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外壳成型的自动连续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7002发布日期:2019-07-06 10:3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外壳成型的自动连续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零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外壳成型的自动连续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原料。

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由于其结实耐用且保温效果良好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其市场认可度非常高。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壳和内胆,其外壳的质量好坏对整体产品的影响很大。外壳生产共有 “旋压缩口”、“滚线”、“缩脚”、“切口切脚”,共四道工序组成,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旋压机、整形机、切口切脚机等若干设备,每台设备都需要单独的员工操作,同时还需要人进行零件整理,整体过程需要人工多,并且工件在各设备转运过程中易损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需要一条完善的自动化生产线来进行工件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外壳成型的自动连续生产线。

一种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外壳成型的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旋压整形机、切口切脚机和零件收集框,所述旋压整形机和所述切口切脚机同侧设置有传送工件的传送带,所述旋压整形机上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切口切脚机上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所述传送带另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动夹送料器、第二气动夹送料器、第三气动夹送料器和第四气动夹送料器,所述第一气动夹送料器上的第一气动夹与所述第一工位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气动夹送料器上的第二气动夹与所述第二工位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气动夹送料器与所述第三工位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气动夹送料器与所述第四工位位置相对应,所述传送带旁边设置有将工件转运至零件收集框中的转运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间设置有第一转运带,所述第三工位与所述第四工位间设置有第二转运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运带与所述第二转运带的转运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运带与所述第二转运带与所述传送带的距离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动夹送料器、第二气动夹送料器、第三气动夹送料器和第四气动夹送料器与所述传送带的距离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运设备为四轴机械手,所述四轴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切口切脚机旁边,与所述切口切脚机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同一侧。

综上所述,一种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外壳成型的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旋压整形机、切口切脚机和零件收集框,所述旋压整形机和所述切口切脚机同侧设置有传送工件的传送带,传送带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动夹送料器、第二气动夹送料器、第三气动夹送料器和第四气动夹送料器,工件在传送带上被送至旋压整形机上,旋压整形完成后,被送回至传送带上,继而又被送至切口切脚机上,最后切口切脚后被送到传送带上,使用转运设备将工件送至零件收集框中,整体过程全自动进行,无需人工转运,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双层真空产品外壳成型的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旋压整形机1、切口切脚机2和零件收集框3,所述旋压整形机1和所述切口切脚机2同侧设置有传送工件10的传送带4,所述旋压整形机1上沿所述传送带4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一工位11和第二工位12,所述切口切脚机2上沿所述传送带4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三工位21和第四工位22,所述传送带4另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动夹送料器5、第二气动夹送料器6、第三气动夹送料器7和第四气动夹送料器8,所述第一气动夹送料器5上的第一气动夹与所述第一工位11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气动夹送料器6上的第二气动夹与所述第二工位12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气动夹送料器7与所述第三工位21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气动夹送料器8与所述第四工位22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工位11与第二工位12间设置有第一转运带13,所述第三工位21与所述第四工位22间设置有第二转运带23,所述传送带4旁边设置有将工件10转运至零件收集框3中的转运设备。整体生产线以带动工件10运行的传送带4为分界,一边为送料器,一边为外壳成型设备。生产过程中,工件10被送至到传送带4上,行至第一工位11相对位置时,被第一气动夹送料器5送至旋压整形机1第一工位11,整形完成后通过第一转运带13转运至旋压整形机1上的第二工位12,整形完成后被相应位置的第二气动夹送料器6带回至传送带4上。工件10继续在传送带4上前行,至切口切脚上的第三工位21相应位置时,被第三气动夹送料器7送到第三工位21上,待切口切脚处理完成后由第二转运带23送到第四工位22上进行第二次切口切脚处理,处理完毕后被位于相应位置的第四气动夹送料器8带回至传送带4上,最后有转运设备将处理完成后的工件10转运至零件收集框3中。整体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仅需要使用一个人工将工件10放置在传送带4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运带13与所述第二转运带23的转运方向与所述传送带4的传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转运带13与所述第二转运带23与所述传送带4的距离相同。为了确保工件10进行每项外壳成型处理的顺序,因此需要第一转运带13、第二转运带23和传送带4的运动方向相同。由于工件10在旋压整形机1、切口切脚机2上需要被转运至传送带4上,将第一转运带13和第二转运带23设置与传送带4位置相同,利于被转运的距离控制操作。第一气动夹送料器5、第二气动夹送料器6、第三气动夹送料器7和第四气动夹送料器8上分别设置有感应工件10的感应器,工件10行至相应位置时,感应器感应使相应的送料器对工件10进行送料,为了提高工件10的控制准确性,第一气动夹送料器5、第二气动夹送料器6、第三气动夹送料器7和第四气动夹送料器8与所述传送带4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设备为四轴机械手9,所述四轴机械手9设置于所述切口切脚机2旁边,与所述切口切脚机2位于所述传送带4的同一侧。使用四轴机械手9方便将工件10准确快速的转运至零件收集框3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