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压装的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4518发布日期:2019-09-12 08:48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压装的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纠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轴承压装的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行业在压装轴承时,由于设备装配时压装用的压头与待装配轴承的轴或孔的同心度很难保证,使压装压头长期受到侧向力的作用造成磨损,使用寿命短、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轴承压装的纠偏装置,从而对压头及时纠偏使其与待装配的轴或孔保持同轴,解决压头长期受力不均造成磨损、挤压变形、使用寿命短和报废率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压装的纠偏装置,包括安装于压头上部的活动座,活动座内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基轴,基轴的圆周侧壁与凹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基轴内腔中安装往复轴,往复轴底面中心与凹槽底面中心之间形成容纳纠偏钢珠的闭合空间,往复轴内设有圆柱腔,其内安装有弹簧,弹簧底端固定在所述圆柱腔底部,弹簧顶端固定于基轴内,往复轴通过安装在基轴内腔中的无油衬套沿轴向滑动;往复轴圆周外壁底端设有台阶,台阶的台阶面上安装有固定在基轴内腔中的孔用挡圈;

还包括压盖,压盖安装在活动座凹槽的槽口处,基轴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与压盖配合的轴肩;基轴顶端与电缸的压杆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往复轴底面中心与凹槽底面中心之间形成容纳纠偏钢珠的闭合空间,其结构为:包括活动座内凹槽底面中心设有锥形凹坑一,往复轴底面中心设有与锥形凹坑一对称的锥形凹坑二,锥形凹坑一和锥形凹坑二围成的空间的截面成菱形,菱形的内切圆的直径与纠偏钢珠的直径相等。

基轴的圆周侧壁与活动座的凹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距离为2-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压头的与电缸压杆之间安装纠偏装置,利用纠偏装置的纠偏钢珠的滑动,使往复轴通过弹簧力在基轴间上下移动,对压头受到的侧向力进行有效传递和补偿,保证了压头与待压装轴孔间的同轴度,提高了压头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够克服目前轴承压装纠偏受国外产品制约的问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杆;2、基轴;3、无油衬套;4、往复轴;5、纠偏钢珠;6、活动座;7、压盖;8、弹簧;9、孔用挡圈;41、锥形凹坑二;61、锥形凹坑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轴承压装的纠偏装置,包括安装于压头上部的活动座6,活动座6内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基轴2,基轴2的圆周侧壁与凹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基轴2内腔中安装往复轴4,往复轴4底面中心与凹槽底面中心之间形成容纳纠偏钢珠5的闭合空间,往复轴4内设有圆柱腔,其内安装有弹簧8,弹簧8底端固定在圆柱腔底部,弹簧8顶端固定于基轴2内,往复轴4通过安装在基轴2内腔中的无油衬套3沿轴向滑动;往复轴4圆周外壁底端设有台阶,台阶的台阶面上安装有固定在基轴2内腔中的孔用挡圈9;还包括压盖7,压盖7安装在活动座6凹槽的槽口处,基轴2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与压盖7配合的轴肩;基轴2顶端与电缸的压杆1连接。

往复轴4底面中心与凹槽底面中心之间形成容纳纠偏钢珠5的闭合空间,其结构为:包括活动座6内凹槽底面中心设有锥形凹坑一61,往复轴4底面中心设有与锥形凹坑一61对称的锥形凹坑二41,锥形凹坑一61和锥形凹坑二41围成的空间的截面成菱形,菱形的内切圆的直径与纠偏钢珠5的直径相等。

基轴2的圆周侧壁与活动座6的凹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距离为2-3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如下:

由于基轴4与活动座6之间留有2到3mm间隙,当压头受力不均匀,使活动座6相对于基轴2滑动,纠偏钢珠5偏离了锥形凹坑一61和锥形凹坑二41形成的空间的中心位置,随着纠偏钢珠5的滑动,对往复轴4施加压力,往复轴4中的弹簧8压缩,往复轴4沿无油衬套3在基轴2中向上滑动,当压头上的侧向力消失,弹簧8恢复,纠偏钢珠5恢复至锥形凹坑一61和锥形凹坑二41形成的空间的中心位置处,基座2与活动座6向各自中心回位。

通过上述过程,解决了轴承压装装置的压头受侧向力或受力不均时由于刚性挤压而变形或磨损,造成压头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保护压头不受刚性挤压发生变形,同时能保证压头再次压装时与待压装的轴或孔保持中心对其,极大的提高了轴承的压装精度和压头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