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1049发布日期:2019-08-27 21:0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器检验技术领域,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英文:commutator)俗称整流子,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换向器由几个接触片围成圆型,分别连接电动机转子上的每个触头,外边连接的两个电极称为电刷。换向器工作原理为:当电动机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动机就转起来了。

换向器在出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尺寸检测(换向器的高度、内径、外径等)、绝缘耐压性检测和沟槽夹角检测等。槽型换向器由于有很多数量的钩,这些钩由于很小,在出厂时很容易存在钩的角度、间距有偏差(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需要进行校正。但目前的换向器校正机构多是对换向器钩进行逐个校正,效率比较低,精度也不够高。

基于此,本申请人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开发出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具有矫正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包括整钩上模、分布于所述整钩上模外壁的上模钩、整钩下模、分布于所述整钩下模内壁的下模钩;所述上模钩的形状、尺寸与间距分别与换向器标准件钩的外形、尺寸和间距吻合;所述下模钩之间形成沟槽,沟槽尺寸与换向器标准件钩的尺寸吻合。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钩上固定分布有定位片。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钩均匀分布于所述整钩上模底部外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钩均匀分布于所述整钩下模顶部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整钩上模的外壁和整钩下模的内壁均为圆柱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钩的钩弧度与所述换向器标准件钩的钩弧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片顶部到所述下模钩顶部的距离与所述换向器标准件的高度相同。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下模钩上均设有定位片。

本实用新型的矫正原理:在矫正时,将需矫正换向器插入整钩下模中,由于下模钩之间形成沟槽,沟槽尺寸与换向器标准件钩的尺寸吻合,因此使换向器钩与下模钩的沟槽交错整体定位,以槽为基准,调整被矫正换向器钩的角度,换向器底部抵住定位片高度方向定位,然后整钩上模下压,由于上模钩的形状、尺寸与间距分别与换向器标准件钩的外形、尺寸和间距吻合,因此上模钩与换向器钩表面相完全接触,防止其上翘,从而到达矫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矫正精度高:采用按照换向器标准件制造的矫正模具,保证了矫正精度。

(2)矫正效率高:通过整钩上模下压,整钩下模定位,整体同时矫正,一步到位,大大提高了矫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矫正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中整钩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中整钩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中整钩下模与换向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中换向器标准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整钩上模1、上模钩11、整钩下模2、下模钩21、沟槽22、定位片23、换向器标准件3、换向器标准件钩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揭露,兹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矫正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中整钩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中整钩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中整钩下模与换向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槽型换向器钩角度矫正装置中换向器标准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槽型换向器标准件钩31矫正装置,包括整钩上模1、分布于整钩上模1底部外壁的上模钩11、整钩下模2、分布于整钩下模2顶部内壁的下模钩21。

上模钩11和下模钩21均匀分布。上模钩11的形状、尺寸与间距分别与换向器标准件钩31的外形、尺寸和间距吻合。上模钩11的钩弧度与换向器标准件钩31的钩弧度相同。

下模钩21之间形成沟槽22,沟槽22尺寸与换向器标准件钩31的尺寸吻合,即沟槽22宽度与换向器标准件3的钩体厚度保持一致,沟槽22深度与换向器标准件3的钩向外延伸的宽度一致。下模钩21上固定分布有定位片23,每个下模钩21上均设有定位片,用于定位被矫正换向器3的在整钩下模2中的高度。定位片23顶部到下模钩21顶部的距离与换向器标准件3的高度相同,更准确说是与换向器标准件底部到换向器标准件钩31顶部的距离相同;整钩上1模的外壁和整钩下模2的内壁均为圆柱形。

矫正原理:在矫正时,将需矫正换向器3插入整钩下模2中,由于下模钩21之间形成沟槽22,沟槽22尺寸与换向器标准件钩31的尺寸吻合,沟槽22宽度略大于换向器标准件钩31的钩体宽度,上模钩11的钩体宽度略小于沟槽22宽度,以使换向器的每个钩和每个上模钩放入沟槽22为目的,因此使换向器标准件钩31与下模钩21的沟槽22交错整体定位,以槽为基准,调整被矫正换向器标准件钩31的角度,换向器3底部抵住定位片23高度方向定位,然后整钩上模1下压,由于上模钩11的形状、尺寸与间距分别与换向器标准件钩31的外形、尺寸和间距吻合,因此上模钩11与换向器标准件钩31表面相完全接触,防止其上翘,从而到达矫正的效果。定位片23顶部离下模钩21顶部的高度与需矫正换向器3的高度保持一致。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