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多工位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8631发布日期:2019-10-28 23:41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多工位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焊接加工应用中,多采用人工焊接方式,但人工焊接需要工人的技术技能程度高,培训周期较长,且人工焊接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企业相关产品的批量发展趋势;人工焊接产生的误差也较大,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焊接系统。

自动化多工位焊接系统,包括焊接工作台及设置于所述焊接工作台旁侧的焊接机构,所述焊接工作台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侧的工作支架,所述工作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承托工件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至少两个工作工位;所述底座设置有可朝向所述焊接工作台一侧作往复移动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上设置有安装工装;所述安装工装上设置有可于各所述工作工位布置位置之间作往复移动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工作工位作上下往复移动的第三导向件,所述第三导向件上设置有承托支架,所述工作工位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承托支架移动的避让开口。

其应用原理如下:

通过第一导向件的设置,能有效地协调进行引导工件前往焊接机构接受焊接;通过第二导向件的设置,能有效地使安装支架引导承托支架进行不同工作工位之间位置的切换;通过第三导向件的设置,能有效地实现承托支架的升降承托;各部件的整体配合,实现工件的移动焊接操作,并可于工作工位上进行工件的承托放置;以便于焊接完成后工件的回收或再更换新工件以准备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工位上架设有焊接治具,所述焊接治具上定位承托有至少两个工件,所述焊接治具对应所述工件的下侧焊接位置开设有焊接开口;通过焊接治具的设置,以便于多个工件的同时上下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治具下侧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承托支架上侧设置有承托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承托部相互配合;以便于焊接治具与承托支架的定位,使焊接治具上的工件定位焊接过程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件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件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导向件沿Z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沿X轴方向朝向于所述焊接机构设置的两侧第一直线导轨,所述安装工装通过丝杆传动或气缸推动以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侧第一直线导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工装上且沿Y轴方向于所述工作工位布置位置之间设置的两侧第二直线导轨,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丝杆传动或气缸推动以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侧第二直线导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向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直线导轨,所述承托支架通过丝杆传动或气缸推动以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侧第三直线导轨之间。

各导向件以XYZ轴三轴联动配合,即可简单高效地满足该焊接系统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工作台包括竖向同轴设置的上焊接头及下焊接头,所述上焊接头竖直朝向于下方,所述下焊接头竖直朝向于上方;所述上焊接头与所述下焊接头之间存在有间距。

通过设置有上下两侧同轴设置的上焊接头及下焊接头,配合各导向件对工件的位移驱动,有效地实现工件上下两侧位置的焊接,进一步地有效提高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及第三导向件的活动配合,使承托支架能有效地与各所述工作工位及焊接机构之间移动,配合设置有上下焊接头的设置,以满足工件的自动化焊接安装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系统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焊接工作台1、底座11、工作支架12、工作工位13、避让开口131、第一导向件14、安装工装15、第二导向件16、安装支架17、第三导向件18、承托支架19、焊接机构2、上焊接头21、下焊接头22、焊接治具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多工位焊接系统,包括焊接工作台1及设置于所述焊接工作台1旁侧的焊接机构2,所述焊机机构2可应用常规的上侧点焊的焊接机或所述焊接机构2包括竖向同轴设置的上焊接头21及下焊接头22,所述上焊接头21竖直朝向于下方,所述下焊接头22竖直朝向于上方;所述上焊接头21与所述下焊接头22之间存在有间距;所述焊接工作台1包括底座11及设置于底座11上侧的工作支架12,所述工作支架12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两个工作工位13,所述工作工位13上架设有焊接治具3,所述焊接治具3上定位承托有三个工件,所述焊接治具3对应所述工件的下侧焊接位置开设有焊接开口。

所述底座11设置有可朝向所述焊接工作台1一侧作往复移动的第一导向件14,所述第一导向件14上设置有安装工装15;所述安装工装15上设置有可于各所述工作工位13布置位置之间作往复移动的第二导向件16,所述第二导向件16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7;所述安装支架17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工作工位13作上下往复移动的第三导向件18,所述第三导向件18上设置有承托支架19,所述工作工位13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承托支架19移动的避让开口131。

所述焊接治具3下侧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承托支架19上侧设置有承托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承托部相互配合。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导向件14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且沿X轴方向朝向于所述焊接机构2设置的两侧第一直线导轨,所述安装工装15通过丝杆传动或气缸推动以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侧第一直线导轨之间;所述第二导向件16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工装15上且沿Y轴方向于所述工作工位13布置位置之间设置的两侧第二直线导轨,所述安装支架17通过丝杆传动或气缸推动以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侧第二直线导轨之间;所述第三导向件18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7上且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直线导轨,所述承托支架19通过丝杆传动或气缸推动以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侧第三直线导轨之间。

该焊接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多个工件分别放置于第一焊接治具及第二焊接治具上,使各所述工件的下侧焊接位置与焊接治具3中的焊接开口位置匹配;将第一焊接治具放置于第一工作工位,第二焊接治具放置于第二工作工位;驱动第三导向件18,使设置于第一工作工位下方的承托支架19竖向上升,经避让开口1位置,令承托支架19上侧的承托部与第一焊接治具下侧的定位部配合;此时,所述承托支架19顶起该第一焊接治具。

驱动第一导向件14及第二导向件16,使所述承托支架19带动工件至于焊接机构2位置,令上焊接头21对工件上侧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下焊接头22经焊接开口对工件下侧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通过程序控制,逐一地完成该第一焊接治具上所有工件的焊接。

再次驱动第一导向件14及第二导向件16,令承托支架19返回至第一工作工位位置,经避让开口1下落,将带有已焊接工件的第一焊接治具放置于第一工作工位上;此时,驱动第二导向件16,令承托支架19置于第二工作工位下方。

同理,以承托支架19再次带动第二焊接治具上的工件至焊接机构2位置进行焊接;并在第二焊接治具上工件的焊接过程中,可以人工或机械联动方式,更换所述第一焊接治具上的工件或更换另一承载有待焊接工件的第一焊接治具至第一工作工位。

使承托支架19再次带动第一焊接治具上的工件至焊接机构2位置进行焊接并更换第二焊接治具上工件;重复上述步骤,以使焊接系统无缝运作,确保焊接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