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的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636发布日期:2019-08-09 20:39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的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的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电机壳体是生产制造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呈筒状体,底部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在生产过程中对电机壳体的内孔和端面都需要进行加工,然而通常对电机壳体的内孔加工时需要一套夹具进行装夹,而对其端面加工则又要使用一套夹具进行装夹,使用两套不同的夹具加工导致难以保证产品的垂直度,易产生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的专用夹具,可在一套夹具内完成对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两部分的加工,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产品具备良好的垂直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的专用夹具,包括固定支撑台,所述固定支撑台上设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用于插入电机壳体底部螺纹孔的定位销,所述固定支撑台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用于插入电机壳体底部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头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螺杆的杆部底端从通孔的下方向上穿过通孔,所述固定支撑台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压住电机壳体上端面的夹持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台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底部的左、右两端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支撑座的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螺杆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的螺柱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前端可压在电机壳体的上端面上,所述压块上设有用于套住支撑杆的压块孔和用于套住螺柱的腰形孔,所述螺柱上设有用于向下压紧压块的螺帽。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柱由上往下依次套设有上垫片、弹簧、下垫片以及调节螺母,所述上垫片位于压块的下方,转动所述调节螺母,可使所述弹簧向上推顶上垫片,从而使所述上垫片向上顶住压块。

更优选地,所述压块前端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对电机壳体进行装夹时,首先将其放置在固定支撑台的支撑块上,使定位销插入电机壳体底部的螺纹孔中从而形成定位,然后使螺杆向上插入到电机壳体底部另外的螺纹孔中并与之螺纹连接,同时旋紧螺杆,使螺杆的头部向上抵住固定支撑台的底面,这样配合支撑块的作用便可起到固定电机壳体的作用,然后通过使夹持部件压住电机壳体的上端面来提高装夹的稳定性,以达到双压紧的效果,由于要先进行内孔加工,而加工内孔的过程中振动较大,因此通过双压紧的作用,可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工件的装夹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之后在对电机壳体的端面进行加工时,只需要卸下夹持部件便可直接进行加工了,由于加工端面时的振动小,因此依靠底部螺杆旋紧的装夹效果便足够对工件进行稳定,如此一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套专用夹具中便可实现对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两部分的加工,从而不仅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产品能够具备良好的垂直度,还可减少提供额外夹具装置所需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夹电机壳体时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固定支撑台 1a——支撑板 1b——支撑座

2——支撑块 2a——定位销 3——电机壳体

4——通孔 5——螺杆 6a——螺柱

6b——支撑杆 6c——压块 6c1——橡胶垫

6d——螺帽 7a——上垫片 7b——弹簧

7c——下垫片 7d——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的专用夹具,包括固定支撑台1,固定支撑台1上设有多个支撑块2,支撑块2上设有用于插入电机壳体3底部螺纹孔的定位销2a,固定支撑台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通孔4中穿设有用于插入电机壳体3底部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5,螺杆5头部的直径大于通孔4的直径,螺杆5的杆部底端从通孔4的下方向上穿过通孔4,固定支撑台1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压住电机壳体3上端面的夹持部件。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加工电机壳体内孔和端面的专用夹具在对电机壳体3进行装夹时,首先将其放置在固定支撑台1的支撑块2上,使定位销插2a入电机壳体3底部的螺纹孔中从而形成定位,然后使螺杆5向上插入到电机壳体3底部另外的螺纹孔中并与之螺纹连接,同时旋紧螺杆5,使螺杆5的头部向上抵住固定支撑台1的底面,这样配合支撑块2的作用便可起到固定电机壳体3的作用,然后通过使夹持部件压住电机壳体3的上端面来提高装夹的稳定性,以达到双压紧的效果,由于要先进行内孔加工,而加工内孔的过程中振动较大,因此通过双压紧的作用,可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工件的装夹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之后在对电机壳体3的端面进行加工时,只需要卸下夹持部件便可直接进行加工了,由于加工端面时的振动小,因此依靠底部螺杆5旋紧的装夹效果便足够对工件进行稳定,如此一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套专用夹具中便可实现对电机壳体3内孔和端面两部分的加工,从而不仅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产品能够具备良好的垂直度,还可减少提供额外夹具装置所需的成本,与传统装夹方式中的单向压紧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全新双压紧结构对于产生振动较大的电机壳体内孔加工工作可提供非常好的紧固效果,另外,本夹具本身可设置在加工中心来对电机壳体3进行加工,其固定支撑台1可固定安装在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由于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加工道具来实现多种加工功能,从而更加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专用夹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对电机壳体3进行两个部位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固定支撑台1包括支撑板1a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a底部的左、右两端的支撑座1b,支撑板1a的底面与支撑座1b的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螺杆5的长度,这样可便于操作工作安装螺杆5。

再进一步,夹持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a上的螺柱6a和支撑杆6b,支撑杆6b上活动连接有压块6c,压块6c的前端可压在电机壳体3的上端面上,压块6c上设有用于套住支撑杆6b的压块孔和用于套住螺柱6a的腰形孔,螺柱6a上设有用于向下压紧压块6c的螺帽6d。

再进一步,螺柱6a由上往下依次套设有上垫片7a、弹簧7b、下垫片7c以及调节螺母7d,上垫片7a位于压块6c的下方,转动调节螺母7d,可使所述弹簧7b向上推顶上垫片7a,从而使上垫片7a向上顶住压块6c,再配合螺帽6d的作用,可将压块6c牢固地压紧在电机壳体3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地,还可在压块6c前端的底部设置橡胶垫6c1,从而对电机壳体3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