出第一输送线1,若没有问题,则工装3移动至第一输送线1末端并通过工装传递单元4将空的工装3移动至第二输送线2上,再移动到第二输送线2首端经过工装传递单元4循环至第一输送线1首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感的全自动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循环输送线,并在所述循环输送线上设置若干工装3;

2)将电感呈堆叠状态放置在一圆盘旋转供料单元5上,然后利用一电感取料6将其抓取到所述工装3上;

3)将片材边框呈堆叠状态放置在一片材边框供料单元7,然后利用一边框取料机构8将片材边框抓取到所述工装3上;所述片材边框上设置有若干个排列设置的支撑脚,所述电感的引线与所述支撑脚搭设连接;

4)利用焊接机构9将所述电感的引线与所述支撑脚焊接成一片材;

5)提供一裁切单元10以及一抓取机构13,利用所述抓取机构13将所述片材从工装3中抓取到裁切单元10中将所述电感的引线多余部分裁切掉;

6)利用所述抓取机构13将裁切好后的产品从所述裁切单元10中取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