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拉伸零件自动连续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681发布日期:2019-07-27 10:0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拉伸零件自动连续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零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拉伸零件自动连续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原料。

不锈钢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常用的步骤是进行拉伸成模具形状,不锈钢拉伸产品由于具有冷作硬化特性,必须在拉伸后进行退火才能保证后续使用不开裂。由于拉伸、退火、修切属于不同类型设备加工,不易形成连续生产线,因此现在的生产线通常为三个步骤分别进行,而每个步骤需要一名工人,一共需要三名工人作业才能完成整个产品的加工。但是这样生产线产品效率较低、所需人工成本较大、产品在几台设备人工转移过程中易受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完善的连续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锈钢拉伸零件自动连续生产线。

一种不锈钢拉伸零件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送料机、曲柄压力机、高频炉、油压机和零件收集框,所述送料机和所述曲柄压力机间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曲柄压力机和所述高频炉间设置有第一机械手,所述高频炉和所述油压机间设置有第二机械手,所述油压机和所述零件收集框间设置有第三机械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所述曲柄压力机、所述高频炉和所述油压机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二机械手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机械手和所述第二机械手均为三轴机械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械手和所述油压机间设置有水池,所述水池与所述油压机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频炉上设置有退火转台,所述退火转台上顺次分设为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

综上所述,一种不锈钢拉伸零件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送料机、曲柄压力机、高频炉、油压机和零件收集框,所述送料机和所述曲柄压力机间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曲柄压力机和所述高频炉间设置有第一机械手,所述高频炉和所述油压机间设置有第二机械手,所述油压机和所述零件收集框间设置有第三机械手,整条生产线结构简单,使用第一机械手将工件从曲柄压力机转移至高频炉,使用第二机械手将工件从高频炉转移至油压机,最后通过第三机械手将工件从油压机转移至零件收集框,通过对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的设置将相互独立的曲柄压力机、高频炉和油压机进行的几个重要工序连接一起,工件从送料机能够依次经冲裁、退火和修剪作业后在零件收集框中收集,整条流水线作业只需要一位工人,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拉伸零件自动连续生产线,包括送料机1、曲柄压力机2、高频炉3、油压机4和零件收集框5,所述送料机1和所述曲柄压力机2间连接有传送带6,所述曲柄压力机2和所述高频炉3间设置有第一机械手7,所述高频炉3和所述油压机4间设置有第二机械手8,所述油压机4和所述零件收集框5间设置有第三机械手9。使用第一机械手7将工件从曲柄压力机2转移至高频炉3,使用第二机械手8将工件从高频炉3转移至油压机4,最后通过第三机械手9将工件从油压机4转移至零件收集框5,通过对第一机械手7、第二机械手8和第三机械手9的设置将相互独立的曲柄压力机2、高频炉3和油压机4进行的几个重要工序连接一起,工件从送料机1能够依次经冲裁、退火和修剪作业后在零件收集框5中收集,整条流水线作业只需要一位工人。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1、所述曲柄压力机2、所述高频炉3和所述油压机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机械手7和所述第二机械手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机械手7和所述第二机械手8均为三轴机械手。工件在曲柄压力机2上进行自动冲裁作业后需被转运至高频炉3上进行退火作业,将曲面压力机和高频炉3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配合的第一机械手7设置为三轴机械手即可满足相应要求,能够节约流水线的设备成本,第一机械手7对工件进行转运时能够少一个方向对位,使工位转运的精确度更高,提高了转运效率,即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第二机械手8设置为在高频炉3和油压机4间的三轴机械手同理。送料机1、曲柄压力机2、高频炉3和油压机4均位于同一水平线,整体提高了工件转运效率,并且整体设备占地面积小,易规划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械手8和所述油压机4间设置有水池10,所述水池10与所述油压机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高频炉3上设置有退火转台31,所述退火转台31上顺次分设为第一工位32、第二工位33、第三工位34和第四工位35。工件退火过程中旋转出水、水的循环和温度的控制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非常重要,第一机械手7将工件转运至第一工位32,第一工位32装置接近开关,退火转台31旋转带工件转至第二工位33,第二工位33上的接近开关动作,启动电磁阀自动加水,继续转至第三工位34,第三工位34有自动升降装置及自动旋转装置,在此时退火处理,退火结束后转运至第四工位35,被第二机械手8抓取送至油压机4,被送至油压机4前,需将工件退火时的水倒入设置于高频炉3和油压机4之间的水池10里,水池10与高频炉3、油压机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方便第二机械手8在转运工件路径上倒水,简化了第二机械手8的作业,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机械手9为四轴机械手。第三机械手9抓取经油压机4修切后的工件,将第三机械手9设置为四轴机械手,利于在将最后成品工件转运至零件收集框5时能够进行废料分离,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