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喷涂中间层电阻焊接不可焊金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7943发布日期:2019-10-09 02:1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以热喷涂中间层电阻焊接不可焊金属的制作方法

电阻焊接是金属制造工业中的其中一种最常用的焊接程序。可例如通过点焊(spotwelding)、辊缝焊接(rollerseamwelding)、突点焊接(projectionwelding)或点焊黏结(weldbonding)来进行电阻焊接,以获得经焊接的白色家电、燃料槽、汽车、铁路或卡车的车体构造。但有许多材料(诸如热成形马氏体不锈钢或二及三接点材料组合)不具有用于电阻焊接过程的可焊接性。针对这种材料,存在若干于材料上产生机械焊料或硬焊沉积物的概念。然而,这种机械焊料或硬焊沉积物需要变形及/或切割材料以在材料与机械焊料或硬焊沉积物之间获得良好黏结或形成闭合。当材料进一步通过传统电阻焊接过程处理时,焊接点通常最终具有冷裂脆性断裂行为及因此这具有低强度水平以及低电力传递。整个汽车车体工程工业希望以多材料设计利用不同接头使用不同金属如(不锈)钢及铝。当前最新技术没有可利用的热焊接方法,而仅可使用黏结及机械结合。利用已知的焊接方法,会在铝与(不锈)钢之间产生脆性金属间相。通过本发明,可使用廉价且循环时间快速的电阻点焊。此外,(接触)抗腐蚀性会提高。通过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组合达成如类似铝接头的结合力。

ep专利申请案2679328a1是关于一种通过电阻焊接来结合第一结合伴体与第二结合伴体的方法,及在两结合伴体之间的程序新型永久连接。目标是要提供一种使用结合辅助件及焊接过程结合第一结合伴体与第二结合伴体的替代方式,具体而言提供一种添加待结合的不同部件,具体而言不同结合伴体(其中之一包含氧化物层)的方式。

de专利申请案102016106756是关于一种用于腐蚀保护的热喷涂,例如铝热喷涂。在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抗腐蚀组件,其包括:与第二金属组件组装的第一金属部件,介于第一与第二组件之间的接头,及覆盖至少一部分接头的腐蚀保护层,其中该腐蚀保护层是铝或锌。

de专利申请案102014011599是关于一种用来结合至少两组件的方法,其中可以过程及制造技术简单的方式实现两组件的可靠连接。焊块自结合辅助组件与第二组件(钢)的内部之间居中形成。这容许减小偏心材料锁定连接、以及不良透镜形成、结合辅助组件倾斜、孔隙及空隙形成及各向同性强度性质的缺点。在材料增厚上方的圆顶的直径可小于组件头部直径且仅将尺寸定得够大使得仍获得两组件间的可容许间隙。

ep专利申请案1582283是关于一种用于点焊两个最终于电泳浴中底涂或涂漆的硬钢片材部件的过程,其包括将优选为诸如低碳铁的易焊金属的小片状物设置于片材间的焊接点处。用于点焊由高强度钢制成的两片状金属部件的方法随后通过电泳浴涂漆或待涂漆。

de专利申请案10251414是关于一种通过电阻或感应加热组件(具体而言由金属性材料制成的片状金属部件)的点焊或焊接方法,以及一种用来实施结合辅助构件的特定方法。使用电阻或感应加热进行点焊或焊接的过程包括确定通过电流强度的受控变化引入的热及取决于插入于待焊接或软焊的组件间的接头辅助组件的选定横截面轮廓的结合力。

de专利申请案102004025493及102004025492是关于一种用来结合组件的方法、一种结合组件及一种用于结合组件的组件。使两个或更多个结合部件(具体而言金属片材及/或塑料片材)通过结合组件结合在一起。当结合组件时,其可充作铆钉或螺钉。待结合的组件具有开口,具体而言具有结合组件可插入其中的钻孔。将部件彼此定位然后通过焊接结合组件来结合。有利地可使用已知的焊枪作为已知的焊接,但软焊(soldering)所需的热输入显著地低于焊接。

