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1836发布日期:2019-08-27 21:1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风电塔筒及海上风电管桩均是由钢板焊接而成,为达到更好的焊接效果并保证焊后质量;焊前坡口的准备至关重要。

根据相关的焊接工艺评定结果确定的焊接坡口,必须通过坡口机来加工。

符合标准要求的坡口,能够为后续的焊接提供更好的保障。

目前现有条件下,所有的焊接均是开制坡口后焊接,焊后的质量及焊接效率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及相关的塔筒加工技术要求。

坡口机工作时,必须沿着一定的轨道行走,在钢板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的中部,坡口机以钢板本身的长宽边为轨道,但是坡口机在起点位置时,没有轨道,因此需要人工二次切割,增加工序的同时还会导致坡口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该装置能够保证切割机在钢板起点位置时也能切割钢板,坡口切割工作一次完成。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延伸设置在钢板本体的一端,供切割机导向行走,包括续接平板,所述续接平板具有一个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通过卡固机构与钢板本体的边缘对接;续接平板的侧边设有供切割机导向行走轮导向用的导向部。

所述卡固机构包括延伸设置在续接平板连接端上侧表面的上部限位档条、以及延伸设置在续接平板连接端下侧表面的下部支撑板,所述下部支撑板的端部设有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螺纹顶升单元。

所述上部限位档条包括两根,两根上部限位档条对称平行设置在续接平板连接端的上侧表面,所述下部支撑板设置在续接平板连接端的下侧表面,并且位于两个上部限位档条的中间位置。

所述螺纹顶升单元为固定连接在下部支撑板端部的螺栓连接件。

所述螺栓连接件上位于螺杆的底部设有扳手。

所述导向部为焊接在续接平板侧部边缘上的角钢。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可以解决现有坡口切割机在钢板起点位置没有导向轨道支撑的技术问题,整个装置安装方便,快速,可以使坡口切割工作一次完成,提高高作效率的同时,解决了二次切割带来的坡口质量下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续接平板;

3、上部限位档条;

5、下部支撑板;

6、螺杆;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4、导向部;

图3为图1的A-A向视图;

其中,11、扳手;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与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板本体;

图5为切割机在钢板本体与本实用新型装置之间过渡行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7、切割机;

8、待切割钢板破口边缘;

9、火焰头;

10、切割机导向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延伸设置在钢板本体1的一端,供切割机导向行走,包括续接平板2,所述续接平板2具有一个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通过卡固机构与钢板本体1的边缘对接;续接平板2的侧边设有供切割机导向行走轮10导向用的导向部4。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卡固机构包括延伸设置在续接平板2连接端上侧表面的上部限位档条3、以及延伸设置在续接平板2连接端下侧表面的下部支撑板5,所述下部支撑板5的端部设有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螺纹顶升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上部限位档条3包括两根,两根上部限位档条3对称平行设置在续接平板2连接端的上侧表面,所述下部支撑板5设置在续接平板2连接端的下侧表面,并且位于两个上部限位档条3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螺纹顶升单元为固定连接在下部支撑板端部的螺栓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螺栓连接件上位于螺杆6的底部设有扳手。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坡口切割的续接导向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1、根据坡口机的轨道需求,设置延伸长度为500mm;

2、将本实用新型装置续接平板的连接端通过卡固结构卡在钢板的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板上;

3、将导向部调整至与钢板本体待切割坡口的边缘齐平;

4、导向部即作为坡口机的延伸轨道,确保坡口机的导向轮能够顺利的通过导向部。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