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用高效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4459发布日期:2019-07-24 08:36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锻造用高效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上料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锻造用高效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工艺要求的不断创新,以及不同产品件成型后强度的要求,工件高温加热炉往往就安装在锻造机的一侧,使两种工艺设备距离拉近,形成流水线式作业,便于出炉后的热处理工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锻压处理,由于锻造机结构涉及油压提升结构,其锻压工位较高,因此需要利用提升装置将高温特性的产品件提升到锻造机工位上,完成锻压工作。

现有的提升机多为架体结构配合提升斗式的结构,功能性差,例如,工件由一侧的高温火炉出炉后,往往根据工艺要求,需要对它们进行淬火处理,并且当锻压处理后,还要进行冷却处理,显然现有的上述结构的提升装置并不具有这一灵活实用性的功能,特别是批量式多个产品件同时提升时不便实现这一处理工艺,往往需要利用另置冷却池进行冷却,特设冷却池的设置会占用工作环境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锻造用高效自动上料机,以解决现有的提升机多为架体结构配合提升斗式的结构,功能性差,例如,工件由一侧的高温火炉出炉后,往往根据工艺要求,需要对它们进行淬火处理,并且当锻压处理后,还要进行冷却处理,显然现有的上述结构的提升装置并不具有这一灵活实用性结构的功能,特别是批量式多个产品件同时提升时不便实现这一处理工艺,往往需要利用另置冷却池进行冷却,特设冷却池的设置会占用工作环境面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锻造用高效自动上料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锻造用高效自动上料机,包括立架导向槽钢,沉浸舱,提升斗,拉杆,顶架,减速机,链轮传动机构,传送链,转座,导向板,导向螺栓,接料斗,收链舱,提柄,提升斗底板,导向轮和连接杆;所述立架导向槽钢为整体立架的左右两根柱,且在这两根立架导向槽钢的前端面外壁上通过转座穿轴铰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两侧面通过安装的导向螺栓滑动配合在左右两处导向板上,并且导向板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也安装在立架导向槽钢的外壁上;所述顶架为矩管焊接而成的焊接架结构,其顶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减速机,且减速机两侧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链轮传动机构,并且在链轮传动机构上均还铰接有一根传送链;所述提升斗通过两端的拉杆吊挂在两根传送链的底端位置,并且提升斗通过左右两侧面安装的导向轮滑动配合在左右两根立架导向槽钢的槽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链的另一端均还连接在收链舱内的连接杆上,而收链舱均位于本装置立架的后侧两立柱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斗为倾斜式的斗腔结构,其前侧挡板略向左倾斜,并且内腔底面的提升斗底板上开设有一排长方形结构的槽孔。

进一步的:所述沉浸舱位于装置立架体的底侧位置,且其焊接在本装置焊接架底面上,并且沉浸舱的顶部开口正位于提升斗的底侧位置,且其内腔尺寸大于提升斗的外轮廓尺寸。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提升斗的后端面中间位置还焊接有一处提柄,且提柄的右端为右下倾斜式结构,并且提升斗的前侧倾斜挡板的尺寸小于接料斗顶部缺口位置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设计,是根据锻造机工件锻造加工过程中工件提升上料方式进行的设计,本结构为采用双轴双链轮提升方式,可使底部提升斗上升更加平稳,并采用槽钢式双立柱辅助上升,进一步提高平稳性,而与现有的提升上料装置又存有很大差异,例如,本装置的提升斗进行了结构改进,底部底板采用排式开槽结构,形成漏孔式的底面,在装置底侧设有与提升斗相对应的沉浸舱,用于装入清水,一侧热处理加工后的工件,进入提升斗内时,可根据锻造强度的需要,将提升斗下移沉入清水中,完成淬火工艺,再将提升斗上升,将工件倒入锻造机工位上,因此在功能上得到了提升,同时这一功能,又可以使先锻造好的工件下降到沉浸池内进行冷却处理。而且在装置靠上位置的顶侧处,旋转铰接了一处可进行灵活调节角度的滑板结构,可更加方便于提升后产品件出料后倒入到锻造机多种高度的工位上,提高结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由图1引出的后视旋转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由图2引出的A-A断面以下导向轮配合方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以及收链舱处局部剖示意图。