de专利申请案102012013325是关于较容易制造的三个或更多个组件的复合物,具体而言透过在最终制造整个复合组件之前将两个或更多个组件简单地预固定至部分复合物。一种组装不同材料的组件的方法。一种以第一组件用来实现第二组件及第三组件的经改良的复合组件,提供辅助黏结构件,通过结合辅助件制造两组件中之一的部分复合物,其中:通过结合助件穿透其中两个组件,并于该两个组件与结合工具之间产生正面及/或非正面连接,及通过压力焊接将穿透结合辅助件的部分复合物结合至剩余的一个组件。

de专利申请案102012013589是关于用于电阻器组件焊接以结合多于两个由扁平材料所形成的组件的自冲孔紧固组件。所述类型的自刺穿紧固组件适用于结合多于两个组件,其中这种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也可由非塑性可变形材料形成。

wo专利申请案2010022709是关于一种如此提供的至少在由钢(具体而言热成形高强度钢)与至少一个来自铝材料的片状金属组件之间产生接头连接的方法,其中首先通过电弧或激光过程沉积焊料以确保固定对其中一个金属组件的安全输送,然后通过在接头区域中施加电流及施加金属组件压力或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而安置于经设置的焊料沉积物上的片状金属部件与金属组件之间,以致在由钢制成的片状金属部件与焊料之间沉积焊料并在来自铝材料的片状金属组件与焊料沉积物之间形成焊接或软焊。

us专利申请案5273204涉及一种方法,其中使用对接构造来将焊接缝热喷涂成v形对接。热喷涂材料同时位在焊接缝上。

us专利申请案20100089977a1描述一种摩擦搅拌焊接过程,其中将粉末松散地施加于两金属之间以产生特殊的冶金学并(例如)硬化铝合金。

当前最新技术不存在任何用来结合不同金属组合(如铝对(不锈)钢)的焊接方法,而仅可利用黏结或机械结合(两者皆具有较低的电力传递)。在已知的(电阻)焊接中,焊接接触面积在高于350℃的温度范围中熔融,从而产生feal3及fe2al5的脆性金属间相。

在提高车体工程的多材料设计过程中,制造工业同时使用铝及(不锈)钢。电阻点焊是于车体工程中主要使用的结合方法。

本发明的概念是要通过在(不锈)钢的表面上施加具有明确厚度、表面粗糙度及过渡电阻的铝热喷涂层来使不可焊的金属组合如铝对(不锈)钢或一般的不可焊材料如热成形马氏体不锈钢变得可电阻焊接。随后在第二步骤中,接着进行电阻(点)焊接过程。所使用的焊接参数必需以仅铝对铝接触面积熔融,且在铝层与(不锈)钢之间不具有脆性金属间相的方式来选择。

用于相成长的公式可以拋物线成长曲线来表示:xm2=k·t,其中

xm=平均穿透深度=金属间相厚度,

k=成长是数,文献值:8.46·10-15m2/s(于873k下)

t=焊接时间。

拋物线成长曲线公式提供关于典型点焊的层厚度的信息,其表示强度与铝基础材料相比减小超过50%。

点焊的典型层厚度是大于或等于15μm。其表示与铝基础材料(280n/mm2)相比强度减小超过50%。因此,本发明必需避免在焊接期间的任何金属间相成长。

关于本发明的热机械涂布方法可由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电浆喷涂、激光喷涂、冷气体喷涂、爆震喷涂、高速氧燃料喷涂或熔池喷涂组成。

在喷涂过程中,材料或喷涂消耗物是作为线、杆、棒、索、粉末或作为熔池供应。

在没有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热喷涂层的情况下不可直接焊在一起的材料可为例如钢如未合金化、低合金化或不锈钢、铝、铝基合金、镁或镁基合金。

热喷涂层是根据本发明通过电弧、激光束、电子束、嵌柱或电浆焊接,优选利用电阻焊接过程如电阻点焊、点焊黏结、电阻辊缝焊接或突点焊接,进行与外加片材的焊接。自然地,可于根据本发明的焊接过程中使用其他焊接方法。

