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及盘管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233发布日期:2019-11-12 23:1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及盘管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及盘管生产装置,属于盘管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盘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由环状的V型槽进行导向,为了盘管的同心度精确,需要保证管件在行进过程中避免脱除V型槽,同时由于管件的端部需要牵引,因此V型槽需要的槽口和侧壁需要设计地较小,因此由于管件牵引的惯性,管件盘旋过程中极易从V型槽中脱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及盘管生产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包括气缸、齿条、齿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传动杆以及压轮,气缸和齿条均水平设置,气缸与齿条的一端固定,齿片与齿条啮合,第一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第一连杆与齿片固定,传动杆水平设置,且传动杆位于齿片的上方,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顶端固定,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压轮固定,且压轮和传动杆均水平设置,第二连杆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盘管是在水平面内进行盘旋,因此压轮通过在水平面内的活动对盘管的边缘进行复位,以防止管件从V型槽内脱出,通过第一连杆实现压轮和气缸工作平面的错开,使得压轮在对铜管复位过程中不会受到气缸干扰。同时气缸驱动齿条作直线运动,从而转换成齿片的转动,齿片的转动通过第一连杆传动至传动杆,由传动杆的转动过程带动与传动杆连接的压轮在水平面内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压轮远离或者靠近V型槽,实现铜管在V型槽内的复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底板和滑座,气缸和滑座均设置在底板的下底面上,滑座上开设有滑槽,齿条滑动设置在滑槽内,齿片和齿条均位于底板的下方,第一连杆的底端与齿片固定,第一连杆贯穿底板,压轮设置于底板的上方。

一种盘管生产装置,包括环状的V型槽以及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压轮装置设置于V型槽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盘管生产装置还包括机座,V型槽和压轮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机座上设置有挤压工位和松弛工位,压轮往复于挤压工位和松弛工位之间。

本实用新型当压轮位于挤压工位处时,压轮在竖直方向投影位于底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盘管生产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展示的一种盘管生产装置,包括机座、环状的V型槽10以及用于盘管生产的压轮装置,压轮装置设置于V型槽10的外侧,且压轮装置包括压轮7。例如本实施例中压轮装置有多个,所有压轮装置沿V型槽10的周向均匀设置。

V型槽10和压轮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其中V型槽10水平设置,机座上设置有挤压工位和松弛工位,压轮7往复于挤压工位和松弛工位之间。压轮7处于挤压工位时,压轮7与V型槽10相切,将铜管限制在V型槽10内。当压轮7处于松弛工位,则与V型槽10分离,避免压轮7对盘管过程产生过多不必要的影响。

为了实现压轮7在挤压工位和松弛工位之间往返,本实施例中压轮装置还包括气缸1、齿条2、齿片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传动杆6、底板8和滑座9。

其中,底板8水平固定在机座上,并且底板8在竖直方向上位于V型槽10的下方,以避免V型槽10和底板8之间相互干扰。

气缸1和滑座9均设置在底板8的下底面上,从而使得气缸1和滑座9安装在机座上。滑座9上开设有滑槽,齿条2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气缸1和齿条2均水平设置,气缸1与齿条2的一端固定,气缸1驱动齿条2在水平面内作直线运动,齿条2直线移动的同时还在滑槽内滑动,通过滑槽侧壁对齿条2进行支撑,以避免重力影响导致齿条2的水平度受到影响。齿片3和齿条2均位于底板8的下方,同时齿片3与齿条2啮合,齿片3与齿条2处在同一水平面内,因此齿条2的直线运动转换成齿片3的转动。第一连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同时第一连杆4的底端与齿片3固定,此外第一连杆4可转动地设置在机座上,因此齿片3的转动过程是绕第一连杆4轴线的转动过程,齿片3转动带动第一连杆4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

传动杆6水平设置,第一连杆4的顶端与传动杆6的一端固定,以使得传动杆6位于齿片3的上方,同时第一连杆4转动带动传动杆6转动,传动杆6转动过程和齿片3的转动过程在竖直方向上不会产生干扰。

第二连杆5沿竖直方向设置,传动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上端固定,第二连杆5的下端与压轮7固定,第二连杆5竖直设置,以保证压轮7和传动杆6均水平设置。通过上述结构保证压轮7和传动杆6均在水平面内转动,同时压轮7的转动平面和传动杆6的转动平面存在高度差,只需保证压轮7与V型槽10侧沿处于同一个平面,即可保证压轮7对铜管的复位效果。

第一连杆4贯穿底板8,压轮7设置于底板8的上方,以底板8为界,隔绝底板8下方的如气缸1和齿条2的干扰。同时当压轮7位于挤压工位处时,压轮7在竖直方向投影位于底板8的外侧,以保证压轮7移动过程中其他结构不会对铜管产生干涉。同时第一连杆4在贯穿底板8的位置套有轴承,以增加第一连杆4转动的顺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