图5为提升斗上升到达接料斗处并旋转出料时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升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两侧导向轮与之进行轴承配合。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立架导向槽钢-1,沉浸舱-2,提升斗-3,拉杆-4,顶架-5,减速机-6,链轮传动机构-7,传送链-8,转座-9,导向板-10,导向螺栓-11,接料斗-12,收链舱-13,提柄-14,提升斗底板-15,导向轮-16,连接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锻造用高效自动上料机,包括立架导向槽钢1,沉浸舱2,提升斗3,拉杆4,顶架5,减速机6,链轮传动机构7,传送链8,转座9,导向板10,导向螺栓11,接料斗12,收链舱13,提柄14,提升斗底板15,导向轮16和连接杆17;所述立架导向槽钢1为整体立架的左右两根柱,且在这两根立架导向槽钢1的前端面外壁上通过转座9穿轴铰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处接料斗12;所述接料斗12的两侧面通过安装的导向螺栓11滑动配合在左右两处导向板10上,并且导向板10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也安装在立架导向槽钢1的外壁上;所述顶架5为矩管焊接而成的焊接架结构,其顶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减速机6,且减速机6两侧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链轮传动机构7,并且在链轮传动机构7上均还铰接有一根传送链8;所述提升斗3通过两端的拉杆4吊挂在两根传送链8的底端位置,并且提升斗3通过左右两侧面安装的导向轮16滑动配合在左右两根立架导向槽钢1的槽腔中。

其中:所述传送链8的另一端均还连接在收链舱13内的连接杆17上,而收链舱13均位于本装置立架的后侧两立柱杆上,减速机6通电动作后,两侧的链轮传动机构7通过带动传送链8的方式,使底部提升斗3上升,多余的链段收纳到收链舱13内,如图4所示。

其中:所述提升斗3为倾斜式的斗腔结构,其前侧挡板略向左倾斜,便于上升翻转后,倾斜出料,并且内腔底面的提升斗底板15上开设有一排便于进入清水的长方形结构的槽孔。

其中:所述沉浸舱2位于装置立架体的底侧位置,且其焊接在本装置焊接架底面上,并且沉浸舱2的顶部开口正位于提升斗3的底侧位置,且其内腔尺寸大于提升斗3的外轮廓尺寸,热处理后的产品件出炉后,放入提升斗3内,根据产品件成品后强度的需求,可选择性的使提升斗3下降,并沉入沉浸舱2内,使沉浸舱2内的清水透过漏孔进入沉浸舱2内,使沉浸舱2的产品件实现入水淬火处理,或者使锻造后的产品件再次进入提升斗3,提升斗3下降后再沉入沉浸舱2内,进行冷却处理,因此,本装置在功能上得到了提升。

其中:所述提升斗3的后端面中间位置还焊接有一处提柄14,且提柄14的右端为右下倾斜式结构,并且提升斗3的前侧倾斜挡板的尺寸小于接料斗12顶部缺口位置的尺寸,提升斗3受传送链8的提升作用上升到接料斗12所在的位置,手扬提柄14,使提升斗3向左旋转翻转,使其内部的热处理产品件倒流出来,并通过接料斗12导入到锻压机的加工工位处,并且由于本结构的接料斗12可由导向板10和导向螺栓11的角度调节作用进行调节,因此可适应于多种高度的锻造机加工工位的接料需要。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结构的提升装置,安装在高温炉与锻造机的中间位置,高温炉制出的高温工件装入提升斗3中,操作现有技术与减速机6电性连接的电控箱或电气柜,使减速机6动作,两侧链轮传动机构7将传送链8提升,同时使底侧连接的提升斗3向上提升,提升到接料斗12的位置处,手抬提柄14使提升斗3通过如图6所示导向轮16内侧的轴承进行翻转,使内部的高温工件倒到接料斗12内,直至锻压设备的工作工位处,完成提料进料操作,并且本装置由于在底侧设有沉浸舱2,因此可根据需要,事先将出炉高温状态的工件在沉浸舱2内下降到沉浸舱2内,实现淬火,并且也可以在锻造加工后,将仍有一定高温温度的工件再次沉入沉浸舱2内进行热处理工艺处理,因此在功能上有所提高,并且导向板10和导向螺栓11对角度调节的接料斗12可进行导向锁紧,因此接料斗12的角度改变,可适应于多种高度工位的锻造设备匹配使用,在灵活实用性上得到了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