热喷涂层厚度对由点焊所达成的直径的比是小于/低于或等于0.25mm。

包括基板、热喷涂层、外加片材的总片材厚度是介于1.5mm至6.0mm之间,同时介于热喷涂层与基础材料间的过渡区是在350℃以下。于运输应用中用于薄座椅结构部件之一典型的厚度组合可以是:

t[mm]=t基础+t喷涂层+t外加片材=0.5mm+0.25mm+0.75mm=1.5mm

可针对客车的碰撞相关结构部件(如电动车的b-柱或电池壳的连接性)制作厚度设计的另一实例:

t[mm]=t基础+t喷涂层+t外加片材=1.7mm+1.5mm+2.8mm=6.0mm

其中t是t基础+t喷涂层+t外加片材加总的总片材厚度[mm],t基础是基础材料(在以上实例中为(不锈)钢)的片材厚度[mm],t喷涂层是热喷涂层(在以上实例中利用电弧喷涂过程制造,其中使用almg3的线)的厚度[mm]。至少t外加片材是施加在热机械涂布层上的片材的厚度[mm],其在以上实例中是enaw-6081合金的铝片材。

待热喷涂的基板可由钢材料,优选具有热浸及电解镀锌表面涂层的未合金化或低合金化钢所组成。更佳地,其是具有氧化铬钝化层的不锈钢。另外,适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的材料也可以是具有包括铝-硅或锌涂层的对比面(scaledsurface)或表面保护层的热成形或模压淬火钢(press-hardenedsteel)。

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脆性材料如具有超过800mpa的抗拉强度的高强度钢。此外,待热喷涂的基板可以是具有高于0.65%的碳当量(cev)的未合金化或低合金化钢,其中cev是使用下式来计算(元素含量以重量%计)cev=c+mn/6+(cu+ni)/15+(cr+mo+v)/5。

此外,基板表面可根据本发明来处理,通过清洁或脱脂、及喷砂或珠击来预处理。在该情况中,用于喷砂或珠击的喷砂磨料也可由刚玉、钢线、碳化硅、及硬铸沙砾或玻璃珠组成。

本发明显示不同焊接的高电力传递。断裂行为可集中于外加片材区域。因此,本发明可相对于当前最新技术中的其中一种材料的相似焊接,与相同厚度组合相比实现较高或相等的电力传递。

待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的优选的电阻焊接过程步骤可通过不同种类的电阻焊接(诸如点焊、辊缝焊接、突点焊接或点焊黏结)来实施。

本发明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于下,其中

图1示出如本发明的现有技术中所述的介于铝与钢之间的相的二元系统fe/al金属间成长。

图2示出如本发明的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金属间层厚度与所得强度值的关系。

图3示出本发明的热喷涂层与(不锈)钢基板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且其显示喷涂铝层至基础材料/基板的第一步骤。

图4示出本发明的电阻点焊热喷涂铝层与铝扁平片材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展示具有另一铝扁平片材的焊接热喷涂层/不锈钢。

一种实例是在不锈钢表面的顶部上产生铝热喷涂层,其使用层的扩散、黏附、机械互锁效应、化学结合,且其中不锈钢上的层是由铝基合金组成,且该组合是通过电阻焊接进行与外加铝片材的焊接以避免金属间脆性相。

图1中说明二元系统的理论背景,其仅适用于无限长的冷却速率,因此电阻点焊具有≈1,500k/s冷却速率与脆性金属间相:feal3及fe2al5。fe/al的二元系统*以温度范围表示。

*来源是来自guimaraens,e.,universityofbayreuth,2005。

图2中说明相成长的理论背景,其以拋物线成长曲线表示。呈现金属间层厚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结果,典型点焊的层厚度是大于或等于15μm。曲线显示与铝基础材料(280n/mm2)相比,强度减小超过50%。由于该现象,因此在本发明中,与此相关的方法必需避免焊接期间的金属间相的任何成长。

图3中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的示意图。利用热喷涂中间层(2)制造的热机械或机械al合金化表面涂层位于不可彼此直接焊接的基板材料(1)如不锈钢的顶部。

图4中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的示意图,其中使用在基板(1)上的热喷涂涂层(2)与外加铝(3)片材之间的已知电阻焊接过程来结合材料组合。在基板(1)、热喷涂中间层(2)与铝片材(3)之间存在点焊区域(4)。在基板(1)与热喷涂涂层间的接触面积中的温度低于摄氏350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